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2021环同济设计周丨共创“新格局”,精彩活动上线中…

原创 2021-12-01



2021环同济设计周

新格局 A New Landscape

2021丨11.27-12.31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加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在这场大变局中,设计的角色前所未有地重要,与此同时,设计挑战也变得前所未有地复杂和难以预测。一方面,解决问题的设计实现不可或缺,比如为前沿技术寻找现实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提出问题的设计虚构应时而兴,积极利用未来原型推演人类社会的走向。在这两极之间,设计的价值将得到更为全面和深刻的呈现。

尽管新冠疫情至今仍在全球施虐,但危机终会过去,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设计需以变应变。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绿色技术为设计引领的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人类独有的设计智慧向人机融合的设计智能转化。为了匡正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消除人际和社群的彼此隔阂,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共生、共有、共享的设计伦理。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离不开一系列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设计战略与行动。上海正在全力创建“设计驱动型城市”典范,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呼唤复杂系统设计的方法、工具和实践。

2021环同济设计周将与上海设计周携手,推进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建设。本届设计周以“新格局 A New Landscape”为主题,以习近平“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阐发地的杨浦滨江为主场,联合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和设计产业集群,计划举办论坛、展览、讲座、工作坊等30余项精彩活动。作为核心学术活动的“新兴实践”设计研究与教育会议(EPC 2021)迎来十周年纪念。本次会议将重点探讨设计研究和设计教育如何超越学科间的差异,提出面向未来、共同进化(co-evolution)的新倡议。

2021环同济设计周各项活动将于12月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杨浦滨江南段(毛麻仓库)、四平路1028弄(NICE 2035)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等地举行。



+ 活动总览





+ 论坛&会议


第四届日常生活与设计史研究论坛

- 时间:11.27全天(活动已举行)

- 地点:设计创意学院暗房报告厅(阜新路281号)


20世纪后期以来,日常生活史观由社会史、文化史扩展至设计史领域,视日常生活为设计史转型进路的自省意识日益显现。以日常生活作为理论导引和研究对象,有助于推动设计史与历史学的交叉研究,提升史学品格,革新史学方法,促进对设计史本质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消除见物不见人的陈弊,恢复日常生活与设计史的深切联系,形成设计史研究的新范式。

杭间(中国美术学院)担任本届论坛主席。Jeffrey L. Meikle(美国德克萨斯大学)、Guy Julier(芬兰阿尔托大学)、Brendan Cormier(英国V&A博物馆)、顾铮(复旦大学)、彭圣芳(广州美术学院)、郭秋惠(清华大学)、张黎(广东工业大学)、陈彦青(汕头大学)、廖延彦(东华大学)、陈国泰(原新加坡上海玩具博物馆创办人及馆长)、周慧琳(同济大学)、张磊(同济大学)分别通过视频、线上和线下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设计赋能产业发展主题论坛

- 时间:待定

-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三楼(延安中路1000号)


交叉 · 汇聚——CDD&I启动仪式暨CDI成立10周年庆

- 时间:12.18下午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跨学科研究与创新设计如何驱动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升级?在同济大学数字创新中心(Center for Digital Innovation,CDI)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们汇聚顶尖科学家和学者,在各自的前沿研究领域展开对话,共庆同济-MIT国际数字设计与创新中心(Tongji-MIT Center for Digital Design & Innovation,CDD&I)的成立,并展望CDI依托CDD&I平台的下一个十年。


第十届“新兴实践”设计研究与教育会议(EPC2021)

- 时间:12.19全天

-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一楼(延安中路1000号)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变”是设计的一般性现象。设计一直主动积极地回应世界的变化。设计的新问题、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具不断涌现,原因在于社会、经济、技术、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今天我们在面临“新冠疫情起伏延宕,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同时,“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务仍吸引设计去应变、求变。

三十多年前,设计学者借鉴生物学关于“演进”的理论,逐步发展出一个对理解设计过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概念——“设计共同进化” (design co-evolution),描述设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空间和解决方案相互作用、促进彼此发展。“共同进化”不仅阐释了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者与周遭环境的有机互动,更揭示出应变求变中相互作用的各种力量及其变化。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寻求改变引领人类走向未来的力量显然绝不仅仅只有设计;设计驱动创新的力量也尚未得到其他学科的全面认可。与此同时,设计学多元研究范式并存,造成了萦绕学科认识的模糊性。这些都需要设计学提供更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自证和佐证。

我们在思考,设计学如何适应激变的环境,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改造自己?设计实践、设计研究和设计教育中,处于共同进化关系中的各方呈现了怎样的进化轨迹?我们在关注,设计学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互动联动,开拓新的知识生产、交叉和融合的路径;设计创新如何与科学技术创新、文化艺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合力,为创新赋予意义;设计产业如何在帮助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催生新兴产业;设计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如何形塑未来的创新人才,并在教学相长中自我完善……这些相关者之间也许并非谁引领、谁被引领的关系,也非谁驱动、谁被驱动的关系,而是相互协调、互动反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共同进化”。

自2012年首届“新兴实践”设计研究与教育会议(EPC)创办以来,至今已是第十个年头。我们依次就“专业、价值与途径”(2012)、“开放设计”(2013)、“发展中的研究/经济/社区”(2014)、“设计行动主义”(2015)、“设计与复杂性”(2016)、“社会世界”(2017)、“技术世界与社区”(2018)、“AI时代的不确定之美”(2019)、“设计教育2035”(2020)等主题展开探讨。第十届“新兴实践”设计研究与教育会议以“共同进化”为主题,邀请来自学术界、教育界和产业界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前辈与新秀,济济一堂,坚定乐观、直面挑战、共话现在、畅想未来。


国务院设计学学科评议组工作会议

- 时间:12.19下午

-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延安中路1000号)


第三届艺术文化数字化传承创新研讨会

- 时间:12.21 下午

- 地点:设计创意学院鱼缸报告厅 / 线上

- 主办:JALAB实验室、整合媒体实验室


本论坛希望探讨如何将现代数字与媒体技术用于艺术与文化内容的保护、展陈、解读及再创作当中,积极探索运用创新的设计理念整合技术手段和文化内容,用当代的语言传递过去的信息,用技术的手段讲述文化的故事,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复兴寻找新的传承和传播方式,挖掘出传统艺术与文化的时代意义,为相关领域的前沿探索者提供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本次研讨会邀请国内外数字设计和艺术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进行主题发言和研讨。演讲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加持下的生成设计、传统工艺数字化、虚拟首饰与虚拟资产、裸眼3D等前沿领域。


设计科学知识图谱2021研究报告会

- 时间:12.22全天

- 地点:线上


AI时代大数据驱动着设计研究范式演进及哲学观照。设计科学知识谱系探寻纷繁的学科知识结构,为设计元研究新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窗户,设计研究进路洞察设计研究的底层逻辑,为发掘设计学术“宝藏”开辟了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2021报告会将在《2018设计科学研究前沿报告》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和阐释典型设计知识元特征、设计交叉研究图景及设计研究哲学进路,欢迎学界同行共同探讨。


数字创造力论坛

- 时间:12.22下午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机器会思考吗?”这是图灵在讨论机器智能时提出的经典问题,而当我们讨论人工智能艺术时,这个问题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如今,机器已成为设计、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机器和思考在数字设计、艺术中是如何呈现的?论坛将从输入和输出两个切入点探究计算机与视觉创意,探索计算机未来“创造力”的可能性:

1. 数据与数字创造力

数据是人工智能的重要一环,在训练人工智能时,训练师需要输入大量的数据给特定的神经网络。这些训练数据既是可控的:人类能够定义其范围,又是不可控的:由于样本量过大,人类无法逐条检查数据的内容。而这些数据便是神经网络的“食粮”,他们在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逐渐接近目标。论坛将探讨大数据对于数字设计的意义,其如何帮助、控制数据可视化,数字设计又如何在这一基础上创新。

2. 数字创造力的造物逻辑

自然界的各类事物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这种规律既是宇宙的法则,也是一种自然科学思考的逻辑。人类用数学解读自然规律,通过机器实现更为复杂的逻辑。计算机造物,是人造物和自然造物之外的第三种造物方式。数字设计基于强大的数学逻辑,具备演化力,跟自然一样可以演化出无穷无尽的结果。论坛将讨论人机协同下的数字创造实践,讨论计算机创造与人类创造合作的未来发展模式。


同济创新设计智造高峰论坛(TIDIMS)

- 时间:12.23全天

- 地点:同济大学逸夫楼报告厅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同济创新设计智造高峰论坛(TIDIMS)是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主办、同济大学“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学科群”共同承办的跨学科高峰论坛。TIDIMS面向“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产业大趋势下,以“设计驱动创新”为引领,聚焦国家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本届峰会以“中国设计智造2025”为主题,分享同济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产学研成功案例和人才培养新机制,促进设计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发展。


第二届上海设计暨第二届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高端论坛

- 时间:12.24全天

- 地点:设计创意学院暗房报告厅(阜新路281号)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立足上海,放眼全球;服务上海,引领世界;传承上海设计品质,重铸中国设计品牌;积极促进中国当代设计的有效传承与开拓创新。“上海设计”(Shanghai Design)既标示着上海地域性特征、也体现着中国设计走向现代的历程,更展示着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窗口或门户及其重要结晶。

“上海设计”作为一个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课题,如何接近她、探索她、研究她并发展延伸她。

本次论坛主要讨论上海设计,以及当代中国设计史研究与教学等问题。力求做到理论研究服务于当代中国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活动的深入展开,为构建中国当代设计教育理论体系而努力。


“新·营造”——中英社区更新主题论坛

- 时间:12.25下午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在创新经济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核心价值的当今,设计的角色前所未有的重要;而在城市更新的复杂背景下,设计挑战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上海正在建设“设计驱动型城市”典范,在此过程中,设计将借助更新的思考、范式、方法和工具探索创新的城市更新和场所塑造。

在此背景下,受到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牛顿科研基金(NEWTON FUND)以及绿色联界Green Connections的支持,本论坛将探讨参与式设计如何在老旧社区的重建和改造中发挥力量?新技术如何帮助我们营造更智慧的社区?设计思维怎样在社区营造中发挥创新力量?可持续思维如何介入社区营造?等等相关问题。

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新的知识观念,为建立跨学科研究网络和创新合作提供新的对话平台。


第二届体验的提升——敏感设计及智能交互环境设计论坛

- 时间:12.26下午

- 地点:线上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体验设计随体验经济而来,而体验经济继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后,是消费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设计在体验经济时代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那么体验设计如何开展?如何通过设计,把环境空间和体验方用户的价值最大化,从而最大化实现设计本身的价值?体验设计创造经济新爆点。 

论坛从体验的角度实践环境设计,探讨和提出关于:“体验的提升——敏感设计及智能交互环境设计”主题愿景,研讨会由多学科领域的方法构建,跨学科的实践和专家将提供多层级的设计视野。重点将集中在艺术、设计、技术等联系起来的问题导向以及跨学科研究的体验提升设计的“情景”。会议将探讨设计在促进新的环境未来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重点将集中在体验设计中强化人与空间的亲密关系及可持续空间再造、智能互动体验的环境空间设计、数据驱动的社区空间优化的智能工具体系等内容。共同研讨在这个转型时代设计的状态和走向,在体验设计的语境下对环境空间交互智能设计的挑战,反思设计的新属性、新作用和新文化。


全球数制工坊第六次亚洲年会(FAN6)

- 时间:12.29-30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FAB LAB实验室


Fablab”数制“工坊 STEAM教学系统将设计思维融入到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跨学科综合 迁移实践解决真实世界的能力, 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和主动性学习的欲望,并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同理心,演讲能力等 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一套STEAM教育的系统课程,以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为核心逻辑、项目式学习 (Project Based Learning)为主要教学方式,将绘画、音乐、人文同3D打印、镭射切割、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 技术有机融合,为开拓 “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实践内容找到了一个完整解决的方案。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Fablab逐渐形成了亚洲网络,遍布亚洲各地的16个Fablab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零污染主题,美 丽海洋,回收塑料垃圾再利用等主题,在年会上分享工作成果内容,互相学习,达到信息共享。Fablab在同济的安家落 户和茁壮成长,与设计创意学院兼容并包、充满活力的风格交相辉映,为设创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次会议将产出专家演讲汇总报告并形成论文。论文对全球STEAM教育的发展和中国的STEAM教育实践结合PBL(项 目式学习)和设计思维将起到一定的阶段性理论成果的充实作用。

在智能时代,面向未来的教育打破学科的间隙、学校的围墙,视世界为课堂,"4C能力"(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reativity), 即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作 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四项能力,为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指明了方向。STEAM 教育是探索 21 世纪人才培养的一种 创新型教育理念与举措,它是一种提倡终生学习的全人教育。强调打破学科边界,不被所学专业局限,运用多学科知识解 决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STEAM教育的内涵与"4C能力"的培养要求不谋而合,成为 智能时代"4C能力"培养的重要教育载体。本次会议将会将深入展开STEAM教育的构架建构及机制发展的讨论。发掘以“A-Art/艺术”为引领,将泛艺术 /Art、人文与科学 /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数学/ Mathematics的完美结合,以设计思 维(Design Thinking)、项目式学习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为基础建构STEAM的顶层框架和思维逻辑创新 ,并探讨STEAM教育的新途径。同时就师资建设,平台建设,国际趋势和本土化,标准化及个性化,城乡差异等重点问 题作深层次探讨。



+ 展览&竞赛


觉——看见声音

- 时间:11.27-12.5

- 地点:西岸穹顶艺术中心(龙腾大道2350号)


这是一个偏好多维感官体验的时代,借由一些新兴的技术手段,同一事物在不同领域的多样性被逐渐挖掘,在打破原有认知后,全新的体验接踵而至。

日常中不可见的声音被设计师灵光一现捕捉到,通过算法设计、视觉艺术、媒体设计和交互设计,结合智能制造,突破感官界限,赋予听觉更多可能性。“设计”是游离在声音、光影与装置之间的那把尺,超越了双重意味,平衡了多重标准。物溶解在声、影之中,打开超越现实的想象空间。


社区关怀的7个设想

- 时间:12.10-12.20

- 地点:阜新路社区睦邻中心


该展览旨在向四平路社区的当地居民展示由D&I研究生通过 "PSSD方法论和工具 "课程开发的 7 个服务设计方案。这些服务方案是根据对该社区的田野调查以及对当地利益相关者和居民的访谈所获得的洞察而设计的。调研与设计的目的是提出新的服务概念,以更好地照顾该社区的弱势群体,包括社区中的老年人、儿童和智力障碍人士等。展览旨在与当地的利益相关者和居民分享学生们的想法,并创造交流机会以了解他们的意见,从而启发对社区服务的更多思考。


「宅」第12届晒上海主题展

- 时间:12.12-22.01.13

- 地点:成美术馆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晒上海」是由多少家具侯正光,牛电科技刘传凯和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丁伟院长创建的设计主题活动,与2019年转交给我院执行运作,今年为第12届。

本届「晒上海」由芬欧汇川(UPM)提供Formi材料及相应3D打印设备,协同极致盛放设计开发。芬欧汇川(UPM)的Formi是乳酸(PLA)和纤维素(cellulose fibers)组成的复合塑料、绿色环保的可持续性材料。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提供工坊的制作空间及设备,提供小批量注塑加工设备。

本届作品将于11月11日西岸艺术节首展,并与12月12日转移至成美术馆做长期展览。


老家新材

- 时间:12.16-12.31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老家新材」是工业设计学生在材料工艺课程中学习,将各自家乡地域文化提练设计为产品的CMF,并通过模具辅助方法实现新材料的制作的一个课题。从中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文化生活为调研的物质和非物质基础,从梳理丰富多彩的文化与艺术风貌,探寻各地典型的物质和风格特征,并转化为能够代表此地域的色彩、材料和面饰的可视化信息。

基于中国地域文化的 CMF 的设计是将这些研究资料,以工业设计的方法,应用到产品的外观设计中。


靛蓝色调 Indigo Shades

- 时间:12.16-12.31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本次展览将展示以太阳光线和水为主要材料的古老摄影技术所呈现的一种超越物质的感官体验。展出的作品较少地关注景观、物体、地点和自然元素的表现形式和结构,而是重在对非物质和奇妙的属性进行更深入、温和的观察。在本次展览中,您将有机会以一种独特而不同寻常的方式沉浸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极限空间中。


设计,大自然,多元的

- 时间:12.16-12.31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 主办:设计创意学院、生态与文化创新实验室


从非殖民化实践到对后消费主义的反思,学者们称之为“转型设计”时代:设计能够创造性地应对我们创造的危机——环境、社会和文化意义。 

我们认为,这种转变首先需要重新考虑与自然的联系,根据生态意识重新思考我们创作的实践、内容和方法。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展示了以各种设计形式和媒体探索这些方向的项目和研究。 

展览将由一个小型在线和离线论坛开幕,旨在讨论当前的结果和下一步行动。


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五校联合设计实践研究专题3协同创新课程成果汇报研讨暨展览

- 时间:12.16-12.31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研究生设计实践研究专题3 (Studio3) 协同创新课程作为学院的传统课程,是立体T型人才培养模型的实际应用。学生从本科阶段的竖向本专业学习,逐步过渡到横向跨专业学习;学生可通过课程真实浸入真实市场的真题考验,在校内外资深指导老师引导下,接轨中外国际教学环境,在全球市场真实场景中实践以设计驱动创新;课程兼顾工业设计、交互设计、环境设计等方向,打造跨尺度设计原理,从产品到室内到交互到社区,并深度注入品牌战略投资等商业思维,实现商业设计技术的融合。 

本期课程聚焦淮海路城市更新,以未来生活场景为主要背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产品、技术及商业模式研究,联合麻省理工学院、米兰理工学院、阿尔托大学、东伦敦大学、圭亚那大学、CUMULUS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等海外院校联盟及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院校师生,线上线下相结合地开展工作坊、讲座、实地调研、建造打样等复合教学活动。


设计之光——中法设计精品展

- 时间:待定

-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一楼大厅(延安中路1000号)


光是柔软、温暖的,却让一些与之相遇的事物熠熠生辉。当下设计以不再是陌生和神秘的行业,而日益成为驱动产业进步,消费升级,提升从城市到乡村的现代化美好宜居生活工作和休闲的软实力。本展览将以上海设计周和巴黎 Maison & Objet 主导,联合同济大学设计周与法国圣埃蒂安设计艺术双年展共同主办,选用中法两国优秀设计案例,从社会创新到城市更新,从高科技企业到时尚品牌,通过设计行业趋势为主线,城市品牌,产业发展,民众生活,公共服务,空间环境,五个篇章贯穿整体展览。展现工业4.0后设计行业自我更新的源动力,传达出设计不仅能驱动产业,设计本身就是产业的信息。


空间·产品

- 时间:12.17-12.31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产品是系统中“微建筑”,建筑是空间中的“大产品”。在人行桥的设计中,它既面对着来自交通、气象、行人、航运各方的限制和挑战,同时作为一个交叉学科产物,背后又汇集了结构工程、建筑以及设计的技术话语。展览将参展设计师的身份隐匿,以“器”、“场”、“力”三个具体板块展开叙述,展现设计原型背后的设计工具和方法,与场地互动共生的设计逻辑和策略,以及挑战“不可能”的结构力学。本次展览希望展示这些人行桥原型成果背后的发展历程,寻找这场化学反应发生的痕迹。


咖啡渣循环再生板可持续设计展

- 时间:12.16-12.31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星巴克咖啡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合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针对咖啡渣纤维板材料进行可持续产品设计。宣传咖啡渣循环再生板的环保理念,推动设计领域材料的可持续及UPCYCLING的发展。 

设计展基于工作坊成果,将板材的应用设计,结合CNC加工快速成型方法,完成从构思到打样的成果集中展现。工作坊主要以邀请设计师方式,同时向具有矢量制图和建模能力开放部分名额,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配备师生及技师辅导,以及设计工坊的设备协助制作。


Design with X-智能设计支持系统展

- 时间:12.20-12.31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 主办:同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上海城市科学实验室


城市是全球人口增长、财富创造、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载体。下一个20年城市如何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否有能力应对这个时代诸如公众健康、气候变化等的主要挑战。因此,在设计领域急需全新的方法和工具来创造一个高性能的城市系统。然而,当今的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策略却不足以应对这些挑战。当今的规划决策指导着千万亿的资金投入,但是这些决定着城市发展命运的决策形成过程却缺乏数据和实证的支撑,这些数据和实证是预测城市性能和复杂的人的活动的关键。针对以上痛点,我们将展示2个不同尺度智能设计支持系统,她将一种人工智能辅助的交互的基于实证的新设计策略的探索过程变为现实。


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

- 时间:12.20-12.31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 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同济大学、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众智未来”2021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为指导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同济大学港澳台办、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承办,同济大学Fablab O | 中国“数制”工坊协办。

“众智未来”——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已成功举办了5届。从2016年到2020年,参赛选手从60人到上千人,年龄从9岁到51岁,横跨海峡两岸各层级人群在此平台互动交融。

近年来,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导致全球更频繁的自然灾害肆虐;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将如何借助创新的思维和科技技术来改善现有的问题,实现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流动的舞台

- 时间:展览12.20-12.31 / 论坛+路演 12.29 全天

-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广汽研究院、广汽设计


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全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数字化和智能技术的无缝渗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原子与比特世界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在一个技术越来越接近生命体,而生命越来越技术化的时代,同济-广汽创新设计策源营举办的首届活动以“流动的舞台”为主题,面向未来出行场景的无限可能。我们如何从产业、技术、社会、经济以及人文发展的愿景出发,重新想象未来出行的舞台?何为美好的生活?如何更可持续地发展?如何跨越文化与价值的多元,共创新的可能?未来的缩影将在这个“流动的舞台”上展现。



+ 工作坊


玩转创意工场新世界

- 时间:12.10-12.15

- 地点:NICE 2035(四平路 1028弄39号)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创意工场(Innovation Field)从2017年启动“玩转创意工场”系列设计周工作坊,几年来,设计周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在创意工场“玩”的不亦乐乎,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让大家仿佛都意犹未尽。疫情到来后,创意工场不仅没有缩减各类课程实践的服务内容,还在实验教改、虚拟仿真、网络预约、设备更新、多领域课程建设等方面逐步升级,获批上海市级实验教学中心立项,那么今年的“玩转创意工场新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今年,我们将首次走出工场的物理空间,各类设备、材料和造物大师进社区,工作坊送上门来,为上海和四平社区的15分钟生活圈建设增加更多的创意。


「未·见」未来智行学研大会

- 时间:12.5全天

- 地点: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阜新路281号)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Fab Lab实验室、Wavemaker


全球众多城市已经在构想未来更可持续的交通出行方式,Google Sidewalk 实验室曾经在多伦多构建过一个真实的场景,以实践未来城市的模型。上海也率先勾画了未来的城市社区,上海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构想,将未来生活设想成以15分钟步行可到达的距离内完成所有信息资源的获取。这些未来的图景有的很清晰,有的尚在构想阶段,我们如果选择这样的场景,应该做什么样的应对呢?本次工作坊围绕这一问题,设定为2035为一个时间节点,邀请60位汽车、设计、社会人文、时尚、文化的专业人士从他们的角度构想交通出行的未来场景,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提出面向未来的交通出行解决策略。


探索光影的奥秘——胶片摄影创意工作坊

- 时间:12.9-12.10

- 地点:NICE 2035(四平路 1028弄39号)


后期特效、数字动画、手绘动画、延时摄影、定格动画……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奇观,使人头晕目眩的银屏特效。影视特效是如何制作的,明星大片是怎样拍摄的,商业项目是如何策划实施的,幕后的一切尽在环同济设计周探索光影的奥秘系列工作坊。

本次光影工作坊邀请了业内知名的摄影师、导演和制作人为大家分享项目经验,讲述创作故事,揭秘幕后工作的艰辛,并带着大家一起进行探索实践。同时工作坊吸引对传统胶片拍摄技术感兴趣的同学进行脑洞创意的极限挑战,从而形成有创造性的想法,带领大家尝试胶片拍摄,并利用现场设备从创意构思、拍摄手法、后期处理多个维度进行创新实践,一同完成一些有趣的胶片拍摄和制作。


创意机械臂——智能制造与人机交互

- 时间:12.10-12.21

- 地点:NICE 2035(四平路 1028弄39号)

- 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从加工装配到艺术创作,机器人正革命性的渗透在各个领域,应用场景变的越来越丰富多样。针对跨领域的合作与协同,艺术家,设计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拥抱技术适应未来的多样性。

本次机器臂工作坊延续对于工业4.0的探索,并充分结合设计、艺术等创意思维以2个不同方向的工作坊展开。工作坊1:光影交互,机械臂投影与物体之间交互,设计场景以及开发机械臂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应用。工作坊2:3D陶土打印,通过机械臂6个自由度的控制,创造出特殊的打印纹理及制造方式,并结合算法进行艺术创作。



指导单位:

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英国东伦敦大学、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

支持单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专业分委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工业设计协会、上海市艺术教育协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上海市青少年创意设计院、MANA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同济未来需求实验室 NEEDS(深圳)、世界设计组织(WDO)、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牛顿科研基金(NEWTON FUND)、FABLAB全球网络

合作企业:

中国工业设计(上海)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天地创意设计有限公司、TX淮海、美国Genslar(上海)建筑事务所、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芬欧汇川/UPM、阿斯顿马丁(中国)有限公司、阿普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卡奥斯COSMOPlat、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柏丽(中国)厨具有限公司、小红书、极致盛放、Stratasys3d打印公司、Design HIT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2411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