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雷电所 | Welcome to ccCloud
-
2021-11-15
Welcome to
"ccCloud"
「雷电所」设立于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的 “云雲云” 空间在今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作为一家年轻的非营利机构,我们没有选择以一个画廊的角色来参加,而是作为一个新型机构。希望通过西岸这个国际性的平台发声,将我们对于新媒体、跨学科以及科技艺术的实践和观点与大家交流。
「雷电所」这次带来的作品回应了从“运动中的自然”到“ 运动中的媒介 ”。通过不同维度展现了一种对当下社会的云视角。比如,Marc Lee的作品《我,我,我》(Me, Myself, and I, 2018)讨论了数字时代下个体的处境与冲突,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异质幻象的唯我主义游戏世界。同样是面对网络这个云空间,武子杨基于在其中的社会实践,模拟了“过滤气泡”的生成逻辑,将云间的算法可视化为3d动画。
上:《一个有科技的女人》|武子杨
中:《牡丹亭Rêve之标目蝶恋花
——信息科技穿透了“我”》|宋婷
下:《天书》|郭耀先
而龙盼的菌丝装置摄影以及曹淑怡的玻璃雕塑则通过跨学科的实践将我们拉回物质世界的流动与转换。这种体验,又映射于张瀚铎的《赛罗:心灵之镜》(Siro: A Mirror of Mind, 2021),通过脑波生成的影像,艺术家回应了在“后巴别塔时代”,如何呈现一种“心灵”的语言。
上:《赛罗:心灵之镜》|张瀚铎
中、左下:《池》|傅韵雪
右下:《乞讨者》|魏涛
上:《逆向生长》|龙盼
下:《卵生,湿生,有鳞,无鳞》|曹舒怡
除此之外,我们也在Cryptovoxels中实现了虚拟展览空间的搭建。
集体项目ccCloud,是「雷电所」联合艺术家在Cryptovoxels中进行实践的一次尝试,共有19位艺术家参与其中。如今,虽然元宇宙的雏形被人们努力地勾勒,而至于其中的虚拟物和NFT却同质化严重,大多以静态图像和动画示人。然而,虚拟空间的主体是什么?其中的可能性面貌有多少?都是有待艺术家去确认以及实验的。
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数人只知道模仿另一个世界的模样,而不了解自己的想象。这里的物理现实总被误以为是幻影虚像,殊不知洞穴中正在酝酿自己的革命。光线勾勒出云层的痕迹,缥缈却真实。
我们的理想远不只是在此制造图像,或许只有当你真的来到这里,与我们一起飞翔、游走、眺望,才能看到未来的方向。如你问何处是未来,那应该是云深不知处。
ccCloud in Cryptovoxles|集体项目
上:《HELLO WAVE_UPDATE FOR NEW WORLD》
|张海超、李琨、胡滔
左下:《曾经也是我的家》|Marc Lee
右下:《我,我,我》|Marc Lee
艺术生态总是在变动中的,而西岸博览会正是提供了这样的观察、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如同我们在推进“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中,发现了诸多关于艺术教育、生产和市场的变化一样。我们将获得更多新经验,从而更清晰地面对青年艺术家的工作与价值。我们希望通过梳理地方性之下的社会技术史,磨合与技术团队的协作方式,实验虚拟展示的游戏机制等路径,生产自身的语境,激发更多艺术家的实践。
- 艺术家及作品详情 -
⬇️
欢迎点击上方链接 留言给「雷电所」后台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风语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