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亭网

分享
原创 2021-11-05
Esther|编辑
在前不久举行的FC大会上,Meta公布了构建元宇宙平台的宏观愿景,其旨在打造一个虚实融合的互联数字体验,通过AR/VR技术拉近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营造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共享体验。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元宇宙平台具有虚拟形象,还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场景。
据悉,Meta将与开发者、创作者合作,在Horizon基础架构之上继续丰富元宇宙应用场景。那么与开发VR应用相比,为元宇宙开发内容有什么区别呢?
为了丰富元宇宙开发工具,明确相关内容形式,Meta推出了Presence Platform,其中包含了多种基于AR透视的功能,以及语音和手势交互工具。从Presence Platform的各项功能可以看出,未来Meta想要打造一个AR和VR无缝衔接的虚拟平台,为了展现这样的效果,其还将于明年推出demo应用:《The World Beyond》。
此外,Presence Platform与Oculus Platform SDK具有高度互通性,因此你可以在开发VR应用的同时,开发AR模式或开启自然交互功能。
Meta表示:元宇宙的基础架构已经存在,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虚拟环境的自然感和逼真感,应用中运动和场景交互的呈现形式需要得到优化。换句话说,就是如何通过具有空间感的虚实融合效果,提升AR/VR场景的沉浸感,让人更加信服。
据青亭网了解,Presence Platform(中文直译为临场感平台)包含四大部分:1)Insight SDK;2)Interaction SDK;3)Voice SDK;4)Tracked Keyboard SDK。据悉,Insight SDK包括一系列透视AR功能,除了此前已经公布的Passthrough API(透视API),Insight SDK还包括空间锚点和场景理解两个新功能,进一步丰富透视AR的效果和应用场景。而Interaction SDK则包含一系列标准化的模块化手势和自定义工具,旨在进一步简化手势识别功能的开发流程。Voice SDK可以帮助开发者在应用中集成语音交互功能。
目前,Passthrough API已经随v34版Oculus系统推出正式版,而Spatial Anchors、Scene Understanding则将在明年推出测试版。
基于VR的透视AR
实际上,语音和手势交互功能此前已经开放实验性测试,透视API是更新的功能,对于Meta打造AR生态具有关键作用。尽管Quest并不是真正的AR头显,但是通过Passthrough API的这些功能,开发者也可以开发出沉浸感足够好的AR内容。此外,Quest的优势在于可以将VR与AR融合,你可以看到周围的部分场景,同时也能看到VR渲染的场景,效果看起来足够自然。
细节方面,Passthrough API可帮助开发者制作基于透视的AR内容,而空间锚点(Spatial Anchors)和场景理解(Scene Understanding)分别指的是,将AR内容持续固定在物理空间(LBS AR),以及让AR与物理场景互动。这些功能此前已经在Magic Leap等AR头显上展示,而Quest视频透视也能支持这样的功能,也是为了探索优质的AR效果,同时也能为Meta的AR眼镜打下内容基础。
空间锚点:该功能将以头显周围的物理空间作为框架,让你可以将AR定位在特定的位置,并持续保存。此外,利用空间锚点开发的AR还将支持6DoF定位,可追踪相对于Quest头显的6DoF范围。而且你在Quest系统中也可以查看已经保存的持续AR内容。
应用场景方面,空间锚点功能可以让你将虚拟界面以AR的形式固定在家里的任何地方,比如你可以将视频窗口放在客厅,模拟电视的功能。你还可以在周围空间中固定桌面、网页等多个界面。
场景感知:此前开发者Bob Berkebile就曾开发类似的功能,可以在Quest透视模式中测量周围空间,也就是说你可以在透视模式设定墙壁的边界,之后AR游戏便会具备对墙壁的感知,如果AR球体撞到墙面,会像真实的撞击一样反弹,模拟遮挡等逼真的物理特性。
相比之下,Quest官方的场景感知功能可以映射/标记场景中的物体,如天花板、墙壁、桌椅、沙发、地板等等。Meta表示:场景感知功能利用场景建模来捕捉物理空间,也就是通过几何和语义的形式代表空间的结构和其中的物体。在完成空间设置后,便可以运行沉浸的空间级AR体验。
应用场景方面,通过场景感知功能,可以开发出支持空间遮挡、物理交互的空间级AR效果。
实际应用场景
目前已经有一些独立开发者开始尝试用透视API探索AR透视的应用场景,与此同时,Meta的合作伙伴们也正在开发游戏、视频等有趣的应用或功能,比如Unity Labs、YouTube VR、Spatial。
1)《The World Beyond》
从《The World Beyond》宣传视频来看,这个demo将融合AR透视、手势识别、虚实融合的物理交互、AR/VR场景融合等多种功能,营造了一种沉浸感十足的虚实体验。
Meta Reality Labs混合现实孵化团队表示:Presence Platform加速了AR混合现实内容开发的流程,只用几周时间,我们就开发了《The World Beyond》demo。这是一款支持Quest 2的迷你游戏,其特点是将透视与VR结合,你可以与游戏中的动物Oppy互动,沉浸感足够。
在视频演示中,可以看到玩家首先用手柄来设定边界,以及映射场景,而之后的游戏交互部分则支持手势。FRL表示:用户只需要对场景进行一次映射,因为Insight SDK的空间锚点功能可以在空间中持续保存映射信息。
Insight SDK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让用户划定透视的区域,可实现透视和VR画面混合的效果。而且对于用户来讲,限制透视画面大小也有助于保护隐私。
同时,基于Insight SDK开发的透视AR将支持遮挡,不仅AR画面可模拟与真实物体的遮挡,真实物体与VR背景也可以实现遮挡(语义感知功能),虚实融合的效果足够自然。
为了进一步增强沉浸感,《The World Beyond》还在AR物体上加入了动态的阴影效果,也就是说AR的影子也能感知周围环境,并模拟物理规律做出变化。
有趣的是,该应用还展示了在透视模式中,可以通过手势同时与AR和VR交互的效果,而且在透视模式中你的手势也能与虚拟物体产生遮挡。实际上,这种细致自然的遮挡将需要准确的语义分割效果,宣传片中效果看起来足够好,未来真实的体验是否如此将值得期待。
2)《Unity Slices:Table》
Unity Labs表示:开发这款应用的目的是,将AR棋盘等游戏自然叠加在任何桌面上。Quest 2目前不支持准确的自动桌面识别,因此在开发这款游戏时,我们用VR手柄来定位桌面,效果足够好。也就是说,你在玩这款游戏之前,也需要用VR手柄进行校正,然后将手柄放在桌面上才能开始玩。
此外,由于这是一款多人游戏,还需要确保每个玩家都能将AR棋盘的位置与桌面对齐。在完成优化后,发现效果足够好且足够沉浸,尤其是你可以听到其他玩家敲桌子的声音,同时能看到他敲你自己桌子的效果,仿佛你和他在同一个空间。
为了进一步增强游戏的交互性,Unity Labs团队为游戏中的棋子加入了互动元素,比如你可以用手指将棋子按下去等等。但考虑到Quest的手势识别技术难以追踪到手指上下移动的变化,于是将棋子从圆柱形改成扁平,这样你可以触碰桌面来移动棋子,简化了手势识别的问题。
另外,Passthrough API可以让开发者设定透视范围,利用该功能,Unity Labs在使用者的手上创建了遮挡网格,这样透视模式中的手便可以和虚拟内容自然融合。有趣的是,《Unity Slices:Table》的宣传视频中可以看到透视模式中的手势识别效果不够稳定,会出现类似于游戏中“穿模”的效果。
Unity Labs还在游戏中的棋盘上设计了一个开关,可以让你在VR和AR两种模式之间自然切换,而且还可以设置透视模式和VR模式的范围,比如混合VR背景和AR透视背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沉浸的VR游戏体验,同时还能看到周围环境,不摘下头显就能和周围环境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你甚至可以将VR中的棋子放在透视环境中,视频效果看起来相当神奇。
3)《YouTube VR》新功能
为了优化在VR中使用YouTube看视频的体验感,YouTube VR应用陆续支持了手势识别、查看评论等功能。接下来,该应用将支持AR透视模式,这意味着你可以将YouTube视频固定在自己家墙壁上,供随时查看。这种效果类似于虚拟的电视,或是动态的数字屏。
4)《Spatial》
《Spatial》最开始是一款AR会议应用,后来为了满足市场对于虚拟会议的需求,这款应用陆续登陆Quest 2等VR平台,以及网页端和移动端。
接下来,《Spatial》将支持Quest透视模式,形式同样是将VR场景与透视场景融合。对于一些基础外观的物品,你可能很难区分虚拟和现实的边界,不过对于细的凳子腿,Passthrough API的效果会差一些。
同时,透视与VR融合的效果也有望提升安全性,比如当你在VR场景中看电影时,你可能想躺在家里的沙发上,如果开启对沙发的透视,你可以准确定位沙发的位置。
实际上,这种形式与Meta此前展示的Infinite Office有点类似。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广告 欺诈 淫秽 色情 侵权 骚扰、辱骂、歧视 敏感 违法 犯罪 反动、政治 其它
数艺网是一个信息获取、分享及传播的平台,我们尊重和鼓励数艺网用户创作的内容,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对数艺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承诺将保护知识产权作为数艺网运营的基本原则之一。
本条款原则如下:
1. 用户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文章、案例/项目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用户可授权第三方以任何方式使用,不需要得到数艺网的同意。
2. 数艺网上可由多人参与编辑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案例/作品的认领、企业/机构的认领,所有参与编辑者均同意,相关知识产权归数艺网所有。
3. 数艺网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包含的标识、版面设计、排版方式、文本、图片、图形等均受著作权、商标权及其它法律保护,未经相关权利人(含数艺网及其他原始权利人)同意,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被直接或间接发布、使用、出于发布或使用目的的改写或再发行,或被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4. 为了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用户将其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全部内容,授予数艺网免费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使用许可,数艺网有权将该内容用于数艺网各种形态的产品和服务上,包括但不限于网站以及发表的应用或其他互联网产品。
5. 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将用户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内容转载在数艺网之外的地方,应当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或原作者在数艺网上使用的帐号名称),给出原始链接,注明「发表于数艺网」,并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演绎。若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或用于商业目的,第三方应当联系用户获得单独授权,按照用户规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
6. 数艺网为用户提供「保留所有权利,禁止转载」的选项。除非获得原作者的单独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标注了「禁止转载」的内容,否则均视为侵权。
7. 在数艺网上传或发表的内容,用户应保证其为著作权人或已取得合法授权,并且该内容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如果第三方提出关于著作权的异议,数艺网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删除相关的内容,且有权追究用户的法律责任。给数艺网或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用户应负责全额赔偿。
8. 如果任何第三方侵犯了数艺网用户相关的权利,用户同意授权数艺网或其指定的代理人代表数艺网自身或用户对该第三方提出警告、投诉、发起行政执法、诉讼、进行上诉,或谈判和解,并且用户同意在数艺网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参与共同维权。
9. 数艺网有权但无义务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有权根据相关证据结合《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数艺网社区管理规定对侵权信息进行处理。
侵权举报
1.处理原则
数艺网作为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分享交流平台,高度重视自由表达和个人、机构正当权利的平衡。依照法律规定删除违法信息是数艺网社区的法定义务,数艺网社区亦未与任何中介机构合作开展此项业务。
2.受理范围
受理数艺网社区内侵犯机构或个人合法权益的侵权举报,包括但不限于涉及个人隐私、造谣与诽谤、商业侵权。
a.涉及个人隐私:发布内容中直接涉及身份信息,如个人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私人电话等详细个人隐私;
b.造谣、诽谤:发布内容中指名道姓(包括自然人和机构)的直接谩骂、侮辱、虚构中伤、恶意诽谤等;
c.商业侵权:泄露机构商业机密及其他根据保密协议不能公开讨论的内容。
3.举报条件
用户在数艺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数艺网的立场或观点。如果个人或机构发现数艺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可以先尝试与作者取得联系,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如您无法联系到作者,或无法通过与作者沟通解决问题,您可通过点击内容下方的举报按钮来向数艺网平台进行投诉。为了保证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请务必提交真实有效、完整清晰的材料,否则投诉将无法受理。您需要向数艺网提供的投诉材料包括:
a. 权利人对涉嫌侵权内容拥有商标权、著作权和/或其他依法可以行使权利的权属证明,权属证明通常是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
b. 完整填写的通知书;附供下载的:侵权投诉通知书;
c. 举报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明可以是身份证或护照;
d. 如果举报人非权利人,请举报人提供代表权利人进行举报的书面授权证明。
e. 为确保投诉材料的真实性,在侵权举报中,您还需要签署以下法律声明:
(1) 我本人为所举报内容的合法权利人;
(2) 我举报的发布在数艺网社区中的内容侵犯了本人相应的合法权益;
(3) 如果本侵权举报内容不完全属实,本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并承担和赔偿数艺网因根据投诉人的通知书对相关帐号的处理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知乎因向被投诉方赔偿而产生的损失及数艺网名誉、商誉损害等。
4.处理流程
出于网络平台的监督属性,并非所有申请都必须受理。数艺网自收到举报的七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给出回复。处理期间,不提供任何电话、邮件及其他方式的查询服务。 出现数艺网已经删除或处理的内容,但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依然可以搜索到的现象,是因为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自带缓存,此类问题数艺网无权也无法处理,因此相关申请不予受理。您可以自行联系搜索引擎服务商进行处理。 此为数艺网社区唯一的官方侵权投诉渠道,暂不提供其他方式处理此业务。 用户在数艺网中的商业行为引发的法律纠纷,由交易双方自行处理,与数艺网无关。
免责申明
1.数艺网不能对用户发表的回答或评论的正确性进行保证。
2.用户在数艺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数艺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数艺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数艺网不保证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都不作保证。
4.对于因不可抗力或数艺网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或其它缺陷,数艺网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协议修改
1.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变化,或者因业务发展需要,数艺网有权对本协议的条款作出修改或变更,一旦本协议的内容发生变动,数艺网将会直接在数艺网网站上公布修改之后的协议内容,该公布行为视为数艺网已经通知用户修改内容。数艺网也可采用电子邮件或私信的传送方式,提示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项。
2.如果不同意数艺网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用户有权并应当停止使用数艺网。如果用户继续使用数艺网,则视为用户接受数艺网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
阅读并同意此认领协议方可认领案例
*认领案例的操作记录无法自行删除,请务必确保您参与该案例身份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