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X-百科 | 裸眼3D大屏的视觉原理
-
原创 2021-09-13
裸眼3D(英文:Autostereoscopy)是一种不需要让人佩戴特殊头盔或3D眼镜等辅助设备,用肉眼即可观看逼真的立体三维画面的技术。它的原理是将左右眼对应的像素点,分别投射到左右眼中,利用视差原理,从而产生三维立体的影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视差屏障技术(Parallax barrier)所产生的3D立体效果,就是运用了左右眼的视差在大脑中产生的成像。
左右眼位于普通屏幕的前面,由不透明的层和一系列精确间隔的缝隙组成,将左右眼对应的像素点,分别投射到左右眼中,利用视差原理,从而通过视差产生深度感,呈现出三维立体的影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市面上大家所见到过的户外裸眼3D显示屏,根据其夹角大小可以划分为直角转角屏(L型屏)、弧角转角屏及曲面屏。
直角转角屏(L型屏),图片截取于网络

弧角转角屏,图片截取于网络
图片截取于网络
那么,这些画面没有折角的影像怎么也有如此强烈的3D效果呢?这就是第一个眼睛欺骗大脑的要素:出框,让画面的主体到“飞”到画框外面来,人们会本能的认为屏幕里的画面本来就是假的。
因为日常中不管是电视、手机还是电脑都会有边框,所以画面就应该出现在边框之内,而设计师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共识,人为的给画面增加了一个边框,比如成都太古里的这个裸眼3D显示屏,其实飞船这个画面的右边还有很大一块屏幕,有些地方的屏幕会是全黑的,只是故意没有让它们亮起来营造出一种边界的效果,但成都这个将隔壁楼的窗户给“复制粘贴”了过来,当主体画面超过人们大脑中设定的画框的时候,就会给人们带来认知的反差,从而实现3D立体的效果。
图片截取于网络
图片截取于网络
想要营造一种视觉上的3D立体效果还有一种方式,便是通过打造内空间,去创造一个平面的深度感,从而达到立体的感觉,最简单的就是以下这个例子,在一个原本黑乎乎的平面内,加上几条线,便可以产生一定的空间纵深感。
V-Lab团队案例,图片来源于明日视界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明日视界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