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广东省博物馆“红色热土 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展”策展探索

原创 2021-10-26



广东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先行地,拥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光辉的发展历程。百年征程中,从此孕育的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一代代南粤儿女奋勇前进、再创辉煌。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州市委宣传部协办,广东省博物馆承办的“红色热土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展”6月28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展览被列为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38个推介精品展览之一,并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展览一经推出,迅速成为全省党员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门打卡地”。至10月24日开放102天,接待观众247000人次,其中接待团体624批次,18202人次,将展至11月17日结束。


“红色热土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展”开幕式


在守正中出新

以求真务实、深钻细研的态度夯实内容根基


100年前,广东成为中国最早觉醒的地区之一。在许多重要历史时期,在党中央领导下,广东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敢为人先,在革命进程中“先行一步”,发挥了排头兵作用。为全面呈现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光辉革命历程,总结广东党史昭示的宝贵经验和精神特质,展览集结全省文博、党史部门负责人以及退休党史专家,组成阵容强大、实力过硬的策展团队。筹展过程中,团队自发将备展过程作为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扎实研究史实史料、反复打磨展览内容,力求大纲兼顾专业性、准确性和可读性。经过专家组审核把关,数易其稿,最终形成多达6万余字的展览大纲文稿,体现了最新的党史研究成果。其中,对粤北地区“中央苏区县”的呈现,正是本世纪初以来广东党史研究的重要成果。通过史料征集与研究,广东省党史部门申报并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了广东境内大埔、兴宁、平远等11个县(市、区)为“中央苏区县”。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广东党史研究的空白。

此外,广东党史中许多令人瞩目的闪光点被提炼成多个“广东党史中的全国第一”,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1922年,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1924年,大元帅大本营铁甲车队——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由中共广东区委组建;1927年,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诞生……

不仅研究出新、内容出新,展品之“新”也让观众大饱眼福。展览遴选广东省博物馆及省内各地市23家文博单位文物近200件/套、图片史料700余张,系统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抗争历程。周恩来赠送的红毯、叶挺使用过的指挥刀、彭湃所著的《海丰农民运动》、曹安“省港罢工工人凭证”、五四时期《救国十人团》传单、杨匏安诗稿手迹、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徽章等珍贵文物在展览中悉数亮相。广东省博物馆馆藏“红色经典”书画作品首次面向观众展出,旨在让文物更好地“诉说”红色历史。



展厅场景(局部)


在全省各地文博部门的协助下,策展团队还找到一批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资料。多位烈士后人和革命后代也提供了不少珍藏的照片,如在第五部分“为广东的解放而战”,由广东南路部分人民武装骨干队伍参与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的珍贵照片,就是由时任司令员庄田等人的后人提供。此外,有不少珍贵的历史档案更是由基层党史工作者从民间征集,并首次在观众面前亮相。


在交互中重塑

以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再现历史、拓展边界


展览融入众多别出心裁的设计,综合运用数字化信息采集技术、数字化资源处理技术、人机互动技术等科技手段,把可感可触的真实史实还原进场馆,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场景式观展体验,真正做到“身临其境”地观展。


小观众体验展览互动阅读项目


在配色设计上,选用活力朝气的橘红色为展览主色,同时配合普蓝、土褐、麦黄、正红各部分的空间主题色,形成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的展示风格。在文物展示上,秉承以文物为中心的展示设计理念,每件文物都设计相应的展架展托,并针对纸类文物居多的情况,额外使用钢板制作展托,配合说明牌丝印制作,增加图版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凸显纸质文物的重要历史价值。在空间规划上,充分利用展厅9米层高,将展墙升高到4.5米的高度,围绕重点展品设计出气势磅礴的革命场景。借助展厅高度,策展团队把多个历史场景“搬”到展厅内。打造近3米高的红色交通站建筑外观,并将馆藏文物青溪永丰客栈招牌还原展出;在三面“铁窗”围蔽下,墙面上正在投映全国首部粤剧红色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将周文雍和陈铁军的革命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开篇设计中,运用多层次油画布景灯光,辅以人机交互和语音视频,结合声光电和动画技术,重现中共三大会议场景。通过触摸屏幕,观众可以翻页浏览经过高清数字化采集和修复后的珍贵红色典籍。展览结尾处,一段特别的影像资料循环播放,带领观众重回1949年10月14日当天,透过广州东亚酒店房间阳台和窗户,沉浸式感受广州解放当日人民游行在大街上的欢庆喜悦。画面中的广州城、入城的解放军、夹道欢迎的广州人民都清晰可见,人们的笑脸和满街的五星红旗让人心潮澎湃。穿梭在展厅内,犹如“穿越”到不同的历史时期,观众可以近距离感知革命先辈的奋斗环境。


多媒体技术再现中共三大这一重要会议


展览还配套推出线上虚拟展,呈现更为丰富的展览视频动画、3D文物展示、讲解导览、拓展阅读等,将“线上/线下”“虚拟/现实”“在线/在场”“文化保护/文物旅游”相结合,进一步拓展革命文物在线虚拟展览、开发知识服务产品、数字化还原历史场景等路径,以革命文物引发观众感同身受,构建与红色文化相通的情感结构,从而挖掘革命文物的资源潜能和服务功能。此外,还推出“云展览”观展模式,观众可以通过声音、触控、注视等方式,在手机、电脑和VR设备上完成参观互动。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沉浸式“云逛展”。


虚拟展界面


在参与中提升

打造全年龄、多形式、重体验的红色教育活动


在沉浸式体验中追寻足迹。配合展览展出,推出“行走广州——追寻薪火印记之旅”红色研学活动。经过对广州的红色革命史迹前期梳理、多次实地走访和专家反复论证,研发出“线上+线下”立体式研学线路,以手机小程序和线下实体学习手册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亲子家庭前往杨匏安故居、农讲所、广州起义纪念馆等见证中国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历史纪念场馆进行探索闯关,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推出“行走越秀——追寻薪火印记”红色研学活动


在沉浸式宣讲中强化信念。策划组织“大学生红色解说员”项目,来自广州高校的多个院系学生踊跃参加,全面、系统地向观众讲好新时代党的故事。同时,“大学生红色解说员”还携手佛山市第十四中学的学生,开展“红色热土不朽丰碑”为主题的博物馆导赏课,让红色文博资源进校园,让党史学习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立起来、活起来、火起来。此外,还策划了“党员志愿解说员”项目。展览期间,组织全馆在职党员以党员志愿讲解员身份为社会群体进行讲解服务,带领参观者回望党史百年征程。这是广东省博物馆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发挥本馆党员讲解作用,投入到党史教育活动当中。


志愿者为中小学生讲解


“红领巾学党史”学习纸


在沉浸式观影中重温历史。组织开展“光影忆百年红星耀中国——红色经典电影放映厅”露天电影放映活动,重温经典影视作品,追忆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辈。“在广州最繁华之地欣赏一部黑白电影,这一强烈对比,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特别感谢他们的付出,让我们有了今天这样的美好生活。”电影放映活动现场,一名15岁的初中生发表自己的观后感。


露天电影放映活动


在沉浸式导赏中身临其境。基于历史史实,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将历史事件、文物与剧艺表演相结合,通过“展览+演艺”模式,把可感可触的真实史实还原进场馆。通过独特的灯光设计和场景布置,观众仿若置身于那个觉醒年代,深入了解五四运动在广东、中共广东支部正式成立、刑场上的婚礼、红色交通线以及广州解放的故事,加深对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事件的了解,实现历史和剧艺、艺术和科技、传统与时尚的深度融合。


沉浸式导赏剧照


此外,展览借助“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平台”,主动对接省内各文化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送展到社区、乡村、街区、学校和基层博物馆等,并于9月28日在全省16家博物馆同时推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营造建党百年华诞的浓厚氛围。


在巩固中延伸

文创产品和互动宣传赋能红色展览不落幕


文创产品让红色历史活起来。为用活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以文创开发为载体,拓展传播渠道、丰富文化体验、激发青春动能。在产品开发上,采取馆校合作的方式,由高校学生结合展览内容,设计年轻人“自己”喜欢的红色文创。围绕展览主题,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深入开展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建党百年宣传教育,推出“红色文创”课程,以文创产品为载体,用活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围绕展览内容策划、形式设计等内容,策展团队在广州美术学院开展红色策展理念分享会,并在广东省博物馆和广州美术学院举办“红色文创”课程汇报展。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策展团队的精彩分享,了解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收获了更多策展实践经验的知识分享内容,可以将策展理念通过产品设计分享给更多的消费者。”他们将分享会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产品实际创作设计中,共设计87份文创作品,并在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紧扣展览主题,设计开发23种48款文创产品,分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系列、红军文化系列等,涵盖生活、学习等方面,有笔记本套装、标语金属贴纸、帆布袋、鼠标垫、便签纸、保温杯、气囊手机支架、冰箱贴等品类。


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红色文创”设计作品展


互动宣传让红色精神传下去。为进一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传承南粤红色精神,广东省博物馆积极探索与媒体的互动宣传模式,与新华网广东频道共同策划推出《红色相册》系列短视频,带领观众感受红色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此外,围绕展览内容及节日主题,还策划推出一系列微信推文内容、漫画以及短视频宣传内容,带领观众走进展览,了解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李大钊、蔡和森、瞿秋白、陈延年、彭湃、叶挺、杨殷、张太雷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在广东的革命战斗历史,以及千千万万广东优秀儿女在党的带领下谱写的感天动地的革命史诗,传承光照千秋的革命精神,矗立永不褪色的红色丰碑。

作者:伍洲 黄苏哲 符凯 郭舒琳 郑莉 徐杨


编辑:杨亚鹏 刘安琪

审核:冯朝晖

复审:崔   波


本文刊登于2021年10月26日

《中国文物报》第5版

投稿邮箱:

wwbbowuguan@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中国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广东省博物馆 革命历史展

5368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