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台湖舞美国际论坛3——步入数字化时代的戏曲舞美空间

原创 2021-10-25




9月28日,2021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开幕。本届论坛为期2天,以“数字化与舞台艺术”为主题,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国家大剧院、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共同主办。


29日下午,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马路、国际交流系主任于建刚,舞台美术系教授李威刘小庆,副教授金卅,台湾大学戏剧研究所设计师范朝炜以及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副团长任冬生以“步入数字化时代的戏曲舞美空间”为主题,就对数字化的认知与需求、数字化时代戏曲舞台技术应用、戏曲传承与传播方式等问题展开讨论。

马路

对谈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马路主持。


李威

我试着以戏曲舞美历史发展的视角谈谈数字化时代的戏曲舞台美术。中国戏曲舞美的发展历史是开放的,各个时代都在不断融合当时新型的科技成果,尝试进行舞台视觉面貌的革新。我国最早在舞台上用数字技术进行演出的就是戏曲(京剧)。据《上海京剧志》记载,上世纪30年代,上海演出的京剧《红羊豪侠传》就在舞台上放映过电影,京剧的主要演员在舞台上和电影机投射的人物形象互动演出。

《红羊豪侠传》1935年

当时上海的戏曲舞台美术探索带动了京剧艺术在上海的发展,使得上海迅速成为北京以外的另一个京剧重镇。在中国戏曲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昆曲、京剧和地方戏曲的发展成熟相对较晚(明以后)。我们目前谈论戏曲舞台美术大多都以昆曲和京剧还有几个大的地方剧种为主要参照对象,似乎京、昆和几个地方大剧种剧的舞台原则、视觉形态(基于一桌两椅的美学原则产生的简约写意)为戏曲舞台美术的主要美学风格。但我们容易忽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的先辈们进行过多次融合当时科技最新成果的演出舞台美术探索。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屈原的《九歌》就是一场规模庞大、结构完整、唱词富丽、人物形象鲜明、情节丰富又具有多重舞美因素的早期戏曲演出,有歌、舞、装扮表演、情节冲突(巫舞歌曲)。这个演出就是利用规模宏大建筑群的室外空间完成的,东汉的王逸在《楚辞章句》提到:“《九歌》者,屈原之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悦诸神”。《东皇太一》和《礼魂》是祭歌(序幕和尾声),其余九篇《云中君》《湘君》《国殇》等是祭典过程中愉悦东皇太一的九个节目。闻一多先生说道:“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祭场上有如这样的一幅画面:代表东皇太一的灵保(神尸)庄严而玄默的坐在广二十步高三十丈 ,‘有文章采镂黼黻之饰’的八斛形的紫坛上,在五音繁会之中,享用着那蕙肴兰籍,桂酒椒浆的盛馈,坛下簇拥着扮演各种神灵及其从属的童男童女,多则三百人,少亦七十人-----”。可见战国时代的祭祀歌舞演出的舞台美术已经融合了建筑、服饰材料工艺、青铜铸造工艺的最新成果。


应用大型布景的演出也在中国戏曲舞美史中屡见不鲜。五代时期就有制造大型演出舞美综合效果的记载。北宋田況《儒林公议》记载了前蜀王衍时期的《采红莲队》舞演出情况:“王建子衍,嗣于蜀,侈荡无节。庭为山楼,以綵为之。作蓬莱山。画绿萝为水纹地衣,其间作水兽芰荷之类,作折红莲队,盛集锻者,于山内鼓囊,以长籥引于地衣下,吹其水纹鼓荡,若波涛之起。复以杂綵为二舟,轱辘转动,自山门洞中出,载妓女二百二十人,拨棹行舟,周游于地衣之上,採折枝莲列阶前出舟。致辞长歌,复入周廻山洞”。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采红莲队》舞的舞台布景极其复杂奢华,演出就应用了机械技术和齿轮技术。史料记载,东汉以后出现了记里鼓车和指南车。记里鼓车有一套减速齿轮系,通过鼓镯的音响分段报知里程。马钧所造的指南车除用齿轮传动外,还有自动离合装置,使得指南车运行自如。说明当时的《采红莲队》舞台布景技术是以机械技术成果为依托的。


清代,有了更大规模的皇家演出场所,比如故宫、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皇家戏台等,使用过非常丰富的演出布景技术,舞台美术技术被推向了极致。故宫博物院藏《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是乾隆皇帝为皇太后庆寿活动的写实画卷。从京西万寿山之东宫门起,沿万寿山、昆明湖入长河,又经西直门、西安门、西华门,直绘至紫禁城中的寿安宫,大量描绘了为庆寿所临时搭建种类繁多,样式丰富的戏台。有传统样式的戏台和多种异形台口装饰(佛手型、桃型等),还有模仿西方透视布景样式搭建的西洋式戏台。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乾隆15年,大概1750年前后) 舞台美术工程搭建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部分)

回溯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发展历史,演出注重应用新型科技成果的案例很多,特别是皇家资助或者组织的演出往往规模巨大。但这些创作思路与技术并没有形成与戏曲本体(音乐与表演形式)有机的结合,更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众多的舞台美术演出视觉创新成果大多仅仅成为史料的记载,也没有对传统戏曲的发展与传承产生积极的影响。现代戏曲舞台美术的系统理论还是建立在近代对西方舞台美术理论系统的研究与学习借鉴的基础之上。


自近代西方镜框式舞台剧场传入中国,戏曲就开始在镜框式舞台上发展和变革,形成了与传统戏曲不同的美学取向和舞台视觉面貌,并且一直呈开放的态势,不断地吸纳新型舞台科技成果。近20年,戏曲舞台美术设计师们也探索过多种数字技术应用于戏曲演出,诸如数字复合投影、数字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等。各种数字图形软硬件技术为戏曲舞台美术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丰富的技术手段也为设计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意表达能力,并提升了创作效率,极大地丰富了戏曲舞台美术的表现手段。


面对未来更加深刻的数字艺术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以三个层次对数字艺术与戏曲舞台美术的融合进行系统地研究与应用。首先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其次是演出和管理中的数字控制技术应用,最后是数字技术更新戏曲舞台美术乃至戏曲艺术的创作观念和美学原则,特别是数字虚拟世界与戏剧演出真实世界的对应关系研究。


数字艺术时代的到来,对于舞台美术教育,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带来新的挑战。以往我们的舞台美术教学多以美术造型基础训练和文化修养训练等文科手段为主,将来可能要更多地思考将计算机科技等理科课程引入课堂, 以利学生们更加方便地理解和运用数字艺术的思维模式、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


中国戏曲舞台美术的发展历史是开放融合的,面对数字艺术为代表的新时代,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去应对,就像法国当代哲学家梅洛庞蒂所说:“哲学就是学会重新看待这个世界”。


于建刚

我今天主要想谈两个方面的话题:第一是把我曾经参与过或者关注过的一些与戏曲传播相关的事情分享给大家;第二是我想提出数字时代戏曲发展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思考


说到数字时代或数字化这个话题,现在无线网络无处不在,我们正享受着它的开放性带来的各种便利。戏曲艺术同样也体现出这样一个开放的状态:戏曲从形成一直延续到现在,它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的开放性、它的与时俱进,就是因为它不断地将时代的内涵、时代的气息融入到戏曲舞台上来。我们应该如何关注戏曲艺术的当代发展?就是应该广纳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和进步,这些力量用数字时代的描述来说,就是要形成一个共生的格局。因为戏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它既是从历史当中产生,一直流传到当下的,也是能够让当代人欣赏的一种艺术。与此同时,戏曲作为一个被多种层级、多种领域的力量关注下而发展至今的艺术样式,未来的发展也需要来自各种力量的支持与帮助,它才能够走得更远。


面对这样一个数字时代,我用四个关键词来形容它。第一是“变化”,这个变化往往会超出预期,超出想像,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甚至快到目不暇接的程度。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要求我们不断地去调整自己,不断地自我更新,变化中的我们与变化中的时代其实要同向同行。第二个关键词是“开放”,这体现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第三个关键词是“数据”,包括数据的存储、保护、链接,把数据链接到需要数据的人身上,为大众服务,带给戏曲艺术更多发展空间。还有,这也是一个“共生共享”的时代,共生性就意味着“互联”,这个世界时刻都和我们发生着关联,我们之间也在时刻发生关联。


结合对数字时代的理解,我把我经历过的或者关注过的与戏曲传播相关的案例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第一个是关于平台。每个个体都需要平台的支持,与此同时,这些平台也是我们每一个个体聚合的力量。我刚刚经历了两件事情:一是8月底我们学院和美国宾汉顿大学共建了一个戏剧交流中心。我们和宾汉顿大学有近20年的合作,期间有艺术的联合创作、教学的共同建设、学生的交流,也有戏曲孔子学院的建设。这个戏剧交流中心,我们想把它做成一个中美之间基于戏剧交流的一个平台,实现学生受益,教师受益的目标,并且把它做成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式。第二件事,我们将与英国奥斯特大学共建一个艺术交流中心,和中美戏剧交流中心相类似,也是基于以往合作基础以及大家共同的愿望搭建起来。这个平台建立起来之后两校的师生都会在平台上有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平台对于戏曲传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交流中心等,还包括未来建设的更多传播平台,都会让戏曲的国际传播走得更远。


第二是关于共生的话题,就要考虑如何在中国戏曲对外交流传播中实现与世界戏剧的共生。2018年暑假我们学院与日本樱美林大学的学生共同合作了一个项目。我们的18个学生到日本樱美林大学学习歌舞伎,我们给学生提的要求是——一定学原汁原味的歌舞伎,包括学语言、学表演动作,要完整,而不能是简单版。与此同时,日本樱美林大学一直保留一个很好的传统,让他们的学生学习京剧,从中国语言学起,他们台上用的语言是中国语言,也是原汁原味的学习。这种学习形式体现了对对方艺术的尊重,尊重就能实现共生。

中国戏曲学院学生赴日本樱美林大学学习歌舞伎

中国戏曲学院与美国宾汉顿大学联合创作

室内交响音乐诗《明月永恒》

第三是创新问题。戏曲的传播离不开创新。几年前我们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共同做了一个戏《仲夏夜之梦》,非常好地实现了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在舞台上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我们的演员使用中国戏曲的语言,美国的演员使用西方戏剧的语言。类似的一件事是,我们学院培养的德国留学生贡德曼先生参与制作的一个舞台剧《界碑亭》。它把意大利的歌剧、芭蕾舞和中国的京剧放到了同一个舞台上,这实现了一种共生体系中的戏剧创新。无论是西方古典的艺术,还是近现代的艺术,和中国戏曲完全可以实现这样的对话,我们要遵循的是一种对话、交流、平等的态度。

中国戏曲学院与美国马里兰大学联合创《仲夏夜之梦》

第四是对象问题,从传播角度来看,要关注、研究我们的传播对象。我们更希望用戏曲艺术的魅力去影响年轻人。比如说B站,里面就有很多戏曲的UP主,他们带来的戏曲艺术与舞台上不同,与传统意义上的戏曲不同,这是一种创新的、年轻化的表达,可以让年轻人真正理解戏曲艺术是如何完成当代阐述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影响年轻群体,年轻人有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有着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只是需要一个途径而已。


最后,有几个问题,我觉得可能也值得大家共同思考。一是从戏曲舞台空间发展角度来看,在数字化时代的加持下,要塑造怎样的一种戏曲空间。二是如何应用数字化手段来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比如戏台怎么通过数字化手段把传统样式格局保留下来,戏曲服装能不能应用数字化手段更好地进行技艺传承。第三是如何看待人、戏曲艺术创作者与数字化手段的对应关系。我觉得,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价值都是不能消失的。


刘小庆


《数字化在戏曲服装创作与传承中的应用思考》


在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研究探讨数字化应用的问题,各个行业相关的设计、生产、销售与管理等方面逐渐在实现数字化,主导或影响了各行业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各行业发展的进程。在这个特殊数字化时代,进行《数字化与舞台艺术》为主题论坛,讨论舞台艺术领域数字化应用及探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为戏曲服装创作与传承,或是该如何进行数字化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指导,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目前在服装设计与创作上已应用了很多数字化的手段,如:绘图功能、编辑功能专业设计绘图软件,有结构设计、裁剪图、打版、排版和排材、裁料等方面的服装辅助设计cad软件,有电脑绣花设备及软件应用,有数码喷绘、数码印等印染设备及软件等。在服装缝纫机械设备有数字化程度非常高的各种缝纫设备等等。戏曲服装服饰数字化应用方面也非常广泛,在戏曲服装服饰的设计创作、服装制作、传统服饰文化和制作工艺的传承、传播与交流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数字化应用。从图片、视频、设计软件、辅助设计软件、虚拟造型效果软件,到材料再次设计与制作、服装制作工艺、传统戏曲服装制作技艺的传承等方面,数字科技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创作方式、简单高效的表现手段和新的传承方式。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些自己对数字化应用的体会和思考。


一、戏曲服装创作及制作与数字化应用


在戏曲服装新剧目创作中,数字技术已经运用到了很多方面,设计师、艺术家和企业从设计到服装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尝试与创新探索。譬如:服装设计图的绘制、资料传输、服装款式结构图设计、裁剪图及打版服装辅助设计软件、材料质感再次设计、压褶搓褶、数码印染和染色方法、刺绣工艺、制作工艺等等都已应用到数字化技术。数字科技时代的到来来,一方面服装设计师尝试使用数字科技带来便捷、高效的工作方式,同时数字化科技也带给我们更多新的思路、更多的想象和多种可能性的探索,加快和推进了服装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戏曲服装新剧目创作、制作方面与数字科技结合上已经在进行融合与应用,但在数字化科技技术在戏曲服装创作、制作领域的开发和使用上还有广阔的空间,由于数字化技术含量较高、操作的复杂性、设备软件经费等原因,在戏曲服装领域从传统的制作生产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化,需要有一的认识、接受和认可的过程。  


目前设计师、艺术家创作中使用的软件如:PS绘图编辑软件、Procreate专业绘图软件和图案设计软件等多种数字化设计工具;在设计素材、设计图片影像资料、电子书、图案的矢量图形和资料管理等方面,很多服装企业按照分类实现数字化的分类管理,提供给设计师参考使用。这些资料丰富、查阅方便、互相传输信息实现数字化简单高效。在舞台服装制作企业制作和生产方面也尝试探索使用的设备及软件如:电脑、数字化仪、数码相机等输入设备,数字绘图机和切割机、数字裁刀机等数字化输出等,可在设计师的效果图基础上进行款式设计结构设计、裁剪图、打版、排料、推版、剪裁等都通过电脑操控完成。戏曲服装设计中有很多图案纹样的设计,传统的刺绣都是手工刺绣,随着数字化的进程出现了电脑刺绣机绣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电脑刺绣是通过电脑编程、针法的设计、颜色的搭配等程序设计刺绣出丰富的多种质感效果的纹样,同时可以实现多件批量生产。有的单套服装对面料要求比较高,既要在规定的位置刺绣细腻的图案又要保持面料的垂感和飘逸的质感,需要特殊的颜色变化和特殊工艺要求情况下就比较复杂,需要多种程序综合使用数字化设备和手工结合来完成设计作品。这种情况按照需求先根据设计图把裁剪图输入电脑或用电脑做出一比一纸样,把颜色效果用数码印设计制作好,再用人工手绣或手推绣方式完成。也有的是先染好基础颜色效果后,再进行电脑刺绣,然后再加手工刺绣等等,这些是多种工序、多种技术叠加来完成,都是传统手工刺绣难以达到的工艺效果。然而,数码技术并不能适合所有的服装,有些服装上设计作品还是要传统的手工刺绣。


戏曲服装新剧目设计和制作除了考虑服装造型款式、色彩、纹样、材料和工艺等因素,还可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服装之外寻找更多设计灵感,与舞台空间、灯光效果、多媒体手段等多维度的结合,共同完成舞台人物造型。同时人物造型也是舞台景物造型的一部分,还可以将舞美空间与人物造型结合起来探索新的视觉效果等,在这些方面数字技术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总之,数字化在服装设计及制作方面应用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供我们探索和尝试,数字化技术带给服装创作和制作便捷高效的同时,对创作者和生产企业来讲数字化操作程度要求更高、掌握科技知识水平要求更高。既要了解数码技术能做什么?我们想要或需要得到什么?我们要能够自如地驾驭和应用,不仅要有超强的专业设计和体现的能力,同时也要对数字化技术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与时代发展同步才能更好的将专业与数字化很好的融合,从而推动戏曲服装行业的发展。


二、戏曲服装传承与数字化应用


中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特色,特别是传统戏曲服饰艺术在中国传统服饰基础上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和制作技艺,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必须要很好的弘扬传承下去。如何更好的传承是一直以来所坚持和努力探索的方向。数字化科技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戏曲服饰的产业带来新的科学手段和新方法,如何在传承过程中运用好数字化科技是我们需要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在传统戏曲服饰文化传承和制作技艺传承中数字化应用上,包括的内容极其庞杂,需要传承的内容与数字化恰当的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数字化应用和探索过程也是一巨大的工程。当下我们可以分类别从易到难来进行,比如:传统戏曲服装原始图片、资料、视频等进行梳理建立数据库,按照传统戏曲服装的分类与构成要素进行数据库整理;戏曲服装穿戴方法和穿戴技艺的视频数据库梳理;传统戏曲经典人物造型和与之相对应的经典剧目视频数据库;传统戏曲化妆脸谱数据库的整理;各类化妆过程图片和视频数据库梳理等这些都可直接应用数字化技术来完成。另外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经典剧照和人物造型的经典照片、表演艺术家私房行头和对传统戏曲服装服饰的改良与创新等都是重要传承的珍贵内容资料,对于流派的研究、对服装服饰传承改良的研究都是有重要传承价值和重要意义。还有全国不同剧种的服饰资料收集数字化梳理,对研究不同剧种服装服饰文化地方特色的研究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数字化技术已经应用到很多方面,有些只是零散的应用缺乏系统性,我们可以用数字化手段将其系统化的整理,形成完整的资料以供后人查阅、学习和研究。


在传承和研究方面我们进行的传统服饰复制项目,从明清时期古典服饰中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织绣工艺进行复制,比如打籽绣、纳纱绣、缂丝等非常经典传统服饰工艺,一是可供服装专业学生直接看到实物零距离的学习,来感受传统服饰工艺精美与传统技艺的魅力,二是对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保留和传承,将项目复制过程应用数字化技术记录下来,使传统技艺得以传承。项目复制过程的图像资料、视频资料和纪录片等形式将织绣工艺和技艺特点纪录下来,从材料的选择、材料的特性及质地、织绣的方法、刺绣纹样和色彩组合等方面系统的纪录。同时,在复制研究过程中,服装款式的使用、颜色讲究与规律、图案纹样的内涵与审美规律等进行研究整理形成文字。这些都可以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分门别类记录和保留,建立图片数据库、复制过程拍摄视频等。虽然我们戏曲学院和服装专业是比较传统,但是在数字化应用方面我们一直在进行尝试和探索。


在传统戏曲服饰制作工艺和刺绣工艺方面,更是面临着失传绝技的困境。目前虽然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在努力探索,有的以数字图片记录加文字介绍,有的是拍摄视频短片,如短片、纪录片、老艺人的采访和口述传统技艺等等。当然目前戏曲服装服饰制作企业客观存在的不景气局面,对于数字化的应用程度还很有限,在生产过程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就需要社会专业的力量引领和帮助,本次国家大剧院举办的“2021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对“数字化时代的表演整体设计”和“步入数字化时代的戏曲舞美空间”等主题进行导论,对我们戏曲服装设计和制作、戏曲服装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工艺的传承在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促进和推动作用,可引起相关专业和相关企业的重视与新的思考。


戏曲剧装戏具制作工艺非常繁琐和复杂,种类也非常丰富多样,其中戏曲人物造型包括服装、盔帽、头面、靴鞋、道具等各个种类,每一个种类里又分多零部件、每个部件制作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又有特殊的工艺方法。这其中有很多方面是可以探索应用数字化技术,使工作方便快捷有序,减少重复的劳动,节省资源等诸多好处。例如:传统服装制作过程中图案设计环节来说,纸样和图案的留存与使用的问题。目前基本还是手工绘制、资料是纸质保存,带来查找不便、占用空间大、损坏严重、整理麻烦和大量重复工作等问题。这一环节可以尝试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整理保存,使用数字化仪或输入设备将衣片和相应的图案分别进行输入,建立数据库可以随时调用、修改和使用。减少查找的麻烦和损坏、节省了空间和时间、减少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是否可行是我一直以来希望能尝试和思考的问题,是否可以开发相应的软件设备来帮助企业作进行数字化的转化。再譬如:传统图案设计程序是绘制出图案纸样,通过手工方式几道工序完成把图案刷到布料上,再拿去刺绣。这个工序是否可以通过数码印的方式一次完成。另外,传统戏曲盔头制作工艺,盔头可分解多个复杂的零部件,每个零部件都有不同的图案纹样,虽然盔头不可能完全应用数字化来完成,有些还是需要手工完成,有些部分应用数据库管理还是有可能的。其中图案部分和纸板的雕刻部分,是可以尝试探索开发应用数字化设备和技术象电脑软件、绘图机、雕刻机等来完成。当然我们只是在寻找应用数字化的方法和多种可能性,真正实现还需要试验和摸索,过程也会存在很多类似的问题,需要通过找到更好的数字化应用的方法。如何让我们的传统服饰文化和传统制作技艺与数字化对接融合,既要保持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又要很好融入和使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此外,伴随中国戏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戏曲服饰文化对很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很多人士的关注和喜爱。因此,数字化的应用对于戏曲服饰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显得更为重要。前面分析的数字化资料可以整合在一起,用数字媒体的方式分享和传播,特别是现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无论是在教学、交流、展览展示,还是演出视频等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媒介实现轻松愉快的交流和分享,可以瞬间传递到世界各地每个角落。


总之,数字科技内涵丰富、应用潜力极大,数字化与舞台艺术关系非常密切,与戏曲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密切,但应用过程存在很多的复杂性,该如何在戏曲服装服创作和传统戏曲服饰文化传承中更好地结合与应用数字化技术是我们未来的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金卅

我们今天就是生活在数字化时代,在做任何事情,数字化只是其中的手段和载体。现在我们无法躲开数字化,而且一直在享用数字化带来的成果,在舞台上,不管灯光、音响、吊杆,都已经数字化。这个环境里怎么将更多的数字化用在我们想用的地方,其实我认为是“适合”两字,适合用数字化就用数字化,不适合就不用。  


作为一个从事戏剧行业的工作者,一大片都被数字化,我觉得不太好,我们要找到一个适合点,适合是最好的,传统的不一定好,数字的不一定差,这是一个我想表达的观点。


另外一个观点——温度。数字化的东西会把很多东西的温度和质感丢掉,我们身处在一个数字化环境里,更需要有人的质感和温度的东西来温暖我们,恰恰戏剧能弥补这一点。有些时候我做设计时会刻意找一些有温度、有质感的,能把戏和人、人和人之间情感拉近的东西,能让观众在自己和戏剧之间互相代入。


我们一直在进行数字化剧场,最近各种戏剧展演、戏剧节全都在网上,其实我很难静下心来把每一部戏在网上看完。戏剧就应该在剧场,网络可以作为一种记录和传播的方式,但是它不能改变戏剧的本质,在剧场里面的感觉是不可替代的,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温度。


数字化的确给我们戏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数字化更多的进入戏剧,或者进入剧场会加速信息传播,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但是如果一部戏剧脱离剧场,纯数字化,也会产生很多问题。


想象力的满足,数字化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天马行空设计方案的方式,有非常多的惊喜。动态性是另一多媒体技术融入舞美设计实践中的一大基本特征与表现。以往舞美设计实践中主要是借助人工设计灯光或声音等方式来对整个舞台氛围进行布设,整体舞台的画面具有非常强的静止性特性,如舞台灯光及其他整个画面的变化频率较低,这样的舞台画面设计方式及效果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舞美设计需求和台下观众的观赏需求。同上述这些传统舞美设计实践方式相比,如果可以在舞美设计实践中创新应用LED技术、屏显技术、投影技术、音频合成技术、自动化调控技术等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技术,那么可以使舞美设计中所营造出来的舞台氛围及画面展现出非常显著的动态化特征。相较于以往主要借助变换灯光颜色的方式来开展舞台表演,那么整个舞台表演的效果不佳,尤其是这种舞美设计方式下的舞台具有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如果可以创新应用多媒体技术,那么可以使舞美设计下的舞台设计中的氛围及背景结合舞台表演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动态化展现,尤其是借助LED屏幕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传统单调舞台背景设计模式的束缚,丰富舞台背景设计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可以使得整个舞台展现出动态化,立体化的视觉观感氛围,保证可以使受众在视觉、听觉等感知层面上真实地体会及感受到动态变化特征。


新技术也会带来观念上的改变,影响着艺术家思维逻辑,甚至是观察角度。在具体的实现方案上会更紧密的体现出来。基于舞美实践中LED技术、投影技术等多样化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可以使舞美设计下的舞台氛围展现出非常突出的艺术性特性。因为舞美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有机结合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创造性设计活动,除了舞美设计的必要技术、方法与手段外,同样依靠突出整体设计的艺术性,这样方可给台下观众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震撼或听觉刺激效果。而在舞美设计实践中艺术性特性的融入过程中,相关舞美设计者必须要密切联合相关舞美设计作品、目标及要求等,从满足台下受众的审美需求出发来科学构建富有艺术特性的良好舞台氛围,保证可以为舞台表演过程中相关舞台表演角色表演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或艺术氛围,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与方法等,保证可以借此来最大程度突出舞美设计本身的艺术性特性。


新技术呈现必然带来新旧的冲突,我有时会觉得过多的数字运用有时会带来观众与艺术家的共情隔阂,无法相向而行。当情感没有被传递,质感无法被触摸的时候,会带来冰冷的表演者和冷漠的观众(但这种情况也是可以被接受的,有时需要间离感的表达)。当然艺术家的创作是自由的,艺术家不必迎合所以人,他会有属于他的观众,这也是每个艺术家的特质,不同所以精彩。


范朝炜

我大概围绕数字化的辅助制造、数字化的辅助设计、数字化的辅助呈现以及数字化自身成为了内容,以及数字现场、数字后台等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在数字化辅助制造的部份,我想大家都比较清楚,包括刚刚刘小庆老师提到在服装制作上,有许多数字化应用的场景, 同样的舞美制作上, 例如CNC多轴雕刻系统,或者是3D打印,或者平面喷绘,甚至最简单的广告割字,这些东西在社会上都非常常见。这样一个所谓的数字化的辅助制造,主要是根据CAD这样的软件,配合一些可以接受数字化控制的机器设备,透过Gcode、M-code等转译来进行切割或加工成型。


第二在数字化辅助设计的部分, 在剧场中的应用就更多了。先从绘图软件来看,有CAD、VECTORWORK、犀牛,如果再更深入一点工程设计的部分,还有结构设计的软件,现在可以很容易让我们在模型里把结构的构建完成之后,施以支点和力就能计算出结果, 并且还能直观化的看到变形量,确认这样的结构是否成立,很多有机造型或者大跨度的建筑物,其实都是根据这样的软件完成的。


另外还有例如声学软件,例如 EASE 或是 ODEN根据我个人操作的经验,如果在正确设定的环境下操作的话,基本上可以达到75%以上的正确性,现场再去做细部的修正和调校就可以了,这一部分也对于设计师有很大的帮助。


《绽放》 120轴声光机构同步装置

黄怡儒设计,台北花卉博览节梦想馆

某场馆 EASE 声学模拟示意


现在有很多专业的软件,可以把灯光、舞美、演出人员都放在电脑模型里去做检查,是否有冲突、这个效果是否满意,视频与机械运动结合是不是能够到位,这样的辅助设计在剧场里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第三数字化的辅助呈现的部份,主要说明的是有很多演出最终呈现的效果都必须透过数字化的媒介来呈现, 例如我们现在一般熟知的灯控台、调音台、媒体服务器和机械控台等都是。除了控台本身是数字化以外, 设备和设备之间的传输也都是数字化的协定了。同时再有跨设备或是跨系统的同步协定(如各类型的TIMECODE),来让不同系统整合在一起同步播放。而这样的工具或是手段除了辅助最终效果的实施之外, 更重要的是它有可能会反馈回来,对于演出的现场产生影响,甚至能够启发不同的思维。举例来说,2015年个人有幸参与杨丽萍老师在《十面埋伏》演出的技术指导工作,当时规划72个吊点的单吊点矩阵,但是透过数字化的一个电脑界面,可以任意指定不同吊点形成平面,然后我们可以要求这个平面,不但是高低,而且还可以做倾斜、翻转,可以做扭曲或者是不同平面之间形成一个画面,于是这件事情就可以让演出有很大的不同。有很多演出的画面和画面切换间的动态都是在合成阶段时磨合出来的。


《十面埋伏》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叶锦添设计,世界巡演


在 2019年《塞魅丽》的演出中,我们利用大量的 LED 灯点结合舞美造形和灯光控台整合影像播放的功能,还原了燃烧的动态效果。


歌剧《塞魅丽》 上海交响音乐厅

Alcina Productions Limited 制作

Simon Lima Holdsworth 设计


还有一部分是直接作用于演出效果中的,比如著名舞蹈家黄奕老师做的工业机器人跟舞者一起出现在舞台上,相辅相成,这样部分在现场现在也常常看得到。


第四,数字化本身已经成为一个产品了,举例来说,有很多自生成的影像,已经不是我们做一段录在那里的影像了,他可以做一段代码,这段代码自动生成许多不同图片或影像,数字化已经成为一个产品的本身了。包括互动性的代码,这个数字化内容不但是自已玩, 还能跟人实时的互动, 而它的内容就是背后的演算法。 


这里就要提到数字现场,在2020年4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堡垒之夜的现场演唱会吸引2700万人的参与,其实是在游戏空间里发生,所有游戏者在数字空间里都有一个角色,在这个空间里,参与的人可以看得演出者和彼此。2020年5月,波特兰大学因为疫情建构了一个数字操场,所有学生可以在这里选择一个角色,在这里参加毕业典礼,校长还会颁发毕业证书。



所以这里面就会提到数字化的下一个进程-元宇宙的概念,随着网路计算能力、人工智能、电子游戏技术、显示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发展,未来在观演平台、观看媒介和消费方式都将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我用一个简单的角度来说明演出观看这件事情与数字化观看的不同。通常我们在屏幕上看演出时,可能觉得那不是看演出,是在看片子、看电影、看记录,为什么在屏幕上看时舞台跟我们很远,我们没有办法融入进去。因为当我们看现场演出时候,你可以看到旁边观众,你可以听到别人的声音,你可以跟别人讨论,现场演出的人也会根据观众反应做出不同的反应。但其实在元宇宙里面这件事情已经可以实现了,所有的人在元宇宙里可以有一个自己的身份,你可以参与到现场去,而现场的演出与我们的时间轴是一致的,只不过在物理空间之外建构了一个平行空间,所以在现场演出的人也会根据观众的反应做出反应。你的旁边,你的左右,你可以约着同学一起去看演出,只不过大家都在数字空间里。


最后说明一个自己的观察,未来观看演出的媒体将有很大的不同。上个礼拜,我在家里装了120寸的投影仪看节目,我发现因为我们习惯看手机的演出,所以节目中有大量的特写画面,但是当我把这样的演出内容投屏到120寸电视上,我觉得压迫感非常大,时不时有一个大脸扎在你面前,所以我觉得在数字化的时代,除了如何应用它之外,也要注意它所带来的改变和调整,思考怎么去应用它。


任冬生

我这一代人其实很尴尬,我在上学的时候学习的全是传统灯光技术,模拟信号,绘画幻灯片,但是我毕业以后从来没画过,因为已经被淘汰了。


进入工作没有几年,变革就已经开始,比如换色器的出现,当时学习那种插孔的调光台没多久就出现了数字的调光台,刚刚适应这个东西的时候出现了扫描电脑灯,刚刚学会这个,又出现了摇头电脑灯,我们一直往前赶,一直不断地学习。


我想说的是,科技的进步是不能阻挡的,我们的舞台也从来没有跟科技背离,从我毕业到我工作至今,其实就是不断地适应当代舞台的一种表达。在这些的表达当中,有很多很多东西是被动接受的,有很多很多东西是主动去寻求的。像我跟张艺谋导演合作了《对话·寓言 2047》三季,有20个左右国外科技团队参与到其中,有电脑编程师,有各种科技人员的交流,他们给予我们很多东西,比如作为一个设计师如何让舞台技术具有一种温度感,这也是张艺谋导演在《对话·寓言 2047》当中追求的表现方式,科技是冰冷的,机械是冰冷的,我们设计师、创作者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这些机械,让这些所谓的科技的东西变得更有人情味。

《对话·寓言 2047》

现在在探讨数字化,探讨科技,舞台的科技化对于舞台表达有很大的助力,就像我跟范朝炜老师合作的音乐剧《在远方》,我当时跟范老师说,中间转台一定要匀速转,根据歌词定位,而且舞台由后向前游动,整个车台上不能有电源线,要遥控,难的是如何精准定位。科技无非就是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是不是完善的?硬件能不能达到要求的准确化?

音乐剧《在远方》

包括庆祝建党百年的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科技性表现在哪儿呢?科技最伟大的表现就是那么多的灯光设备,那么多的投影,那么大的LED屏幕能够完成而没有一个坏点,没有任何一个Bug,我觉得这就是科技,或者叫数字化成熟的一种表现,而不是说一定要有多么显象的科技的表达,通过他隐性的稳定性,万无一失的把握,完成准确的表演,为整个的演出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数字化和科技化的表达。

《伟大征程》

同时,前一段时间和高广健老师合作的《只此青绿》也是这样。几层同心圆转台,加上轨道的转片,如何精准的无失误的完成,如何在舞台当中特别准确地把握光色,这是创作者应该去思考的。所以从我个人观点来看,我特别希望数字化、科技化来得更猛烈一些,让创作者能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让舞台表达更加地准确。

《只此青绿》





图文整理:郁美净

摄影:闫妍、雪祺

责编:郁美净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舞美国际论坛 数字化时代 戏曲舞美空间

2046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