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任冬生:面向数字化时代的舞台空间
-
原创 2021-10-22
9月28日,2021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开幕。本届论坛为期2天,以“数字化与舞台艺术”为主题,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国家大剧院、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共同主办。
29日下午,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副团长、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任冬生在《面向数字化时代的舞台空间》一文中指出,科技的进步为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契机,数字化舞台艺术不仅传承了传统艺术形式,而且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为艺术家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工具。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副团长、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任冬生
纵观世界舞台史,科技的最新发展成果在舞台中的应用往往是同步进行的,原因有二:
其一,戏剧人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富有探索和实验精神的群体,舞台工作者会敏锐发掘和应用现阶段最新科技发明,并尽可能地尝试将其应用于舞台之上。
其二,舞台美术的任务本来就是要打造极富视听感染力的“魔幻”环境,观众带着期待与探索的心理进入剧场,当然不会排斥一场具有最新科技感的视觉盛宴。
从舞台光源到舞台机械,从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到数字化投影及LED屏幕的进步,再到无人机与AI技术的应用,科技与演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甚至会反作用于科技的研发与进步。
在数字化的今天,舞台视觉除了为传统手段增添很多新的表达元素,还为舞台提供更多可能性。当然,手段、元素的丰富不等于滥用,舞台新元素的运用不是让我们制造舞台视觉垃圾,而是要让科技与舞台、与传统舞美融合,创造统一的舞台视觉语言。
当代舞台可使用的元素越来越丰富,科技催生了舞台视觉的“大爆炸”,AR技术、交互影像、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等,当设计者面对如此丰富的舞台手段,如何去运用,如何去选择,如何去融合,这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话·寓言2047》
对于舞台美术而言,空间是极为重要的,无论舞美、灯光、多媒体都是在舞台上营造空间。《对话·寓言2047》是张艺谋导演2017年执导的一部概念舞台剧,凭借全新的演出形式,秉承“传统与科技相结合”的理念,实现了中国传统艺术、音乐、舞蹈与激光、机器人和无人机等现代科技之间完美的“混搭”,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震撼。该剧在新科技的综合应用上具有时代的代表性,最值得称道的是该剧运用了科技的手段,让传统和科技进行了寓言式的对话,这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反思过去、展望未来,这就使得该剧具有了不同于其他表演形式的特质,因而,这种同时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舞台表达方式,引发了观众的思考。
《对话·寓言2047》
《伟大征程》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舞台背景中那个超大的主屏幕LED长174m,高29.5m,总面积达5133平米,立起来有10层楼那么高,由12个4K分辨率屏幕组成。主舞台区域地面装置了30m*9m的LED活动地屏,最大可翻转85°,两侧还有2300平米的旗帜形状侧副屏;再搭配700平米的地屏和旋转屏等辅助屏幕,再加上投影、虚拟拍摄等技术,将整个鸟巢打造成一个巨大舞台。两个高频转台位于舞台两侧,左右对称。每台设备由直径20m圆环、直径9m圆台、中心升降台、造型台面及LED显示屏组成。可以配合各种表演方式,做外环转,内圆转,内外同转,内外正反转,内圆边转边升等。同时为了捕捉高空镜头,舞台两侧设置两个巨型摇臂,左右对称,每台设备18.5m*1.5m,最大起高40°,高度可达10m,可以任意角度进行移动。此外全场有4000多只灯、200多台主音箱、500多个缓冲音箱的设置。共设立八大区域的光位布置,分别为:鸟巢顶棚光位、鸟巢顶棚膜间夹层光位、鸟巢顶棚下弦吊装光位、三层看台光位、二层看台光位、一层看台光位、屏幕结构顶部光位、舞台地面光位,共计分布4300余台灯光设备,其中70%以上为最新型LED光源设备,角度由高到低、由左至右360度环形分布。
在演出过程中很多场景都是投影的画面和背景的巨大LED融为一体的。在这样大的场景和距离上,而且还要与背景高亮的LED很好地衔接,那么对于投影设备要求极高。整场使用150台巴可UDX-4K40,4万流明高亮激光投影机。通过融合,画面拼接,把多个投影画面组成一组画面。本次舞美结构,利用面光、逆光及多点位的立体投射方式使影像与两侧转台、大道具无缝贴合,完美的舞台离不开数字化科技的支持。
《伟大征程》
这场演出热情歌颂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展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明前景。因此,演出中使用了许多新演艺科技,如即时摄影投放屏幕、连线太空、CG技术、AR技术等,这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看到、现场观众却看不到的震撼效果,通过表演者的演绎情景交融,史诗般呈现建党的百年历程,突出表现出共产党奋斗、奋发、奋进的光辉形象,使观众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壮美画卷。
《浪潮》
话剧《浪潮》的舞台呈现突破了传统的舞台模式,用最坚硬的铁和最柔软的水进行对话,它们之间相互支撑、互为依托,也呼应了“浪潮”的主题。舞台整体由一方或平静、或激荡的大水池和九宫格式上下浮动的悬浮板组成,水池可以快速地入水、排水,而悬浮板更是每个板块都可以自由升降,是地板、是天花板,也是时间、空间的壁垒。舞台四周同时被黑色金属的书架所包围。关于舞台上的“水”,舞美部门在前期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还在舞台上做了大量的试验。因为10余吨的水在舞台上铺开时,水压、水深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抽放水的时间必须经过大量实际尝试,才能精确、可控。技术团队在小到1小时3立方米、大到1小时40立方米的范围里寻找合适的水泵,先后淘汰了不下十余种水泵,才找到目前选用的吸力合适的水泵。舞台上九宫格的吊板,每一块都有2.8米宽、3.4米长,面积接近10个平方米,大约是一个小房间的大小。
《浪潮》
《伪装者》
音乐剧《伪装者》中,传统舞美与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是视觉的一大看点,迷雾、硝烟、远光、水墨、叠透等空间元素,以蒙太奇般的转场特技,“复活”了那个血雨腥风、谍影重重的年代;而富有老上海风貌的西式洋房、古朴精致的海派格调,也让舞台中的两层空间发挥出无限戏剧可能。灯光照亮了舞台上的餐桌,从莫斯科军校毕业而归的明诚与家人久违的相聚,7年未见,让这顿团圆饭倍显温馨,然而一通电话将这片刻欢愉击碎。画面一转,特高科扣押了明镜和她转运给地下党的药物,苏州仓库内的激烈枪战一触即发,明诚为救出大姐、保住伪装,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志倒在眼前。硝烟未散,时空变换,觥筹交错的盛大海军俱乐部舞会上演,20余名群演轮番上场,踢踏、拉丁、swing等舞种目不暇接,一片欢腾热闹之下,谍报活动却正在暗流涌动……舞台与数字化的结合使情节更加生动富有神秘感,使观众身临其境。
《伪装者》
科技是否能够拉近舞蹈与心灵、身体与灵魂的距离?以“界”为名的工作坊,以舞蹈/灯光/装置/影像/互动技术/触感电子音乐/现场音乐,从彼此的界限,找到融合的边界,从而达到新的境界。
《界》
在导师工作坊《界》中,我试图寻找一种语汇,与各位舞蹈艺术家围绕着身体与空间、身体与时间、身体与技术等主题进行探讨和创作。
《母陀罗》
《母陀罗》这个作品使用了透明的盒子,镜面的反射,尝试了视觉与声音之间的实验。演出使用了现场音乐与电子音乐的合成,同时采用了leap motion体感捕捉设备,这个设备支持手掌和手指动作来进行输入,无需手的接触,这就建立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联系:手可以控制声音,可以触摸到虚拟世界的图形,在影像技术上面,我们采用了工业摄像头捕捉手的动作,用捕捉的动作数据来触发现场投影画面的变化,手的语言扩充为剧场的语言,在身体与技术的交互过程中,两者之间的边界也模糊了——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虚拟的?哪个是现实空间的,哪个是心理空间的?透明的盒子是由电子晶体屏幕构成,这是新型的投影介质,可以在上面投影成像,我们又可以清晰的看到刘岩现场的舞蹈动作。盒子构成的墙,因为透明看上去存在,又不存在。附着上影像之后,这个墙的概念更像是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一层隔膜。这样就变成了某种和时间的对话,与自己的过去在对话,与不断消逝的时间在对话。
《母陀罗》
两个舞者在盒子外面,通过两者与镜面墙体之间的关系,继续强化着这种内心外化。刘岩巧妙的使用了孪生姐妹,形成身体之间的镜像隐喻,同时再加一层关系,这种镜像的身体在镜子中继续反射,再次形成虚与实,现实与梦境,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和隐喻。
演出结尾,我们创造了一个大的视觉象征,从空中落下的很多白色气球,填满了盒子,这某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暗示,最后这些白色气球将盒子从视觉感觉上,形成某种力量,把盒子撑开了。封闭的空间打开了,内心散发着光芒也打开了,我们看到了一个经历过挣扎、思索的,无比安静,真实的人。
《关系》
而在《关系》这个作品中我们在尝试如何搭建视觉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在视觉喻义与身体运动之间如何工作,建立起有效的传达。同时我们也在探讨视觉传达的多义性。
有光就有影,影子也许是一辈子陪着你最多的事物,无处不在,有时你却很长时间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存在。影子可以是陪伴的关系,也可能是你某种摆脱不了的关系,影子具有了多重的喻义,变成了你另外一个身体,是没有肉身的、虚空的、扁平的。影子有你身体的轮廓、你的线条,像你又不是你,是身体的倒影,或是另外一个自己。
那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去考虑,能用影子做什么,在两个身体的舞蹈中能够成为某种语言和角色。通常的影子是相对固定的,把影子放在两个身体的情境中,影子是两个人内心的外化,也建立了另外一个空间的关系,影子成为两个身体、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纽带。影子可以代表身体的互换,代表内心的变化,也可以暗示数字化的身体、人的复制、人型的复制,以及复制之后,影子产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这也是当今人们担心的人工智能的问题。我们对影子进行了舞蹈性的编排,当影子通过编程手段,能够根据音乐的时间自己跳舞,自己运动。两个人的影子旋转环绕,交错变换,人不动,影子动,影子的形态变化变成了内心情感的变化,可能是现实中男女的情感变化,也可能是人与数字之间的博弈。貌似是玩笑,实际上充满了危机,对于我们每时每刻在数字网络中的被控制的危机感。
利用了影像跟踪技术,影像扩充了影子的意义。影像跟踪舞者身体的轨迹,产生了数字化的影子,让这种数字化对于现实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视觉化地呈现出来。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来实现当代舞台创作者的意图,更好地反映和启发我们的文化。在我们的文化中出现的视觉语言可以通过复杂多变的舞台视觉手段给观众带来重叠和交错的体验。
总之,当代的舞台家不可避免地要兼顾跨界与融合,舞台的艺术创作给了我更多接触各种门类的科技艺术材料的条件。所以,我可以选择的媒介就不是相对单一的元素。我觉得,舞台美术家本来就是一位杂家,需要了解影像、灯光、机械、表演等等,所有元素交互在一起去完成一个作品。然而,舞台视觉更需要做的是如何让舞台对我们的想法更清晰地呈现出来,所以我们要对使用的每一件事物负责。戏剧作品不一定要跟上数字技术的发展,但是我们每次使用东西都要探究它背后的原因,这对于舞台视觉来说尤其重要。当代舞台需要突出诗意的东西,其实践的核心便在于向舞台本体的回归。舞台越简单,惊喜效果就越大。观众可以通过舞蹈设计创造的世界轻松地感受到世界的创造过程,而不是创造魔术和幻想,在表演之间创造障碍。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有关于科技与人性的讨论层出不穷,就像畅销书《克拉拉与太阳》中探讨机器与人类情感一样,数字化已经充分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新的一代生活在一个被数字化包围的世界,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以及娱乐都逐步走进了数字化时代。舞台也更加“数字化”了——机械舞台的数字化,电光源的进步,灯具的革新,调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网络系统的进步,赋予了新的舞台视觉艺术表现的生命力,使其表现形式和表现效果更加多元,让观众感受到舞台三维立体空间构成的光影和色彩画面,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观赏和感受到艺术的美。
科技的进步为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契机,数字化舞台艺术不仅传承了传统艺术形式,而且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为艺术家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工具,使艺术创作获得更大的自由,进而成为当今艺术领域中不可忽视的新力量。
简而言之,未来因科技而精彩,科技因艺术而温暖。
摄影:闫妍 李雪祺
责编:郁美净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