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
- 0
分享
- 从剧本杀到元宇宙:谈谈文博文旅的宏观展望
-
原创 2021-11-02
本文来源于:南京青影
上篇《写给乙方的建馆筹备建议》,写的非常微观,收到很多讨论,精彩纷呈。不是不放出来,而是本公众号注册的晚,没有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各位专家师友指导,以后争取转移到一个有留言功能的账号。这篇写的会很宏观,继续班门弄斧,保持话糙理不糙的通俗风格,试图从更高格局,反思行业的发展,讨论“管做不管卖,管杀不管埋”的行业弊病,为同行和甲乙双方,打开一种反观行业发展的新角度。
持续更新还有一个原因,受南北商情局盛嵩老师影响,他提到一个好的创始人都在做的一些事,第一件事就是写文章,输出观点。从毛选到罗永浩,大家确实都在做这件事。写文章不仅是输出观点,也是反思来路,寻找同道的过程。那么从今天开始,写一些起码对自己团队有用的文字,希望能对读者有用。
疫情之前,很多甲方会问:我们的项目能否加入一个剧本杀。
疫情以来,很多甲方开始觉醒:元宇宙好像短期搞不出来,先搞个剧本杀吧。
这样问的甲方,基本还算是做过一些功课。
更常见的问题甚至不是我们怎么做元宇宙,而是元宇宙如何融入我们的项目。好像元宇宙就是个桌游,或是个小程序。
这样问的甲方,就不是对自己很负责任的甲方。起码项目倒闭了他应该反正可以调走。
无论如何,代表历史的博物馆,和代表未来的元宇宙,将发生很多奇妙的化学反应,已成定局。在大游戏公司和大社交平台的资本推动下,可以说所有to c行业,都将共同迎接这场变局。
说明一下,我们主要从事文博文旅领域策划设计,本篇文章并非讨论游戏领域,主要讨论文博文旅领域的宏观判断,夹杂理论若干,案例少许。
剧本杀余温尚在 元宇宙来势汹汹
剧本杀,原本不登大雅之堂,起于微末,发于华枝,在民间流行数年,终得资本重视。媒体曾关注,栏目曾报道,百亿融资曾来过。但这个产业的迭代,如同奶茶店一般,眼看他开了一条街,眼看他关了一条街,APP一茬又一茬,对这个行业来说,迭代,似乎就是转租。
曾经的它,只活跃于街边小店,或酒吧、咖啡馆。渐渐进入商业地产视野,成为一个取代密室逃脱等需要重资产项目的替代方案:剧本杀灵活多变,避免了装修风险和消防监管,回头客多,参与门槛不高,社交属性更强。
概念堪称完美。
但是,凡事都有但是。太花时间,三俗泛滥,门槛超低,内卷严重。
如同前些年席卷全国的土家掉渣饼,最后渣都不剩,只存在于一些高速服务区扮演活化石。
从沉浸式空间的概念开始融入剧本杀,很多业界友人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剧本杀轻量化的本质。有意是因为说真话会丢项目。无意是因为不包装会丢饭碗。
沉浸式的特点就是重,剧本杀的特点正是轻,一轻一重,看似装在一个瓶里,很多问题却难以调和。原本期待水乳交融,实践结果却常常水油分离。
是否愿意耽误本年度的业绩目标,沉下心来做一年研发,对我们这个行业的很多公司来说,可能不是一道判断题,而是事关生死。所以本文尝试探讨,抛砖引玉。
剧本杀能跟与元宇宙结合吗?
01 剧本杀在博物馆没有故事,空间,和运营上的优势
想探讨这一点,正是这篇文章的初衷。对于馆方来说,理解了困境的根源,就解决了运营破局的思路。
很多人认为,博物馆天生有故事,有氛围,相当于天然搭建了场景,只需要内容去发挥。
其实不然,博物馆本身的藏品,空间,流线,都是为满足参观而设计。藏品的保护,更限制了互动的体验。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博物馆开始开辟专门的沉浸空间。实景打造如著名的南博地下民国街区,数字展项如著名的黄山梦立方。
这些地方适合玩剧本杀吗,答案显然是不。
02 尝试AR互动能够解决的问题很有限
对场地的拓展,另一种常见思路是用AR来做。
民营场馆已有不少案例,但效果褒贬不一,对这些兄弟公司甚至是朋友和同事参与的项目,不是本篇分析的重点,只说一些共性问题。
AR固然解决了线下空间的安全与拓展问题,但仍然不能解决的痛点是,当借助AR交互进行探秘或寻找钥匙等动作时,与观展人群之间形成的空间冲突,会让两个人群都无法获得良好体验。参观者感到被冒犯,游戏者感到被局限。如果在非开放时段进行游戏,就需要问一个问题,收益能否覆盖新增的维护成本。
03 传统文博场馆追求的引流属性难以产生运营效益
究其根本,剧本杀能否健康的生存于文博场馆,是一本经济账。
对传统博物馆或者主题场馆来说,剧本杀的翻台率太低,与其做成常设运营项目,更适合快闪类的活动。我曾有个方案,在某六朝主题的场馆内,进行六朝人物的剧本杀演出,结合直播完成线上引流和特定日期活动预约。虽然活动被疫情打断,但这个方向得到了业内不少人士认可。究其根本,不是方案本身的质量,还是因为这笔账算在宣发,而不是算在运营。
沉浸式则不同,“翻台率”极高,羊毛不逮住一波薅,但审美疲劳迟早会到来,很多场馆靠一两个球幕或5D影院二次卖票的玩法,已经难以为继。逐步放开免费,成了更常见的做法。
04 剧本杀与元宇宙的结合
大家已经看到了,在这一节的小标题里,没有沉浸式的地位。剧本杀跳过沉浸式,直接拥抱元宇宙。
可以想见,再过若干年,没有人会再提沉浸式这种老土的概念,因为沉浸式之于文化空间,就像导航之于驾驶,已成为一件天经地义的事。若干年前我们去买车,还能听到宣传说我们的车内自带大屏导航,现在已是标配。若干年后,我们的所有体验,都不会离开沉浸式的效果,但沉浸式的概念,已经不会再是概念。因为所有技术的概念都是应用层面,只有内核的升级才会成为焦点。
当失去这一批在文化身份上相当于网络移民的中老年游客,线下市场的主力,将只剩下亲子和情侣这两类人群。或许还有部分团建。
这些群体,在社交属性上都严重内循环,都没有强烈的对外社交需求。元宇宙的破局,将和人口趋势一起,改变所有线下场景的未来。不过不要怕,作为一篇宏观预测,我们在这一节看到的未来有点远,我估计至少还有二十年左右。
而这个观点的最后一段,可能会让你永远记住这篇文章:
05 剧本杀会走近,元宇宙会走远
人口趋势还要等二十年,老板们可等不了。对于某些运营能力尚可的场馆,剧本杀就像咖啡馆或文创店,会逐渐成为一个标配产品。标配的意思就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如果做出特色,会网红一阵,就算乏善可陈,也不至于无人问津。撑撑门面,做做样子,不能人有我无即可。
对那些愿意尝鲜,又具备实力的场馆,元宇宙会以联名,或简配的形式,以形式大于内容的玩法,率先突破。但是好景不会太长。
和很多人期待不同,甚至恰恰相反,从国家层面,当元宇宙概念再火一段时间,政策层面一定会进行引导,甚至进行规模和题材的“双减”。类似限娱令这样的政策不会来得太晚,绝不会像对剧本杀行业这样不闻不问。
剧本杀行业的历史待遇,一是因为盘子太小,二是可以提升线下商业活跃度,三是年轻人加强线下社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机会认识投缘的对象,也就是说,有机会提高婚育水平。针对这样的娱乐,国家是喜闻乐见的。
反观元宇宙,对文博场馆来说,虽然会带来线上的拓展,但这种拓展接近饮鸩止渴,文博场馆的立身之本,就是线下,舍本逐末,距离尝到苦果不远。故宫是做的很好,可不只是营销好,而是线下做的更好。不能不看到这一本质,盲目把自己当成故宫。
最后想总结本文讨论的三个前提:
1、学术和商业放在一起讨论,对传统文化条口的客户来说,已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为引流而做研究,比为内容而做研究,更容易获得提案的关注。
2、国情决定,我们的一线公司有大量的项目机会可以试错,这也意味着大量的项目机会被浪费掉,在广度上领军全球同行,在深度上令自己人欲言又止。
3、行业特性,让真正科技基因的公司不太愿意涉足,而从早期传统展陈布展领域转型的公司,又缺乏这种战略定力的中层。带来一个后果:既没有交互元素,又没有元宇宙发展意识的场馆,将逐步迈入僵尸空间行列,因为他们能找到的乙方,都来自后者。
僵尸空间,是我经常给自己客户提醒的一种噩梦,就是说你的空间将只能通过活动,甚至是别人的活动来引流。当没有活动,你就像坐镇扬州中心的地标文昌阁,大家会想看看,但没人进去玩。
文化+科技,何去何从,
一向谨慎的我,想尝试做一番断言。真正的元宇宙产品,不会诞生于我们的行业,一定首先是游戏领域,而且会像新能源车,大数据产业一样,经历很多伪概念的洗礼,各类高新园区和地方政府才会慢慢明白这是一个什么体量的产业。而中央层面,早就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支持这个领域的发展。
随着国家政策的点名支持,很多大企业,大园区,纷纷开始尝试沉浸式项目。夜游,投影秀,无人机,大场面必须安排,小景也要雕琢。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爆发,这个概念在文博文旅领域,会被各种沉浸式项目大浪淘沙淘出文化科技企业的新模式。
没有限电的时候,沉浸式就是亮化项目。限电了也不要紧,困难总会过去,沉浸式也是一种基建。
实际操作中发现,场地有了,主题有了,设备,技术,都好解决。但是,人才难寻。
对中小型项目来说,不做害怕落伍,硬做谈何容易。第一步找谁做是个难题。小公司不靠谱,大公司看不上。
方案设计汇报几轮,全国考察调研几轮,来的都是工程公司,文化内涵提炼不出来,千篇一律的孔明灯,转伞舞,飞龙折扇,怎能体现出文化自信?
运营一阵,感到电费真高,愈发暴露自己的困境:再不做肯定扩损,做下去可能倒闭。
沉浸式剧本杀,这个小小的赛道似乎可以救场。
它虽然重,但比起整个景区的运营,它又很轻。轻到只需要招一个展陈标或者包装成活动项目。
它虽然轻,但比起传统的手段,它又足够重。重到哪怕整体运营再差,也可以当成核心概念引流。
如果希望一试,不妨从此下手。让亮化的归亮化,内容的归内容,场面要有,粘性也要有。对我们大量的景区来说,让一个游客来看一次投影秀容易,让他再看一次就有点难。让他短时间内,比如一星期内,愿意来重复看个三五次,那就只能借助元宇宙的力量。有战略高度的场馆提前布局,一定会发现,你和元宇宙之间不存在谁融合了谁,因为融合的本意,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总而言之,在元宇宙概念的推动下,文博文旅领域的复购,还大有文章可为。僵尸场馆的复兴,潜力无限。
限于篇幅,难以展开。我们仍然是一家以策划设计和数字展项为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公司,后续将继续不定期在项目之余,联合数艺网等平台推出一些测评文章,为自己梳理思路,为客户提供启发,为行业抛砖引玉。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作者简介
孙浩然,曾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与展陈行业结缘于水晶石数字科技,曾在水晶石供职十年,曾任策划总监及项目经理,从影片策划入行,转向展陈及文博文旅项目,负责过多个国家级项目的总策划,包括博物馆,规划馆,虚拟馆,特色小镇等,带过部门也带过项目。于2019年创办青影文化,希望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推动行业创新、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做有价值的工作。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由 青影文化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