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1
  • 0
  • 1

分享

专访中国美院院长:不要只做圈子里的艺术家,不要总想着作品能卖多少钱​

原创 2021-11-02

本文来源于:上观新闻 作者:陈俊珺

今年6月,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季展示周在互联网上吸引了5.8亿的阅读量。艺术圈内的专业展览意外“出圈”,成为一场全民皆可参与的社会美育行动。

从圈内到圈外,透露的是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摇篮”的中国美院的教育理念,也反映了社会对艺术的渴望。

一年多前,44岁的高世名接过许江院长的接力棒,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在他看来,今天的艺术不再只是狭义的艺术、艺术界的艺术、圈子里的艺术,而艺术教育也正在成为一种推动社会创新的“有为之学”


内心有战场,胸中有殿堂

高世名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从中国美术学院走向世界的三位画家——吴冠中、朱德群和赵无极回到了母校。吴冠中对高世名说:“自由绘画不是自由地去画,而是通过绘画获得自由。

从17岁考入中国美术学院起,高世名开始了对艺术的自由探索。那时候的他是一个被现代主义文学启蒙的少年。他出身于山东潍坊的一个教师家庭,在中学的图书馆里,他意外地读到了萨特、加缪,了解了未来主义,走进了荒诞派文学。从此,他看待世界的眼光被改变了。

读大一的时候,高世名对当代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他当时的专业方向是艺术史研究。他去上海参加当代艺术界的活动,认识了许多艺术家。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他并没把自己当一个学生。

不到20岁时,高世名迷上了当时非常先锋的录像艺术,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成立了一个小组埋头创作,用非常简陋的设备拍录像,在速度极慢的486电脑上做剪辑。每加一两个滤镜,做一两个特效,睡一会儿,醒来之后发现还有半个小时才渲染完成。“如果当时的条件不是这么简陋、这么熬人的话,我可能会坚持下去成为一名录像艺术家。”高世名笑着说。

读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时候,学校里没有高世名想选择的专业方向,他就自创专业方向:艺术史与艺术批评、艺术史与思想史。这些大胆的设想都获得了学校的认可。

高世名被艺术界所熟知,是因为他策展人的身份。从2003年起,他参与策划了广州三年展、上海双年展等一系列重要展览。对于策展,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策展人不是张罗人,不是找到点资源、会写文章、把艺术家聚集在一起,把展览布置好就成功了。对他而言,策展要构造出一种局面,要启动一种心灵的社会运动,与一种精神生产。

做了十年策展人后,高世名渐渐淡出了当代艺术界。随着对当代艺术的不断反思,他希望跳出越来越资本化的全球艺术运作体系。一转身,他做起了“人间思想”,与几位学者一起编辑了一系列文集,名字叫《人间思想》。

2010年,高世名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艺术策展领域的硕博士。

2020年夏天,高世名接过许江院长的接力棒,成为中国美术学院第13任院长。

44岁的他,是中国艺术院校中最年轻的掌门人。然而,他并不是中国美术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长,林风眠就任校长时只有28岁。他也不是唯一一个“不画画”的校长,中国美术学院的第二任校长滕固,就是一位知名的艺术史论家。这所学校从初创伊始,就有着宽阔的人文视野与开放的艺术胸怀。

在担任院长后的第一次新生开学典礼上,高世名对全校师生说道:“中国美术学院,我们最应该学的,并不是做一个狭义上的艺术家,而是以一种艺术的姿态,用艺术之心应对世间一切。

他相信,在今天,艺术不只是启迪人心的修养,更能成为一种激发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艺术教育正在成为一种扎根中国大地的“有为之学”。而教育之宗旨,是引导学生在怀疑和自省中发现自身,确立起心灵内在的战场与殿堂。因为内心有战场,所以有反思;由于胸中有殿堂,所以有敬畏,有冀望。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

不要只做艺术界的艺术家

上观新闻:您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这一年多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高世名:办好高等教育很不容易。今天的大学,尤其是像中国美术学院这样在专业领域有较高水准的大学,必须得学会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我们要鼓励老师们做科研、申报课题,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类专业院校,衡量我们学科和专业水平的,不只是那些数据,更重要的是艺术创作。简单来说,50年后看今天和5年后评判今天的标准是不同的。这5年可能看得更多的是数据和指标,比如论文量、课题量,而50年之后人们看的是学校培养了哪些人、创作了哪些作品、做了哪些大事情。我认为,艺术院校的根本在于推动创作,在于培养艺术创作的人才。

这一年多来,我还有一个很强烈的体会,今天的中国美院,跟我自己读书时候的美院已经大不一样了。当时全校学生只有300多人,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系,而今天的美院已经是万人大学了,学生的心态跟过去也不太一样。

上观新闻:“Z世代”的学生和你们70后的学生有什么不同?

高世名:过去有不少学生是连考多年才考上中国美院,他们对走艺术这条路的信念比较坚定。当年的学习氛围很浓,晚上熄灯后,大家喜欢在走廊上侃艺术。我认为,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必须得发现自己心中的“非如此不可”,因为艺术是无缘无故的爱。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确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各方面的诱惑也比较多,喜欢“宅”在寝室里打游戏、刷手机的学生更是不少。

不过有时候想想这也很自然,当年我们的老师面对我们这一代学生的时候,估计心情跟我们今天是相似的。这促使我们要更加虚心、真诚地来面对年轻人,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看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看到他们的盲点。

上观新闻:您曾经说,学艺术的同学不要天天想着将来的作品能卖多少钱一尺,也不要只想着博览会、拍卖行,艺术家要为普通人工作。为什么会说这番话?

高世名:今天的艺术不只是狭义的艺术,艺术界的艺术、圈子里的艺术。我一直对学生说,不要只做艺术界的艺术家,要做世界的艺术家。你将来可以从事任何职业,但因为你有艺术教养和创意训练,你的思维、判断、执行力可能都会与众不同。这跟我多年来所说的“没有艺术家,只有艺术时刻”是相通的。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艺术时刻,而艺术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让生命中这些时刻更多地闪现、保持得更为长久。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倡导通过艺术施行一种“微社会工程”,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渗透到生活之中,用自己的才能参与到城市的更新、地方的修复、社区的艺术教育中去,推动日常生活的艺术、面向社会的艺术,而不是单纯的美术馆的艺术、画廊的艺术。

上观新闻:您曾经提出要建设遍布中国的乡土学院,以乡土为学院,深扎中国大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构想?

高世名:2009年,我跟许江、王澍等几位老师来到浙江的一个名叫郭洞的村子。这个村子非常偏僻,在一个山谷的尽头。村落里有一座张姓祠堂,张家是明朝洪武年间搬到那里的,到清末为止竟然出过五六位进士、两个状元以及多位翰林、知府。我们发现,这里有一种来自乡土的持续的文化能动性,一种生活的和生产的原动力,这让我非常着迷,于是就有了建立乡土学院的念头。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沧桑变化,这些变化是从乡土社会千千万万升斗小民的生活层面开始发生的。要使艺术教育真正扎根于中国大地,艺术学院就必须真正融入中国的乡土世界中,倾注心力于吾乡吾土、吾土吾民的生活世界。

过去,美院的学生下乡就是去写生、画画,现在我们更多地引入了一些社会学的方法,我把它命名为社会素描,同学们需要通过大规模的实地考察,寻找、挖掘乡土故事与人民记忆,呈现中国民间社会的日常生活。8年前,我们联合上海金泽古镇的金泽工艺社开启了第一所乡土学院。此后,在福建宁德、浙江仙居、四川大凉山等地,我们针对各地的禀赋和特色,设置了不同的主题。我希望把中国美院的乡土学院播撒到全国各地区的城乡村镇,形成一个真正“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社会网络。

一所大学只教学科的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打通乡土的知识、社会的知识、生活的知识,让学生们以中国的乡土社会和真实的发展现场为大课堂,细致地观察社会进程的微观脉络,了解真实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希望所有的大学都能够建立起自己的乡土学院网络,构建起一种立足乡土、深扎现实的人民之学、民众之学。

由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没有艺术家,只有艺术时刻

上观新闻:您刚才提到了“没有艺术家,只有艺术时刻”。您对艺术的理解很独特。什么是“艺术时刻”?

高世名:艺术到底是什么?历史上有过各种不同的答案。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里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我所理解的艺术,不只是一种专业,一份职业,还是一种人的状态,一种自我批判、自我想象、自我改造、自我解放的状态。我认为,没有人始终是艺术家,只有偶而闪现的艺术时刻,在这些时刻,自我拔地而起,世界鲜活生动。

艺术时刻指向人生命中有所觉醒、有所超越甚至自我逆转的时刻。孔夫子面对大河滔滔,眺望时间流逝;曹孟德登临碣石,俯瞰沧海横流;查拉图斯特拉目睹“壮丽日出”;歌德沉思“一切的峰顶”。这都是通过审美经验抵达的艺术时刻。

当然,还有一种艺术时刻是通过制作或创作而来的。比如庄子笔下的庖丁和轮扁,得之手而应乎心,解了一辈子牛,做了无数个轮子之后,进入了一种游刃有余的艺术状态,自然会“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上观新闻:每个人的生命之中都会经历艺术时刻吗?

高世名:我一直相信这一点,无论是通过审美经验,还是制作经验,都可能通向我们生命中的艺术时刻。相对来说,学艺术的人更有可能通过制作的经验来抵达、唤起自己的艺术时刻。而普通人更多的是通过审美经验,通过面对辽阔天地、日出日落,或者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进入生命中的艺术时刻,两者殊途同归。

上观新闻:今年9月,中国美术学院的新校区——良渚校区正式启用,“居学一体”的校园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推动学生们进入艺术时刻吗?

高世名:是的。多年前,我的前任许江院长提出了“大学望境”的理念,校园山水与大学的精神世界同构。王澍教授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塑造了我们心灵的山水远境,也呈现出中国人独特的诗性品格。

良渚校区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先生设计的。他打动我们的,不只是他的建筑方案,还有他对教育的情怀与办学的理念。他第一次与我们交流时就谈到了陶行知先生。1928年,陶行知与蔡元培在杭州各自创办了一所学校。陶行知创办的是湘湖畔的湘湖师范学校,而蔡元培先生创办的就是中国美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

良渚校区体现的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我们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绵延多义、居学一体”的校园,在一座座工坊里,楼下是工作室,楼上是宿舍,生活区和教学区被合并为垂直上下的空间整体。希望学生们在这个校园里,打破“课内”与“课外”的边界,做到“教育即传播、学习即生产”。

今年9月,由张永和设计的中国美院良渚校区正式启用

艺术所成就的,是“有情有义”的知识

上观新闻:在去年7月举行的毕业典礼上,您提到了一句话:“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这是当年吴冠中先生对许江院长说的,也曾是吴冠中的老师吴大羽先生对他所说。您所理解的这份“同样心愿”是什么?

高世名:历代中国美院师生都有着同样的心愿:艺术之创造、心灵之创造、生活之创造。

1928年,在国立艺术院的开学典礼上,蔡元培先生说,让我们以爱美的心唤醒人心,“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他认为,艺术的意义在于“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

在我们学校南山校区的草坪上,刻有第一任校长林风眠先生的四句教:“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林风眠校长当时汇聚了林文铮、李金发、吴大羽、庞薰琴、潘天寿、郁达夫等一批时代精英。对他们而言,这所学校是艺术运动的策源地,他们最希望做的就是创造时代的艺术,并以时代艺术来启蒙社会。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艺术与人生同构、艺术与自然同化、艺术与社会相融、艺术与时代相激荡的大情怀。

上观新闻:在中国美院的历史上还出现过许多对中国文化艺术影响深远的大家。

高世名:的确,在中国美术学院9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有三条脉络在绵延,除了林风眠、吴大羽他们秉承的现代主义,及所提倡的艺术运动之外,还有两条重要的精神脉络:

以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的中国画家,以及以陆维钊、沙孟海为代表的书法教育家,他们一方面赓续传统文化的命脉,在历史洪流中为中国画的道统护法传灯,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返本开新,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创造出中国书学和画学的新风貌、新境界。

我们学校创立伊始,就有着左翼文艺革命的脉络。1928年建校当月就发生了左翼学生运动。我们的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于1930年,第一位学生党员名叫张眺,他是1929年进校的研究生,是后来成为国画大师的李可染的同班同学。我们的“一八艺社”对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起到了支撑作用。著名诗人艾青是在我校雕塑系学习时走上革命道路的。刘开渠、王朝闻、江丰、莫朴、黎冰鸿等艺术家,以及浙派人物画的两代人,都是革命文艺、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创作者。

现代主义的艺术运动,返本开新的民族艺术,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三条脉络在不同的时期彼此消长,但是在任何时候,它们都从没有在我们学校的精神谱系中退场。

上观新闻: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您认为在当下,艺术教育的道路该走向何方?

高世名:几年前,我去拜访了我们学校的老版画家赵延年先生,他是20世纪最了不起的版画家之一,也是鲁迅最重要的视觉诠释者。老先生的一句话深深震撼了我,他说:“我做一辈子木刻,就是为了每一刀下去都能够做到有情有义。”

这句话时常在我心中翻滚。我以为,艺术学院所要创造的,正是这种有情有义。艺术所成就的,是有情有义的知识。在人生浮沉和世事纠葛中,守住情义固然难得,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意气和义气,或许能够唤起我们对平等的爱、对世界的善意以及改变与创造的勇气。

2021第三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开幕式

美育的意义在于激发社会的创造潜能

上观新闻:前不久,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暨中国美院2021年毕业季在网上的浏览量高达5.8亿。毕业展览能取得这么大的影响力,是否出乎你们的意料?

高世名:5.8亿这个数字在过去确实是不可思议的。我想这主要得益于这次的毕业展覆盖了杭州的十余个场馆,一共有超过2000名青年艺术家、设计师的3500余件作品面向公众全城绽放。现在看来,毕业季已经成为我们最大的美育平台,它不仅是专业领域的展览,也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的美育行动。

上观新闻:近年来,美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话题,您如何看待美育对于当代人的意义?

高世名:我觉得,美育有两重意义:

一是帮助人们发现美,懂得欣赏美。现在有很多孩子学习画画,绘画其实是格物致知的一种途径。在画画的过程中,能促使他们比平时更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而在深入观察的时候,人也会变得细腻和敏感起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三维的世界里,而画画其实是一个在二维平面上的创造,看起来是降维,但这种降维也是一种超越。

美育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启蒙的作用,艺术不但可以激发人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的普及有助于激发我们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

多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一直缺少对想象力、对自由创造潜能的激发。“从0到1”的能力难以被释放出来,在这个方向上,艺术教育大有作为。这与我们在科学领域、技术领域如何解决“卡脖子”问题是息息相关的。

我正在筹备做一个“灵感联盟”,或者说“灵感沙龙”,把艺术家、科学家,以及其他一些最渴求灵感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上观新闻:科学与艺术都需要灵感。

高世名:只有灵感还不够。我相信艺术的本质任务就是创造,而创造是一种发现、一种开启。所有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超拔于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现实,都是通向可能世界的路径。它们既外在又内在于我们的所谓现实,所以艺术作品也是撬动我们这个坚硬的现实世界的阿基米德点。

我们学校每年的毕业季都会举办一个科幻论坛,今年科幻论坛的主题叫作“可能世界档案”。“可能世界”是17世纪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的一个数学概念——这个世界有多种排序的方式,数字有多少种排序方式,世界就有多少种可能,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只是其中的一种,是无限分之一。

我们目前正在做具体的程序设计与平台开发,“可能世界档案”会收藏什么呢?一个数学家的公式、一篇科幻小说、一幅儿童画,或者是一个奇特的梦境……只要它能呈现出通往可能世界的通道。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陈俊珺
题图来源:中国美术学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上观新闻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中国美术学院 高世名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趋势创新

22125 举报
  1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