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国内首家人工智能艺术机构——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Aiiiii Art Center,以下简称“艾厂”)揭幕。艾厂首秀“沙之书(The Book of Sand)”展览同时亮相。
艾厂坐落在位于上海闵行区春西路800号的热供站数字艺术社区内,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aai)作为学术支持机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数字艺术家张周捷发起成立,人工智能领域的公认领导者、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Filippo Fabrocini和世界顶级算法设计专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KostasTerzidis两位外籍教授担任学术指导,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李茜担任艺术总监,她也是此次“沙之书”展览的执行策展人。
张周捷在开幕式上介绍了艾厂诞生背后的故事,向为艾厂提供支持的各方面机构和个人表达了感谢。他表示,他将努力推动艾厂成为人工智能艺术前沿的开拓者和推广者,探索创意的未知边界和可能性,艾厂将积极支持、推动和孵化国内外与智能算法相关的创作者及作品,提供其自由表达的空间;为当下人工智能艺术的挑战、实践和创意提供更为丰富的见解。未来,在学术研究层面,艾厂将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合作,定期举办展览、讲座论坛, 出版相应的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上,艾厂将积极推动和探索人工智能艺术的应用场景。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为艾厂揭幕致辞
Filippo Fabrocini和KostasTerzidis两位外籍教授为艾厂揭幕致辞事实上,关于人工智能人们有太多的疑惑,关于它所能带来的艺术,更是充满了争议,到底只有人才能是艺术家还是机器也可以是艺术家?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艺术?今年5月,艾厂筹备期间就曾举办了一场围绕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热点话题的“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可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论坛吸引了当今世界上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最前沿的学者和创作者共同探讨这一未知的领域,他们试图在艺术、科技、伦理的交汇处,构建当代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的知识网络。这场论坛吸引了线上线下数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观众,刷新了人们对艺术与人工智能的认知。与此同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aai)也宣布成立。“沙之书”展览二楼展厅
此次“沙之书”作为艾厂开幕展,以5月的“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为理论支撑,以作家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的《沙之书》为灵感,以文学化的方式与观者一起了解人工智能艺术的趣味与创造张力。展览展出了来自艺术家(组合)Certain Measures、索菲亚·克雷斯波(Sofia Crespo)、大悲宇宙、杰克·埃尔韦斯(Jake Elwes)、Entangled Others、Obvious、孙羽茜的作品。区别于5月的论坛的严肃讨论,展览致力于为接收者提供关于人工智能艺术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展览主要围绕Manifesto中所强调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为内核讨论人工智能的创意无限,进而探讨人工智能与艺术家、创造者相互影响下催生的艺术生产方式变化。展览以短篇小说《沙之书》为引子,通过文学想象将充满无限性和随机性的智能生成艺术比喻成博尔赫斯笔下的那本像沙一样无始无终、变换无穷的“沙之书”——书中的“我”可以翻页却无法预测翻出的内容,如同人类无法完全理解神经网络中“黑盒”的运作原理;“我”为之执迷,又感到难以名状的恐惧,恰如人类害怕人工智能无限的生产力使我们成为它的俘虏,却同时害怕它仅在搜集、增强人类已有的观点,并进行排列组合,而不具备真正无限的“创造力”。博尔赫斯在《沙之书》中描绘出一个类似人工智能的非技术载体——一本能够生成万物的书籍,映射了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的内核,即脱离技术的后人文主义:人类主体与其说是受到来自自身技术的威胁,不如说是受到来自机器的“新主体性模型(new models of subjectivity)”(Katherine Hayles)的威胁。
事实上,展览“沙之书”本身也是由机器与人类共同完成的一场“人工智能艺术实践”——当我们使用机器翻译和语言生成模型等智能算法的时候,机器的产出已经干预了人类的策展与艺术实践。展览希望通过扑朔迷离、转瞬即逝的智能生成艺术作品构建一个诗意想象空间,观众进入艾厂——这个前身为热供站的美术馆时,也同时成为影响输出的变量,与展览空间交互、化合。围绕艾厂宣言(Da(t)aism: A git-festo about AI and Art, Filippo Fabrocini, KostasTerzidis)中所强调的“物体的民主(democracyof objects)”(Levi Bryant),即机器的自主权与去人类中心化的内核,参展艺术家通过使用生成对抗网络(GANs)等智能算法,呈现出人工智能与艺术家相互影响下的艺术生产方式的变化,进而探讨其催生的生态多样性、社会伦理与交换等议题。同时,展览希望通过见证这种自主权的转移,这种人造物化身为创造者的过程,观众得以从非人类创造者的洞察中思辨“创造”的本质,与“思考”的真正维度。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4月11日。
图片 / 艾厂
编辑 / 榴莲
责编 / 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