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最强阵容|全球53所顶级艺术院校毕业生作品精彩大放送

原创 2021-10-31

想要一览世界艺术设计教育最前沿趋势?

指间一抖逛遍大牌艺术院校毕业作品展?

“向多样的世界提问”

 2021清华 

 国际艺术与设计院校 

 优秀毕业作品展 

线上线下齐开幕!


对于艺术与设计院校而言,每年的毕业作品展是最能集中展示教学成果的高光时刻,每一件毕业作品都深刻地见证着从学生到成熟艺术家/设计师的成长历程。但受制于物理空间限制,各个学校的毕业作品展往往是独立的且分散在世界各地校园里的,很难有机会一览世界艺术设计教育成果的全貌。

“2021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院校优秀毕业作品展”汇聚全球53所顶级艺术设计院校,近两年来827余位优秀毕业生的2000余件精彩毕业创作和毕业设计,于10月29日在线上和线下同步展出,当天便突破百万线上访问量。

本展览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全球范围内领先尝试,依托自主研发的2.5D虚拟展示平台,进行大规模作品线上推荐征集、专业学术线上策展、智能虚拟艺术布展以及线上线下双轨平行发布。旨在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方向的艺术学子们,打造通过作品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的平台,并为公众和专业人士提供了解世界艺术设计教育最新动态的直观展示。

  扫 码 进 入 

  国际艺术与设计院校            

  优秀毕业作品线上展     

展览围绕“向多样的世界提问”的主题,覆盖艺术与设计领域各个细分专业,在物质与精神、时间与空间、过去与未来、虚拟与现实、传统与时尚的交汇中,凝练出年轻一代艺术家与设计师共同关注的10个“问题”,并通过精彩丰富的毕业作品从多元的视角“作答”,折射出当今世界的“多样”


 

工业产品迭代升级,手工艺品推陈出新...... 我们身边的每一件物品的物性和品味都在不断“进化”着。生物进化论认为个体物种的突变本是随机且无目的的,是“自然选择”塑造出了万物演进的大方向。每件作品的诞生,是设计师和艺术家的无数次主观选择的结果,但在宏观的艺术设计领域中,却又呈现出相对一致的演进方向。这背后是什么看不见的力量在进行选择?


 

城市建筑定义了人与人之间在物理世界中的距离,是刚性的、可被测量的和线性的;互联网络定义了人与人之间在数字世界里的距离,是弹性的、不可测的和非线性的。时而虽远犹近,时而虽近犹远,两个世界的社交距离,将如何持续重塑我们的生存方式?后疫情时代,相别已久的我们会在何处再相逢?


 

图形格式塔调动人与生俱来的视觉动力,在静态中架构出动态的张力。我们如何从肉眼不可见中,读取意到而形未到的信息?当图形作为信息传达的语言,其语法如何在不同媒介上变格?其蕴含的潜台词如何有效传达?看见未见之形,读出未言之语。


 

微观分子结构决定了材料的外在质地,在传统工艺中,各种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重新构成微观结构的同时,也重构出了千变万化材质语言。为何不同的质感触动着内心不同的感受?如何通过新科技和工艺,将思想和情感编织在微观的结构中?如何用不同的质感触发人们深层的通感?


 

世界各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中,为何很多都与“泥土造人”的传说有关?将无机的物质赋予有机的生命也许是人们共同的情结。在跟重力对抗的过程里,艺术家更是专注于将瞬间的精气神物化在形体之中。写实抑或抽象,支撑起雕塑和装置作品的究竟是何种精神? 


 

笔起笔落间,如何让形断而意不断?笔触或铺排、或叠加、或点缀、或晕染...... 逐渐形成画家的语言,有时疾呼呐喊,又有时娓娓道来。当代绘画所早已超出画框的界限,如何将画里画外散落的节点,构建起新的意义体系?


 

当比特世界逐渐可以用像素级的精度复刻现实世界,人们如何区分数字镜像的两边?新媒体艺术家和交互设计师们,可以自由穿梭在虚实两界之间,将艺术创意转化成多元的感官体验。我们对经典物理世界的怀念是否仍有意义?抑或彻底拥抱数字新生?


 

新生活如何获得新鲜感?新麻烦如何得到新方案?新科技推动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方式催生新的科技。新的服务设计、新的APP设计、新的社会创新设计...... 我们在不断加速制造新鲜感的同时,也许也贩卖了对未来的焦虑。如何对未来建立合理的预期?从而有节制地“尝鲜”?


 

人为悦己者容,还是为己悦者容?时尚是由内而外的一种范儿。不同的范儿有着不同共振频率,当共振发生,个性美学成为共性美学,感染更多的人。但是,如何与有着相同共振频率的人相遇?


 

有时候故事是作品的目标,也有时候是达到目标的方法。有的时候故事是虚构的,也有时候是真实的。如同曲径分叉的花园,故事的线索分分合合,艺术家如何在不同叙事线上探索,下一个分支在哪里?


与线上展览平行展开,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馆的第2、3、4号展厅里,明暗对比强烈,媒介张力饱满的展示空间将数字化的线上内容转译成实体体验,与线上展相得益彰。

在线上我们跨地域、跨文化,站在更广阔的视角全观艺术与设计,线下我们回归熟悉的观展模式,近距离品味每一件作品的细节。后疫情时代,突破时间与空间壁垒的“聚集”和“交流”成为新常态,艺术与设计经历危机之后,渐渐成为了一种反思自我、反思世界的方式。

“2021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院校优秀毕业作品”展顺应时代潮流,线上借助科技的魅力,让世界更高效、更全面地了解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线下回归现场感知,突出人文的温度,双轨并行,交织成艺术与设计的“新时空”。


     策展团队    

 总策划 

鲁晓波、马赛

 策展人 

杨冬江

 执行策展人 

师丹青、封帆

 线上展团队 

陈思、洪昀、李巷 等

 线下展团队 

王晨雅、王鹏、秦潇、刘清舟 等

 外联团队 

那荣锟、章梓依、顾紫薇 等

 展览执行 

李文、刘润福

 网络支持 

清华大学-阿里巴巴人机交互体验实验室、阿里云


  长按识别二维码观看线上展览  


排版 | 陈思 刁雪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冯佳琪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1584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