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艺术家专访丨游走于色彩之间的王若晗
-
原创 2021-10-28
原·美术馆的每一场展览都独立而独特,在艺术家王若晗的眼里,她将原·美术馆当作一个装载色彩的容器,最大化地发挥每个空间存在的可能性,在开放的讨论和交流中,不断地碰撞出全新的灵感,而后再通过团队的协同工作,将想法实践为发生的现实。
自《行动派 01 王若晗》艺术展开幕以来,我们总共迎来了近3500名观众,很多观众都很好奇这样一场荒诞有趣的展览背后,是由怎样巧妙的构思与想法所组成的,而艺术家王若晗的内心世界究竟有多么有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行动派”首位参展艺术家王若晗的回答。
王若晗 / Ruohan Wang
插画家,画家及视觉艺术家
2017年大师生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插画专业, 师从Prof. Henning Wagenbreth。毕业同年在柏林创办工作室Studio Ruohan Wang,并以插画师和艺术家的身份在版画,公共艺术,装置和时装等领域进行自由创作。2021年开始以教授身份任职于杜塞尔多夫彼特贝伦斯艺术学院,并在学院建立插画工作室 Klasse Prof. Ruohan Wang。
Y = 原·美术馆
王 = 王若晗
Y:此次“行动派 01 王若晗”展览是你在国内的第一个个展,可以跟我们聊聊你对于此次展览的前期考虑与期待吗?你对于此次参展作品的选择和呈现上是如何考量的呢?
王若晗:
前期收到以往展览的图片时,我就已经对空间有了80%的了解。在构建了3D模型后,将作品自如地植入空间中进行了多方位尝试,身临其境,站在现场观众的角度去感受作品和空间的关系,所以前期所有的3D虚拟尝试都非常有效,最后也基本1:1还原了最初的设计方案。
我觉得原·美术馆的构造非常特别,我喜欢这样会让人印象深刻的空间,所以在考虑弧形墙、柱子和多面室内直墙的布展方案时,我非常兴奋。我首先用颜色铺开来强调并放大这些特色,然后我们按从大到小,先整体宏观感受到局部细腻体验的思路,将最初的策划施展开来。
3D虚拟布展图(局部)
整体线路上,就是想让观众进入美术馆后视线可以沿着曲面360度延伸,并自然地去发掘每件作品之间似有似无的关联,虽然是依托在多种媒介之上:绘画,版画,影像,立体装置,布面装置,物件等。
作品选择上有可远观的影像和墙绘,也有可近赏和互动的手工作品和装置。比如进入展厅后展现在眼前的《天外有天》墙绘作品:画面中的景深在弧形墙的曲面上显得更有纵深感和通透宏大感。此外一层和二层都分别投射了影像作品在弧形墙面上,所有动态作品为了适应弧面也被人工地进行了拉扯,反而增加了作品的有趣程度,这也是它们和空间产生独特关系的视觉作证。
其实在我所有的作品里,我都在用拉扯的手段创建关系,在大小上体量上维度上材质上都进行了拉扯,这些拉扯的关系让人身临超现实其境。如果观众可幻想到进入黑洞中的时间停顿或放缓,并能从此刻抽离,那恭喜观众,已经进入了我的怪诞世界。
《行动派 01 王若晗》展览现场
Y:原·美术馆和高毅老师共同发起了“ProAction行动派”展览计划,你是如何理解“行动派”这一主题的呢?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行动派吗?
王若晗:
我自认为是个慢速高效的行动派,尽管很多时候也在躺平,但行动的时候会高度集中。我当前的行动实际在捕捉和完成我的上一个计划,但是在行动中永远储备着下一个想法,所以我的身体让自己休息储备能量,大脑分析按优先级安排事情,然后身体再行动,整个过程很漫长,但就像展览里的那只乌龟,慢慢爬不停下来就是我目前最快的速度。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艺术家王若晗布展现场
Y:因为此次展览涉及大量现场绘制、制作的内容,所以你提前一个多月就从德国来到了重庆,与策展人高毅和美术馆展览团队合力完成了筹备工作,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些在布展期间令你印象深刻的趣事吗?对于展览的最终呈现,是否有达到你的预期呢?
王若晗:
印象深刻的事情其实很多,比如: 大家都参与的墙绘和沙发装置,还有高老师精心缝制旋梯窗帘装置。其中最有趣的当然是Vila(*美术馆展览部人员)在银色人形沙发里蛹动塞棉花的场景,和大腿装置被强塞满货梯的场景。展览的最终呈现不仅达到了预期还有许多惊喜。
布展花絮
Y:在你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荒诞奇趣的创作元素,不断跳动的双腿、奇形怪状的小人儿等等,大家都很好奇你的内心的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呢?你的创作灵感都来自哪里?你是如何将脑海中的灵感转化为现实中的艺术表达的呢?
王若晗:
我的内心世界就像身处黑洞,偶尔时间停止,偶尔加速,偶尔放缓。放缓的时候我都捕捉到了动人的画面,有时候是被忽视的人类活动的普通细节,放大那些被忽视的普遍性的观察,就是我关心的事情。灵感来自于我是人的属性。我把这些灵感用我最擅长的手段——画画和手作表达出来。
《神秘者的世界》(左)
《拉扯关系》(右)
Y:你毕业于柏林艺术⼤学,目前也定居柏林,开设了个人工作室,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在柏林的日常生活吗?你如何看待柏林的创意文化和视觉艺术呢?在某种程度上,这座城市是否影响了你的创作和审美?
王若晗:
我的日常生活简单而充实,基本分为:睡觉,工作,必要的社交,观展。
柏林的创意文化源于整个城市的自由,默不作声而友善的气息。很多人都在凭着脑海里那些虚幻的雏形真正地落实自己的艺术。个体至上,实验精神,多层面的同理心,以及大众对艺术开放程度的认可和参与其中,这些都为城市的艺术从业者带来了很多积极尝试的能量。
在柏林没有push,而好的艺术通常是艺术家消磨足够后所带出来的爱憎分明,所以我喜欢柏林酷善的人文,以及对处处以实用为主的日常环境下裸露的材料的极致拿捏。
艺术家创作日常
Y:在你的创作经历中,你在传统插画的基础上,融合了绘画、影像、动画、表情包等多种创作形式。工作媒介也从平面的纸张,扩展到多媒体、网络社交平台和公共空间等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您是如何一步一步构建自己的艺术语言的呢?
王若晗:
可能我大部分时间在躺平,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里,对作为艺术家设计师的我来说,不做重复的事情是更当代的艺术的。我在学院里积累了不错的插画实践经验,走出学院后有了自己的地盘,我开始尝试各种我想用的媒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筛选的过程,过程中的感受也会把我带到那个最适合的方向。
艺术家王若晗
Y:可以和我们透露一下你接下来展览项目或计划吗?除了艺术创作之外,会尝试跟更多的领域跨界合作吗?
王若晗:
接下来我正在筹备创立自己的个人品牌,期待给大家带来更多好玩儿的东西。
品牌剧透
👇🏻 更多展览延伸阅读 👇🏻
/ 展览购票 /
👇扫描二维码,购票观展👇
票价信息
正价票:25元/人
学生票:20元/人
*注册原·美术馆会员即享购票9折优惠
75岁以上老人、身高1.2m以下儿童免票入场
购买学生票需向前台出示有效证件
/
展览信息
Exhibition Info
行动派 01 王若晗
ProAction 01 Ruohan Wang
展期:2021年9月17日—10月31日
艺术家:王若晗
策展人:高毅
展览总监:薛薇
主办方:原·美术馆
出品方:涅米文化
主视觉设计:王远
Duration: 2021.09.17—10.31
Artist: Ruohan Wang
Curator: Gao Yi
Artistic Director: Xue Wei
Organizer: Yuan Art Museum
Producer: New Magic
Graphic Design: Wang Yuan
- E N D -
原·美术馆
Yuan Art Museum
由罗韶颖女士于 2016 年发起和创办,位于重庆市南滨路东原1891商业建筑群落中的滨江球体建筑,因其独特的造型,又被誉为“重庆眼”,是立于“长江岸,观世界”的先锋艺术场所。美术馆面积近 2000 平方米,并带有临江无敌观景的高空露台,是集个性化景观建筑、艺术专业场馆、艺术收藏品鉴、公共艺术教育、时尚潮流策动发布以及高端消费社群互动的跨界空间,可支持架上、雕塑、装置、多媒体等多种艺术、戏剧、舞蹈及音乐形式的呈现。
原·美术馆以“直抵人心,引领城市的艺术与美学教堂”为自身定位,并践行“做每个人的美术馆”为宗旨,通过策划举办兼具学术性、先锋性、潮流性和话题性的艺术展览、文化公教及跨界时尚潮流活动,成为连接大众、提升大众审美与“艺商”的策源地。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原美术馆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