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首次举办以来,魏玛灯光节为特定场所的视听艺术装置及交互式墙体投影提供了一个高规格的展示平台,目前已成为这一领域领先的国际赛事之一。
△官方公布的海报
9月24日到9月26日,2021年 魏玛灯光节选取了巴士底狱和阿尔滕堡两处作为这场视听盛宴的舞台,以“TRUE CRIME”(真实犯罪) 为主题,用新颖的媒体投影技术引导人们关注当地的灵魂,对历史、建筑及其他有形无形的精神内涵心存敬畏。 △官方公布的视频
海选作品需提交30秒动画
和相关的设计概念阐述
最终仅有两支团队被评选获奖
获得在灯光节期间呈现的机会
一起来看看今年有哪两支团队
的作品获此殊荣
巴士底狱 的获胜作品《Blessing to Misfortune》讲述了残害多位女仆和儿童凶手 Johanna Catharina Höhn 的故事,她被关押在这里直到1783年11月28日被斩首。
艺术家希望引起人们对曾因绝望和巨大社会压力而杀害新生婴儿的年轻妇女的类似悲惨故事的关注。 为了在巴士底狱立面上投影,他们使用了类似于图画小说的不连贯的立面式面板。
巴士底狱建筑群具有中世纪防御结构的粗犷魅力,以及经过数百年扩建的建筑群的典型野生构造。
RE:SORB是一个位于柏林的艺术家团体。他们曾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柏林勃兰登堡门的 Mapping,许多大型音乐艺术节上表演自己的创新性作品。(设计: John Tettenborn ;音乐: Kourtney Ross )
著名音乐家 Franz Liszt 曾住于 阿尔腾堡 。 1848 年起义后,Richard Wagner 作为通缉的革命者也在阿尔腾堡找到了这位作曲家的庇护所。 艺术家用红色的线条在阿尔滕堡建筑的正面勾勒出了当时的记忆:一方面是三月革命的血腥暴动和街头斗争,另一方面是对自由和团结的追求,而这些都是起义的导火索。
投影伴随着 Franz Liszt 的作品《Am Grabe Richard Wagners 》, 他为他的女婿Richard Wagner 的葬礼创作了这首曲子。 它将革命的产生与消逝、盛开、反叛与失败统一起来,形象地写在立面上。
在伊尔姆公园山脚下有一栋享有盛誉的三层城市别墅:阿尔腾堡 。它建造于1811年,在魏玛的“白银时代”期间,它是一个文化交流机构,吸引了国内和国际前卫的文化。直到今天,它还是一个用于文化活动的场所 。
艺术家 Vanessa Cardui 曾在澳大利亚、阿根廷、芬兰、俄罗斯、香港和德国的多个国际展览中亮相。
承载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巴士底狱和阿尔滕堡在节日期间装扮一新,为魏玛灯光节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投影艺术献上崇高的礼赞。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灯光节官网,“全球数字光影艺术创新网络”整理编辑,转载请后台获取权限,并注明出处!)
全球数字光影艺术创新网络
人工智能 / 建筑景观 / 演出活动 /展示环境
关注我们
长按左侧二维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