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Kiki Liu:从14家国际艺术画廊空间,到田军设计的“当下艺术空间”
-
原创 2021-10-20
本 月23日,坐落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的博乐德艺术中心即将正式开幕,投入运营。当日,艺术中心内将同时开启多场活动,包括作为“2021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重要活动的“博乐德国际文物艺术品博览会”,以及“博乐德国际艺术画廊空间开幕展览”“当下艺术空间”首展等多场展览。
在博乐德艺术中心开幕的一系列活动中,值得关注的其中一个亮点是“博乐德国际艺术画廊空间开幕展览”。该展览将在位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D7楼的博乐德国际艺术画廊内展出,共汇聚来自9个国家的14家画廊,涵盖油画、版画、装置、雕塑、陶瓷等多种艺术类型的作品。
博乐德艺术中心D7楼
浏览参展画廊名单会发现,阿尔敏·莱希(Almine Rech)、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Simon Lee画廊、MdC画廊(Massimo de Carlo)、桑塔画廊(Galerie Chantal Crousel)、施博尔画廊(Esther Schipper)、Balice Hertling画廊、空白空间等都赫然在列,各家参展画廊都将携重磅签约艺术家的作品亮相:里森画廊将呈现法国艺术家伯纳德·皮法雷蒂 (Bernard Piffaretti) 于北京的首次个展“偶”,此展览也是艺术家今年3月在里森画廊上海空间中国首展“双峰与伴”的延续;而桑塔画廊则将呈现由多位艺术家作品组成的群展。
除展览外,在博乐德国际当代艺术画廊内,还将有一家名为“当下艺术空间”的非营利机构同期启幕。空间由设计师兼收藏家田军主持设计,首展由杨紫策展。当下艺术空间致力于打造一个为国内外具有代表性和创造性的青年艺术家、策展人和艺术从业者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注重中国与世界艺术交流的推进与发展,支持非市场化的青年艺术家,记录中国社会人文环境发展。近期,artnet新闻与博乐德文化集团合伙人、当下艺术空间联合创始人兼总监Linyao Kiki Liu刘麟瑶取得联系,她与我们分享了博乐德艺术中心与当下艺术空间的未来愿景。
artnet新闻
×
Linyao Kiki Liu
刘麟瑶
Linyao Kiki Liu刘麟瑶,博乐德文化集团合伙人、当下艺术空间联合创始人兼总监
Q:在即将开幕的博乐德艺术中心,我们看到当下艺术空间和14家国际艺术画廊空间开幕展,是着重涉及当代艺术部分的,那这两部分在博乐德艺术中心中是如何定位的?
博乐德艺术中心A1楼预想图
图片来源:博乐德艺术中心
国际艺术画廊空间和基金会的当下艺术空间都在D7楼中。对于画廊来说,在博乐徳艺术中心开放空间就如同在香港开设空间,享有保税等一系列的政策。基金会(当下艺术空间)是一个独立于博乐徳集团的非营利机构,我们会重点关注、支持还未被市场化的青年艺术家,以及关注有关中国人文和地理环境发展的学术文献及艺术作品,同时我们会为中国青年艺术家及策展人提供海外项目的驻留机会,还会成立专项资金来支持独立出版社及小型非盈利艺术机构等。
博乐德艺术中心D7楼预想图
图片来源:博乐德艺术中心
博乐徳集团将D7顶楼的重要空间赞助给基金会使用,是希望阐明这里并不是一个只输出给市场供给、需求和交易的平台,而是一个尊重当代艺术的开放性、流动性的动态社群。当代艺术不应该完全被市场所主导,我们希望通过基金会的项目能让更多的人发出声音,也能让我们的空间活起来、动起来,产生对话,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社区。
我们正在申请基金会的牌照,还需要一段时间。严谨起见,我们将先试用“艺术空间”这个词。
当下艺术空间预想图
图片来源:博乐德艺术中心
Q:在当下全球流通受阻的情况下,保税区对于国际画廊的入驻以及临时空间的艺术品长期展示,有怎样实质性的便利政策?
A:简单来说,围绕艺术品的全部配套服务,比如保税入关、协助出关展览展示、艺术品包装运输仓储、艺术金融服务、拍卖等为藏家提供系列服务。对于一些季节性展览,不需要特殊的要求就能够呈现。这对于初次进入中国市场的画廊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展览层面上,可以做到更长期、完整的呈现,能帮助画廊与藏家、本地文化之间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疫情无疑给社会和个体带来了很多反思和改变,让我们在决策任何一件事之前都更加慎重。旅行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当代艺术的生态系统,这虽然是障碍,但也是新的挑战。如果在此种情形下能够提供更加节省成本、有机的、可持续的展览展示和销售途径,可以说是一种行业上的改革。博乐徳在做的事情就是想突破传统开设画廊的模式,来提供完整的配套服务解决方案,通过保税优势政策,替境外画廊进入中国境内发展节约诸多成本。画廊和他们代理的艺术家们可以在这里安排长期、有序的展览项目,并且与参观者、藏家、本地的艺术家们产生更深入的交流。
Q:将国内外画廊进行聚集,你们觉得会对北京的艺术生态带来哪些变化?
A:我觉得,一味地批判或者渴望回到全球化之前的状态是徒劳的,而在本土的文化社会环境基础上建立更有机、更平等的交流环境才是可持续的。尤其是当代艺术,这是一个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够成立的文化结构,这也是博乐徳希望做的。我们不仅有当代,还有传统;不仅有销售,还支持非营利机构去关注还未被市场系统所认可的艺术家们;我们将D7当代艺术楼一层最重要的位置给了作为常驻画廊的北京空白空间,主要原因也是希望成为一个不只是输入海外文化的平台,也能尊重各个视角的经验和对等的文化交流。
Q:你为什么会从一个艺术收藏家的身份,转变到参与到博乐德艺术中心以及当下艺术空间的建设?
A:在参与和加入博乐徳艺术中心这件事上,我不是以一个藏家的身份自居,我觉得用艺术工作者来形容更加贴切。博乐徳这样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服务性平台,解决了很多之前艺术行业中无法突破的痛点。所以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很认可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有机的、正向的。
Q:当下艺术空间的组成结构及定位是怎样的?邀请田军老师设计空间有怎样的特别之处?
A:当下艺术空间是由青年藏家张畅、张恺镕、我,还有博乐徳文化集团董事长邓小红一同发起和成立的。当下艺术空间作为一个正在申请基金会牌照的非营利机构,是独立于博乐徳文化集团的机构,但在空间等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博乐徳文化集团的支持和帮助。
在定位上,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支持还未被画廊代理的艺术家们:我和其中一位创始人张恺镕都曾学习纯艺,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同学和朋友在毕业之后的艺术创作生涯中都遇到了困难。在海外,有很多项目支持刚刚毕业的学生或独立艺术家,而在国内,支持这部分人群的项目相对较少。我们希望通过基金会的扶持去丰富这方面的土壤,让更多艺术家可以在不考虑市场的情况下进行创作。同时,我们还希望关注以视觉媒体记录国内社会人文发展的艺术项目、为国际青年学者提供交流平台等。这些我们都会在未来的一两年慢慢地实践和实现。
这次能够邀请到田军老师合作设计空间是我们的荣幸。对于基金会的设计上,田老师在保证多样性的空间使用功能的同时,通过设计制造了一个结构性生成的过程。我们希望在开放性的空间里讨论复杂的空间和文化问题,所以通过结构性的建筑设计去表现当下时间和过去时间、西方现代性和中国地域的对闯。
比如屋顶平台正常应该是花园,但我们使用的是水泥;水泥应该代表现代性,但是却在其中制作了冥想室;会议室应该是封闭的,但这里是开放的,结构就像德州Marfa小镇唐纳德·贾徳(Donald Judd)的巨型雕塑一样;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小木屋是属于海边的,但我们放在钢筋水泥的建筑内;多功能厅中使用了再创作的荷兰大师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的家具,但在上面丝网印刷了中国艺术家王拓影像作品的片段,在经典中融入了本土性和地域性。
Q:能谈一谈当下艺术空间开幕展的展览面貌和藏品选择吗?
A:我想先分享一下选择“当下”这个名字的缘由:取名“当下”是因为当人们完全处在当下的状态时,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充满觉知、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我们理解的“当下”不是一个点或一个瞬间,就像身份、地域一样,“当下”是流动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这样的状态才是超越二元对立的,尊重每个人的经验的。
首展我们邀请到杨紫老师来策展,选择杨老师也是因为他和我们的年龄相仿,在很多问题的见地上有类似的价值取向,能够更加理解我们的收藏。引用杨老师在前言中写到的“敬不值一提的矮行星”,试图提供一个客观而抽离的视角,观测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面对生存处境骤然陌生化时所产生的种种心灵状态。
策展人所选择的作品都是围绕和描述日常的琐碎中隐含的人类宏观的共业。这也和我们的一部分收藏中所诠释的“空性”这个概念有关,这样的无处不在却难以接近的实相是如何通过视觉艺术的效果所呈现的。作品中所呈现的细腻的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情绪怎么贯穿在人们的生命当中,却像飞鸟一样划过虚空不留痕迹。这些让观者思考我们是该悲伤还是释然,该留恋还是放下。
我们能够成立这个基金会也是希望让艺术家们可以不去担忧市场的影响而创作。有多少位年轻的艺术家可以仅仅靠销售自己的作品就能养活自己?做艺术类的公益能够打开平等交流的平台,让文化发生撞击。能够放下自我和二元对立的批判体系,包容和理解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的经验。
Q:14家画廊的空间设置和亮点作品都有什么?
A:非常感恩每个参展画廊对我们的信任,在疫情让旅行受限的情况下能够决定来一个新的空间做3到6个月长的展览,带来非常精彩的作品。
每个画廊都专门规划了自己的独立项目和精彩的个展:比如Esther Schipper带来了曾在2009年代表德国馆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立木画廊会呈现著名美国艺术大师玛丽莲·敏特(Marilyn Minter),这两位重量级的艺术家都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举办个展项目,并且有些画廊决定在这里设立长租空间。
Liam Gillick,《Redefined Collapse》,2015,Powder coated aluminium, Plexiglas,120 x 120 x 120 cm
图片:Courtesy the artist and Esther Schipper, Berlin Photo © Andrea Rossetti
本作品在“博乐德国际艺术画廊空间开幕展览”中由Esther Schipper画廊呈现
除了大师之外,麦勒画廊带来了新晋瑞士画家高嫣(Rebekka Steiger)的个展“和蝎子厮混”,将展出艺术家自2018年在麦勒画廊北京部举办的首次个展之后的新作;里森画廊非常重视本次露出,特意邀请了策展人张宇凌来规划展览;专注于当代水墨艺术的画廊墨斋的群展中带来了杨诘苍、郑重宾以及两位韩国水墨艺术家李仁、郑光熙的重要作品。除了这些老牌画廊之外,还有在市场上非常活跃的新晋画廊,来自香港的Woaw、纽约的Clearing和东京的Contemporary Tokyo。
在后疫情时代,博乐徳这样的运营模式和保税区的独特政策帮助突破了传统的画廊运行体制,并且能够给观者和展览之间建立超越消费层面的连接。在1月中旬,我们还将帮助画廊更换一次展览,再启动一次为期三个月的展览。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artnet资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国际艺术画廊 博乐德艺术中心 展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