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超大特大城市更新与空间品质|第九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分论坛二专题报告集锦

2021-10-19

导读

2021年10月17日,第九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分论坛二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有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新时代的新命题。目前我国的城镇化以及城市空间的发展也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第九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分论坛二以“超大特大城市更新与空间品质”为主题,就地方城市更新实践探索以及新型城市空间品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发表演讲,目的地为大城市更新实践提供最新经验与启示。


本文字数:3514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本次分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协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罗吉、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汪云担任主持人,特别邀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卓健、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恺、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徐里格、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魏鹏、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龙聚焦城市更新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讨论。


特邀嘉宾报告

01.卓    健:交通空间更新与高品质生活

02.汪    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

03.徐里格:老城新构,活力共融——广州市城市更新实践探索

04.周    恺:社交媒体影响下的城市消费空间新特征——以小红书长沙“网红打卡地”为例

05.罗    吉:面向微更新的社区行动规划初探——以武汉市水陆社区为例


01.卓    健

交通空间更新与高品质生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系主任 教授

卓健教授首先以城市交通空间的属性与特征开篇,引导大家重新认识交通空间推动城市更新的作用机制。交通空间是服务于人的社会性空间,而非满足车辆通行的设施空间,具有公共性、网络化和动态性特征,交通空间更新不仅是物质空间改造,也是公共资源在时间维度上的调节。以交通空间为抓手,可以通过有限的公共投入,实现触发和推动城市更新的作用。

为了正确利用这一推动机制,卓健教授接着说明了交通空间与高品质生活的关系。他提出在城市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下,慢生活逐渐回归,高品质不再等同于高速度。高品质生活需要从两个方面改变对交通的认知:一是从经济人到自然人,认识交通使用者的个性化、差异化、非绝对理性的真实需求;二是从高速度到多速度,以空间综合绩效评价城市交通。高品质交通应当具有“多方式-可选择”“低需求-高供给”两种特征,交通-用地一体化协同组织与交通空间重塑是当前的建设高品质城市交通的两个重要途径。

最后卓健教授分享了高品质城市交通空间规划设计策略。他指出应当打破当前街道更新“高品质等于步行化”的误区,实现从分离到共享的理念转变;高品质交通空间构建需要基于综合空间绩效的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性设计。

02.汪    云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 副主任

“城市更新”是当下学界、业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到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更新在价值导向、更新模式、更新思维、制度管理等层面也有了新的拓展。

汪云主任以武汉市为例系统地梳理了武汉城市更新的历程,根据改造对象和改造方式将其分为2002年以前的探索起步阶段、2003-20212年的集中推进阶段、2013-2019年的系统提质阶段以及2020年以后转型提升阶段。基于此,她从城市功能、生态品质、文化特色、公共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水平和民生水平这六方面总结了武汉城市更新的成效,并介绍了“十四五”武汉城市更新的目标与思路,提出了“十四五”武汉城市更新的五大任务——“留、改、拆、建、控”以及相应策略。

03.徐里格

老城新构,活力共融——广州市城市更新实践探索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总经理 高级规划师

徐里格高工就广州市城市更新的规划实践进行了分享,梳理了广州旧城更新近三十年来的历史发展脉络。他认为广州市1990年初始阶段是以政府主导,针对危破房改造以个案推进的方式进行的早期旧街区更新;2000年以来在“退二进三”背景下,主要是对市区国有旧厂房的更新改造;2007年基于重大项目推进需求,进行了城中村更新探索;2009年的“三旧”改造全面铺开;直到2015年才建立具有较完备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提出了广州特色的微改造更新方式。现阶段的广州旧城更新强调文化传承、营造国际一流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协同治理。最后,徐里格通过恩宁路历史街区的微改造实践、沙河片区旧城复兴的探索以及针对广州老城城市公共空间提升的行动这三个案例具体阐述了广州市在推动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具体做法。

04.周    恺

社交媒体影响下的城市消费空间新特征——以小红书长沙“网红打卡地”为例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系主任 副教授

周恺副教授研究利用小红书“打卡”笔记数据,探索性地分析社交媒体对长沙城市消费空间的影响,讨论虚拟消费社会空间的新特征。通过分析发现,长沙“网红打卡”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城区其他城市片区和城市近郊也零星分布打卡热点,空间上形成“核心-外围”的双层网络结构。另外,分析指出小红书的用户—笔记数分布呈典型的“长尾分布”,“分众”特征明显。“头部用户”发布内容涉及商业消费空间居多,不同程度地体现企业运营和团队营销特征。从对长沙小红书“网红打卡地”探索分析看,社交媒体成功拓宽了城市消费空间的层次和领域,构建了一个复合“个性”与“从众”的新消费空间,并涵盖了极大的消费者社会阶层跨度。最后,研究指出网络空间和实体空间二者的叠置与传导不断刷新时空观,而“数字孪生”、“网络社会”、“空间生产”理论对新的时空观都缺乏完整的解释力,还需要学界进一步的开创性思考。

05.罗    吉

面向微更新的社区行动规划初探——以武汉市水陆社区为例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罗吉副教授首先就社区微更新的背景、概念、意义,以及相关理论实践进行阐述,他提出社区行动规划是对社区规划在实践层面上的补充,在微更新视角下,传统的“从知识到行动”的社区规划模式亟待更新,“从共识到行动”的社区行动规划理论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微更新视角下社区行动规划的由着不同于传统社区规划的工作框架、规划内容、规划方法及成果表现,其中工作框架包括实现共识与行动的统一的价值取向、兼顾社区发展与社会公正的规划目标、聚焦社区内部与社区主体能力的的规划范围,以及从一方主导到多元协同的规划主体。在此基础上详尽分享了武汉市水陆社区的社区行动规划实践过程,通过总结经验,提出对未来社区规划的展望——社区行动规划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仍需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未来仍需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社区行动规划中引入社会资源。

论文宣讲报告

06.魏    鹏: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武汉市四五城市更新实践探索

07.杨    龙:生命健康视角下村镇医疗服务设施配置“去内卷化”路径探析

06.魏    鹏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武汉十四五城市更新实践探索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 规划师

魏鹏提出国家高度重视城市更新行动,住建部发文明确要求各地城市更新应防止大拆大建,转变以往以拆为主的更新方式,实行“留改拆”并举。武汉市从落实国家要求出发,探索了一条系统性、创新性、操作性的更新行动路径。魏鹏对武汉城市更新当前的成效、问题进行评估分析,基于国家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内涵,明确“十四五”期间武汉城市更新目标、方式和对象的转变,并提出适应更新特征转变的更新行动工作思路。为推进更新行动系统化、整体化开展,分别从规划引领、政策支撑、体制机制建设三个方面,分析武汉城市更新的最新做法,最后提出了当前武汉城市更新行动的重点工作。

07.杨    龙

生命健康视角下村镇医疗服务设施配置“去内卷化”路径探析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研究生

杨龙认为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与蔓延,涉及面由城市地区扩展到村镇地区,城市医疗设施配置不可能短时间内共享于镇村,使得镇村医疗设施陷入了关联失和、共享失序的状态。当前,村镇医疗服务设施无论在配置质量上还是在均衡布局上,离村镇健康高质量发展诉求之间仍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出现了“内卷化”偏向,主要以村镇优质医疗资源严重缺乏,导致村镇(就医)人口不断外流、村镇间医疗服务水平差异明显,导致村镇间服务互嵌较弱、医疗资源配置的稀缺性,导致城乡医疗资源供需错位、层级性设施配置尚未凸显,导致区域共享尚未实现为表征。因此,应从生命健康的原点出发构建以转换空间配置属性、提升服务效能属性、均衡供给需求属性、优化政策制度属性为核心的村镇医疗服务设施配置“去内卷化”路径框架,从而提升村镇医疗设施配置水平,实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以及镇村居民就医保障的社会实效性。

分会场主持人

罗    吉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汪    云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


最后分论坛进入互动交流环节,与会者与嘉宾就城市改造中的问题、武汉市与其他大城市在城市更新中的不同特征、广州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管理经验等问题进行热烈交流。本次会议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与会各方也就对新时期下的城市更新发展寄予了新的希望!



文案:李欣樾、魏亚迪

编辑排版:孔惟洁

审核:罗吉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十月相聚,梧桐语下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2077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