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常玉之美,到底美在哪?

2021-10-04


常玉《红色背景的百合花》,油画、画布,91×50cm,约上世纪40年代,佳士得2021年秋拍估价:100,000,000–150,000,000港元


12月1日,艺术家常玉上世纪40年代作品《红色背景的百合花》将于香港佳士得秋拍中隆重呈献。在常玉的花卉画作中,这是唯一一幅以绚烂红色为背景的百合瓶花画作,乃艺术家对东西艺术融合的巅峰之作,值得藏家们期待!



近三年来,常玉花卉静物画屡创纪录——价格Top 10中有六幅为新纪录,其中2020年7月由佳士得香港拍出的《青花盆中盛开的菊花》以近两亿港元的高价售出,是此前艺术家该题材最高价的近两倍,其高端市场涨幅如此之高,令人惊叹。


常玉《青花盆中盛开的菊花》,油画夹板,110×60cm,1940-1950年代,佳士得成交价:191,620,000港元,创下艺术家静物主题画作拍卖纪录。



超凡的大师之路


遥想上世纪40年代,二战的阴霾笼罩当头,旅居巴黎的常玉也被时代裹挟向前。或许正如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在著作《巴黎的忧郁》中以“异邦人”作为开篇,孤独与现代创造精神成为那个时代主题下的重要产物,对常玉来说亦是如此。


当时,他继承到的遗产已所剩不多,在战时异乡更是生活困窘。再加上绘画材料短缺,他只能购买廉价、低成本的石膏,凭借制作雕塑维持生计。同时,他外表孤傲、敏感,与画商关系冷淡,在旁人眼中是个怪人。张大千在巴黎办展时就曾说:“他是最早留学法国的画家,有中国马蒂斯的称号。他的资格比赵无极要老得多,只是性格特别古怪。”


艺术家常玉 


然而,常玉内心又对生活无比热爱。他常对树讲话,有时会放音乐给植物听。在远离故土的地方,他依然保持着无尽的童心与奇思妙想。吴冠中评价道:“常玉作品中流淌的偏偏是母土的情愫,被深深掩埋的乡愁化作了他艺术的种子,他属于怀乡文学的范畴。”

 

由此,生活的艰难困苦与战争的阴影并未阻碍其对创作的热情,反而不断激发着他。创作于40年代的《红色背景的百合花》就是典例。画中的褐红底色带给人鲜活的生命力。百合花向上生长,或含苞待放,或灿烂怒放,金黄的花蕊闪烁其中,意趣横生。


常玉《红色背景的百合花》(局部),油画、画布,91×50cm,约上世纪40年代,佳士得2021年秋拍估价:100,000,000–150,000,000港元


根据《常玉全集》记载,他一生仅创作了三幅以百合花为题材的画作。一幅下落不明,一幅以深绿为底色,《红色背景的百合花》则是唯一一幅以绚烂红色为背景的百合瓶花杰作,实为珍罕。此外,该作由巴黎画商、常玉重要藏家Jean-Claude Riedel珍藏,后被亚洲私人藏家购入,曾分别在1995年和2001年于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的常玉大展中亮相,并收录于2011年出版的《常玉油画全集》,溯源可靠。


左:常玉《绿色背景的百合花》,油彩、纤维板,91×65cm,约上世纪40年代,由私人收藏;右:媒材与尺寸不详,罗勃·法兰克曾于1949年为此画拍照,其余有关此画作的资料不详。



中西融合之路


常玉《黄桌上的白菊》,油画、木板,101×50cm,上世纪40年代,现藏于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


融会中西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领域,尤其是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极具争议的难题。而当年赴法留学的中国大师先驱们,都在披荆斩棘开拓出具有个人风格典范的中西融合之路。


在画作《红色背景的百合花》中,常玉选用在西方文化中具有独特内涵的百合——不仅是圣母玛利亚的化身,也是梵蒂冈的国花,寓意神圣纯洁。这一题材在常玉花卉画中极为罕见——他更常描绘菊花,共绘制55幅。常玉采用西方圣洁之花为主题,融合东方写意画法,在美学体验和文化融合中,取得了历史性新的突破。


达·芬奇《天使报喜》(Aunnunciation),蛋彩、木板,98×217cm,约1472-1475年

常玉在上世纪40年代以后的作品,另一个重大变化在于色彩的运用,与30年代常用的低饱和度粉色调截然不同。画中天鹅绒般浓烈的红色不由让人想到马蒂斯的代表作《红色餐桌》,同时又与中国传统刺绣风格相呼应,更有传统漆器工艺与红木家具的古朴意趣。


亨利·马蒂斯《The Dessert: Harmony in Red》,布面油画,180×220cm,1908年


在空间上,该作完全摒弃了西方传承千年的透视法,不再强调空间纵深与立体感,而展现出一种平面化、一个纯粹的色彩空间。而百合花枝相互穿插、牵引,如烟花绽放般彰显出丰富的层次感。观众也随着花朵走向目光跳跃,让人联想到考尔德抽象、纯粹且富有动态的几何形雕塑。


亚历山大·考尔德《Black Tulip in the Air》,铁丝、上色金属薄板,80.9×160×160cm,1975年

常玉《红色背景的百合花》(局部),油画、画布,91×50cm,约上世纪40年代,佳士得2021年秋拍估价:100,000,000–150,000,000港元


在线条方面,常玉早年的中国书法训练赋予了其得心应手的表现力。他多采用“一气呵成”的笔法。吴冠中回忆道:“他往往用毛笔一口气速写,这源于他少年时代的书法功力。他早年曾学习过传统中国画,与书画久有姻缘,也正是书画之韵赋予了他油画之魂。


常玉《红色背景的百合花》(局部),油画、画布,91×50cm,约上世纪40年代,佳士得2021年秋拍估价:100,000,000–150,000,000港元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Walking Woman I》,铜,149.9×27.6×37.8cm,1932-1936年,现藏于泰特美术馆


更重要的是,该作蕴含的东方诗意语言令人难以忽视。虽使用西方油画媒材,其独特的“写意”技法却淋漓展现了东方美学精神。而这种风格也对彼时的巴黎艺术界产生了影响。艺评家安德烈·瓦那东在《巴黎:外国艺术家的角色和作用》这一权威性文章中曾写道:“外国艺术家建立起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艺术氛围,在这些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之中,他们贡献的超过巴黎给予的……作为巴黎画派成员的常玉,我们并不能给出界定到底是巴黎画派滋养着常玉,还是常玉影响了巴黎画派”可见,其在中西融合上早已炉火纯青。



常玉《静月莹菊》,油彩、纤维板,91.5×48cm,约上世纪50年代,佳士得2021年春拍成交价:118,645,000港元


回顾常玉的大师之路,从早年接受中国传统书画训练,到1919年游学上海、日本,再到长期旅居巴黎直至去世,其艺术生涯与同时期其他画家“同途殊归”。他性格叛逆、崇尚波西米亚式的生活方式,选择了“巴黎画派”云集的大茅屋画院,接受更加前卫、非学院式的现代艺术教育。


常玉《红色背景的百合花》,油画、画布,91×50cm,约上世纪40年代,佳士得2021年秋拍估价:100,000,000–150,000,000港元

同时,他常穿梭于其他艺术家工作室参观,还在咖啡馆和酒吧观察周围的人。这些经历如同波德莱尔对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的赞扬:“从少年时代起就把全部时间用于锻炼他的手、记忆力和眼睛,以便他的想象力准备更可怕的武器”虽然不断吸取西方现代艺术形式,但常玉从未停止对本土文化的热情表达,且毫无矫揉造作和功利心,这种纯粹独立的精神至今仍回响不绝。

编辑、文  张剑蕾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1863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