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独家解读 | 10年4批85家,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原创 2021-10-02



近日,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30家拟认定第四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单,其中集聚类基地5家、单体类25家。自2012年启动首批基地认定工作以来,全国四批次共认定示范基地85家,基本形成了以文化为内容核心、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文化科技交互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1+1>2”的叠加效应日益彰显。


 

作者 | 小军哥(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 曹雨蒙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5468字 | 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给科技注入文化的灵魂。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2012年以来,科技部与中宣部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等相关部门,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工作为引领,大力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先后分三批共认定55家基地。加上本次拟认定的30家,全国基地总数将达到85家。那么,什么是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它们评选认定标准是什么?又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和业绩?



基地的由来和发展

 
科技进步与体制机制创新一样,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着眼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并就此作出部署。

2010年,科技部、文化部分别组成调研组,分赴广东、江苏、山东、江西、云南、浙江等地开展文化与科技融合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2011年7月,文化部与科技部建立了部际工作会商制度,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启动了联合研究制定《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联合行动计划(2011年—2015年)》、联合认定“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等工作。


同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文化科技创新。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12年5月,科技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12个单位在深圳联合召开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并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作了部署。此举标志着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正式启动。


《纲要》提出,到2015年,要明显提高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以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主体的产业化载体建设全面推进,初步建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到2020年,要实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得到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形成完善的文化科技支撑体系。

与此同时,科技部与中宣部会同相关部门分别于2012年、2013年分两批共认定34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前两批重点聚焦区域性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艺术展演、专业内容知识服务、数字出版、影视媒体融合、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等方向和重点行业,侧重促进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和升级,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集聚发展。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规划部署。2018年3月,针对文化和科技融合在探索阶段存在认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科技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文旅部、广电总局研究制定了《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国科发高〔2018) 72号)首次将基地分为单体类和集聚类,并从管理机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及考核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2019年9月,按照新的“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科技部、中宣部会同中央网信办、文旅部、广电总局开展第三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报认定工作。经合规性审核、专家函评、会议答辩、调研实勘、部门商议、公示等环节,认定5家集聚类基地、16家单体类基地。加上本次新公示拟认定的5家集聚类基地、25家单体类基地,四批次共认定85家示范基地。


综上所述,“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是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等政策规划,依据《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由科技部与中宣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认定的创新型基地。

拟认定30家基地特点与亮点

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本次(第四批)拟认定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无论是数量、质量和规模都较前三批有显著提升,这也标志着基地创建工作持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入选数量“两多一少”。本次新公示拟认定30家基地,入选总数与首批16家相比较多出近2倍;与第二批18家相比较多出12家;与第三批21家相比较多出9家,为历批之最。除了总量大之外,按照“2018认定管理办法”申报类别,单体基地多达25家,也是数量最多的一批。而相比第一、二批34家集聚类基地,本次与第三批一样保持5家不变,大幅度减少。


二是示范领域“各有侧重”。从本次公示名单所涉及领域看,文化旅游领域成为最大亮点,入选多达5家,占比17%;其次文化创意和互联网应用与服务领域各4家,分别占比13%;再次是媒体融合、数字出版、文化装备制造、数字技术运用等4个领域各3家,分别占比10%;此外智慧文博(文保)有2家,占比7%;文化艺术、智慧广电、影视(游戏)领域各1家,占比3%。


三是区域分布“东强西弱”。从此次公示的30家拟定基地区域看,在数量上总体呈“东强西弱”的态势。东部地区有2市6省21家基地入选,占总数的70%。其中,北京市独占鳌头、有6家基地入选,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各有3家基地入选;福建和辽宁各有2家。中部地区有3省4家基地入选,占总数的13%。其中,湖南省2家,安徽和河南各1家。西部地区有3省2区5家基地入选,占总数的17%。


四是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在推动基地建设过程中,各地积极扶持国有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加大知名民营文化企业和创新成长型企业培育,不断扩大领军企业认定范围,一大批民营成为推动基地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据统计,此次公示的25家单体型基地中,民营企业17家,占比68%;国有企业有7家,占比28%;文化事业单位1家(故宫博物院),占比4%。此外,在前3批认定的39家集聚型基地里,也集聚了腾讯、优酷、阅文、爱奇艺等一大批领军民营企业。


综上分析可见,近年来,尤其是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等新兴技术对文化领域和文化产品带来颠覆性影响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基地创建工作也发生了较大变革:从被动融合走向主动融合,从浅层次融合走向深层次融合,从优势领域融合走向全产业链融合,从“文化+科技”向“文化×科技”模式升级。

发展成效和探索实践经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6个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82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9%;占全部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3.5%,比上年同期提高0.6%。其中,互联网广告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3个细分行业营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30%。

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 图片来源:网络

从2011年调研谋划到2011年《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联合行动计划(2011年—2015年)》出台,从2012年首批全国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诞生到2021年第四批基地名单公示,经过10年的实践与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催生的新型业态、新产品和新模式,正在成为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前3批55家基地发展现状看,已取得了初步发展成效和探索实践经验。

一是统筹规划清晰。在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科技部、中宣部会同相关部门坚持需求导向,统筹政府和市场作用,统筹应用示范与成果推广,引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2019年先后出台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

尤其是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强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成果产业化推广、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等八个方面重点任务,并提出到2025年建成100家左右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0家左右引领行业发展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军企业。


二是政策支持有力。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工程,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已形成强大共识,各地把加强政策保障作为推动基地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抓手,多层级、多维度进行激励引导。截至目前,31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还在用地、资金和人才等要素上给予重点支持。

第六届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峰会宣传图 图片来源:活动行网站


如,北京海淀区先后出台《海淀区文化与科技融合行动计划》《海淀区文化与科技融合集聚区认定和管理办法》,统筹20亿元支持资金和200亿社会资本,共同支持文化与科技融合重点项目建;2016年江苏省出台《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二十条政策措施》等政策也明确,对进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三级财政给予不超过3年的培育奖励。

三是集聚效能增速。目前,现有的集聚类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多以高新区或综合文化产业园区为依托建立,拥有得天独厚的要素优势和组织管理机构,为基地建设走“一区多园”“一园多区”之路提供了支撑。如,西安文化科技创业城产业园作为西部首家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围绕新文创、新零售、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五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一园两区三带”新兴产业生态圈。

图为西安文化科技创业城产业园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图片来源:文化曲江官网


据相关报道显示,截至2020年底,该基地集聚陕文投、曲文投、优酷、喜马拉雅、可视可觉科技等各类领军企业共7860家,拥有北大科技园、清华启迪科技园、浙江文创产业园等特色众创空间63家。申请专利251项,企业融资30亿元,孵化创业创新项目500个,星空企服注册企业3000余家,带动就业人数10万人,文化产业增速连续保持20%以上。

四是引领作用凸现。近年来,随着文化和科技融合工程深入推进,文化为5G+8K”、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形成了一系列文化科技类的实用新型专利,催生出大批互动性强、体验性好的数字化文旅新产品和新场景,逐渐成为全国性文旅类专业展览交易会的新宠儿。2018年,“文化科技融交会”落户南京,成为全国唯一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品技术展示交易平台,自2018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

中国(南京)文化科技融交会示范基地展区 图片来源:“融交会”官网


与此同时,在前不久和刚刚结束的北京服贸会、深圳文博会上“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果”展区,无论是数字文物库、故宫名画记、媒体艺术《清明上河图》等文化IP的科技化呈现,还是AR魔镜互动合影系统、VR技术支持的直播演唱会、人工智能电竞体验仓等文科融合新成果展示,无不是展馆内吸引观众最多的地方。

结语

习近平主席9月26日致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起手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综合前文分析,目前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尚处于实践发展阶段,仍然存在组织机构不够健全、部门间协调不够顺畅、文化科技型人才缺乏、基地建设投入不够、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备等制约文化和科技融合潜力释放的现实问题。但是,随着文化强国、科技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文化之魂一定能孕育出更多的科技创新,科技之光也必将照亮传统文化复兴路,让更多的文化科技产品惠及于民。


 话题互动 
您对“文化+科技”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三川汇文化科技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文化科技 融交汇

1407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