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脱口秀火了,哪位艺术家最爱吐槽?

原创 2021-09-13



今年八月,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ksy)在英国多地创作。



当下,《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等节目备受年轻人喜爱,为工作学习“内卷”到精疲力尽的他们提供片刻的放松与情绪发泄。这种“吐槽”如人之本性,艺术家们亦是这方面的高手。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了解艺术界的“段子手”。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海报


脱口秀一词源自英文“Talk Show”的音译,在英文中指的是《今夜秀》《艾伦秀》等电视对谈节目。而在中文语境的传播过程中,脱口秀却逐渐指向另一种形式——单口喜剧(Stand-up Comedy),即喜剧演员一个人站在舞台上,通过讲述个人经历、对社会议题的见解,用双关、谐音等一系列方式逗笑观众。而艺术界也不缺“毒舌喜剧人”……



逗弄观众第一名?


雷内·马格利特《La Clairvoyance》,布面油画,54×64.9cm,1936年


看到以上这幅画,你笑了吗?笑了请扣1,没笑请扣2。


1. 好笑

好巧

2. 不好笑

笑点不同如何做朋友


作为超现实主义大师,雷内·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在创作中总会融入几分脱口秀式的幽默,但相对较为含蓄,偏“冷笑话”。在脱口秀表演中,一个笑话的核心分为两部分——铺垫(set-up)和笑料/梗(punchline)。

雷内·马格利特《Les compagnons de la peur》,布面油画,70×92cm,1942年

雷内·马格利特《禁止复制》(Not to Be Reproduced),布面油画,81.3×65cm,1937年


而马格利特的作品也总会给人一些意料之中的“铺垫”——如画蛋几乎是所有画家的必备基本功,艺术家全神贯注凝视着桌上的,仿佛静止一般;但同时又有出乎意料的“梗”——画家看着画出来的竟是展翅欲飞的鸟。


这种逗弄观众视觉感知的方式是马格利特的拿手好戏,如著名的“这不是一个烟斗”,还有从树叶中长出的猫头鹰、一根羽毛支撑的比萨斜塔、面对镜子的两个后脑勺等。


雷内·马格利特《Memory of a Journey》,布面油画,37×30cm,1955年

雷内·马格利特《这不是一只烟斗》(Ceci n’est pas une pipe),布面油画,63.5×93.9cm,1928-1929年


不过,马格利特更像是新一季脱口秀大会中的喜剧演员鸟鸟,风格内敛而不张扬,让人细品之后会心一笑。当然,并非所有艺术家及作品都如此。比起含蓄表达,许多艺术家们都喜欢直截了当地吐槽,让吃瓜群众“大饱口福”。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演员鸟鸟



“Diss”藏家谁最强?


虽然藏家作为“金主爸爸”看似掌握买卖大权,但许多艺术家并不会向“钱”看齐。美国色域画派代表人物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在圈内就是出了名的“难搞”


艺术家马克·罗斯科


一次,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妹妹珍妮(Jean)来罗斯科工作室看画,如同在奢侈品店买衣服,想买一两幅回去挂在家里,问艺术家如果不合适可否包退,放今天大概就是问淘宝店家支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艺术家当时估计要翻白眼了,毫不客气地回绝:“我的画从来不包退,也从不是为了跟某些东西相搭配。”


马克·罗斯科《No.3/No.13》,布面油画,216.5×164.8cm,1949年


另一次,罗斯科正在创作暗色系画作,一藏家想要“换货”,因为作品太阴郁,问艺术家能否画一幅红黄橘色的。罗斯科反问:“这不是地狱的颜色吗?”言下之意,你想生活在地狱?虽然罗斯科也曾画过多幅这样明亮配色的画,但顺着对方是绝不可能的,最后以他把钱退给藏家而告终。


马克·罗斯科《Untitled》,布面油画,1962年
马克·罗斯科《橘、红、黄》(Orange, Red, Yellow),布面丙烯,236.2×206.4cm,1961年

此外,他曾撕毁与纽约西格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的订单,不愿为其高档餐厅创作装饰画。这件事在艺术界广为流传,人们也很好奇他最初为何会答应。罗斯科在1959年的一次谈话中提到:“我想毁掉在那里用餐的每个杂种的胃口。如果餐厅拒绝用我的画,于我而言将是终极赞美,但他们居然同意了。”可见,艺术家多半是自己玩脱了。


罗斯科的展览现场


总之,在挑选藏家方面,罗斯科十分挑剔。而且他会把出尔反尔者“拉黑”,并对藏家转手卖画的行为深恶痛绝。因为艺术家将画视作自己精神世界的外延,而自己挑选的藏家卖画无疑是一种“背叛”。



反击or歧视?

克利福特·斯蒂尔《1949-A-NO.1》,布面油画,236.2×200.7cm,1949年

如果说罗斯科只是挑剔藏家,其好友、同为色域绘画大师的斯蒂尔(Clyfford Still)则是直接拒绝市场。他从50年代到1980年去世,不卖画、不办展,禁止别人复制其作品,而且脾气暴躁,拒绝任何艺术评论。



克利福特·斯蒂尔《PH-971》,布面油画,287.6×375.9×5.7cm,1957年


他将最初使用“色域绘画”一词的艺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形容为“矮小又好色”,他还写信给另一位艺评家哈罗尔德·罗森伯格(Harold Rosenberg,讽刺对方的评论是在“随地大小便”,沉迷于“臭水沟般的表述”,并暗讽他是“老鼠成精变成人”。


克利福特·斯蒂尔《PH-144(1947-Y-NO.1)》,布面油画,174×149.9cm,1947年
克利福特·斯蒂尔《PH-578》,布面油画,254×176.5cm,1965年


如果说对男性艺评家是恶语相向,那么对女性艺评家,斯蒂尔的做法就更过分了。1952年,他曾给一个批评自己的艺评家、普利策奖得主艾米莉·吉瑙尔(Emily Genauer)邮寄了一条婴儿内裤(穿纸尿裤后使用),并附上卡片,阴阳怪气道:“希望这能帮助你缓解周末的折磨,克莱福特·斯蒂尔敬上。”这似乎在说:你还是在家带孩子吧!


斯蒂尔寄给艺评家艾米莉的内裤


如此行为无疑是一种性别歧视。而在多年后,艾米莉将这条内裤赠予史密森(Smithsonian)学会的“美国艺术档案馆”,将斯蒂尔这一“黑历史”公之于众。


“怼天怼地怼空气”


班克斯(Banksy)《Sale Ends (LA Edition)》,丝网印刷,47.2×68.5cm,2006年


今年春拍,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斯的作品《扭转时局者》(Game Changer)拍出1675万英镑的高价,打破其作品拍卖纪录。这似乎在暗示他于十多年前对画廊代理的不屑一顾:“互联网让画廊变得可有可无,为何我要和画廊五五分?


班克斯《扭转时局者》,布面油画,91×91cm,2020年


没有画廊包装、单枪匹马的他依然可以取得如此成绩。或许“单枪匹马”并不准确,毕竟他在Ins坐拥千万粉丝,这就是底气。同时,正如其在涂鸦中对社会与政治事件的关注,他在作品集《Wall and Piece》(与《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谐音)中也“怼天怼地”:


“现代艺术是一个灾难的时代。”


“所有艺术家都愿意为自己的作品受尽折磨,但为什么很少人做好准备学习画画?”


今年八月,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ksy)在英国多地创作。


“有的人成为警察是因为他们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有的人破坏公物(涂鸦)是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看。”


“最为深重的罪孽不是由打破规则的人犯下的,而是由遵守规则的人。正是后者投下炸弹、屠杀村庄。”


班克斯的标志性“扔鲜花者The Flower Thrower)图案

班克斯《Avon and Somerset Constabulary (Red and White)》,布面喷漆,85×69cm,2000年


不仅如此,他对版权的态度也颇为有趣,曾“拉踩”同行道:“失败者才需要版权。(Copyright is for losers.)”这也导致了其假冒展览和作品泛滥。而由于他本人始终保持神秘,其标志性“猩猩”和“扔鲜花者”图案的商标纠纷案相继以失败告终。


班克斯的标志性“猩猩”图案



“博物馆不公平!”


如果说男性艺术家大多为别人如何看待其作品“恼羞成怒”,那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部分女性艺术家还在“不被看见”的泥沼中挣扎。1985年,由一群女性主义艺术家组成的“游击队女孩”(Guerrilla Girls)在纽约成立,以抗议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彼时举办的群展——165位参展艺术家中只有13个女性,占比约8%。


“游击队女孩”制作的海报


这些游击队女孩头戴猩猩面具,并发出愤怒诘问:“是否只有裸体女性才能进入大都会博物馆(馆藏)?场馆现代艺术版块的女性艺术家比例不超过5%,但85%的裸体作品都是女性。”


“游击队女孩”制作的海报


在今天看来,这或许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30多年前却足够振聋发聩。而当下,越多越多的女性脱口秀演员出现在舞台上,她们调侃男性、吐槽自身经历,一改“被叙述”“被描绘”“被开玩笑”的现状,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有人说性别议题是“财富密码”,可惜2020年福布斯富豪榜依然被男性占领,前20中女性仅两人……


脱口秀演员黄阿丽

脱口秀演员杨笠

在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女主角在上世纪50年代从一名家庭主妇奋斗成为脱口秀演员。


无论是用绘画表达幽默,还是吐槽藏家、艺评家、画廊以及博物馆的不公平现象,艺术家们用各自的方式传达个性、想法与理念,也维护自己的权利。人们常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那些从自身经历“提炼”的“段子”在引人发笑之余也让人深思,这或许就是脱口秀以及吐槽的意义与魅力所在。你喜欢看脱口秀吗?欢迎留言分享你喜欢的脱口秀演员。




编辑、文  张剑蕾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艺术绘画 博物馆 展示

1651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