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假”画也值钱?

原创 2021-09-15



张大千《莲花》(仿石涛),黄纸水墨,166×74.3cm



作品真伪一直是艺术收藏中的热门话题。无论仿作还是高清扫描版,都无法全方位复现原作笔触、色彩和情感。但市场并未把这些精致复制品拒之门外,仿作们不仅登堂入室,还卖出了高价。高价购买复制品究竟值不值?名画仿作能创造升值神话吗?




名作高仿,水涨船高?


毋庸置疑,珍藏于卢浮宫的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是无价之宝,其“山寨”画也身价惊人:近日,佳士得巴黎在网上拍卖了创作于17世纪早期的《赫金蒙娜丽莎》(Hekking Mona Lisa),成交价高达29万欧元。


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追随者《赫金蒙娜丽莎》(Hekking Mona Lisa),布面油画,79.5×47cm,约17世纪早期


其实此前,《蒙娜丽莎》的仿作也曾多次拍出过高价:早在1995年,曾为法国皇室收藏的《弗农蒙娜丽莎》(The Vernon Mona Lisa)在苏富比纽约以55.2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20191月,一幅创作于17世纪的《蒙娜丽莎》复制品以169.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同年11月的苏富比巴黎,另一幅“山寨蒙娜丽莎”以61万美元高价售出……


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追随者《弗农蒙娜丽莎》(The Vernon Mona Lisa),布面油画,74.3×59.1cm17-18世纪

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板面油画,77×53cm,约1502-1506


“仿冒”《蒙娜丽莎》何以实现高价?毕竟长久以来,复制品都处于鄙视链底端,艺术市场向来推崇独一无二的真实性,谁都愿意购藏真迹原本,以寻求巨大投资潜力和高额升值空间。

列奥纳多·达·芬奇工作室《普拉多蒙娜丽莎》(Prado Mona Lisa),板面油画,76.3×57cm,约1503-1516

艾尔沃思蒙娜丽莎》(Isleworth Mona Lisa),布面油画,84.5×64.5cm16世纪早期


究其原因,还是神奇的“蒙娜丽莎光环”在起作用。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品相比,藏家当然对那些艺术巨匠的名作更感兴趣,因为原作艺术价值已有了市场和学术的长久认证。

但真迹却只有一幅,且大多在博物馆或收藏大家之手。对藏家而言,即便无法拥有原作,得到一幅精致复制品也还算是慰藉。在这种层面上,伪作也凸显了真品的持久吸引力。

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追随者《施洗者约翰》(Saint John the Baptist),板面油画,60×44.4cm,约16世纪早期
列奥纳多··芬奇《施洗者约翰》,板面油画,69×57cm,约1513-1516


由此,达·芬奇和其他文艺复兴大师的精致仿作始终魅力不减:2019年7月,出自达·芬奇另一“粉丝”之手的《施洗者圣约翰》以41万美元的高价拍出;拉斐尔的仿作同样价值不菲,“山寨”《圣母子像》在2018年的佳士得纽约以55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拉斐尔的追随者《圣母子》(The Peruzzi Madonna: The Madonna and Child),板面油画,60.3×44.1cm,约15-16世纪

斐尔《圣母子》(Small Cowper Madonna),板面油画,59.5×44cm,约1504-1505



名家仿名作


当然,不是所有山寨都能成为市场宠儿,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印刷品和粗制滥造的地摊货,就算被冠以再响亮的名头,也毫无收藏价值。因此,除原作光环外,复制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也是收藏的重要考量因素。

·米格伦《以马忤斯的晚餐》,布面油画,115×127cm1936-1937


作伪可能是证明这一点的最极端案例。尽管它历来为藏家们所深恶痛绝,在艺术上却并非一无是处。造假也是门技术活,为了模仿去世已久的艺术家,作伪者必须有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史知识,要知道达·芬奇会不厌其烦地在作画前打八层白底;要懂树木年代学,了解胡桃木被砍掉50年后就分辨不出年代……


·米格伦《基督之首》,布面油画,48×30cm1939


就像臭名昭著的凡·米格伦(Han van Meegeren)一样。

他被称为史上最牛造假者,其复制的《以马忤斯的晚餐》(The Supper at Emmaus)骗过了最资深的维米尔学者的眼睛,在1938年以52万荷兰盾高价售出;仿作《基督之首》(The Head of Christ)在1941年以47.5万荷兰盾的价格被荷兰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收藏;还因其伪作太“真”,导致维米尔的真迹《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被长期冷落,认为是仿制品而非原作。

·米格伦《弹琴的女人》(Woman Playing the Cittern),布面油画,58×47cm1930-1940


而且米格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伪作中加入了相当多的创造性。一般而言,评价复制品,核心判断标准就是“它与原作有多像”,一开始就是以原作为基准的。

约翰内斯·维米尔《窗边读信的女人》(Girl Reading a Letter at an Open Window),布面油画,83×64.5cm1657-1659


但米格伦另辟蹊径,从不简单复制大众熟悉的维米尔成熟期的作品,而是在深入研究画家不同时期风格的基础上,选择作品稀缺的、深受卡拉瓦乔影响的青年时期作品进行再创造,画出了一幅幅令人信服的“沧海遗珠”。


·米格伦《读信的女人》(Lady reading a letter),1935-1936

约翰内斯·维米尔《读信的女人》(Woman Reading a Letter),布面油画,46.6×39.1cm1663


也因此即便在东窗事发后,米格伦赝品的待遇也与真迹一般无二,甚至能堂而皇之地参加展览:2014年《基督之首》在美国展出时,安保费高达19万元人民币。

其画作之所以有如此持久的吸引力,无疑是因为米格伦对维米尔的个人偏好、构图方式、配色风格、运笔技巧了然于胸。那些逼真到极点的伪作和真品极其相近,它们以一种深刻的领悟,近乎完美地汲取了原作对艺术独一无二的贡献。

《洛神赋图》(局部),绢本设色,27.1×572.8cm,宋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我国的“山寨”书画也不少。大多目前可见的传世名画,原作早已不存,博物馆收藏的均是后世摹本,“书圣”王羲之就无一件真迹存世,现存的均为仿品或摹本。此外,很多皇帝也是书画发烧友,就像宋徽宗赵佶,不惜重金开设了宫廷画院,以网罗丹青珍品和书画名家。


《洛神赋图》(局部),绢本设色,26.3×641.6cm,宋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在绘画学习中,他十分重视古人“格法”,命人每旬将宫廷收藏的两幅名画“押送”到画院供大家临摹学习。现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黄居寀《芦雁图》和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捣练图》就是在“传移摹写”下产生的。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绢本设色,52×148cm,宋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宋徽宗赵佶临摹《捣练图》(局部),绢本设色,37×147cm,宋摹本,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而从投资角度看,最具市场潜力的假画当属名家仿名家的精品赝作。临摹前人杰作是中国传统画家学习的必经之路,因此历史上名家仿名家,代有其人。如书画全能选手赵孟頫,仗着皇族之后的身份近水楼台先得月,模仿过智永、颜真卿、米芾的书法。

赵孟頫《二羊图》(局部),纸本水墨,25.2×48.4cm,元代,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赵孟頫《幽篁戴胜图》,绢本设色,25.4×36.2cm,元代,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例如智永墨迹《真草千字文》就曾被他多次临仿,自称摹写过不下百幅。现传世两幅:一版藏于上海博物馆,一版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字迹均典雅秀美,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


赵孟頫还是王羲之的超级迷弟,临仿其作品几近成瘾,对《兰亭集序》一帖精研极深。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行书临兰亭序卷》就是其晚年所作,点画刻意精心,行笔端稳清劲,笔法精良,乃博物馆珍品。


赵孟頫《七绝诗》册,纸本行书,34.7×35.3cm,元代

赵孟頫《临兰亭序》卷(局部),绢本行书,27.4×102cm,元代



造假的沃土


由此,仿作之所以能实现高价,不仅有原作光环加码,其本身艺术价值和仿写者声名同样重要。强强联合,高价自然无可争议。


冯承素《冯摹兰亭序》卷(局部),纸本行书24.5×69.9cm,唐代


一方面其诞生得益于名家对前人风格的探索,因此大多并非照搬原作,而是有一定的创造性;即便是不掺杂任何个性的副本,也不能简单等同于如今的数字复制,而是因其年代久远取代了早已遗失的真迹,成为了博物馆“座上宾”。


传褚遂良摹《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局部),纸本行书,24×88.5cm,唐代

世南摹《虞摹兰亭序》卷(局部),纸本行书,24.8×57.7cm,唐代


但这些仿作只是艺术复制品的冰山一角而已。就市场规模来看,更多的艺术复制品走的还是中低端“亲民路线,为商业赢利而制作,实用价值远大于收藏和投资价值。


张大千《仿石涛山水》(局部),纸本设色,184×72cm1936


显然,仿真字画满足了公众“附庸风雅”的愿望,推动了艺术传播,是于社会有益的市场方向。但现实是,复制却扰乱了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书画市场造假现象尤为严重:齐白石一生约作画两万多件,但仅在北京,每年百余场拍卖会竟处处可见“齐白石”。


张大千《仿石涛山水》(局部),纸本设色,220×95.5cm


在暴利驱动下,造假者完美践行了与时俱进,照相扫描和书画专用着色技术等科技造假手段层出不穷,足以骗过内行,为鉴定设置了高难度障碍。造假、售假、拍假的行业现实就像一颗毒瘤,动摇着艺术市场持久繁荣的根基。


张大千《仿石涛山水》(局部),纸本设色,220×95.5cm


由此需要追问的是,如何定义恶意造假与艺术复制?原作知识产权该如何维护?艺术复制产业又该由谁监督?这些问题都是规范复制品市场、推动其良性健康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毕竟,艺术收藏不该为假画埋单。




编辑、文  马钰坤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作品展示 绘画作品 素描绘画

3323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