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通知 |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LOGO征集大赛

2021-09-29



面向“十四五”,锚定2035,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作为杨浦区“四大功能区”之一,将不断深化“三区联动、三城融合”核心理念,全力推进建设世界级创意产业核心区、国家级创新创业集聚区和上海未来生活引领区,形成宜创宜居宜业的创新氛围,打造“无边界”创新街区。为强化、提升和打造环同济创新街区,带动区域发展,特面向全球征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LOGO标志,并以此形象为基础,设计建立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整体视觉系统及其衍生设计系统。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是上海市杨浦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城区发展理念,与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和科教资源外溢相结合,共同孕育出来的丰硕成果。它创造了“政府引导、学科支撑、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是中国大学产学研和学科建设的杰出示范,也是我国传统工业城区向知识创新城区成功转型的经典案例。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规划布局“一核一圈多点”,“一核”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核心,面积约2.6平方公里。2020年核心区总产出495亿元,每平方公里产出超19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作为区校合作的优质试验田,环同济从校区中走出,催生了园区,融入了社区,不仅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创新创业核心孵化园,也是区域经济助推器与压舱石,成为杨浦乃至上海的一张亮丽名片。


环同济背靠同济大学,依靠丰富的人才储备和技术资源促进了现代设计产业快速崛起,成为上海标志性设计产业集聚区,具有产业特色鲜明,双创要素集聚,设计活力奔涌等特色。目前,环同济已形成了以现代设计产业为主导,上海市政总院、同济建筑设计院、同济规划研究院、上海邮电设计院、上海勘察设计院和上海联创设计等集团为龙头,众多中小企业遍布的“企业生态系统”。


截至2020年底,环同济内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3646家,其中80%的企业为设计类中小企业,80%的创业者为同济师生。街区遍布设计类中小企业与同济大学创业师生,营造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就有产业链”的“热带雨林”式双创环境。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杨浦区是上海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拥有“百年市政”、“百年大学”、“百年工业”丰厚底蕴。杨浦区一直以来坚持“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的转型发展之路。

 

未来,杨浦区将着力发挥战略机遇、高校集聚、空间载体、双创品牌的“四大优势”,努力建成高标准人民城市实践区、高能级科技创新引领区、高水平社会治理先行区、高品质生态生活融合区,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人民城市标杆区。




大奖( 1名 )
奖金 60000元+获奖证书 
(*同时获得项目后续 VIS 设计合作的优先权)

二等奖( 2名 )
奖金 10000 元+获奖证书

三等奖( 3名 )
奖金 5000 元+获奖证书

*注: 以上奖⾦均为税前金额,获奖者应⾃行按照中华⼈⺠共和国及相关地区的法律规定纳税。

征集作品截止时间:
2021年10月20日 24:00(北京时间)

 (*此截⽌时间为邮件送达时间,逾期将不具备应征资格。)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品牌标识设计征集组委会



学界专家

娄永琪  
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设计创意学院院长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世界设计组织 (WDO) 执委

长期致力于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实践、教育和研究,积极探索设计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新角色、新方法和新工具,并将“设计驱动式创新”应用到城乡交互、产业转型、创新教育、社区营造、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先后获得芬兰总统狮子一等骑士勋章、光华龙腾奖建国70周年中国设计70人金质奖章。



业界专家

韩家英
韩家英设计公司创办人

著名设计师,韩家英设计公司创办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客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创新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学术委员。
曾荣获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金奖、新周刊“中国最具号召力设计师”,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中法文化交流贡献奖以及日本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捷克布尔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等众多国际奖项。
1993 年创立韩家英设计公司,现于深圳、北京、上海、香港四地设立工作室。二十余年间,为万科、故宫文化、招商银行、康佳、怡宝等众多知名企业成功塑造品牌形象。
2003年举办《天涯》杂志系列海报法国个人展,2012-2014年在北上深三地举办“镜像• 韩家英设计展”,同时出版《5000×50×500》与《镜像》书籍。2012 年担任首届中国设计大展平面策展人,2014年担任世博会博物馆标志全球征集“国际评委”,2014 年担任第一届深港设计双年展视觉创意总监,2016年受邀参加华沙海报双年展五十周年特别展“50/50/50”。2016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评审。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担任台湾金点设计奖复审评委,2018年担任第三届深港设计双城展创意顾问。2018年担任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委员会委员,2019年担任纽约ADC大奖评委。


刘治治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

著名设计师,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师,AGI会员。致力于研究当代社会与平面设计之间的互生关系,屡获国际大奖,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朱德才 
英途联盟创意总监/深圳市前沿艺穗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UBIES亚洲中国区负责人

毕业于London University of Arts伦敦艺术大学互动多媒体研究生专业。回国后创办英途联盟,设计作品曾荣获多个国际设计奖项。现主要负责品牌设计及文化创意传播工作,擅长于消费类品牌体验设计及传播,专注于艺术管理及生活方式创新研究。作为深圳著名设计创意人曾担当深圳平面设计协会主席一职,组织策划众多国际重要设计活动。近年,发起成立深圳市前沿艺穗艺术中心,透过艺术策展及节事运营,推动各类文化艺术全方位发展,建立一个持续释放艺术活力与创意能量的互动交流平台。


陆俊毅  
上海创之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媒体运营总监

平面设计师、资深文化与艺术设计传媒人,陆俊毅_设计现场主理人,上海东华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上海创意工作者协会理事、纽约ADC艺术指导俱乐部会员。曾担任40under40建筑师展联合策展人,印象太仓平面设计展策展人,50/100全球华人新锐展策展人,纸介艺术设计邀请展联合策展人,荷兰百年展上海巡展联合策展人,“同/异”2013同济跨学科设计论坛暨上海平面设计师联展联合策展人,ShanghaiType动态字体秀项目策划人,上海国际兰展海报邀请展策展人,沪澳当代平面设计展策展人、2014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顾问会成员,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之科艺融合版块参展项目界面的延展单元策展召集人;西岸x——区域视觉形象国际征集评审、上海博物馆logo征集评审;2018、2019、2020白金创意国际大学设计大赛媒体评审;2021泰达杯青年创意设计大赛评委;Graduate DesignLive项目创始人,Young Blood Award 联合发起人;The Graduate Online Talk联合发起人。设计作品曾获得2021日本富山海报三年展金奖、入选亚太设计年鉴、VMD设计100展、上海艺术设计展、金点设计奖、亚洲平面设计双年展等。


1、作品符合该区域的未来发展战略,主题鲜明、创意独特、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便于大众识别、记忆和推广,适合在各种介质的媒体上传播与应用;形象高雅美观、形式简洁明快,易于被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人士理解和认同。
2、所有提交作品应包括抽象图案,“环同济知识经济圈”/“Pan-Tongji Knowledge Economy Zone”中英文全称、至少三项场景化应用设计延展,兼具充足的形象表现力和艺术感染,适用于整体形象组合及多种应用,如建筑外观、展会展览、路牌标志、宣传资、数字媒体等其它衍生产品;做到图文并茂、和谐融通,有充足的形象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3、投稿作品提案须以 PPT(PC)或 Keynote(MAC)格式排版(不超过10页)页面⽐例为 16:9,提案演示⽂件字体统⼀使⽤思源黑体,以邮件⽅式发送至征集邮箱:
PanTJLogo@qq.com(不区分大小写)
4、所有作品资料提交时需在同一封电子邮件中,并随附亲笔签名/盖章的参赛承诺书扫描件(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4Y0UgDBPdG4w8dzUxStGWA,提取码:LOGO;标题应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形象标志设计征集+姓名+手机号码”的形式规范,建议提交两个或两个以上作品⽅案参与评选。
5、所有提交作品必须为提交作者的原创作品,并对其应征作品的版权与著作权承担完整法律责任,评审委员会对涉嫌抄袭的作品有权不予采纳。

附:相关参考资料(杨浦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有意参加征集活动者,

请详细阅读参赛要求,

作品发送至组委会邮箱即可


联系人:

贺蒽堂


联系方式:

137 7813 2833

PanTJLogo@qq.com


本次征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征集组委会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1470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