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探访华东保育院青州旧址

原创 2021-09-18


走进位于山东青州的华东保育院旧址,迎面看到的是一口老旧的水井。时光倒流,仿佛回到了那个艰苦奋斗的岁月。中共中央华东局为中共中央的派出机关,1945年10月25日,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中共中央华中局与新四军军部机关北移到达山东,华中局与山东分局合并组成中共中央华东局,饶漱石任书记,陈毅、黎玉任副书记。华东局统一领导华中和山东的全盘工作。华东局除了领导当地的党政机关,还负责后勤工作。在华东局的领导下,成立了华东保育院。


华东保育院创办时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左一为保育院政治协理员邓六金,左二为院长李静一


战争年代,干部和烈士的子女无法安置,成了大家的后顾之忧。为了解决干部们的顾虑,华东局决定成立保育院,专门看护部队子女,让孩子们顺利成长并学习文化知识。保育院的负责人要由识文断字、胆大心细的女干部担任。领导们想到正在等待分配工作的黄海明、李静一、邓六金。由张鼎丞、魏文伯、曾山、李林等领导出面,分别找三位大姐谈话,代表党组织交给她们一项光荣的任务——筹办保育院,让孩子有一个安稳的“家”,让前线的战士能够安心作战。

1948年6月,经过邓六金等人的精挑细选,选定了青州城外大官营村的一座地主宅院作为院址,院子里有七八间房屋。此地在青州南郊,离县城20里,离华东局机关仅2里,方便战时随大部队一起撤退。建院初期,李静一为院长,邓六金为政治协理员,人手不够,又从村中招募一些识字的青年,从干部中挑选了懂得教育、保育的专业人才,保育院逐渐走上正轨。根据“保证工作、一切从简”的办院方针,保育院开始筹集必备的物资,包括生活物品、学习用具、活动设施等。采取保育教育合一的战时教养法,在追随部队行军作战的同时,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保育和教育,颇有因材施教的意味。实行战时供给制,按战士的标准供给,保障孩子的口粮。当时条件比较艰苦,每天只能吃些小米杂粮类的食物。考虑到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要跟得上,邓六金想尽办法,到处化缘,还向华东局借了几头奶牛,定期挤牛奶,给孩子们增加营养。孩子进入保育院后,衣食住行、寻医问药、安全教育等各方面都由保育院全权负责。家长们不用再操心孩子的问题,全身心投入战斗。


华东保育院部分儿童和教职员合影 摄于1948年


1949年3月,随着华东野战军的转移,华东保育院搬入青州城内教堂中,管护着包括陈毅、粟裕子女在内130多个孩子。山东省档案局编的《山东干部南下》一书中,详载了保育院的学制安排。保育院初期分成幼稚小班、幼稚大班和小学班。后来小学班又分成初级、高级两组,采取保育员负责制,即一个保育员固定照顾一两个、三四个孩子,白天照顾孩子活动,夜晚带最小的孩子睡觉。小学班的孩子文化程度各异,分为一年级上、下学期和二年级上、下学期四种,在班内分组实行复试教学。保育院考虑到不同年龄孩子的智力差异,从低到高设置课程,逐渐启蒙思想,培养革命接班人。

华东保育院从批准成立后,先后归华东局办公厅和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领导。其隶属关系后来几经变动。1956年9月,正式归中共上海市委领导,院名改为上海市委机关保育院,华东保育院正式落幕。如今,回首华东保育院的光辉历史,看看那些留存的老照片,崇敬之意油然而生。


编辑:卢   阳 高子晴
审核:冯朝晖
复审:崔   波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中国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留旧照片 合影招聘

2436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