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科技与艺术同行 ,剧院找到数字化创新的新支撑点

2021-09-12

点击上方蓝字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右上角“...”→“设为星标”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时指出,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如今数字化技术已经在国内各大剧院、剧场中应用并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8月23日,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演出已播出84场,全网总点击量累计超25亿。能有这个亮眼的成绩,互联网和数字化应用功不可没。”国家大剧院影视部副主任孙洋对剧院的数字化提升深有感触。近两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演出积极运用科技数字化手段,使用8K直播,并首次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全球首个5G8K影厅及电视大屏端、全网高清平台同步直播,采用了“艺术+科技”的创新形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字化提升和创新已经成为各行业竞相探索的领域,剧院如何更好搭乘这东风?

科技与艺术同行 剧院找到新支撑点


业内专家认为,在工业化时代和城市化进程中获得蓬勃发展的剧场演出,必须在互联网时代找到新的支撑点。互联网可以提供拓展产业链、开辟新营收渠道的新机遇,并最终将引领演出行业更高效便捷地走向大众。


5月22日,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的支持下,中国歌剧舞剧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就《舞上春》——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业务技能展演线上演播达成战略合作。《舞上春》演播项目是探索演播商业模式的一次有益实践和舞蹈艺术产品化运营的新模式。其深入实践“演出演播并举,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思路,鼓励剧场进行数字化提升,推动数字技术在演艺产业应用,打造舞台艺术线上演播知名品牌。

《舞上春》线上演播的8K VR拍摄

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陶诚表示,未来将积极参与云演艺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与各方一起推动云演艺产业提质升级。借助新技术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更多可能。

近年来,国家大剧院响应“十四五”规划中“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数字化发展”的要求,结合剧院舞美制作的核心优势和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的区位优势,设计开发了针对舞美行业的专业性数字化管理交流平台——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数字平台,该平台包括“一库一平台一中心”:舞美资源数字化管理库、舞美资源展示交流平台、舞美资源数字化沉浸式体验中心。据悉,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数字平台将于9月正式上线运行。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表示:“我们积极推进‘艺术+科技’融合,着力探索艺术产业数字化,让科技赋能艺术,为艺术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艺术更加熠熠生辉。”

面对互联网技术迭代带来的新经济浪潮,传统舞台艺术正在积极拥抱科技并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顺应线上演出这一新的市场增长点的需求。努力打造充分展示艺术魅力和文化活力的数字文化品牌。”广东省广州大剧院总经理何鹰表示,网络平台让原本只有数百人观看的单场演出增长到观众过亿,使得艺术覆盖的群体更加广泛。


打造自主品牌  持续创造新观感


在数字化探索上,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演院线旗下的广州大剧院持续发力,协同华为、联通和演出方、视频平台等多个合作团队,把线下剧院与最先进的5G技术、视频技术相结合,选取不同类型的节目进行拍摄或高清直播,包括2020年12月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54台高清摄像机+8机位全视角”)、《2021广州大剧院新年音乐会》(多屏多视角)、2021年1月的芭蕾舞剧《堂吉诃德》(“多视角+4K VR”,首个5G网络直播演出)、8月的舞台剧《活动变人形》(多屏多视角)等;多场精彩演出片段的录制,如杂技剧《化·蝶》、芭蕾舞剧《天鹅湖》、粤剧《相遇岭南》、木偶剧《长绸舞》等精品剧目,通过电视、手机、VR三屏带给观众自主沉浸式观演体验。有观众在线上观看《堂吉诃德》的直播后表示,多视角、VR视角的呈现效果非常新颖。

360度自由视角+VR拍摄广州粤剧院《相遇岭南》

《舞上春》线上演播通过“艺术+技术”的有机融合,体验自由视角、4K多视角、8K VR超高清拍摄制作、MediaCube内容生产系统等新技术带来更为沉浸自由的云观演新视角,可以360度全方位实时拍摄,更加清晰地捕捉舞者舞动瞬间。华为公司战略部产业发展副总裁燕兴表示,希望通过线上传递多角度的现场感和舞台近距离的视觉冲击,为更多观众带来精彩又不同于线下剧场观感的体验,更好地实现互联时代舞台艺术深度走进生活日常。

目前,我们最主要的问题是缺少有自主版权的节目。”何鹰介绍,国内大部分剧院通常只是引进剧目,在录制或线上演播时,都存在版权问题。“很多表演团体在观念上仍然不太认可线上演播形式。他们认为,节目在网上播出后会对后期的票房造成影响,在这方面我们遇到了困难和阻力。”何鹰认为,除了要把舞台上的节目做好之外,还要加大原创剧目的创作力度,在其所属的中演院线“新精典IP工程”战略部署下,创作更多自主品牌的节目内容,进而对数字化手段做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更多数字化红利在路上


何鹰对数字化还有更多期待,希望数字技术可以直接参与到节目的表现内容当中,用数字化讲故事,结合数字化的先进手段,推动剧情、渲染情绪,在剧目的创作和表演方式方面做到深入结合。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数字平台的舞美资源数字化管理库致力于为舞美行业提供专业的资源管理系统,并计划将其在行业中共享开放。该管理库围绕舞美制作的布景、道具、服装、化装、灯光、多媒体等专业类目,分类管理文字、图片、音视频、CAD工程文件、三维等工作过程及成果数据,提供自主研发的数据采集方案与先进的资源存储工具,将有效提升舞美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效率;舞美资源展示交流平台通过舞美资源、舞美云展、舞美工坊、舞美讲堂、舞美动态、会员名片等模块,集中展示行业优质内容,建设信息交流窗口,链接市场供需,致力于促进舞美行业交流,盘活优质舞美资源,助力舞美产业发展;舞美资源数字化沉浸式体验中心旨在以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为基点,面向行业推动舞美人才、机构、企业、资源等线下互动与线上汇集。“设计师只要带着自己的创意和激情来,在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就可以将梦想变为现实。”台湖舞美数字平台相关负责人说。

转播车内通过8K超高清网络云分发进入消费终端的应用场景

未来数字化剧场必将是智慧型的场馆,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除实现专业演艺场馆必备的艺术交流、传播、教育等基本功能外,通过多媒体、AR/VR、AI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对演艺场馆的建筑物及人、财、物、业务行政和运营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智慧化管理,并实现院线资源的互补及联动。“数字化必将在剧院的运营、管理方面,充分发挥其优势。”何鹰说。



雪祺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2390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