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未来设计思想荟(北京场)”回顾:探讨跨学科设计教育和创新思维
-
2021-08-26

活动现场,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负责人高鹏分享了艺术的未来与科技美学,并就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的跨学科创新育人模式作简要介绍。他表示,后疫情时代,世界正走向多元、电子化、新语言、新交流模式、注重体验感的新的生活方式。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立足大湾区,培养能够面向未来,具有精确专业素养、专业前沿视野、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人文理念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助力大湾区建设、发展。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特聘教授许平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分析设计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李宁集团品牌设计总监潜浅介绍了李宁集团如何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打造“中国李宁”的概念,强调了跨学科教育、创新思维对于设计的重要性。斯巴诺萨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郭玉石分享新时代下工业设计的生命力,结合斯巴诺萨设计多年来作为设计师 “猎头公司”和设计作品“孵化器”的经验,探讨中国设计教育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为丰富教学内涵,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聘请斯巴诺萨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敖慈悦和李宁集团品牌设计总监潜浅为学院 PBL 教学企业导师,他们将通过企业课题的形式辅导学院学生,与校园教学相辅相成。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负责人高鹏为
斯巴诺萨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敖慈悦颁发聘书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负责人高鹏为
李宁集团品牌设计总监潜浅颁发聘书
活动现场,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与李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通过深入合作共同成立“鞋类、服装类设计教学实验室”,提供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学生交流、实习、人才就业等机会。斯巴诺萨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敖慈悦女士决定向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捐赠国际交流奖学金,用于支持学院师生海外研学和拓展国际视野。

因疫情防控需要,
“未来设计思想荟(北京场)”
鼓励观众线上参与,活动全程
在快手线上直播。

以下为四位主讲嘉宾的演讲内容
及圆桌对话概要,感兴趣的朋友
可扫码回顾直播全程,或直接在快手搜索
SFD202106。


高鹏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负责人
“根植学科交叉领域,布局港澳深广珠”
高鹏从“我们面对怎样的世界”“需要怎样的人才”以及“如何构建人才培养学科体系”这三个问题入手,提出在21世纪的当下,科学技术和经济快速发展促使教育事业需要更具有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学生。他表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以北京师范大学现有优势学科为基础,根植于艺术、科技、教育的交叉领域,开展在人文、艺术、设计、科技、社科等领域的研究和广泛的跨界合作,以及研究、教育、实践一体化,形成以学科互补、问题驱动、项目导向为特色的教学,设立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艺术与科技,设计与教育三个研究方向,积极对接符合大湾区发展的重大的,具有前瞻性的设计需求,服务大湾区创新发展战略。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负责人高鹏现场分享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聘请了7位学科带头人,分别是谭平、王敏、许平、Tony Brown、李琦、Miriam Mirolla和叶锦添。他们将为未来设计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做全方位指导和规划,为学生带来最好的指导和帮助。

高鹏指出,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主张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采用 PBL 教学模式,以学术导师+企业导师的项目制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寻求基于专业领域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前,学院已与联想集团、海尔集团建立校企协同创新伙伴关系,与 《Domus中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国际品牌 K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中洲未来实验室签署 PBL 教学合作企业协议,计划未来与大湾区的创新龙头企业建立多元合作,搭建 PBL 教学企业课题库,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院教学内涵,打造教学、研究和产业一体化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作为主要教学基地,计划在深圳、广州、澳门、香港等地与当地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不同层次的教学基地,打造属于大湾区的未来设计学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许平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设计教育的时代变革和创新方向”
许平以设计教育的时代变革与创新方向为主题做分享。他表示,总体上,我国的设计教育正处在最好的时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几点新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许平线上分享
第一,2021年全国高等设计教育规模发生明显变化,40年发展拐点可能到来。截至今年7月30日,2021年全国设置设计学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2025所,设置专业数为8284个,学生超过69万,与2020年相比有所下降。而历年全国设计学及相关专业和高等院校数量及其招生人数是自2006年至2020年持续上升的。2021年高职高专的学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这种现象对于整个设计学科的发展是喜是忧,需要进一步观察。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本科院校应该思考如何体现设计专业的优势和教学价值。许平认为,本科院校应强化人文内涵和自身对未来学科发展的引领性,强调高等院校的自身优势。
第二,随着国家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不断提速,设计关注程度明显提升,关注面明显拓展。不少国内设计高校参与高精尖工业设计,提高了设计专业的影响度。许平指出,中国目前的条件下有机会实现设计理想,未来会有更多人怀抱着设计理想加入设计行业。
第三,与全社会一起关注新的设计未来,关注新的学科方向。一方面,作为教育学科,设计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设计学科要和今天的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关联,关注现实问题。目前,设计教育和今天的社会存在一定距离,改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许平指出,一个可行的角度是从“服务设计”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设计存在于生活各处,且应该更好地为人服务。

潜浅
李宁集团品牌设计总监
“在跨界中尝试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作为三十多年的知名运动品牌,李宁能走上国际舞台,与艺术、设计跨界,是基于设计团队的创新,以及对未来的不断创想。潜浅认为,设计师应该在跨界中尝试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形成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更好地胜任在未来商业品牌中的工作。

李宁集团品牌设计总监潜浅现场分享
讲座中,潜浅谈到了李宁品牌与艺术、传统文化、时尚潮流的结合。潜浅指出,生活在数字网络时代,设计师应该通过产品赋予传统文化以当下的元素,把中国的艺术以更现代化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在结合传统文化方面,李宁品牌试图通过产品融合传统文化元素,表达中国传统艺术之美。潜浅称,设计团队专门建立了图书室,收集一系列传统手工艺布料、图书等,并进行长时期的调研,同时也与设计学院、艺术学院师生进行合作,获取灵感,从而转化为时尚产品。

李宁品牌通过对人体能量的艺术化呈现,带来新的剪裁风格。

李宁品牌作品:游戏开始 [数字世界构建中]
在结合时尚潮流方面,李宁品牌通过与艺术家、设计师的跨界合作,赋予品牌创新的体验,突破大众对李宁的“运动品牌”认知。同时,李宁也致力于开发新科技,通过科技上的加持构建更科学、更专业的运动品牌。

郭玉石
斯巴诺萨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新时代下工业设计的生命力”
目前,人们正处于“工业4.0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和技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设计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作用?郭玉石指出,伟大的设计一定让未来更美好,同时对人的生活有所改善。

斯巴诺萨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郭玉石现场分享
郭玉石称,优秀的设计来源于人,为人类服务,同时被人所认可,能够为当下创造价值。

郭玉石在讲座中展示的优秀产品设计案例
在讲座中,郭玉石提到设计的生命来源于两个维度:融合和进化。融合是横向的概念,不同空间中存在的不同地域、语言、文化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不同的设计元素,并体现在产品中。而进化则是当下、过去与未来的融合,一个好的设计理念必然体现过去的思想成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培养设计人才,意味着培养能够创造被工业、商业、消费者所认可的产品的人才,这也是当下判断一名设计师是否优秀的标准。
郭玉石强调,今天是工业4.0的时代,也是一个疫情的时代。疫情阻碍了线下的交流与活动,但不会阻碍设计的生命力。在科技支撑下,人们可以不再依托物理连接进行思想碰撞。在技术的驱动下,更多的优秀创意可以变成现实。

圆桌对话
Q:从行业和企业的角度出发,中国目前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
潜浅:就目前来说,有跨界背景的设计师较受欢迎。作为品牌方,希望产品不仅满足于过往对功能性的要求,而应具有品牌精神,能够结合品牌文化和价值讲好品牌故事。此外,品牌方也希望未来的设计师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广博的知识储备。
敖慈悦:我们希望设计师有艺术细胞和系统的设计思维,对不同的产品属性有充分的认识。
Q:从中国设计行业现状出发,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设计教育,设计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设计人才?从未来设计学院出发,中国未来要如何走设计教育之路?
高鹏:设计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更迭的影响,是一个更新换代频率很高的学科。作为教育,它是种子行业,学生进来后所面对的市场是未来的市场。“未来设计学院”意味着站在未来的角度思考今天,我们也一直保持着真诚的态度,致力于培养更多面向未来的设计师。选择北师大,同时和北师大未来教育学院、文理学院等不同的学院联合培养,并引进一系列企业合作,是为了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领域和品牌,使学生更早地了解行业面貌。我认为社会需要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愿意为文化事业奉献终生的人。

关于未来设计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于2021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立。未来设计学院以北京师范大学现有优势学科为基础,根植于艺术、科技、教育的交叉领域,开展在人文、艺术、设计、科技、社科等领域的研究和广泛的跨界合 作,以及研究、教育、实践一体化,形成以学科互补、问题驱动、项目导向为特色的教学,设立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艺术与科技,设计与教育三个研究方向,培养具有精确专业素养、专业前沿视野、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人文理念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设计行业的探索性发展提供先驱实践。
2021年9月,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正式面向社会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艺术硕士(艺术设计)方向,合计招生60人,学制3年。采用以珠海校区为主,各教学基地为辅的移动课堂模式,丰富教学场所和实践基地,集合国内外顶级艺术设计领域师资,着力打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坚力量的“黄埔军校”。同时,该项目设有奖学金和海外游学交流计划,覆盖比例占录取人数的50%以上。此外,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计划于明年面向社会招收第二学位本科,于2023年启动本科招生。(具体招生信息以学校公布招生简章为准)
编辑 | 文雅 责任编辑 | 余晓瑜
设计 | 董姗姗 设计顾问 | 吴 帆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