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学术分享】艺术灵觉与被照亮的生命——专访艺术家孙嘉英

原创 2021-09-05




编者语


既是伫立天地的雕塑,又是指上流转的首饰,艺术家孙嘉英的作品舒展自由而又浑厚有力,每一个通透的形状内皆是生命的呼吸起伏。似乎她给她的作品无意间注入了灵气,把它们从大自然中摘取到了我们面前。孙嘉英老师在举手投足间透露着的优雅与激情、质朴与梦幻的气质,充分诠释了她作品的来源——一个热爱生命、自然、艺术的灵魂。(陆晓月)



艺术家简介



孙嘉英

1978-1982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装饰雕塑专业;1982年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86-1990年攻读在职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老科协艺委会副主任、国杰老教授科学技术咨询开发研究院科学艺术创意研究部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造币总公司图稿/模型专家评委、中国钱币学会币章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首饰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金属造型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首饰、纪念币/章、雕塑)

研究项目(部分):

1996年开始与中国金币公司合作,参加设计和修改纪念币图稿工作;

2004-2006年第29届奥林匹克纪念币全球竞标入围,并应邀参加后期设计和修改工作;

2007年设计“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金银币”(中标);

2006-2017年应邀参加纪念钞和流通钞素描设计图稿的绘制工作

Q1 

1977 年冬天恢复了高考制度,当时是怎样的情况?您是如何选定的专业?

A:

1977、1978年,“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很幸运,高考制度的恢复,使本应去街道工厂的我有机会进入大学,在大学里又得到最棒的老师指导。

第一次听到郑可的名字是在1978年,当时我正准备报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却一直拿不准报什么专业。此时,学院里正在举办教师的绘画作品联展,有一组用炭笔勾画、线条奔放娴熟的大幅素描人体,使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当即决定报考这位老师所在的特种工艺系——装饰雕塑专业。

Q2 

当时的老师们是如何教学的?老师们有哪些教学要求?

A:

郑可、袁运甫、朱曜奎、何宝森、何燕明等先生们所倡导的大美术观念,为我的艺术生涯确定了发展方向。

郑可先生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先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20世纪初留学法国,是中国最早接受德国包豪斯设计理念的艺术家。他的理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全能造型艺术设计家”。作为著名教育家,郑可先生在教学上一贯倡导速写的重要性,他要求学生每天画100张速写,“勤动脑,多动手”是他强调的教学要求。


郑可  青铜  孙嘉英  2001

此作品为纪念郑可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通过对郑可先生的肖像、作品等方面的刻画,力图反映其教学理念,以及对事业无私的奉献精神。严峻的面部表情,透视出先生的坎坷人生。


雕塑草图  孙嘉英  20世纪80年代

朱曜奎老师配合郑可先生,具体负责我们78班的素描与速写的教学工作。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朱先生带来戴敦邦画的连环画让我看,给我详细地讲解了戴先生绘画的特点,并让我带回去临摹。从无意识临摹、吸收,到有意识地研究、运用,直接影响了我以后的艺术创作设计之路。

何宝森老师主要负责我们78班的浮雕、装饰绘画、国内传统雕塑考察,以及下厂实习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为我在造型语言的表现力奠定了基础。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前(左起:孙嘉英、郑可;右一:何宝森) 20世纪80年代 



奥运纪念币设计稿  孙嘉英  2005

82年毕业留校后,我先后给郑可、朱曜奎、肖惠祥等先生当过助教,课程为素描、浮雕、线描和首饰设计;1986年考上郑可先生的研究生,专业方向是首饰(注:1987年郑可先生去世后,导师由何宝森老师接替)。

Q3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期间,您在教学上有什么特色方法?有什么感悟?

A:

通过首饰艺术创作与设计训练,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激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与实用性相结合的首饰作品。

2002年恢复首饰课程以来,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很高,很多学生在各类首饰设计大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获奖作品是来自选修课同学的课堂作业。2005年,我在教学中开始采用蜡成型工艺,邓昭永师傅和潘邦贤师傅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帮助,为以后的首饰艺术教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之所以选蜡成型法为首饰艺术选修课的首饰成型工艺,是因为这种工艺可以有效地缩短工艺制作的时间,制作成本很低;很适合富有创意又缺少工艺基础的新手,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自由的表现天地。

2006,学院搬迁到清华园,我同时担任了清华大学探究课及美术学院首饰艺术选修课程。中宝协的程学林、于晓红老师经常来工作室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与指导,使同学们眼界更加开阔。

孙嘉英工作室——首饰艺术设计与制作教学现场  2016

意大利首饰家于连先生、于晓红女士在教学现场2007

Q4 

您在艺术创作方面有哪些感悟与体会?可以与我们分享吗?

A:

“艺术创作的秘密就是永远保持心灵的自由”,她是心灵与精神通过造型对外表达的一种特殊语汇,是情感表达的“出口”。

新的独特视角和表现——将著名艺术家徐冰的英文方块字运用在铜章上

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章 铜/银 2011
设计:孙嘉英 题字:徐冰、武元子  浮雕:孙嘉英、陆永庆  发行:法国大铜章网

纪念章设计前后:母亲陪我三次拜访梅贻琦儿媳刘老师,听刘老师讲述了梅贻琦校长在西南联大时的往事;同时,给刘老师介绍了对纪念章设计的想法,并一起欣赏了著名艺术家徐冰专用英文方块字为此章的题字:TSING HUA




猴章 铜  2016
设计:孙嘉英 题字:徐冰、武元子  浮雕:孙嘉英  
发行:徐悲鸿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猴章 铜  2016
设计:孙嘉英 题字:徐冰  浮雕:孙嘉英  
发行:徐悲鸿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吸收民间艺术养料作为表达的元素,也很重要


梦 木雕  孙嘉英 1996

作品入选全国女美术家艺术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浮雕表现女性孕育新生命期间所产生的幸福感,以及对新生命的憧憬。造型中吸纳了中国民间剪纸的元素与特点。

我喜欢用不同的工艺手法,探索首饰的造型语言

将创作与工艺进行捆绑操作:设计中有工艺,工艺中有设计;让工艺服从于创作构想,让造型受制于艺术审美。


清云明月/花季  银  孙嘉英  2006

清云明月/花季——系列首饰作品的灵动形态,俨如在夜空中围绕着皓月而飘动的淡淡清云,演化成宇宙间飘逸美妙的形态,用富有乐感的艺术语汇,表述一种生命的律动。创作灵感源于艺术家心灵的深处,作品寄托着作者悠远绵长的情怀,以及,对自由、向上精神的渴望。


在实践操作中我发现,软蜡材质的特性,产生自然、柔和、随意的形态,可以传达给人们一种轻松的情趣。


大河上下-1#、2#  银  孙嘉英  2009

“组歌”首饰系列造型,采用文字与图形构成,具象与意象交融,艺术与实用结合的表现手法.首饰作品像小型“雕塑”,即使没有佩戴,也可作为独立的欣赏对象而存在,这是不依赖佩戴的佩戴艺术(此套作品分4组共14件,入选全国美展)。


马蹄声碎-1# 银 孙嘉英  2009

山花烂漫-1#、2#  孙嘉英 2009

首饰 • 雕塑转换中的乐趣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不锈钢  孙嘉英 2009
这件作品开始是以戒指的形式出现,自然流淌的蜡液凝固后的形态,使我产生灵感,将其加工成为一枚戒指;后又将转换成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舒展飘逸的弧线,象征着奋发、向上的自由精神。

Q5 

最后,您对本次大赛有什么想说的话?

A:

希望大家积极参加本次中意青年未来时尚设计大赛,抓紧机会,勇敢尝试,以独特视角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想象力与聪明才智,谢谢!




资料来源 | 孙嘉英
采访 | 陆晓月
排版 | 毕文立


新锐设计师所展示出的蓬勃力量令人激动。我们希望尽最大可能为青年一代设计师搭建最大的舞台并提供最好的资源。希望中意青年未来时尚设计大赛能使你们的才华得以展现。


中意青年未来时尚设计大赛已经启动
邀你参赛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系统

预祝大家获得好成绩!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1814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