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0
- 6
分享
- 上海天文馆|如何创造世界上最大的沉浸式宇宙科普漫游?
-
原创 2021-08-31

也是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天文主题馆。
如何创造最沉浸式天文科教体验?
为此我们需要创造一系列新的标准,迎接一系列新的挑战。Xenario飞来飞去根据上海天文馆所编制的初期展示大纲进行深度研究并优化完善,通过对展馆整体规划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展示内容设计、创意展项设计、视觉规范设计、灯光声音及配套系统设计、教育活动规划、智慧场馆设计等完整原创设计流程,引入最前沿的技术,创造最个性的体验,呈现最实时的科学。300余件展品中,原创比例高达85%,互动展品占比50%以上。
我们根据主题内容创造体验的起承转合,进行叙述性的展示设计,将展览变成一场沉浸式的宇宙科普漫游,让观众成为故事的主角,充分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感官,参与一场充满戏剧性的天文探索之旅。
Xenario飞来飞去打造不孤立于建筑的展示空间,使故事结合建筑,将“三体运动”的理念在展示设计中延续。“无直角,非常规”的建筑设计既是亮点也是难点,我们充分利用建筑特点,在展馆内创造了三次看地球的时刻,分别在家园、宇宙、征程三个主展厅中,希望由这些时刻,启发观众的哲思:我们在哪?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往哪里去?


△Xenario飞来飞去展厅空间设计
观众踏入「家园」展区,蓝色地球首先映入眼帘,静谧而迷人,温暖而熟悉。繁星密布弯曲漫延,观众第一次置身于地球外,欣赏我们的美丽家园。

◎故事内容
◎空间设计
◎展示形式
◎互动方式








△4K高清“太阳“
Xenario飞来飞去手绘草图到最终设计呈现
我们按照太阳系行星上的各种独特现象进行天文科普,风暴、火山、水、极光和行星光环,选择每种现象最震撼的案例,如土星光环、木星风暴等,设计展现不同行星同类型现象之间的区别,进行比较,观众会惊讶的发现,原来这些我们在地球上发生的现象、地貌和习以为常的元素,正以相似或截然不同的形成出现在其他行星上。
△模拟“太阳系”天体与独特现象



抽象化➪具象化➪视觉化➪交互化













我们要往哪儿去?
——「征程」展厅
在探索宇宙的漫漫征程中,我们一次次通过理智的推论得出与实验完全不符的世界观,我们的视野不断开阔,对宇宙的认知日渐深刻。我们运用宇宙的韵律去认识宇宙。伴随着探测器充满韵律的轨迹,我们终将飞跃自己的家园——地球。当我们踏出空间站的那一刻,仿佛漂浮在茫茫宇宙之中。地球就在我们下方,一如既往地宁静而美丽。我们将渐渐飞离她,去向更深的宇宙,回望她在我们的视野中远去缩小,更明白了我们在宇宙中的意义。
△视频拍摄:上海天文馆
星河展区,我们将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通过5个不断变化的宇宙观装置呈现,里程碑式的故事讲述,结合场景还原及互动,展现了观测工具和观测方式的进步如何帮助天文学家一步步打开视野深入理解宇宙。
△Xenario飞来飞去手绘灵感草图-不同的宇宙观变革
△通过5个递进变化的装置呈现5个不同的宇宙观
飞天展区,打造一个个震撼逼真的太空场景和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展现人类迈向太空的辉煌篇章。



打造一个上下颠倒的空间,在顶面营造火星场景,让观众自己设计飞行器,向火星进发。





我们与天文馆的前世今生
被看见的只是冰山一角
“一个好的展馆,从它前期的研究到深化设计,到你真正开始施工,把它一步一步优化好,需要时间,就像一个孩子,他需要培养。”
——上海天文馆展示规划主创设计师
飞苹果Alexander Brandt
2005年伊始,Xenario飞来飞去一直参与上海天文馆项目——这个全球最大的天文博物馆设计,从第一张手绘草图的灵感迸发,再到过程中的深化设计、施工管理,到最终惊艳面世,我们一直协助这个理想工程的发展。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无数个方案中找到最优解决方案,每一件展品展项背后都掩藏了设计师成百上千次往复的思考和心血。
2005年
Xenario飞来飞去项目总负责杨青青博士接待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叶叔华女士,展开对天文科学领域的学习和交流。
△叶叔华院士为Xenario飞来飞去亲笔题字
2009年
Xenario飞来飞去打造了一座具有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效果的天文博物馆——上海(佘山)天文博物馆,自此开启天文科技展示领域的系统研究。
△上海(佘山)天文博物馆展项设计-球幕影院
2014年
上海天文馆组织了第一轮展示方案国际征集比选,Xenario飞来飞去前期概念方案获奖。
△Xenario飞来飞去前期概念方案
2016年
Xenario飞来飞去邀请国际知名展览专家教授Tucker Viemeister,著名天文科学家、博物馆专家James Sweitz以及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天文领域专家学者,组建国际化的专家顾问团队。
△国际化的专家顾问团队(图片仅为部分专家人员)
2017年
Xenario飞来飞去从一次次的手绘创作中找寻灵感,理清思路,研究讨论最佳的展陈规划方案,并进行了上海天文馆内部装置模型和VR影片的设计制作。经过团队多年的筹备和研究,2017年10月,Xenario飞来飞去中标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整体规划设计服务采购项目。在美国RAA,英国HKD,德国Huettinger等国际顶尖展览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历史以来,国际性科技馆建设项目中,第一家中标的中国本土设计企业,随即开始了整体规划设计工作。
△Xenario飞来飞去空间设计手绘草图
△上海天文馆展陈规划方案沟通
△Xenario飞来飞去国际团队制作VR影片
△Xenario飞来飞去设计上海天文馆空间展示方案
2019年
Xenario飞来飞去通过和上海科技馆研究设计院院长忻歌及上海天文馆专业团队的沟通协作,并在上海天文馆整体规划设计飞来飞去项目总负责杨青青博士的带领指挥下,历经5个阶段、上万页设计方案的修改调整和优化,提交了最终整馆规划设计文件,进入设计顾问阶段的服务工作。
△上海天文馆整体规划设计飞来飞去项目总负责
杨青青博士召集团队探讨深化落地实施方案
△Xenario飞来飞去团队参与上海天文馆项目施工建设
2021年7月
万众瞩目的上海天文馆正式开馆。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并与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共同启动“宇宙之眼”开馆装置。
△上海天文馆开幕现场
打造展馆新标准,创造沉浸新体验
Xenario飞来飞去以打造国际顶级博物馆、构建现代天文教育为核心的天文科普传播平台为目标,设计新型教育模式——沉浸式教育体验。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寓教于乐,激发公众对天文学的兴趣,扩大科学传播辐射力,培养科学探索精神。上海天文馆是带有文化博物性质的科技馆,也是带有科学教育目的的文化博物馆。
在上海建设一座天文馆,这是许多科学家、天文爱好者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共同梦想。Xenario飞来飞去通过上海天文馆项目,向世界展示中国天文新形象,打造展馆新标准,创造沉浸新体验,让这里成为国际天文交流新平台、文化旅游新地标、城市文化新名片。点燃一代又一代人的天文探索热情,播撒科学种子、启迪未来梦想。
点击下方视频查看
Xenario飞来飞去整体规划设计方案
☟
上海天文馆不仅是一张上海的、中国的国际名片,
打造展馆新标准 创造展览新体验

点击关注我们
微信号 : 飞来飞去Xenario
新浪微博:@飞来飞去Xenario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Xenario飞来飞去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