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蔡国强:“我用瞬间来把握永恒”

原创 2021-08-13


   

月14日至8月14日,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全新数字平台RAM+联合NFT艺术平台TR Lab在其官方网站上呈现了蔡国强的首个NFT项目:《瞬间的永恒——101个火药画的引爆》。展出后的两天内,历经全球藏家激烈的线上竞价,作品最终于TR Lab平台以250万美元成交,成为了当下非加密领域艺术家NFT作品的最高成交纪录。


回溯2010年的开馆展,蔡国强曾于彼时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室内外场域策划了展览“农民达芬奇”,纪录了多位令自己备受启迪的农民冒险家们以天马行空的发明创造来追寻梦想的故事。而十余年后的今天,作为上海外滩美术馆从实体空间向数字世界的延伸,RAM+在6月底正式启动,而蔡国强接受委任创作的首个NFT项目既是艺术家在区块链领域的首次尝试,是当代艺术市场的一次突破,或许也是在庆祝建馆十周年之际对于曾经“达芬奇”梦想的一次回望。

蔡国强,《不知如何降下》,2010

上海外滩美术馆展览现场,中国上海,2010 

Justin Jin摄,蔡工作室提供


《瞬间的永恒》是一连串以特定节奏呈现的爆破瞬间,总长2分37秒。相较于传统影像作品而言,NFT技术让这些爆破瞬间可以被拥有和收藏,并具有唯一性和不可篡改的特质。一如艺术家本人所言——收藏的是火药画的“爆破瞬间的存在”本身,它并非简单的视频影像,也不是爆破所催生的火药画实体。在区块链的世界里,这些原本稍纵即逝的爆破瞬间得以抵达永恒。

 
01 
爆破瞬间的“本身”

“大家都知道爆炸的瞬间是我的艺术中重要的部分。可是这一部分很难被转化为某种形式而永远保留下来。只有照片、视频,或者是画。”蔡国强认为。
 
无论是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的29个“大脚印”、在家乡泉州夜空升起的《天梯》,还是巴黎塞纳河上的《一夜情》、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广场上空绽放的《空中花城》……这些年里,蔡国强“以天空为画布”的室外爆破计划为众人留下了诸多难以忘怀的浪漫时刻。而追根溯源,作为火药爆破研究的起始,以画布为载体的实验开始于1984年——蔡国强在空白画布上铺设数种火药,点燃导火索后,爆破发生,烟火在画布之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燃烧痕迹,继而勾勒出线条与图案。

蔡国强,《天梯》,2015
实现于惠屿岛海边,福建泉州,6月15日清晨4点45分,历时约100秒

火药、导火线、氦气球

500 x 5.5 m

蔡文悠摄,蔡工作室提供


爆破发生在须臾之间,却也正因这电光火石般的昙花一现,在观者心中留下久远的印记。但在蔡国强看来,即便每一个爆破的瞬间都弥足特殊,时至今日,它们也只能以图片、影像、手稿、电脑绘图或是实体画作的形式被收藏。而影像可以被剪辑,图片可以被修改,在这些脆弱而缺乏稳定性的形式之外,“爆破”这一化学行为的实际发生始终无法被真正拥有。

蔡国强,《一夜情:为巴黎白夜艺术节作的爆破计划》,2013

实现于奥赛美术馆前的巴黎塞纳河上,巴黎,10月5日,历时约60分钟

烟火、观光船、50对情侣、谭盾1994年作《纸乐:金瓶梅》录音 

巴黎市政府委托制作

Thierry Nava 摄,蔡工作室提供


在NFT项目《瞬间的永恒——101个火药画的引爆》中,100个爆破瞬间均来自蔡国强从2017年起践行多年的“一个人的西方艺术史之旅”计划。创作火药画时,他与工作室的同事们会用手机拍摄实验过程,反复研究、比对爆炸效果,探讨其中所涉及的材料情况与操作方式。在这次的项目中,100段爆破片段被剪辑出来,拼接成一段影像,接着由TR Lab铸造成为了一件NFT作品。“这其中没有专业机器拍摄的片段,因为专业机器拍摄的目的是为了制作纪录片。”蔡国强解释道,“所有这些片段都是我们工作中的研究材料,是我和工作人员们用数码手机拍摄的,这似乎更适合NFT创作的感觉。”

蔡国强与其火药画爆破瞬间,万国大厅,马德里,2017年
图片:由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提供

同样,在TR Lab首席技术官赵大超看来,数字影像易于篡改的性质令人们无法轻易分辨“此瞬间”是否为“彼瞬间”,因而亦无法确定爆炸瞬间的“本身”是否依然存在——“被修改后的‘瞬间’也许依然看起来震撼人心,但它显然已不再是之前的作品。”而NFT的关键内核便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
 
NFT的铸造和发行依靠的是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和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系统。TR Lab首先将爆破的影像上传至去中心化的存储系统IPFS体系中,这使得这段影像可以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副本,实现永久的保存。同时,基于它的内容,系统会生成一个唯一的识别码,保证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再对其进行篡改。而后,TR Lab通过以太坊区块链智能合约,一对一绑定IPFS体系中的爆炸影像和它的识别码,进而铸造了《瞬间的永恒》NFT,而经过安全审计代码确保了这件NFT作品的版数(Edition)为“1 of 1”,能且只能铸造一枚。铸造之后,这枚NFT在区块链上可以流通,所有对它的交易记录也会被完整、永久、公开的保存在以太坊区块链上。

蔡国强火药画《绘画的精神》爆破瞬间,万国大厅,马德里,2017年
图片:由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提供
 
“这既实现了爆炸瞬间影像的永久保存和不可篡改,也让瞬间‘本身’拥有了NFT这个有形的载体。”赵大超表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在网络环境下查看这枚NFT是被哪个数字钱包持有,以及它内在关联的爆破影像内容。“因此,从实际意义上说,这唯一的《瞬间的永恒》NFT,就是爆炸瞬间的‘本身’。这也是区块链和NFT技术带给艺术领域的新的可能性。”
 
02
理性与感性,控制与反控制:
无法替代的情绪与势能
 
鲜为人知的是,在《瞬间的永恒》中,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C小调第二交响曲》(Symphony No.2/C minor)的节奏潜伏在这段影像里,悄无声息地酝酿出某种能量的变化。
 
“音乐本身是听不到的,我们在剪辑中运用了它的节奏——根据旋律的膨胀、收缩、爬升还有下降来剪辑。”蔡国强分享了这个“秘密”: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某些情感有时源自对于一些艺术大师的心理依托——一首诗歌或是一段音乐。就像在设计一场爆破时,他的脑海中也时而会浮现出某种节奏,它是无声的、隐秘的,引导着他的创作,而公众却不会知晓。一直以来,这种情感依托默默伴随着他。

蔡国强,《空中花城》,2018
实现于米开朗琪罗广场,佛罗伦萨,11月18日,下午3点50分, 历时约13分钟30秒 

白天烟花

高170米

第五幕:精神花园,2018

蔡文悠摄,蔡工作室提供


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曾提到,蔡国强在2010年将“低科技”的农民手工制作的发明物转化为展览“农民达芬奇”,而在十年后的今天,又将火药画诞生的瞬间糅合“高科技”的NFT——无论是“低科技”还是“高科技”,均是对于艺术边界的探讨。而蔡国强本人却并不习惯于对“低科技”与“高科技”作出这样的划分。出生于泉州,一如儿时好奇人类登月与航天科技,蔡国强同时也好奇着风水与鬼魂:“从科技化的宇宙航天,到民间这种看不见的超自然世界,我不认为这些有那么大的不同。”农民的创造背后蕴藏了更多手工的质朴与个人情感的投射,在他的眼中,有时,这或许比那些标准化推算而出、追求实用与理性的事物更为贴近“艺术”一词。

吴玉禄,《大拉车》
金属、电子零件、二手材料

150 x 246 x 103 cm

蔡国强收藏

蔡国强和吴玉禄和其家人制作的各种机器人,2010年3月

林毅摄,蔡工作室提供


即便如此,科学技术始终无法避免地介入着他的创作,NFT亦只是其中一隅。火药爆破与烟花绽放所呈现的创作结果极具浪漫色彩,是感性而富有诗意的;然而,整个爆破的过程却并非随性——精密的计算与严谨的把控是必需的。感性与理性的交织继而催生出一种“控制与反控制间的挣扎”,也正是这种“挣扎”塑造出其艺术的个人面貌。
 
“材料本身是可以更野的,但是人在创作的过程中总是会有很多理性的思考和经验的积累。当然,这个挣扎的过程可能也就是艺术的本身。”很久以前偶然的一次,火药爆炸完,画布燃烧起来,蔡国强的奶奶立即用麻布扑灭了燃烧的画布,硝烟被麻布压着,在画布上形成了不同的烟熏肌理,他亦从这中间得到了一些启示:“这时候我知道了,做艺术不光要‘点’,也要‘灭’。”

蔡国强与其火药画《宇宙自拍》,2018年
图片:由蔡工作室提供

正如蔡国强坦言,火药本身打破了自己的控制,但即便如此,他一直在运用自身的理性与经验去控制着火药。“这种控制如果过分了,我就会不满意——因为我会觉得这没有产生很神奇的东西出来;但如果我给它过多的自由,它也不一定会催生神奇,完全失控的状态也形成不了艺术。”而另一面,或许是因为自身更为理性,他才渴望去追求火药爆炸时的那种破坏感,这不仅是物理层面的破坏,更是对于艺术家自身理性的破坏——“那种东西(感性的状态)对于我来说很有吸引力,人总是会被自己缺少的东西所吸引。”
 
当火苗从绳梯的底端快速攀升,最终在惠屿岛的海面上空形成了一座500米高的金色焰火梯子,海边的人们忍不住欢呼、落泪——“爆破的魅力是只有在现场才能充分感受到的,它垂直地在生长,立于天地之间,这种感受是没有办法通过观看图片和纪录片而获得的。”蔡国强回忆起《天梯》。即便纪录片《天梯》一度为屏幕前的众人带来了经久不息的感动,但项目现场的震撼却是无法被数字技术所再现的。即便是无人机得以于空中全方位俯瞰火焰燃烧的壮阔,它依然无法取代身处海滩的那一刻,人们所切实拥有的海浪与黎明的天空。

Netflix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海报


“NFT中永久存储的爆炸瞬间是无法被替代的,然而,现实中的爆炸所带来的震撼当然也无法被NFT替代。”即便NFT让瞬间“本身”拥有了一个有形的载体,但瞬间的现场所生发的情绪与势能,依旧是数字技术难以触及的。
 
03
“永远”与“永恒”
 
在与项目同期发生的蔡国强个展“远行与归来”中,展厅墙壁上印有这样一段话:“即使有些东西是永恒的,你也无法永远拥有它。永恒和永远在中文里是不同的。‘永恒’超越时间的存在,而‘永远’存在于时间中。所以当我们通过艺术与永恒对话、与它相连,我不会试图从永远的角度去应对,而是用瞬间去把握——似乎只有在混沌的片刻才能品尝到永恒的神秘。”蔡国强说,这段话是自己对于“永远”与“永恒”的思考核心。

蔡国强,《历史足迹:为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作的焰火》,2008
实现于中国北京,8月8日

焰火

受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委会委托、为第二十九届奧林匹克运动会而作

Hiro Ihara摄,蔡工作室提供


在过往三十多年与火药相处的过程里,蔡国强发觉,某些材料的性质决定了一件作品在物理层面上可以永久留存而抵御时间的消磨,这其实是一种“永久”;而“永恒”却具有更为偏向精神性的维度。“爆破就是一种瞬间,但你能说瞬间的就缺少艺术价值、永久的就更具有艺术价值吗?那是不一定的。所以我经常会强调,有时或许‘瞬间’才更加无限接近于‘永恒’。”
 
一如《天梯》中火苗于绳梯上的攀升与窜动,抑或是曾经任何一次烟花的绽放、火药的引爆,在观者心中遗留下的震撼与感动往往正是因为这片刻的短暂而愈发贴近“永恒”的阈值。

Netflix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截屏


“如果那是一座雕塑,现在去到海边它可能还被放置在那里,但是‘天梯’在那一瞬间就熄灭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哪一种才算是‘永恒’的?”
 
在蔡国强看来,这或许也是生命及其价值的本质。生命流逝,无人能够追及时间之轮,但生命也正是因其短暂而不断追寻着价值的缔造。而相较于这种短暂,“我们对宇宙万物还有春夏秋冬循环往复的真实感受——或许只有这种感受以及宇宙的规律才是真正永恒的。”他说。
 
这让人联想到尼采的“此在”——世界的流变、生命体的老去和能量的守恒催生出了这样的结论:宇宙处于无目的的不断进行的永恒轮回中。而所谓的“酒神状态”,便是人类自我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息息相通,生命由此敢于承担自身的无意义而并非消沉衰落。

蔡国强,《万里长城延长一万米: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十号》,1993
实现于嘉峪关戈壁沙漠、万里长城之西部,甘肃省,2月27日晚上7点35分,历时约15分钟

火药(600公斤)、两条导火线(各10000米)

爆破长度约10000米

日本东京P3艺术与环境研究院委托制作

Masanobu Moriyama摄,蔡工作室提供


多年来,蔡国强在创作中不断尝试着与宇宙“对话”。无论是用火药为万里长城延长一万米,还是向“外星人”传播重建柏林墙的无线电波,亦或是通往天空的梯子……“在讨论以‘宇宙爆炸’为主题的项目预告片时,蔡老师分享了许多他在过去多年中尝试和宇宙‘对话’的方式,以及《天梯》纪录片制作过程中的故事。”TR Lab联合创始人李昕在采访中说道,“我们的团队跟随着他的脚步,也在他的过往与经验里走了一回。”正如李昕所言,《瞬间的永恒》既是一次对过往的回顾,也是NFT艺术领域中迈出的新的一步。

文丨夏寒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artnet资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4366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