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沉浸产业观察:当文化IP遇到沉浸式,如何做到1+1>2?

原创 2021-08-13

编者语

10月22日-23日,第三届中国沉浸产业发展论坛(点击了解活动信息)将在南京举办,聚集国内外20+行业头部大咖共同探讨沉浸产业当下及未来发展趋势,《沉浸产业观察》特推出大咖系列专访,以“深度对话”的形式透析产业相关的话题。如果您有任何“沉浸式”的疑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沉浸产业观察

Vol.02

  • 本期专访嘉宾

  • 王晓东

2007年进入凤凰卫视集团,曾任凤凰都市传媒高级副总裁,拥有LED光电显示技术多项国家专利,20年光电显示技术产品拓展、运营管理与技术经验,10年户外广告、媒体公司从业经验。


2018年带队在故宫博物院打造《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开创了经典文化IP体验的新模式。并带领团队持续开发《千里江山图3.0》、凤凰吉象、凤凰未来乐园、宫囍龙凤呈祥、宋潮游乐园等更多文旅IP,为文旅产业赋能,为文化遗产传播助力。




Q

王总您好。近期,我们看到《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刚刚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将于8月下旬在重庆启幕。能介绍一下这一展览的创新点吗?以及这一展览将通过哪些方式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

王晓东:好的。《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在《千里江山图3.0》数字艺术展基础上,对策展理念、展项设计、美学观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展览在空间设计中将《千里江山图》的构图原则转译为展览空间的组织方案,更融入重庆城市特色,以重庆的 “桥”作为空间连接的组织概念,通过极富重庆特色的“九宫格”形式进行布局,打造了“可行”、“可游”、“可望”、 “可居”的景观式展览空间。


展览由“展览序厅”、“文化长廊”、“画境万千”、“盛世长卷”等8大单元构成,感官体验、沉浸交互、艺术装置、 空间造景等不同形式的各类展项共有16个,其中大多数都是首次展出的数字艺术内容与交互体验项目。观众在参观时,将穿行在一幕幕循序展开的光影幻境之中,真正走进画作描绘的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瑰宝的底蕴和魅力。

展项《梦回千年》(效果图)△


展项《律动江山·雨》(效果图)△


点击此处,一秒穿越至《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现场


Q

作为数字创意产业的领军品牌,凤凰数字科技将自己定位为“中华文化IP数字化运营商”。在数字化的过程中,您认为什么样的文化IP适合做沉浸式?

王晓东:凤凰数字科技目前已开发出的多项IP中,研发源点不少取自从中华传统文化,如国家宝藏、神话故事等等。


中国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其实就是文化产业IP最大的资源库,且其中有不少优秀传统历史文化都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所以那些自有历史底蕴、自有群众关注基础、经历过千百年时间磨砺的文化作品是最适合做沉浸式展览的。

宋潮游乐园 △


这种古代内容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可以给观众带来非传统观展的奇妙体验。通过这样的结合,我们可以看作是那些文化历史一一“复活”,走进了人群中;也可以看作是我们乘上了“科技之船”,回到了那个令人神往的年代。但不管是通过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去体验,不变的是拉近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让高大上的文化变得通俗易懂,让更多的观众在懂的基础上感知了文物的魅力,进而更好的去传承、去发扬。

Q

以数字创意挖掘国内文化IP的价值是中华文化IP数字化的第一步,您认为想要数字化文化IP项目长久运营下去,更重要的是什么?

王晓东:这个问题,我们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保持IP产品的新鲜生命力,在各地的展出中持续保持研发更新状态,不断迭代。


《清明上河图3.0》故宫展-盛世长卷  △


比如《清明上河图3.0》数字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首展时,以动态数字长卷影像及孙羊店沉浸式体验为主;当巡展第二站来到香港,在前序展览基础上,我们引入国际知名策展人共同打造《清明上河图》之旅文化主展区,邀请国内外多位当代设计师与艺术家围绕文物及展览主题进行艺术装置与课题研究,并于展中作为新颖的板块进行展出,同时,开启了国潮文创体验区,宋潮游乐园板块;而在最新落地的太原古县城“梦中上河”《清明上河图3.0》数字主题馆中,更加重视观众在生活方式与社交空间中的新需求,开发面向亲子、研学团体等多类型观众的展项,将孙羊店区域及众多数字交互装置再度升级,丰富展项与互动元素,完善场馆运营工作,力求在每一个落地项目中都能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


另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与各个方向的品牌联动与合作,如非遗、艺术、文创等多方向的企业,不断在展览中引入各类品牌合作,联动调性一致的伙伴共同运营。

Q

IP创意开发与沉浸式体验的结合,国内外有哪些优秀的项目案例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认为有哪些经验是国内IP项目可以借鉴的?

王晓东:我对teamLab印象较为深刻。他们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 ,通过数字科技拓展艺术表现形式,将数字技术在现实空间中展示。他们所做的展览名称中有一个关键词“Borderless”即“无界”,我个人认为这种概念可以应用于其他沉浸式作品中。


“无界”包含的意义有消除观众与作品之间的界限,让观众通过参与融入作品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也有消除观众与观众之间的界限,让观众的参与通过交融共同创造作品。此外,打破展区和展区、作品与作品之间的交界,模糊科技与艺术、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等等,让观众领悟事物之间的关联和融合。 以“无界”作为关键词,围绕其所研发出的产品就保证了互动性、沉浸性,是很值得学习的案例。


凤凰数字科技在项目研发的过程里,不断探索,也越加重视项目及交互内容与观众的情感链接,比如让观众坐在如小船的观众席之上,“行驶”在千年前的汴河中,一睹《清明上河图》原作中所绘的两岸繁华。又或者观众可以漫步在《千里江山图》画中的青绿山水之间,引领萤火虫与水墨起舞,放飞风筝。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温暖的、生活化的设计与细节,建立展览与观众之间的紧密联系。

“梦中上河”《清明上河图3.0》数字主题馆

(太原古县城) △


Q

有业界人士称,沉浸体验项目中硬件成本过高,留给创意的利润点很低,以至于项目的模式化运营较难。请问,凤凰数字科技是否遇到过同样的难题?针对这样的难题您认为应当如何解决?

王晓东:沉浸式产业在中国属于较为新兴的产业,其实不止硬件成本,作为展览的策划、落地与运营方,我们实际的感受是,产品研发、施工搭建与运营成本都会有一定的压力,这也是众多同行者们遇到的相似问题。


同时,正因为沉浸式产业,沉浸式数字艺术展是新生事物,行业整体也在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断探索,这需要全行业上下游企业携手努力,凤凰数字科技也积极分享近年来积累的经验,希望能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Q

近几年来,全国多地不少文化单位、景区景点等在沉浸式文旅项目上作出尝试。但“沉浸式”理念快速升温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关技术应用不到位、产品品质不高、游客体验感差等诸多问题,伴随而来的是产品同质化与游客新鲜感的消退。从行业良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您认为行业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王晓东: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恰好证明了前面说过的IP如何长久运营下去的问题,企业要充分运用沉浸式业态的环境要素和技术要素形成优质的内容,才能产生长久的、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沉浸式内容应用行业目前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大众对于沉浸式内容的认知也并不深,因而市面上的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这种情况下就更应该有标准、有制度的去规范,完善目前市场的产品,标准和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创新,而非满足于现有状态;同时也保证了观众的体验感。

太原宫囍龙凤呈祥生活馆 △


Q

是否方便透露一下凤凰数字科技接下来在文化IP的数字化过程中将有哪些大动作?以及有哪些内容会寻求行业合作?

王晓东:凤凰数字科技作为一个新兴的品牌,成立时间并不长,但通过近几年的积累,我们的数字艺术IP库不断丰富,随着各地项目落地,在业内也有了一定影响力。


2021年,我们提出了“凤凰数字艺术中心”的平台概念,未来我们将努力推动这一平台的顺利落地,依托凤凰卫视传媒集团品牌背书与影响力,凝聚数字创意产业、沉浸式产业核心资源与力量,挖掘海内外优质文化资源,为行业输出更多优质IP与产品,培养优秀人才,携手行业伙伴们共同带动产业创新发展。

号外号外



集聚数字技术创新成果

打造供需对接交流平台

传递行业权威主流声音

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


10月21日-23日,2021第四届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将于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线上线下同步呈现,聚焦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构建全国文化产业数字化的“风向标”与“指南针”。


展会将基于广播影视、动漫游戏、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行业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面向动作捕捉、云渲染、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确权、人工智能分发、互联网传播等技术服务领域的企业开放招展。21,000 平方的线下展示空间,预计汇集超过590+参展企业,吸引多达50000+专业观众,定向邀约50+城市采购团参观洽谈,100+媒体矩阵定制化发声,举办包括主题论坛、讲座、路演推介及供需匹配等上百场同期活动……更有全年全方位服务矩阵,助力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持续释放新动能。



参展咨询

张显龙 13770796572

张晓乐 13151057960


参观报名

朱华倩 15905164500


扫描二维码

在线领取融交会参观入场券  


- THE END -


- 文化科技融合汇 - 


文化科技融合汇是专注于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的行业服务平台,跟踪文化和科技融合热点事件,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业内资讯。


交流/咨询/合作/转载

请加微信号 ⬇️

江小创:wss251073465


> > > >

执行机构:江苏文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组委会办公室电话:025-86890188

网址:www.njcif.cn

邮箱:nj_ctif@126.com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阳光路3号

太阳宫剧场4楼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化科技融合汇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2131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