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潘鹤雕塑艺术园打造“艺术+教育”新型红色阵地
-
2021-08-12

近日,记者专访潘鹤之子、潘鹤艺术馆馆长、雕塑家潘奋,了解潘鹤雕塑艺术园如何打造“艺术+教育”新型红色阵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刘志辉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老红军吹响悠扬的笛声,小红军偎依在他身旁,侧耳倾听……”近日,广州市海珠区潘鹤雕塑艺术园《艰苦岁月》雕塑旁,金碧第一小学、瑞宝小学的小学生沉浸在讲解当中。

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以雕塑家个人名字命名的户外雕塑展览馆,经过约三个月的升级改造后,重新开放的潘鹤雕塑艺术园迎来一批批参观者。近日,记者专访潘鹤之子、潘鹤艺术馆馆长、雕塑家潘奋,了解潘鹤雕塑艺术园如何打造“艺术+教育”新型红色阵地。

《艰苦岁月》《怒吼吧!睡狮!》《广州解放纪念像》《开荒牛》《珠海渔女》……走进潘鹤雕塑艺术园,只见上百件家喻户晓的雕塑沿着园区中轴线分布,旁边绿植相衬、一水环绕。


据介绍,园区共有雕塑作品百余件,分为“求生存”“求独立”“求解放”“求富强”“求和谐”5个主题区,基本为潘鹤70多年艺术生涯所留下,原作已经分布在国内60多个城市。


记者看到,每一件雕塑作品都配有二维码,游览者可以扫码聆听雕塑背后的故事,比如,“求独立”主题区中的《怒吼吧!睡狮!》,原作立于北京卢沟桥抗日纪念馆正门前广场,寓意着面对日寇,中华民族犹如一只睡醒的雄狮,奋勇保护家园;“求富强”主题区中的《开荒牛》,原作立于深圳,一只努力向前却步履艰难的牛正拼尽全力拉出身后代表着落后意识的老树根,寓意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创新与拼搏精神……

潘奋介绍,潘鹤雕塑艺术园一期于2008年落成,二期于2011年开放,距今已有约10年历史,此次升级工作除了焕新雕塑,还大面积清除了重点区域黄金榕、夹竹桃等杂乱绿植,铺设草坪,达到疏朗通透的视觉效果。“在雕塑园,绿植的作用更多是衬托雕塑。以前种的灌木,都有半人高,反而阻挡游客近距离欣赏雕塑。”潘奋比划着说。此外,园区还新增了多媒体设备,升级了园区广播系统,比如欣赏《开荒牛》时,可以听到《春天的故事》的优美旋律。
“5个雕塑主题区,集中展现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时代复兴的波澜壮阔的轨迹。希望以这种‘艺术+教育’的模式,使得游览者能重温中华百年历史巨变,回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披荆斩棘、走向辉煌的奋斗历程。”
潘奋表示,接下来希望园区能推出VR等互动装置,“每一件作品都分布在全国各地,通过VR能实现跨越时空的互动,深化游览者的印象。”此外,他建议,未来海珠区有关部门可以将潘鹤雕塑艺术园联通到不远的海珠湖,让海珠湖有绿化、有文化,为海珠湖增添艺术功能同时,打造连片雕塑公共艺术空间。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
往期回顾/Previous Articles
《高孝午 | 当全世界还在模仿他的“标准时代”,他却已来到“再生”》
《将一年四季搬到BIG艺术园,开启光影魔法世界》
《风口之下,公共艺术如何介入城市更新?》
···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侵权联删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由 城市艺术季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