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争议的东京奥运会闭幕式,迷之诡异的艺术创意是高级还是荒诞?
-
原创 2021-08-09
北京时间8月8日,随着火炬在奥林匹克体育场熄灭,东京奥运会圆满闭幕。在本届奥运会中,中国体育代表团交出了38金32银18铜共88枚奖牌的亮眼成绩。而这些来之不易的奖牌,每一枚都是靠运动员的拼搏与汗水换来的,每一位为国争光的运动员都值得骄傲。
本次东京奥运会领走了多项奥运史上之最。其中一项是为了防疫安全,不允许观众入场,开闭幕式的现场看台空无一人,全球观众以直播、转播形式进行观看。
备受争议的开幕式仍然让人记忆犹新,昨夜刚刚结束的闭幕式延续了一以贯之的诡异画风。观众无不困惑,究竟是自己的审美修养不够高级,还是任性随意的创意过于荒诞。
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
“绿鸟”做法大有来头
这位“绿鸟”姐姐的闭幕式表演令人琢磨不透的同时却表达的是:追悼去世的人们,痛苦、悲伤的心情。着绿色系服装象征着树木和大地,守护传统。搭配上舞台的灯光和舞者展现的面部表情。整个作品烘托出悲伤的氛围,寄托哀思。
然而这样的诡异氛围下,确实让网友有种和开幕式呼应上了的感觉。这一系列做法令一众网友大呼——“艺术可以接地气,不是要接地府”。
“光之五环”涉嫌抄袭?
初见时,绚丽无比的“光之五环”令人观之精神为之一振。当在屏幕前看到无数光点从地面四处汇聚而成,最后在半空中形成五环图案的创意。不曾想原来是CG技术的后期加持,实际现场一片漆黑的虚空,所有在场人员也只能从大屏上得到这星光熠熠的反馈。更有网友犀利指出,这创意就是抄袭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梦幻五环”,一时引起唏嘘一片。
镜头拉回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带来一场中国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邂逅,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人类文明气势恢弘的新篇章。夜幕下,五环被镶嵌在一张巨大的钢丝网上,在“鸟巢”造型的国家体育场中央缓缓升起,散发着星光般梦幻又璀璨的光芒,真实而温暖。
北京奥运梦幻五环
日本本土风貌集体亮相
闭幕式上主办方为了让大家看到日本街头情景,于是将东京公园搬上舞台。诸多情境让在场的运动员和领导观看了一次大型表演。
东京奥运会诡异创意集锦
最先被诟病的是那个巨型人脸气球。巨头飞行,观众绕行。
开幕式表演
无论创意本身是纪念疫情中消失的生命,还是对日本文化的崇高敬意。但观众的心声其实非常明了和简单:他们想要的只是开幕式,而不是开墓式。
不仅仅是中国网友,就连日本网友,也对这届开幕式持有很大的意见。
作为日本最有威望的导演北野武,在奥运新闻节目上更是大胆吐槽:希望他们把钱还给我,丢脸死了,我以后都不敢出国了。
听完评价,主持人明显的想把气氛往回拉一些:“在这样条件受限的情况下,还换了几位导演······”谁知北野武不仅没有放弃吐槽,反而更甚:“那种东西根本不要导演吧?”
并补刀:“几年后回头看,你就知道日本多蠢了。”
日本国宝宝冢剧团献唱
被誉为“东瀛百老汇”的宝冢剧团,其成员皆为未婚女性。它是日本的国宝级剧团,与四季剧团、东宝公司、松竹公司并称日本演剧界四强,逾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如今仍在为日本国民与海外观众带来一次又一次惊喜。闭幕式上,身着素雅和服的宝冢歌剧团的成员上台献唱日本国歌。
宝冢的舞台,似乎是“性别操演论”在现实中建立的完美模型。这一“表演性”(Performativity)的论说,来自于酷儿理论的先锋研究者朱迪·巴特勒。
在操演理论的叙述中,性别被视为只是一种“表演”和“模仿”,并不存在天生的、固定的和二元对立的性别。也就是说,性别是流动的,是主体在对自己身体的锻造与演练过程中不断形成的。
男役和娘役都是生理意义中的“女性”,却分别操演着两种不同的舞台“性别”,当她们同台互动时,这种对比则显得尤其明显。与传统女性身份更加天然契合的娘役相比,男役俨然更具有再塑性别的挑战性。在“娘役”的衬托下,“男役”身上的性别流动感,能带给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们,刻板印象中的男性演员所无法带来的体验。
更具体来说,性别流动在男役身上的呈现,配合宝冢美学的剧本、舞美和布置等,让女性观众从现实的性别规训中“逃逸”出来,在舞台打造的华丽幻梦之中,或短暂或长久地获得了美妙的多重自由。
“星际漫步”祈祷和平
最后,日本国宝级女演员大竹忍带着7个孩子演唱了《星际漫步》——成为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最后一个节目,奥运圣火在体育场的主火炬台中慢慢熄灭。随着奥运圣火的熄灭,表演者们将他们的手卷成一团祈祷,寓意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同样希望和平,为那些不在我们身边的灵魂祈祷,并表达感激之情。
2024巴黎奥运会预告
下一届2024奥运会,将在法国巴黎举办。闭幕式的交接仪式上,公布了“巴黎8分钟”。奥运会进入巴黎时间,浪漫的城市开始欢迎四方观众。
点击链接观看“巴黎8分钟”
让我们以阳光、积极、乐观的心态期待三年后的巴黎奥运会吧。
责编:零零玖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