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新起典|《再回延安》热度再创新高,客流量日均20万人次
-
2021-07-16
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
革命圣地,黄土高坡,延河,壶口瀑布……这可能是陕西延安留给很多人的印象。如今再去延安,有一个红色旅游打卡地你不容错过,那就是由红色主题街区、窑洞主题酒店群和延安唯一市内湖延湖共同组成的延安红街。
图片来源网络
延绵1.5公里,5个红色主题广场,148个红色业态商户,12个红色文化业态项目,8个线下场景植入自有版权的红色培训研学课程;开街首日游客逾26万人次,1700万名网友网上“云游”红街,3天客流超过60万人次,超过500架无人机点亮夜空,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首演迎来观众12412人次……延安红街以一串串耀眼的数字,在革命老区打造了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
那么,延安红街是如何成就这不俗战绩的呢?
延安红街整体采用延安时期的建筑风格,包括主题街区、红色讲堂、沉浸式演艺、射击乐园、长征步道、窑洞酒店、特色非遗、红培基地等,创意性和体验感十足,被授予“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并被纳入延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五大广场上,常态化演艺活动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歌舞剧《白毛女》与《黄河大合唱》,豪迈粗犷的秧歌,刚劲奔放的安塞腰鼓,热闹非凡的篝火晚会,还有随时出现的红街快闪秀……每个时刻都可能遇见惊喜。
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调研延安红街时表示,要依托资源禀赋,深挖文化内涵,加强文旅融合,打造旅游品牌,全力推动延安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红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延安红街整体采用延安时期的建筑风格,包括主题街区、红色讲堂、沉浸式演艺、射击乐园、长征步道、窑洞酒店、特色非遗、红培基地等,创意性和体验感十足,被授予“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并被纳入延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五大广场上,常态化演艺活动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歌舞剧《白毛女》与《黄河大合唱》,豪迈粗犷的秧歌,刚劲奔放的安塞腰鼓,热闹非凡的篝火晚会,还有随时出现的红街快闪秀……每个时刻都可能遇见惊喜。
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调研延安红街时表示,要依托资源禀赋,深挖文化内涵,加强文旅融合,打造旅游品牌,全力推动延安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延安红街将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红色主题突出。1.5公里长的主题街区串起5个红色主题广场,从会师广场走向最后的胜利广场,象征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街区中还原了延安革命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如会师楼、新华书店、西北旅社、大众戏楼等;延湖边建设了长征主题步道,再现瑞金出征、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过雪山、大会师等革命场景。
二是红色业态丰富。延安红街148个商户经营的红色业态十分丰富。其中,红色文化业态包括会师体验馆、延安美术馆、红色记忆博物馆、南泥湾大生产博物馆、红色钱币艺术馆、红色蜡像馆等12个项目。红色餐饮业态以寻味长征、寻味陕甘宁、寻味圣地延安为主题,汇聚红军长征沿途和陕北地区的特色美食。红培研学业态覆盖四大街区、五大广场,以会师馆、练兵场、隐蔽战线博物馆、红色钱币博物馆、大生产博物馆等8个线下场景植入自有版权的红色培训研学课程,理论和线下场景融合,创新红培研学模式。
图片来源于财经大V百佬汇|陈晓宇摄影
三是注重互动体验。延安红街以科技手段增强互动,创新红色旅游体验。《再回延安》是红色主题的大型沉浸式情景体验剧,游客可以融入剧情,在行进中体验红军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过往。在互动军事乐园练兵场里,游客可参与地道战、保卫延安等经典场景,据了解,军事乐园地下还建设了拥有24条弹道的西北地区最大实弹射击场。
沉浸演艺再现真实,感同身受
“我叫刘念,是一位老红军的后代。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在遗物中,我发现爷爷留给我的一本日记,里面断断续续记录了一个普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经历和感触……”
《再回延安》以“爷爷”刘宝顺的日记展开,从聆听红军讲述长征故事开始,用倒叙的方式将我们拉回战火纷飞的红色年代。
在刘念的讲述中,人们漫步迈进一座巨大的窑洞状建筑,凌空穹顶之上,高低错落悬挂着几十把椅子,三位红军老战士默默独坐高台,思念着牺牲的战友——这是一间记忆的博物馆。接下来,观众分别见证了一簇燎原的星火、一条漫漫的长征路,和一面不朽的旗帜。
图片来源于财经大V百佬汇|陈晓宇摄影
作为国内首部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不同于以往镜框式的“坐着看”,而是采取了行进式的“走着看”沉浸形式,同时利用声光电、真实风雪等高科技手法,打造多重体感互动的体验。
一幕幕真实的场景与一位位动情的演员,将观众带回到了长征时期的峥嵘岁月。
爬雪山场景中,四周温度随之下降,观众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红军们在雪山峭壁滑落、摔倒、又不断攀爬的画面,让人忍不住揪心;过草地的场景,空中展开的舞台需要抬头仰望,扑朔中宛若梦境,看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伤病倒在路上,更令人倍感征途之艰难。
图片来源于财经大V百佬汇|陈晓宇摄影
只有17岁的刘宝顺带着红旗爬过雪山,走过草地,扛过了所有的艰苦卓绝和生死存亡。日记的最后,刘宝顺在和平年代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以花甲老人的模样和早已牺牲的战友们团聚。
作为革命圣地,延安有无数红色故事可以讲述。《再回延安》则以一种创新的表达方式,赋予了故事讲述者更大的空间,同时带给观演者更强烈的震撼。
据介绍,该剧目上演以来人气最高的一场周末演出,400多张票转眼售罄,整个剧院内外人头攒动,大家对前厅正在沉浸式无声表演的序章演员,充满了好奇。而演艺一开场,进行式场景大幕拉开,观众立刻被感人的剧情、动人的表演和惊人的特效所吸引,氛围变得格外肃穆。演至高潮动人之处,大多数人都忍不住现场飙泪。
来自山西的观众高华说,“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剧里,成了一个红军战士。历史的画面在这一刻被艺术重新唤醒,让我深刻感受到可视、可触摸、有温度的‘沉浸式’演出。”
图片来源于财经大V百佬汇|陈晓宇摄影
“整场演出,我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一直在哽咽,眼中泛泪、口罩浸湿。在我心中,《再回延安》不仅是顶级的红色经典,即便放在整个舞台剧范畴也堪称绝佳。”来自北京的年轻游客赵欢说。
带女儿第一次来延安的上海游客张萍说,“希望孩子在这里重温革命历史,《再回延安》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最好的教育在于体验,铭记苦难,才会珍惜眼前。特别是看到饥肠辘辘的红军战士吃上了‘怎么吃也吃不够的馒头’,那些牺牲已久的战友在刘宝顺的梦里为他鼓劲,我和孩子几度落泪,特别感动”。
《再回延安》的红色观演热潮正席卷而来。
寓教于乐,红色教育润物无声
审视当下在年轻人之间流行的娱乐活动,密室逃脱、剧本杀、真人CS等等,不难发现,他们喜欢有趣和刺激,喜欢沉浸式的设计,追求极致的体验感。
红色基因要浸润人心,红色文艺精品的创作与传播是重要途径。近年来,红色旅游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品也越来越丰富,红色演艺、深度体验游等新品类日益成为刚需。
图片来源于财经大V百佬汇|陈晓宇摄影
如何能让观众沉浸其中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而不是一味“宣教式”被动接受,《再回延安》给出了满分答案。
“观众走进剧场时,不仅仅是一个观看者,更是一个亲历者,当他走出这座剧场时,便成为一个传承者。”《再回延安》的总导演丛明玲介绍说,这部戏讲的就是“父辈”两个字,传承的是那一束光,希望《再回延安》成为一个红色的经典项目,让英雄的故事永远常青。
图片来源于财经大V百佬汇|陈晓宇摄影
除此以外,延安红街还结合文化背景,锚定有趣刺激的射击类娱乐项目,一口气奉上了包括“练兵场”、霞飞靶场和弓舍射箭三大射击类项目,让游客过足射击瘾,一条街上玩个痛快。与此同时,真实的红色背景和文化也给游客们营造了代入感,寓教于乐。
图片来源于财经大V百佬汇|陈晓宇摄影
民族自信的文化心理,促进分享传播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钟意一个地方,就一定要去打卡,这是年轻人的时尚生活方式。
在如今“国潮自豪”已经成为一种群体性文化心理的趋势下,人们对于好的红色旅游景区总是充满分享欲。延安红街充分迎合年轻人的潮流生活方式,推出“我在延安红街打卡”全民挑战赛。
自开业起,游客来到延安红街,只要拿起手机拍摄照片或短视频,通过抖音、快手或微信朋友圈参加全民挑战赛,带上“#我在延安红街打卡”话题,就会有赢得大奖的机会。既满足了游客的分享欲,也为他们热烈的传播和讨论添了些彩头。
从剧目表演、娱乐设施到打卡活动,延安红街对于大大小小各处的把控都离不开“互动体验”四个字,切中年轻人心理,贴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如今红色旅游的高速发展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年轻群体、文化传承和经济生活三者完美融合的可能性,红色旅游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本文转自公众号:城市光网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新起典数码科技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