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文旅”成为了如今文旅行业内“沉浸式旅游”的新模式。而其“体验感”和“沉浸式”的产品特性,使之与新兴文旅演艺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2020年起,“剧本杀”开始以迅猛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成为了疫后时代网络上广受热议的新兴名词之一。伴随其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剧本杀+文旅”也成为了如今文旅行业内“沉浸式旅游”的新模式。 而其“体验感”和“沉浸式”的产品特性,使之与新兴文旅演艺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那么,二者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剧本杀”是否能够代替文旅演艺?它到底是戏剧、游戏、还是演艺?
首先,文旅演艺并非是简单的文娱演出,它属于文化旅游产品的范畴,具备文化旅游产品特性。文旅演艺的内核,是对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体现,是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精神文化产品。而“剧本杀”则是由逻辑推理游戏演变而来,它不具备文化底蕴,而是由高体验度、参与度的剧本构成,是基于剧本内容衍生出的娱乐型产品。
从二者的作用来看,好的文旅演艺具备明显的商业特性。除基本的门票收入外,它还能够延长游客在旅游地或景区的逗留时间,从而产生住宿、餐饮、交通等多方面的溢出效益,带来高额商业利益,带动景区、城市、地区乃至整个旅游产业的经济收入和快速发展。
而“剧本杀”则更多作用于企业自身,带动的是个人品牌,它的盈利集中在重复性的门票收入,对片区、城市、地区等目的地几乎没有影响。▲杭州《宋城千古情》与拉斯维加斯的"O"秀、巴黎红磨坊并称"世界三大名秀"。
在现今的文旅演艺市场,大规模、高投资的演艺项目比比皆是,如投资3.5亿,可容纳2700名观众的河南登封大型山地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投资2.5亿元的《印象丽江》等。它们的投资额动辄千万到数亿,观众容量从几百人到数千人不等。为了达到高标准的项目效果,它们需要庞大的专业团队,且对于景区/项目等场地的要求普遍较高。而相比于文旅演艺,“剧本杀”的体量较小,投资金额较低,容纳玩家从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除少部分植入到景区外,大部分分布于商业、住宅等室内空间。▲全球最大的山地实景演出:河南登封大型山地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为保证演艺产品的艺术性,文旅演艺产品在综合运用舞蹈、歌曲、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科技类、光影秀、实景演艺、节庆巡游、沉浸式等多种产品类型,对景区的环境、氛围要求较高。而“剧本杀”主要以圆桌形式、沉浸式体验为主,它的主体在剧本和人,以娱乐型玩法为主,不具备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对环境氛围的要求相对不高。在观看文旅演艺时,观众们往往冲着某台演艺本身而来,通常是演员在演,观众在看,它的游客较多,覆盖年龄面广。在表演模式上,“剧本杀”由传统的“看人演”变成了“自己演”,受众主要以喜欢“被赋予角色”“沉浸式体验”的年轻人组成。而这种由“看人演”转换为“自己演”的表现形式,也成为了“剧本杀”吸引年轻客群的关键卖点。
他们更希望自己被赋予角色,参与并推动剧情的发展,将演出的作品和自主的创作、参与、探索结合在一起,和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对于当下追求“沉浸式体验”的文旅演艺来说,这正是可以借鉴的产品模式之一,“剧本杀+文旅”,也就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 ,文旅演艺就是文旅演艺 。它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是文化和旅游融合下的衍生产品,具有“剧本杀”不具备的特质。“剧本杀”可以作为文旅演艺在产品模式上的参考者,但很难成为文旅演艺产品的替代者。
把观看、演出,甚至导演、创作和娱乐合为一体,这种较为开放式的演出形式,也许会是未来文旅演艺发展的方式和趋势,能够为未来的文旅演艺“沉浸式”体验打开全新的大门。
* 本文内容(图文)转自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旅游演艺立场,文章和图片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微信改版后,公众号不再按时间顺序推送,而是根据权重推送。如果您还希望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建议给旅游演艺添加一个“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