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专访维尔潘画廊主潘雅德:携着“有希望的艺术”度过至暗时刻
-
原创 2021-05-17
慌 乱、未知、甚至迷茫,对所有人都注定不平凡的2020,却意外成为了这所家族画廊的启程碑。“那真是最不可思议的一年,”维尔潘画廊主潘雅德(Arthur de Villepin)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说到。
2020年3月,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正值巅峰,这对于当时风波频发的香港,无疑是又一次意料之外的雪上加霜,而当所有的繁忙嘈杂在一瞬间静了音,这间独具法式风情的画廊好似一股清丽的涓涓细流,在中环逆风起步。
维尔潘画廊的创始人之一、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对艺术有着极高的热忱,在其担任外交官期间曾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频繁会面,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与旅法华裔艺术家赵无极结下的深厚友谊;对于其子潘雅德而言,艺术也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他在成长过程中与赵无极、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姜明姬(Myonghi Kang)、皮埃尔·苏拉吉(Pierre Soulages)等著名艺术家的当面交流,更助其发展出与众不同的艺术视角;由此孕育出的维尔潘画廊,自是散发着独一无二的清丽气质。
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在赵无极的工作室,2004 © 维尔潘画廊
摒弃商业画廊惯用的“白盒子”模板,取而代之的是依据作品特点为其量身定制沉浸氛围——家具、墙面、灯光,交相呼应;这对“艺术父子兵”将自己的美学概念融入进布展设计的每一寸细节中,在三层画廊空间内打造时光流转、情绪递进。
与世界一起“慢下来”,悉心感受艺术“细水长流”的亘久魅力,维尔潘画廊将展览时长拉至六个月,同时采取提前预约制,为每组前来的艺术爱好者免费提供全程专业导览;潘雅德本人也会在有空的时候亲自接待,与不一样的观众分享心得。
从开放到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画廊先后举办了囊括总结赵无极艺术生涯各个阶段作品的《友谊与融和》以及二战后第二巴黎画派中经典大师之作的《来苏之望——新巴黎画派》展览。在不以商业为目的的“艺术沙龙”板块,曾与佳士得美术学院、澳门书法家苏树辉等合作,举办系列座谈交流会;青年钢琴家陈洁携手,将音乐带进画廊,打造视听融合的全方位艺术生态圈。时值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开幕之际,维尔潘画廊也带来了其第三个展览——韩国艺术家姜明姬个展。
Arthur对艺术的长久的热爱源于内驱;而从个人收藏到画廊主角色的转换,他始终保持着谦卑与真挚。在2021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前夕,artnet新闻与这位年轻的画廊掌舵者进行了对话,还在最后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快问快答”。
artnet 新闻
×
维尔潘画廊主
潘雅德
Arthur de Villepin
Q:选择在时况最严峻的2020年3月开幕,您的动机是什么?
A:有关画廊开幕的计划很早之前便已启动,而我那时正在穿梭各地为即将举办的展览紧锣密鼓地准备,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宣布取消了”,挂断电话后,我立刻与父亲取得了联系,没想到我们的想法竟出奇的一致:如期开展,并竭尽全力做到最好。真的,当时周围所有的朋友都以为我疯了,但我的想法是,这是我爱的香港,更是我爱的事业,而画廊忠于艺术的长期宗旨并不会因疫情而改变,用带有希望的艺术陪伴其度过至暗时刻,这是我们的使命,而从之后公众的反馈上看,我想我们做到了。
Q: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有哪些有价值的收获?
A:提前预约制在某种程度下将观展体验变得更“好”了,我们用最热情、最专业的态度接待所有前来看展的观众,不论藏家、学者、或是艺术爱好者群体,都有专人导览(有时是我本人导览)。好的导览就好像是在与作品“共同起舞”(having a dance),其中火花源源不断。
或许在之后我们会考虑不需预约的“开放日”,但我想预约导览的方式是值得继续坚持的良性模式。我认为毫不吝啬的分享才是真正能够促进这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逻辑,而专业人士带领,便是加深艺术体感的秘诀。
姜明姬,《La Maison de l’Opticien 3》,2021,布面油画,130cm x 160cm © 维尔潘画廊
Q:说到艺术体验,在您从小与艺术家频繁来往中,是否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瞬间想与我们分享?
A:有不少,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位于巴黎的工作室,我一直敬畏于他超尺幅作品给人的强大震慑力,但真的去到工作室时,还是震惊了——绝不亚于博物馆的占地空间里,是目不暇接的矩作,金属、颜料、物品数不胜数,就像他的作品一样,暗含某种“organised chaos(有序的杂乱)”;而站在创作源发之地的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那种灵魂相通,并更清晰的读出了他的专注、他的敏感、果断、甚至还有一丝孩童般的纯真。
还有就是我在疫情爆发之前在韩国和父亲一起与姜明姬的会面,我想我们都能看到她自然有机画面中的超尘,但我在与她本人的对话中能感受到她心底里如火一般的艺术热忱,这让我联想到了美国艺术家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以及李·柯拉斯那(Lee Krasner),同时她又让我对自然有了全新的认识,或许我们都该在合适的时候,在大自然中重溯本源。
Q:这些不一样的经历对您如今的工作有什么启发?
A:我很珍惜每一次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的难得体验,并迫切的想把自己亲身体会的深层认知通过更好的展陈方式带给观众;同时我也发现,即便是同样的作品,在不一样的环境下显现出的性格与层次也是完全不同的,构建恰当的“力场”十分重要;这也是我如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在每一次布展的主要原因。
对于展览,我会提前很早着手准备,与团队拟定多个方案,不忽略每一处细节。为了打造最合适的呈现环境,倾尽全力在世界各地搜集素材,比如说这次姜明姬的展览,我用到了从中国古镇里收的老式屋门,在日本淘来的古木桩,还有专程购买的韩式纸,等;我们将画廊每层的空间都重新上漆,甚至连扶手、灯具也都全部更换了。
我希望每一名观众都能享受到完美独一的难忘体验,因此更爱艺术;而对于来看过之前展览的回访者,新的展陈将让他们找不到一丝画廊曾经的影子,我喜欢通过不断突破制造长期吸引。
Q:从个人收藏到开设画廊,角色转换后的您认为自己如今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
A:比起沉迷于自己的小圈子里,现在的我更想为行业带来价值,过去的经历不仅给了我启发,更让我明确了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
首先是分享,不管是亲自导览还是开设艺术沙龙教育项目,我在不厌其烦的一遍遍分享过程中总能产生新的思索与灵感;对于我来说,看画的体验与感受比销售环节更值得重视;我会将自己对作品、对艺术家的真实感受全数托出,我也只会推荐我打从心底认同的艺术家,求“质”而非求“量”,竭力:“专” 、“精”。
其次是推动,我会着手投资自己最认同的价值,比如我们最近刚刚购置了一处赵无极的旧邸,用于展出其水墨作品;我从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的传记中学到了一些与艺术家的相处之道,我不想用市场偏好干预艺术家创作,而是给予他们更多资源上的支持;当然我也会关注新生潜力股,会在未来合适的时间点呈现给大家。
还有就是建立,我认为艺术生态最离不开的就是“connection(联结/关系)”,相似的力场将我们汇聚,在交流中,每个人又能打开理解问题的新视角,我希望这种奇妙的缘分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并在不久的将来,帮助大家“reconnect to the world(与世界重连)”。
Q:您都从何处获取艺术知识?
A:其实我没有接受过学院派的正规艺术教学,更多的是来自于家中成员的耳濡目染,我的姐姐是画家、母亲是雕塑家,所以看艺术对于我来说就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Q:第一次体会到“艺术之美”是什么时候?是哪件作品让你难忘?
A:小时候妈妈总带我去剧院看戏,坐在包厢里的我却对舞台上的剧目毫无兴趣,我更喜欢看观众席上的人以及屋顶,而巴黎歌剧院Palais Garnier的穹顶就让我印象深刻,我一开始注意到它是因为其五彩斑斓的颜色,而在持续不断的观察下我发现那是关于梦的故事,“与梦相伴”,这简直太棒了;之后每次去,我都会花很长时间痴痴地看那个屋顶,以至于它到现在都活灵活现的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Q:有没有哪个艺术家的创作您第一眼并不感冒,却因渐渐了解而爱上的?
A:赛·汤姆布雷(Cy Twombly),这也是我个人最近最想收藏的艺术家之一。
Q:想知道您的收藏心得?
A:收藏其实是不断的选择,我曾有朋友说“你的收藏定义了你本人”,但我认为,收藏也在引领你变成你想要成为的人,这是一条建立个人风格的道路,也是了解、发掘隐藏自我的过程。同时,看的越多,我就越是发现自己的无知与渺小,艺术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这也是它的最大魅力所在。
文、采访丨徐尖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artnet资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