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张晓刚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名字。作为恢复高考后四川美术学院招收的第一批科班学生,他在数十年的绘画生涯中达成了多个具有先锋意义的成就:既是首位跻身“百万美元俱乐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也曾因代表性的“血缘:大家庭”系列登顶中国当代艺术品最高价。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市场的早期过程中,张晓刚和他的创作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张晓刚在韩国大邱美术馆个人回顾展上和作品合影
谈到“血缘:大家庭”系列的诞生,不得不从张晓刚绘画之路的最初期开始回溯:1982年,张晓刚自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回到昆明,在故乡的几年中他深刻思考了自己的艺术方向。80年代,大批美术工作者选择出国,张晓刚却不断发掘自己真正困惑的问题,“我1992年去欧洲的时候,对很多问题已经有一定认识,是带着问题出国的,不是被动出去。”
“追昔——中国当代绘画展”,The Fruitmarket Gallery,1996年,展览现场
彼时的张晓刚对于个人价值和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颇感兴趣,他试图寻找一种方式将这种错综复杂的东西通过绘画表达出来。1992年,张晓刚获得了三个月的访学机会,他选择去到德国卡塞尔大学,也得以将自己一直以来的思考更加推进,“从欧洲回来之后,我一直在尝试搭建将我和中国当代艺术相沟通的桥梁——这种连接过程有一定要和我自己的生活相关。从‘手记’到‘天安门’,这个跳跃显得很大,但其实有内在逻辑,都是这类思考的结果。后来慢慢推进,才一步步发展出‘大家庭’。”张晓刚,《血缘——大家庭5号》1995年作,香港苏富比2011年04月04日,成交价:HKD 56,660,000
1993年前后,全国多地出现了一批新生代画家,北京有方力钧、刘炜,四川也有郭伟、沈晓彤等人……张晓刚一方面觉得“他们画的东西确实很新鲜”,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性格还是更沉重一些,“像他们那样画过于调侃的东西还是不太可能”。而他的突破点来自偶然间与传统家庭照的邂逅——这类具有极强时代特征和程式化风格的照片中,人物往往姿势生硬、没有浓重的表情、庄重地凝视镜头,这些特征在张晓刚看来都值得深入研究:“我看到了描绘个人和集体矛盾的方法,从那个时候才真正开始画画。中国就像是个家庭,一个大家族。人们互相依靠,也发生冲突。这是我想关注的问题。”老照片,张晓刚20世纪90年代初购于重庆
同样是在1993年,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的“九十年代的中国美术:中国经验画展”上,张晓刚首次把这个系列的尝试之作展出,“通过交流,我感觉有个东西就要找到了。”此后,他逐渐开始在这个系列中做减法,丢弃自己习惯的绘画思维方式,“最后画了一张既像写实又不像写实的画,那感觉很奇怪,但突然一下就觉得对了。其实减得越多、改得越彻底,新的东西越有机会出来。”正是在这样的反复推敲中,“血缘:大家庭”系列终于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作品。
从社会结构的层面思考,“血缘:大家庭”系列能成为当时西方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其原因并不难理解:与西方社会普遍意义上更为开放的家庭关系不同,中国的传统家庭模式对于紧密性的要求显然高上许多,而这种强烈的血缘纽带关系在一个个小家的牵引下,也成为中国社会中集体主义思想的一重基础——由此,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拉锯关系。在“血缘:大家庭”系列中,张晓刚选择以平滑柔和的笔触与造型来描绘人物,有学者指出,这类艺术形式符合中国普通民众的审美意识,与清末民初所流行的月份牌有着同样的审美趣味,而其源头则是西学东渐影响下的工艺油画风格,特点在于弱化表现性、更显程式化。之所以选择这种绘画风格,也不得不考虑是对于艺术家所处时代背景做出的一种回应。在平滑式的人物表现技巧之外,张晓刚还选择以灰色调作为该系列主色调。他本人曾多次提及,在“血缘:大家庭”系列中深入研究炭精画法,技巧层面是意在形成一种具有古代中国画意味的晕染效果和虚实关系,画意层面则是为了进一步加深整体统一的模式化感受,使“血缘:大家庭”系列成为真正的“中国特定时代人物标准群像”。
《中国当代绘画》,The Fruitmarket Gallery,1996 年,P31《中国当代 15 位艺术家》,Fundação Oriente,1997 年,P10《血缘:大家庭》,中央美术学院画廊,1997 年,P22《图像就是力量:王广义、张晓刚和方力钧的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P78《时代的脐带:张晓刚绘画1989-2004》,汉雅轩画廊和Galerie
Enrico Navarra联合出版,2004 年,P85《20 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封面及P928《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1981-2014》,四川美术出版社,2016年,P386-388、952,图版168中国!:Zeitgenossische Malerei,波恩美术馆,德国,1996 年追昔——中国当代绘画展,The Fruitmarket Gallery,爱丁堡,英国,1996 年中国当代15位艺术家展览,Museu Fundação Oriente,里斯本,葡萄牙,1997年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97年图像就是力量:王广义、张晓刚和方力钧的艺术,何香凝美术馆,深圳,2002年时代的脐带:张晓刚绘画1989-2004,汉雅轩画廊,香港,2004年张晓刚回忆,大邱美术馆,韩国,2014年
春萃 \ 极至艺术展,永乐艺术空间,北京,2021年“血缘:大家庭”系列的早期作品中,创作于1995年的《血缘:大家庭12号》显得尤为特别。1.5米乘1.9米的尺幅中,张晓刚少见地描绘了一个由四位成年人组成的“家庭”,不同于其他同系列作品中“父母-子女式”的直系血缘家庭关系,在这里,张晓刚指向了一种更广阔的“家庭”概念:画面中的四个人既可能是兄弟姐妹,也可能是同事同学甚至战友关系,艺术家弱化了对于身份具体性的符号化表达,但却使画面的意义变得更加丰富。四人皆着标准套装,略微菱形的长脸上鼻梁挺直细长、眼皮单薄,黑溜溜的眼珠……我们无意将画中人的真实关系探个究竟,这或许正是艺术家精心“布置”的结果——彼时的社会风尚中,怀抱同样志向的人皆可被划定为“革命大家庭”的一份子,于是,这样的面孔便可以被解读为每个你我他,每个在时代大潮中前进的人们。
张晓刚 《草图》 1995年作
当然,《血缘:大家庭12号》也是一件富于细节感的作品。集体由无数个体组成,张晓刚在其中仍然投射了独属于艺术家本人的内心思考和外化的视觉标识,细观作品时,穿插于几人中间的红色细线浮现出来,这是一种更为隐晦的“血缘关系”表达:传奇女画家弗里达·卡罗(Frida Khalo)在1939年的一件经典作品《两个弗里达》中就将链接人物心脏之间的血管描绘成类似线条的形式;而在张晓刚的笔下,红色线条依然存在对于血缘的隐喻,但却存在于更幽微之处,也突出了中国社会中惯常存在的含蓄意味。
实际上,《血缘:大家庭12号》已经是一件“履历”颇为华丽的作品:艺术史家吕澎2006年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就以此画作为封面;从90年代起,《血缘:大家庭12号》就曾陆续参与全球多地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大展,如爱丁堡的“追昔——中国当代绘画展”和里斯本的“中国当代15位艺术家展览”;在国内,也几乎展遍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等重要机构。《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封面
“追昔——中国当代绘画展”,The Fruitmarket Gallery,1996年,展览现场
市场中,“血缘:大家庭”也是张晓刚的绝对主力系列。过往拍卖纪录里,此系列所达成的交易额占据艺术家总成交额的五成以上;单件作品成交价的前十榜单里,此系列作品更是占据七席。无怪乎知名批评家栗宪庭曾如此评价该系列:“不但是张晓刚的艺术成熟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某种成熟……即使在使用西方当代艺术的语言模式,在表达中国当代人的感觉的过程中,成功地转换为个人话语。”张晓刚,《血缘——大家庭2号》,1995年作,香港佳士得2020年12月02日,成交价:HKD 98,035,000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3号》,1995年作,香港苏富比2014年04月05日,成交价:HKD 94,200,000
5月21日,《血缘:大家庭12号》即将在永乐拍卖2021春拍“国际视野——全球化的当代艺术夜场”中上拍,风云变幻的市场大环境中,这件经典作品是否还将延续同系列的传奇表现,更值得各方关注。周大为谈今年新规划:“要接地气,更要有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