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化静为动|当建筑被赋予温度
-
原创 2021-04-23
在上海外滩,有这样一座「会跳舞」的建筑——
△ 华丽的「神秘面纱」
由 Foster + Partners 及 Heatherwick Studio 合作设计,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唤醒了老城码头的新活力。从传统中式新娘头冠获得灵感,建筑师打造了由三条轨道组成的「流苏面纱」外立面,不断旋转、交叠、遮挡,创造了丰富的体验。
△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空间体验
虽然这座「会动」的建筑给人们带来了奇妙的空间变化,但它还不足以被称为「互动建筑」。
所谓「互动」,简单理解就是建筑能与人进行互动,建筑不只是单向地提供空间,还能响应人的活动。
就像 Studio INI 的一系列互动构筑——
△ 结构的变形和起伏反映了人在空间中的动作和情感
然而,相比这样的机械式交互,在智能化越来越普及的当下,互动建筑也走向了「数字化」......
| 数字互动建筑
以「数字化」增强建筑的互动性
- 1 -
表皮
像阿布扎比 Al Bahar 大厦的「感应表皮」——
△ 可展开或收拢的三角形遮阳板
遮阳板能够响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日照,经过编程对太阳的运动做出反应,从而在白天减少室内太阳得热和眩光,也使得建筑拥有了动态立面。
- 2 -
结构
伦敦大学学院 Interactive Architecture Lab 开发了一种可以行走、滚动、跳跃的新型简易结构「 Golem 」。
这个能快速构建的结构展现了「人」一般的生命力,人们可以通过手势控制它的活动方向。
- 3 -
空间
康奈尔大学 Architecture Robotics Lab 带来一种新的机器人类型「 Space Agent 」——嵌入在物理空间的墙壁、天花板、家具和地板中的「机器人」。
就像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建筑适应了人的活动并为人量身打造可变空间。
- 4 -
媒体
当然,我们最关心的还是「数字化」如何通过媒体激发互动建筑的新活力。
现状 Present
目前,媒体和建筑的结合方式通常是挂在表面的显示屏或者在建筑面上的投影「 3D Projection Mapping 」,建筑面提供物质界面,媒体承载界面信息,但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互动性。
△ 悉尼大剧院
△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趋势 Trend
在交互设计的趋势下,不少设计师尝试将建筑和当代媒体/装置艺术进行融合,使媒体/图像直接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出现,其中媒体幕墙就是一种惊喜的尝试。
英国格拉茨现代美术馆 Kunsthaus Graz ,因为拥有超现实主义的形态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友善的外星人」——
△ Peter Cook 「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
它的曲线玻璃表皮内嵌圆形荧光灯,成为一面低分辨率黑白显示屏「 BIX Media Facade 」,该媒体幕墙面可以展示图形和简单的动画,并显示与用户交互关联的各种信息。
△ BIX
而更进一步的尝试,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办公楼的媒体幕墙「 SPOTS 」——
△ 不规则的网格轮廓和交错排列的不同灯管
与BIX幕墙不同,「 SPOTS 」在日间还可以看到灯的排列矩阵,矩阵轮廓溶解了建筑本身的物理外观,使建筑拥有独特的媒体表皮。不规则的灯管不再是被隐藏在表皮之下,而是参与构成了建筑的立面,融媒体于建筑。
△ SPOTS 试图在媒体、建筑设计、信息之间建立桥梁
未来 Future
伴随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互动建筑与数字媒体的结合将不再停留在追求艺术性的阶段,建筑可以被理解为更大尺度或尺寸的智能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直接作为人与信息交流的媒介,甚至为人的活动创造合适的场景。
△ Interactive Architecture Lab 勾勒了一些令人向往的蓝图
综上,就像智能机器人现在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搭档,在不远的未来,互动建筑也可以作为人的“伙伴”,当人们与其互动的时候,建筑能像人一样有温度、会思考,并做出智能、持续的回应。
Wonderland·朦胧森林|CT.LAB 沉浸式互动体验设计
「当代达芬奇」的共生之见 | Olafur Eliasson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CTlab新媒体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