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沉浸产业进入生态圈开发窗口期

原创 2021-03-20

本文来源于:山地北京商业管理

随着5G+AI+XR时代来临,人们在虚拟世界与真实环境构成的故事场景中将有可能完全沉浸、无缝互动,这些变革都在向传统的产业形态与商业模式提出挑战,我们正迈入一个更沉浸、智能和互联的未来。

沉浸式、体验型、互动性的文化娱乐将成为消费标配。下一代沉浸式娱乐时代,观众或体验者将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获得娱乐体验的主导权。因而,故事叙述与技术集成、场景应用与商业逻辑都需要不断迭代与创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除了XR沉浸技术外,高质量的沉浸式体验需要多项核心技术支持。高精度投影技术、传感技术、5G强大传输网络、AI大规模计算能力、机器学习、智能机器人、实时3D技术、自动化工程在内的新兴技术进步,都将推动沉浸式体验的推陈出新。


沉浸式体验的场景应用


1 沉浸式体验在现场娱乐的应用

沉浸式娱乐是当前故事性、体验性和互动性都最强的文旅形态。沉浸式娱乐打造的是一个情绪化的体验型消费场景,体验者更易产生互动记忆和消费冲动。在现场娱乐(LBE)领域中,沉浸式体验成功要素之一就是“感官叠加”,让体验者获得空间场景和角色情感的双重“感知真实性”。

《星球大战:帝国的秘密》是由Lucas电影公司旗下的ILMxLAB与The VOID二家联手打造的超现实虚拟实境沉浸体验,项目落位在洛杉矶市区Downtown Disney中心、伦敦Westfield购物中心内等都市中心,都已向公众开放。IP方表示首批将在全球选30个都市娱乐中心落地。

当你将穿戴包含体感反馈的全套VR装备后,你就化身起义军间谍,所有玩家的形象都将变成帝国冲锋队士兵,如果你举起双手,看见的是冲锋队士兵覆盖着白色盔甲的黑色手套。你会坐在真实的金属座椅上,随着飞船跳进超空间而微微震动。你眼睛看到的是数字虚拟世界,但却是走在实际的物理空间里,如果你被帝国冲锋队的爆能枪击中时,你会有中弹的体感反馈,当你卸下盔甲,你又回到了真实世界。

2 沉浸式体验在主题公园的应用

在整个沉浸式娱乐产业版图中,从经济价值到业态综合性,主题乐园无疑是沉浸式体验场景的“头号玩家”。在过去几年里,主题公园行业巨头相继推出数个“引爆级”主题景区,这些人气爆棚的项目有一个共同方程式——创造IP植入与科技赋能的沉浸式极致体验!主题公园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在“真实的”想象世界里探索与游戏的个性化历程,这种体验特有的魅力,就是让人醒走在虚幻实境中,似梦又不是梦。


3 全域沉浸的都市文旅场景应用

蒙特利尔“城市记忆”(Cité Mémoire)项目是沉浸式体验应用于都市全域旅游的经典案例。项目通过自助探索“城市记忆”大型移动影像、手机APP、教育研学三位一体的文旅系统集成,打通了数字媒体、VR/AR、互动装置、大数据、智慧旅游等科技边界,将文旅体验、遗址活化、城市品牌与商业模式融合,在城市建筑上、在老城小巷的石子街上,在钟楼在灯塔,还有在你的手机端,上百个形式各异的沉浸式体验片段,仿佛让历史照进了现实,化作一个讲述城市故事的史诗般影像。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里,XR将走向无需借助头显、眼镜、手套等可穿戴设备的混合现实MR沉浸式体验,无设备沉浸体验将改变博物馆、历史遗址、景区、主题公园的文旅体验。


4 沉浸式叙事在戏剧中的应用

在XR技术创造的沉浸式故事场景中,观众“被赋予角色”与场景互动、与他人互动,在虚拟环境中获得来自感官及心灵的真实感受,从而深化这种沉浸感,并转化为个体记忆。加拿大国家剧院的剧作家兼导演乔丹·坦纳希尔与英国国家剧院的沉浸式叙事工作室(NT Immersive Storytelling Studio)合作,创作了《拉近我的距离:回忆录》(Draw Me Close: A Memori),讲述了母亲和儿子在癌症确诊后的关系。这部先锋之作将舞台上真人演员的故事叙述与沉浸技术相结合,采用了一种看似简单而人性化的方式,融入到沉浸式媒体中,从而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边界。

假设你是观众,VR眼镜带你进入到乔丹的生活世界,体验患病中乔丹的情感。乔丹母亲则由一位女演员扮演,她的现场表演通过动作捕捉系统被转换成虚拟影像,投射在你的VR眼镜里。“乔丹母亲在真实世界中与在虚拟世界中的“你”零距离接触,轻声细语,给予你母亲的拥抱。当你化身“乔丹”置身于这个虚与实的世界里,也许你自己的一段童年记忆可能会被唤醒。正是这个共情点,在虚实二个世界、角色与自我之间架起了情感桥梁,拉近了你与乔丹,甚至你与自己母亲的情感距离。因为,这不是关于乔丹与他母亲的故事,这也是关于我们自身成长的人生经历。这个VR作品很好诠释了打造沉浸式体验的软性关键点——就是捕捉共情点,模糊现场表演与虚拟世界的边界。


如何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


面向消费者日益增强的体验消费需求,新开发或改造升级沉浸式娱乐项目已成为包括主题公园在内的文旅产业谋求创新发展的共识。

如何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

分享一个“沉浸五步法”路径框架。

  1. 围绕主题或IP进行故事构建(Storybuilding)。
    故事构建不是叙事,故事构建是指我们希望游客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扮演的角色。故事构建的理念要求体验设计者是从游客体验角度来看待一个项目,设定一个目标并确保各项设计的总体协同性。

  2. 提炼IP核心价值,并转化为沉浸式体验。
    这是一个将IP元素拆解与重构的过程,最终是要构建一个似曾相识的主题“世界”,让人们在这个“世界”里去行动以探寻某种意义。

  3. 以“感官叠加”的沉浸式叙事方法来驱动游客的探索历程。
    让人们从被动观看到主动探索空间场景,并投入地去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

  4. 应用沉浸技术与智能环境创造出一个“超现实幻境”。

    主题与故事、艺术与技术的应用都需要围绕“模糊现实与幻境边界”来展开,正向加强“心流”沉浸感,以寻求项目与观众之间更深刻的联结方式。

  5. 提升商业主题化与消费场景化的运营能力。

    中国文化消费者呈现年轻化、国际化的趋势,审美水平逐步提升,90后逐渐步入文化生活的主舞台。体验型消费刚好满足新生代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需求。


以生态思维构建沉浸产业生态圈

正如“创造体验”的沉浸式叙事正在颠覆传统“讲故事”的线性叙事一样,在沉浸产业领域,“生态思维”也将取代了线性价值链模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依赖的利益相关者组成,为所有生态系统参与者创造和获取价值。

以生态思维布局未来,“单兵作战、各自为政”将被抛弃,而“破圈无界、连接共生,协同演化、生态共享”的生态思维,将为沉浸产业培育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模式。

我们知道,任何产业发展都有生命周期,从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中国沉浸产业正处于导入期后阶段,也称初创期、幼稚期,未来几年,中国沉浸产业将迎来高速增长的成长期,也是新兴行业由高风险低收益的初创期转向高风险高收益的黄金机遇期。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生命力!从全球看,特定产业领先的国家都有中长期产业发展战略。一方面,对成熟产业进行流程创新与战略创新,以生态圈保持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处于导入期的幼稚产业(如沉浸产业、人工智能)进行创新研发投入,对处于成长期的产业(如XR沉浸技术、5G),则通过提供共性技术实验设施来加速产品创新迭代,并通过聚焦协同创新和技能培训的公共服务平台来孵化产业,培育人才,从而构建起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依据经济规律,一个沉浸生态可能会有一个递进演化“三阶段”:

  1. 第一阶段,核心是要投入技术研发和培育支持产品迭代创新的沉浸技术生态链;

  2. 第二阶段,在场景应用与跨界协同基础上,构建起持续创新的沉浸产业生态圈;

  3. 第三阶段,吸收沉浸产业的溢出效益,渗透到跨经济部门和社会生活各领域,形成健康有活力的沉浸经济。

 如何构建沉浸生态圈

  1. 第一步,建立沉浸技术生态链。
    其核心是培育沉浸技术及拓展应用疆域,促进VR、AR、MR、计算机视觉、360传感等沉浸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人、5G和物联网、智慧空间等新兴技术和互联网络的融合创新。

  2. 第二步,构建起沉浸产业生态圈。
    建立起相互依存与协同的五大支柱。一是体验内容、二是沉浸技术、三是应用场景、四是网络平台、五是未来观众

  3. 第三步,发展沉浸经济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将会是怎样一个版图,是国内自循环,还是国际大循环,我们还不好预测。不过,我认为,人才是生态的核心,人才瓶颈才是一切瓶颈中的瓶颈!中国沉浸产业破局之路上,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的质量与数量,也许将成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他山之石:英国沉浸式经济

由英国的沉浸式技术权威组织发布的《2019年英国沉浸式经济报告》显示,英国目前是欧洲最大的VR和AR的市场,沉浸式经济总价值预计可达1600亿美元,英国约有1250家活跃的沉浸式专业公司,雇佣了大约4500名员工,创造了大约6.6亿英镑的销售额,可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预计2019年销售额将超过10亿美元,将有50万人在与沉浸式经济相关的公司工作沉浸式经济具备年轻化、成长性、自信心和出口密集型几大特点。沉浸式公司正在为众多行业、创意产业以及其他领域创造价值,70%受访者将沉浸式相关产品和服务出口到英国以外,尤其是美国市场。

沉浸产业正面临着分散的技术生态系统、多变的商业模式和技能供应问题。因此,英国政府构建了“创新英国(Innovate UK)数字经济战略,旨在发现和推动科技创新,提供知识转移网络平台。最近五年,政府公众财政对沉浸式研发的支持迅速提升,英国投入沉浸式项目的资金总额是2010年前的十倍以上。

英国沉浸产业迅速发展得益于一个支持企业主体和人才发展的创新生态圈,也就是服务于沉浸产业中各企业与人才的一组职能不同的公共平台,提供从政策、资源、资金、技能、网络连接到技术设施等一系列支持与服务。

英国案例具体来讲,包括:政府部门如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研发与产学合作公共创新机构如Innovate UK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创新英国“计划;一臂之距的拨款机构如AHRC英国艺术人文委员会和英格兰艺术委员会;支持科技创新的公益机构如NESTA英国国家科学技术与艺术基金会;推动产业连接、展示、国际合作的沉浸产业促进平台如Immerse UK沉浸英国;集成实验室空间与产业资源平台的技术创新中心如Digital Catapult、内容孵化与人才培训平台如未来故事学院;产业战略资金等一系列产业培育发展要素,各方围绕制定的产业战略与配套举措,协同去实现一个共同愿景,那就是打造一个有创新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英国沉浸式经济。

1 沉浸产业平台:产业

英国沉浸式技术权威组织IMMERSIVE UK为行业提供一个研发创新、资源连接和国际合作的网络平台,帮助会员企业与个人更便捷地获取沉浸技能培训、建立协作连接,支持国际市场开发。Immersive UK与技术创新中心Digital Catapult合作,连续二年发布《英国沉浸式经济报告》。多个平台扶持沉浸产业的目标是,到2025年,10%的全球创意沉浸式内容在英国制作,英国在沉浸式技术方面的全球投资份额将从2016年的5%增至2025年的10%。

2 沉浸产业平台:人才

英国未来故事学院(Story Futures Academy)是国家沉浸式叙事中心,由英国国家电影电视学院和伦敦大学共同营运,得到英国政府一千万英镑的“未来观众”专项资助。学院不断开发和提供前沿的创意培训和研究项目,为确保英国创意产业人才拥有沉浸式内容故事创作最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传统影视动画游戏产业的人才有机会从事沉浸式制作,以及促进联合制作并提供研发资金。

2020年初,英国未来故事学院发布了《创造沉浸式体验所需技能报告》,分析了沉浸产业人才普遍遇到的阻碍,包括:从原有产业拓展至沉浸式支柱所需的思维转型与新技能;相关方彼此缺乏共同沟通语言,不习惯新的工作流程;沉浸产业没有统一标准或规则,从业人员需要更多知识交流及专业训练机会,比如对沉浸式内容创作而言,Unity和Unreal“即时游戏引擎”技能(real-time game engine)就是最大技术缺口。在高等教育课程相对滞后的现状下,沉浸技术与沉浸式叙事领域在人才和技能上的供给缺口,无法满足沉浸式体验内容创作的巨大需求,因而国家公共部门进行干预是有有益于产业发展的。

3 沉浸产业平台:技术

Digital Catapult数字弹射创新中心是英国领先的数字技术加速器,孵化和培养中小型企业在前沿数字技术的早期应用。中心位于伦敦的后花园-布莱顿,设有沉浸式实验室Immersive Lab,提供沉浸技术设施设备和创新计划资金。

4 沉浸产业平台:资金

英国政府与业界为沉浸式项目提供了超过3亿英镑的资金支持,最近5年的扶持资金总额是2010年前的十倍以上。其中,2017-2016年,英国政府与欧盟为沉浸式技术拨付了总额达1.6亿英镑的资金支持;2018年,英国研究理事会、科研创新署与欧盟为沉浸式技术共投资了1700万英镑;英国政府与业界共同投资1.5亿英镑来发展英国文化产业,其中3300万英镑政府资金+2500万产业投资用于VR游戏、互动演艺和AR旅游体验等沉浸式技术开发;体育娱乐、旅游和演艺领域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已获得1800万英镑政府产业资金;英国“未来观众”计划提供了1600万英镑,用于扶持电竞、戏剧、移动影像、旅游的沉浸式体验;此外,英国21个沉浸式内容项目获得了1200万英镑创新制作资金,如开发VR戏剧游戏。

政府产业资金吸引了天使投资人、种子期投资、孵化器、加速器等产业资本,近期有1600万英镑公共资金扶持了英国8个早期沉浸项目,包括沉浸式学习课程;AHRC 500万英镑拨付给沉浸式叙事、数字科技等领域八个英中产学研究项目;英国政府投入1000万英镑设立英国未来故事学院及所属英国国家沉浸式叙事中心;另有100万英镑设计基金用于开发XR技术,让观众不戴头显设备来体验VR演出。

为什么英国会投入巨资来培育沉浸产业

因为沉浸产业代表着未来!从“创新英国与“未来观众”产业战略来看,英国目标是到2025年,10%的全球创意沉浸式内容在英国制作,英国在沉浸式技术的全球投资份额将从2016年的5%增加到2025年的10%。

5 沉浸产业平台:国际合作

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是英国沉浸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娱乐消费市场,加拿大在数字创意、沉浸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全球领先,近几年来,中英与中加都建立了国家级战略合作关系。

2020年启动的沉浸式叙事联合制作计划是首个聚焦于沉浸式项目的英国-加拿大合作计划,扶持资金首期为51万加元,用于开发VR、AR、MR新兴技术应用,和前沿的沉浸式叙事新形态,联合制作的沉浸先锋作品也将得到全球推广。

英加沉浸人才计划覆盖戏剧、演艺、视觉艺术、游戏、影视和数字交互媒体等领域,重点是培养艺术、科技与商务融通的创意领导者与创意制作人,致力于成为全球沉浸版图的顶尖人才。

中英合作聚焦在创意经济领域。英国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AHRC是创意产业方面“英国产业战略”重要的执行机构,领导着英国价值8000万英镑的“创业产业集群计划”。AHRC持续推动着英国顶尖科研机构与头部企业与中国开展联合研究合作,尤其是在科技与艺术融合方面。围绕面向未来的体验方式和需求,通过跨领域研究,探索创意产业新的可能性。


结束语


浸式是一个深受年轻人喜爱和最容易激发想象力的产业群组,新兴沉浸技术与打破“第四堵墙”的沉浸式叙事相结合,正在创造下一代沉浸式娱乐新业态、新模式。扩展现实(XR)等沉浸技术的应用场景也从都市娱乐中心逐步转战旅游景区、主题公园、乃至作为目的地的现代都市。中国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消费市场。

中国沉浸产业有着巨大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存在着从技术、内容到应用的创新瓶颈,因而,这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沉浸式体验的产业化应用需要构建起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态圈,需要公共服务平台、科研机构、投资方、市场需求端与沉浸产业从业者在机制上协力。文化艺术的创意主体和技术服务方能否与这些利益相关者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将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能否在沉浸产业领域获得创新优势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关于作者


本文作者郭梅君是(加拿大)魔方文化公司CEO,产业经济学博士,学者型文化企业家,中英合资智酷文创公司合伙人,魔幻杉文旅商沉浸式体验开发平台的联合发起方;同时任世界城市文化论坛顾问、利物浦大学研究员,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学术执行主任,上海交大-奥塔哥大学DBA博导。此前曾任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轮值主席、华山创学院院长、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主任。郭博士具备跨界创新和实战能力,拥有全球视野、国际资源和产业前瞻力。参与科技部“面向文化旅游新兴消费产业集群”课题, 策划推进南京与蒙特利尔全域旅游国际合作,参与面向下一代沉浸式体验的中英合作与智能空间研究,寻找文化科技与产业融合的解决方案,将商业模式、产业资源、人才战略融入到文旅目的地与城市发展中。

魔幻杉是由幻境、魔方和杉林文旅三方联合发起的次世代文旅商沉浸式体验开发平台。魔幻杉为激活文旅商空间提供面向下一代的沉浸体验,提供最具文化与商业价值的空间激活解决方案,包括从概念设计、内容制作到运营管理闭环的一站式专业解决方案,实现全程陪伴式服务,致力打造中国文旅娱乐产业领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国际合作平台。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山地北京商业管理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5G AI+XR 完全沉浸式 数字文化

2238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