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1
  • 0
  • 1

分享

首个“5G沉浸式跨屏访谈”,“空间穿越”成真!

2021-03-09

本文来源于:新华社

“这不是科幻大片里的效果吗,太牛了!”

“太震撼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几人!想有谁就有谁,赞!”

看到这些评价,你是不是早已按捺不住想一探究竟了呢?然而,这还只是去年初生代版本产品得到的“初评”,今年的进阶版更让人眼界大开,直呼“代入感太强”。

而这被网友评价“酷炫到不行”“难以置信”“‘天涯若比邻’在这里实现了”,既有“空间穿越”,又实现“裸眼3D”的,并不是什么魔幻场景,而是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推出的全新创意新闻产品——全球首个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

3月1日,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这组精心打造的系列访谈,首篇在新华社客户端甫一上线就“炸开了锅”,全网综合传播量超过3亿,“大开眼界”“黑科技”“酷”是海量网友留言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词语。

3月2日晚,不少电视观众发现“头条资讯”TV版也转载采用了系列视频,并作为当周主要推送。从主流媒体到电视应用,从科技发烧友到普通大众,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火出了圈。

太真实了,连主持人自己都搞混


无论相隔多远,在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中,身处北京演播室的新华社记者,可以和代表委员实现“裸眼3D”般的面对面交流,而且是全实景、真跨屏。

这样的场景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网友们在评论区问,到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栏目去问,甚至打电话到主创团队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去问。

关键是技术。

作为拍摄主场地的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在2019年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技术和应用场景。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是演播室今年1月底交付使用后完成的第一件作品。

先采集代表委员所在工作环境的实时信号,通过5G、CAVE(基于投影的虚拟现实)技术、MR(混合现实)技术、LED屏幕多角度三维缝合技术等,将场景在演播室做等比例还原,在有限的真实空间中打造出无限宽广丰富的沉浸式环境,实现了两个真实空间的虚拟交错,视觉效果上达到与拍摄环境的最佳融合。数字科技的仿真度与创造性,为演播室增加了多元化空间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场景想象力,主持人在固定点位行走其间,就好像是跨过了任意门,来到了代表委员工作的地方。

再通过播放器、多声道扬声器、播控系统等,构建出超大视角、超高沉浸感的视听呈现系统,使观众能够同时获得多方位的视听信息,带来单一平面视频无法展示的强大沉浸感。

思维要转换。

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对参与者的最大考验就是转变思维。

平面拍摄不存在角度问题,摄像机架好,只要不出框,怎么挪动都是在同一画面上。但是三维立体不行,受技术条件限制,很多场景只有在特定角度才是端正的,稍微偏移一点,拍出来就是歪的斜的,就是所谓的“穿帮”。就像视频开场处,团队主创成员之一、主持人高熹穿过一扇扇打开的大门,拨动巨大的地球,准备开启“穿越”之旅。短短几步路,每一个点位都是精心设计、测量过的,以保证最佳的立体视觉效果。

“作为创作者来说,你要有3D的思维,这是一个全新的东西,要建立一个新的思维体系,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团队成员之一的王雅迪说。

不仅自己要转化思维,还要能给别人解释清楚。从拍摄、策划,到和记者、嘉宾沟通,每次都要多次反复。

在实际访谈过程中,几位嘉宾第一次面对这种形式的拍摄,找不准目光方向,出现焦虑和不适,但最终一一克服,顺利完成节目。

“这就是‘主场作战’的好处,在熟悉的环境里,嘉宾本身也会更放松。”嘉宾“法官妈妈”陈海仪,在拍摄间隙听到画面里主持人说忘带粉饼时,还活学活用的开起了玩笑:“我这儿有,你多看两眼就可以通过5G技术传输过去了。”

效果不用说。

在访谈中,当张伯礼院士介绍他右手边的中草药标本瓶时,站在画面最左侧的高熹为了看得更清楚,轻轻往后挪了挪。

“我完全是下意识的,等感觉到身后LED屏幕的热量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和他们不是真的处于同一空间。”高熹说。

“黑科技”加持,内容依旧为王


即使没有“黑科技”加持,这组访谈仍然是优秀的新闻作品。

系列访谈导演、新媒体中心技术项目部主任何强参加过10多年的两会报道:“我们尽量把访谈内容做得深刻一些,同时也符合新媒体的特点,要有趣、好玩。”

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团队精心筛选了三位不同领域且备受关注的采访对象: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安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马传喜。

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张伯礼院士,对今年的疫情作了研判,并结合履职经历,就自身所处中医药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

张伯礼院士在接受访谈时,还对实验室里的中草药标本做了详细讲解,观众仿佛置身现场,伸手就能摸到标本瓶。

被最高人民法院点名表扬、人称“法官妈妈”的陈海仪,在访谈现场常动情地讲述了一幅广绣背后的故事。这是她曾经帮教过8年的少女,出狱后亲手绣好送来的,也是孩子目前从事的工作,“对于我们帮扶者来讲,感到非常值得,也非常有自豪感和成就感。”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打好种业翻身仗。“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粮食问题专家马传喜,就是专门研究种子的。

这位被农民朋友称为“打麦地里走出来”的全国政协委员认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种子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用新的技术形式赋能宏大主题,讲述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我觉得这就是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重要表现。”项目监制宋君毅这样解释他们的理解。

产品升级,背后不是一日之功


这并不是新华社借助“技术+创意”赋能新闻报道的首次创新。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就推出了“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使用5G网络传输和全息成像技术,让采访对象与记者跨越时空“相见”并实时交流互动,被业界评价为“开创了5G时代远程同屏访谈的先河”。

短短一年时间,“前浪”已经被拍在了沙滩上,成为同一组主创团队口中“可以不用再提起”的“低配版”。

“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其中5G都已经是配角了,我们强调的是沉浸感和三维透视的场景复现。”

说起来容易,过程却充满了艰辛。技术有了,演播室也是全球领先的,但实际应用的产品谁也没有做过。

宋君毅说:“太难了,除了技术样片,没有任何可参考借鉴的案例,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好在大家都很拼。”

人手不够也是问题之一。“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我是导演,但是摄像不够的时候我也做摄像。”“哪里需要就顶上”是何强对自己的定位。

在视频中看起来游刃有余、潇洒光鲜的高熹,需要自己置装、化妆、策划并编写文案,“开拍之前还在负责所有的协调工作,听导演一喊‘各就各位’,立马转换角色上场准备主持。”

尽管很累,但大家还是很开心能做出这样的精彩作品,在听到亲朋好友讨论时也有满满的自豪感。何强说,“这是新华社将5G技术应用到新闻报道、推动智能化编辑部向纵深发展的最新尝试,未来我们还会不断探索。”


来源:新华社

记者:薛园

监制:齐慧杰

编辑:关开亮、李永锡、周喆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新华社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空间穿越” 5G沉浸式跨屏访谈 裸眼3D

35409 举报
  1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