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因为黑暗,光才有了不同的颜色
-
原创 2020-12-18
本文来源于:CTlab数字体验设计
这个世界产生了光和影,影赋形于万事万物,光则使它们鲜明起来。
光与影决定了我们的视野所及,也影响着我们的感知,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形状、方向、温度、质感。
接下来,我们将看看艺术家们如何将现代技术与光影结合,在营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神醉而震撼的光影之境的同时,更将观者带向思考的维度。
Between Mind and Matter
思维与物质之间
Nick Verstand & Salvator Breed
△ Between Mind and Matter 场景
正如作品的名字所提示的,这个灯光与声音装置作品意在探索介于物理体验和心理感知之间的微妙现实,当人们走进这个现实中时,又会如何理解它并与其互动。
昏暗展厅中,一束束激光在地面上汇聚成一条具象的线,结合 4DSOUND 声音引擎,线条随着音乐的张力变化而闪烁、裂变、震动、舒展、流淌……
△ 光线动作随着音乐变化
“我们尝试把’思维与物质之间’做成一个声音视觉乐器,我们可以用它演奏、用它谱曲。” 创作者之一的 Salvator Breed 这么说道。光影在两位艺术家手中变成了琴弦,将声音转化为视觉与空间的乐章,邀请观众在体验与感知的暧昧区域中驻足停留。
△ 点击观看 Between Mind and Matter 视频
Epicenter
震中
Sila Sveta & Tundra
△ Epicenter 场景
“你不是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你也不是在享受一场大型的灯光演出。你是一场未知的光影现象的意外见证者。你就身处在震中之内。” 这是 Tundra 对 Epicenter 的描述。
在莫斯科的一座废弃工厂中,声音与光影的交织互动让这个原本衰颓的空间成为了一个呼吸跃动着的生命体,将观众置于“无边创造力的地震中心”。
△ Epicenter 场景
作品分为两个部分。Tundra 创作的第一部分 Halo(光晕)在对交错光束的戏耍中营造了奇异的场景——雷雨过后火焰熊熊燃起,一个人影在幽光中越来越近,最终又消失于黑暗,回荡耳边的声音让人仿佛置身于暴雨和灼热的森林之中。
△ Halo 中的场景
Sila Sveta 创作的第二部分 Phantom(幽灵)用快速移动变换着的明亮白光制造出一种紧迫感,空间失去了中心,让人在迷失困惑的同时又产生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感。这里化为了一个潮湿的地下洞穴,一片狂舞的午夜森林,一座令人眩目的光影走廊。
△ Phantom 中的场景
△ 点击观看 Epicenter 视频
No time. No future. I'm here. RIP
无时无期
404.Zero
△ 传感器让光线跟随人的动作留下投影
在 Kinect 传感器和软件的控制下,361个平行分布的激光阵列和声音合成器一起对柏拉图的“洞穴之喻”进行了一次现代性的诠释。
红色的光束射向四方,在闪烁中勾画着光线前的人影,几何形体在光影中隐现、变幻,让人迷失在了火焰般的光阵和闪动的阴影符号之中。
△ No Time. No future. I'm here. RIP 中的场景
在柏拉图的比喻中,被火光投射在洞穴石壁上的影子构成了穴中之人对世界的认知基础,而404.Zero 创造的“洞穴2.0”中,艺术家试图表达现代科技对人们认知的影响——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和科技密不可分,但鲜少有人理解这些无处不在的技术背后是什么。
在现代科技投射出的“火光”下,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虚幻的阴影世界中。
△ 点击观看 No time. No future. I’m here. RIP 视频
从用手投在墙上的影子比划出各种小动物,到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灯光装置,再回归到柏拉图那个燃着火焰的洞穴,我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光影的游戏、探索和思考。
我们看见了暗影与亮光的交缠共舞,于是我们知道,在夜里能吟出白天写不出的诗。
本文系CT.LAB原创内容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图文来自网络
转载声明
公众号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CTlab新媒体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