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蔡志松:古典与现代,映衬出一幅时代交响的双面“绣”
-
2020-11-09
本文来源于: 凤凰艺术
蕴·蔡志松
近日,“蕴·蔡志松2020艺术展”在苏州梵融美术馆开幕。展览呈现蔡志松历时32年创作的重要雕塑作品二十余件,是对蔡志松艺术创作生涯的一次整体性回顾和呈现。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综合报道。
▲ 蔡志松2020艺术展 实况
“蔡志松的艺术一向注重在古代文化典故和当下文化命题之间建立起联系,也特别注重用视觉造型的语言将生命意象与现实批判结合起来。他关注生命的存在,更关注生命赖以存在的世界,他的艺术能力足以展现自己的个体形象,但他更愿意用艺术引起人们在社会共同问题上的共鸣。
‘交响’即是打开通感之后的美学形态。蔡志松的能力在于调动尽可能的艺术语言,构筑起一个上下周流回还的空间,让他创造的生灵尽情地作逍遥之游,这个空间又演化为时间的长河,在时间的流转中显现出不同的景观,犹如交响乐展开的乐章。”
—— 范迪安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 展览现场
蔡志松,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界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其作品曾三次创造中国雕塑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拍卖记录。
其雕塑,总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点点感悟。而对于生命,蔡志松曾如此说道:
“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奔向死亡。在浩瀚的时空中,生命虽只是刹那一瞬也会留下各自的痕迹。”
▲ 蔡志松在展览现场
近日,“蕴·蔡志松2020艺术展”在苏州梵融美术馆开幕。展览呈现蔡志松历时32年创作的重要雕塑作品二十余件,是对蔡志松艺术创作生涯的一次整体性回顾和呈现。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著名评论家、前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院长、国家艺术与文化发展政策研究所所长余丁,中国雕塑协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英国皇家美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Juan Cruz,欧洲博物馆联盟轮值主席、路德维希美术馆馆长Beate Reifenscheid,《Art in Amerrica》美国艺术主编、国际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国当代艺术问题专家 Richard Vine博士担任本次展览学术顾问。
▲ 苏州工业园区宣传部(文体旅游局)副局长何雯致辞
▲ 56文创园董事长许卫致辞
▲ 本次展览策展人、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超德致辞
▲ 本次展览学术顾问、著名评论家、前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致辞
▲ 本次展览学术顾问、中国雕塑协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致辞
▲ 国际著名雕塑家蔡志松致辞
传统与当代性的结合
本次展览是蔡志松自2019年移居苏州后首次在苏州举办大型个展,包括《故国》《玫瑰》《浮云》《家园》系列的代表作品,尤其展示了蔡志松移居苏州后,受江南地域人文影响所创作的《腊梅》系列与《荷》系列作品。
▲ 展览现场
《故国》系列作品开始创作于1999年底,历时16年,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融合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塑造技法,以具像造型与现代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传达了艺术家对历史人文的关注。将人们对远古时代的缥缈想象变成了结实的形象,也唤起了人们对当代文化中的传统缺失的批判意识。
▲ 展览现场
对于《故国》系列,蔡志松曾写下以下文字:
“我从没听说过不死的树,也未听说过不死的人,但在他们相对短暂的生命中,都不得不忍受着不同程度的,相对漫长的痛苦,也许就是为了换取那些象泡沫般转瞬即灭的笑容,因为人的本性从未因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而改变。我常常为此而心情沉重!
因此,对于生命的重视远远超过了我对艺术的热爱。曾几何时,在我心中艺术高于一切,多少年过去了,如今看来那只是一种年少时的无知。
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经常感到无奈与自责,然而自己已经虚度了三十三年的时光,既没有获得给人们带来真正快乐与幸福的能力,也发不出巨人的声音,也许只能用一些微不足道的技艺来慰藉一下可怜的生灵,假若我的作品能给观者一点小小启发,那我也就满足了。”
▲ 展览现场
《玫瑰》系列作品创作于2008年,历时6年,以材料和装置阐述了艺术家的爱情观。艺术家用“铅”和“不锈钢”浇注出美丽的花朵,把如此沉重冰冷的物质变成令人动容的艺术品,在化腐朽为神奇的瞬间让玫瑰之美永远定格在寂静沉穆的金属光泽之中,让一切有关爱的想象在升起之时,即刻还原成金属的沉静。这个系列的作品不是简单的再现玫瑰,呼唤爱情,同时还包含冷峻的思考、讽刺和批判。
▲ 展览现场
《浮云》系列作品创作于2011年,最初是为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而做,之后该系列作品呈现出各种面貌和样式,并融入科技手段,阐述了艺术家的人生观。在“浮云”系列中,我们看到了希望与失望的并置。
由于有了相反的语义的并置,蔡志松的作品显得含蓄而富有张力,而不是简单的表态。再加上艺术家精湛的技巧,人们的注意力被作品牢牢吸引,而不仅仅是关注作品所传达的寓意。
▲ 展览现场
《家园》系列作品创作于2016年。最开始创作的鹿与鹤是充满灵性与优雅,气质高贵的珍惜物种,既相对独立又具群体意识。是最能代表东方文化精神,仙气十足,既通灵高贵又具有文人士大夫气质,是如今中国社会应当提倡的风范。之后创作的孔雀,在现实中不仅形象与气度不凡,且喜食毒物,毒性越大食后羽毛越美越亮,这种习性与能力异于常类。
在纷繁复杂的当下,科技不断进步,物质不断丰富,然而我们的身心却越加疲倦,探究鹿、鹤与孔雀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在得与失、物质与精神之间孰轻孰重,享受成果时应有所反思。这也正是蔡志松创作《家园》系列选择传统题材的现实意义。
▲ 《凝》/ 87×38×108cm / 不锈钢镀钛 / 2017
▲ 《升·1#》/ 231×80×229cm / 不锈钢喷镀 / 2018
从苏州再出发
自京城移居苏州,蔡志松寻找到了文化灵魂的安养之地,他的雕塑艺术找到了以文化根源上再次生发的理由:古典与现代,映衬出一幅时代交响的双面“绣”。
作为新苏州人,有感江南地域文化,蔡志松创作出一批当代文人雅士之作。从“绽”到“荷”,到“禄”,到“祥”,透过金属的肌理,展现传统写生之趣。将具有传统古典意境的梅、荷、鸟、石,融入中国水墨画的意蕴,运用西方的雕塑语言,形成中西融合的作品。
▲ 《绽·2#》,129×100×232cm,不锈钢,2019
▲ 《荷》/ 108×38×37.8cm / 白铜、不锈钢 / 2019
▲《荷》,35×23×87cm,白铜,2020
▲《荷》,108×38×37.8cm,白铜、不锈钢,2019
通过极致的雕塑技法,表达艺术家对于传统、历史、人文和人性的思考,从而获得当代性。使观者既为艺术家内心的古典情怀所敬仰,又为他现代观念的形式张力而欢歌,更为他作品中人性温暖而感怀。
蔡志松的作品是浸润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之中,是对传统文化深度的挖掘,通过当代雕塑的艺术语言赋予作品新的定位,将历史与现代完美结合。苏州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传统文化积淀浓厚的城市,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并进,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城市。
▲ 《拂》,170×108×231cm,不锈钢,2020
▲ 《蕴》,221×113×193cm,不锈钢,2019-2020
▲ 《禄》/ 腊梅-73.5×46×76cm,鹿-27×20.3×9.2cm / 腊梅与石-白铜,鹿与底板-不锈钢 / 2019
蔡志松的创作与苏州的精神不谋而合,作为具有创新力量的艺术家,他能够凭借自己广阔的阅历和感性的创作为苏州植入新的内涵,未来的一切都令人期待。正如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所说:“蔡志松的到来将给苏州一个新的世界。”
▲ 《升·2#》/ 68×82×128cm / 不锈钢彩色纳米镀钛 / 2020
▲ 展览现场
“一个时代一个艺术家的思考”
纵观蔡志松的艺术创作生涯,国内外曾给与过这样的评价:
“这些雕塑不是是简单的形式象征,它其中蕴含着一种感性,同时又能让人感受到其制作时的张力。”
——Juan Cruz 英国皇家美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 展览现场
“如今当代东方艺术正走出它自己的道路,而西方当代艺术在杜象之后缓慢了发展,试着在后杜象主义中重整步伐。蔡志松可说是走出了第三条路,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丰富,汇集了工艺表现与艺术价值,深深地触动着我们的感知和心灵。”
——Jean Francois Larrieu 泰勒基金会主席 秋季艺术沙龙名誉会长
▲ 展览现场
“蔡志松先生的作品是通过视觉叙事回归经典,从而体现出一种精神状态。他的作品让人沉思,我们如何理解现在的生存环境和过去的传统,我们怎样才能重塑传统。”
——Beate Reifenscheid欧洲博物馆联盟轮值主席 路德维希美术馆馆长
“他重新将这些古代就能够让人感动的动物形象给予现代的意义:一方面是非常理性的解剖,对世界用科学的语言来进行理解;另一方面从全局的层面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每一个生灵如何在更大的世界里扮演他的角色。”
—— Richard Vine 博士
《Art in America》美国艺术主编 国际著名艺术批评家 中国当代艺术问题专家
▲ 展览现场
“这些雕塑使用古老的亚洲文明的意象和哲学,搭配以现代化的手法去表现人类形象,使其同时具有亚洲特性与当代色彩,也展示了其对待大自然的谦逊态度。”
——Henry Meyric Hughes
独立策展人 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AICA)名誉主席
“蔡志松的艺术作品用非常经典的艺术语言,体现了艺术家对自己的叩问,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跟周边的世界来进行相处和沟通,同时追求现实之外的精神层面的思索。”
—— 彭锋
北京大学教授 艺术学院院长
▲ 展览现场
“能够让一件作品在美术史上留下来,还是它的内容,它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艺术家的思考。蔡志松的作品代表了21世纪初,中国艺术家视野的转变,从过去仅关注艺术表现语言本身,到现在我们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我们需要背负的责任。”
——张敢
清华大学教授
▲ 展览现场
“蔡志松的作品是非常明确的现代艺术,但却深植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之中,同时又赋予一个新的灵魂,所以他很自然地获得了 2001 年巴黎秋季沙龙的泰勒大奖这一殊荣。他的作品是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既体现了艺术家对多种技艺的掌握,又不墨守成规,用一种内在和含蓄的感染力结合传统与现代。”
——万德斯
比利时驻华大使
▲ 展览现场
“他的作品始终渗透着对时代,以及时代更迭所带来变化的思考,关注那些未曾改变的东西,人类情感的永恒以及苦难的永存。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出他对延续中国古代文化的自豪与敏感,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将过去和现在所有人和事物紧紧维系在一起的普遍规律。”
——贾德·富兰克林
美国艺评家
“尽管这些雕塑的特征古朴,却代表了新时代的宁静,同时表现的却是一种诚挚、敬畏、受难的基调。他的作品有跨越文化的吸引力。”
——杰森·爱德华·考曼夫
美国著名批评家
▲ 展览现场
“蕴·蔡志松2020”
此次“蕴·蔡志松2020艺术展”作为苏州工业园区本年度推出的重要学术艺术展,得到各界的支持与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王玉芬,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洪亮,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院长、国家艺术与文化发展政策研究所所长余丁,中国雕塑协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全国青联常委会委员詹胜,著名评论家、前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朱江,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苏州工业园区宣传部(文体旅游局)副局长何雯,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超德,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姜竹松,苏州市雕塑协会会长曹雪明,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伍立峰,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副馆长查一辛,著名服装设计师、国际超模马艳丽,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青年艺术家李玉刚,星合控股集团董事长陈明镜,以及庄玲、顾佳斌、邵庆晓、王锐琴、安玉、顾海龙、关东元、陈迷丽、陈心如、郑好、徐玉麟、王炜、戴辉、晏绍礼、严虹、袁牧、陈霖、刘玉龙、沈建国、王晓东等各界人士先后出席VIP预展及开幕。
▲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展览开幕当天召集了国内重要的专家学者及艺术界资深人士探讨蔡志松雕塑艺术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正如范迪安院长所说,蔡志松艺术的最重要之处是他在形象的母体意义与社会文化主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贯通,使我们在他的展场空间获得一次文化的“通感”,在情境的转换之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 论坛现场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深入实施“文化兴区”战略,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形成了政府、社会共同推动文化繁荣的良好氛围。2019年5月,蔡志松工作室入驻56文创园,作为中国雕塑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创造了一件件充满视觉张力的作品,与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化国际化时尚化的城市格调相得益彰。
▲ 展览现场
关于艺术家
▲ 蔡志松
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之后于该系任教十年,2008年辞去教职专心从事艺术创作。现为职业艺术家。2019年移居苏州,现工作、生活于苏州。
从事艺术工作以来曾获奖几十次,其中比较重要的有:2001年,获法国巴黎秋季沙龙最高奖——“泰勒大奖”,成为该活动103年历史中首次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时年二十九岁;2004年获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奖;2011年应邀参加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2012年入选法国《Art Actuel》评出的年度“全球100名艺术领袖”,并荣登封面;2012年获评“中国艺术权力人物”;2013年获评“中国风度人物”、“年度华人时尚领袖”;2014获“洛克菲勒中国杰出青年艺术家大奖”、“年度影响力特别艺术家奖”、2017年获评第十四届“时尚先生”、“艺术领军人物”。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举办过许多次个展,参加联展众多。作品曾三次创造中国国内雕塑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拍卖记录。并被国内外许多知名博物馆、美术馆及艺术机构收藏,其中包括:洛克菲勒艺术基金会、泰勒基金会、美国纽瓦克美术馆、德国雷根斯堡博物馆、希腊美术馆、印尼国家博物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德意志银行、比利时驻华大使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
艺术创作及学术活动社会影响广泛,跨界合作丰富,并积极推动艺术与社会各个领域的融合。主要作品有《故国》《玫瑰》《浮云》《家园》等系列。
展览信息
蕴·蔡志松2020艺术展
策展人:李超德
学术主持: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
展览时间:2020.11.4-2020.12.5
展览地点: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80号
主办:苏州工业园区宣传部(文体旅游局)、苏州工业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56文创园、梵融美术馆
协办: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
(凤凰艺术 综合报道 责编/张曦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