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凤凰艺术 | HBP2020线上策展论坛举办 后疫情时代如何重返大奖初心?

原创 2020-11-05

本文来源于: 凤凰艺术

HBP 2020

近日,Hyundai Blue Prize 2020线上策展论坛于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这是在时代背景下,将大奖原计划的入围候选人韩国交流访问,调整成为了与来自韩国、欧洲、美国一线艺术机构策展人嘉宾进行的线上策展论坛。现代汽车文化中心艺术总监徐静与Hyundai Blue Prize 2020入围候选人,以及奖项创办以来(2017-2020)的所有入围选手齐聚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参与了此次论坛。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从2020年5月15日至今,Hyundai Blue Prize 2020 历经公开招募、海选晋级、大赛初审、大赛复审、六强入围后已经进入了导师辅导的决赛准备阶段。本届Hyundai Blue Prize 以“谐振之城”为主题,尝试探索未来城市生活质量的新视角,重新审视情感、关系、生活方式等事物的新概念。在这一特别的历史条件下,本界大奖率先将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遗憾进行了演变,将大奖原计划的入围候选人韩国交流访问,调整成为了与来自韩国、欧洲、美国一线艺术机构策展人嘉宾进行的线上策展论坛。

论坛于10月29日在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现代汽车文化中心艺术总监徐静与Hyundai Blue Prize 2020入围候选人,以及奖项创办以来(2017-2020)的所有入围选手齐聚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参与此次论坛。本次论坛的国际嘉宾也通过线上形式与选手们一起分享、探讨各自创作领域、艺术生态环境的不同理解,深入交流艺术与科学的前沿问题,进一步展开“谐振之城”的畅想。

4位嘉宾

开启线上策展论坛新形式

在活动现场,Park Deoksun,Michael Connor,Sabine Himmelsbach,Jay Bang几位嘉宾分享了当下数字化生存时代各自对于艺术创作、艺术保存、艺术策展与艺术实践等方面的看法。

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现代汽车文化中心艺术总监徐静表示,今年“线上”是一个大趋势,这是任何行业都要去思考和面临的一个新的沟通方式。同时,Hyundai Blue Prize奖项本身也是面对国际的一个平台,由于疫情没有办法使这些新的入围候选人前去韩国,主办方希望可以把每一年候选人在韩国能获取到的资源也同样地介绍给这一批新的入围候选人。同时这也是一个机会来把往届的候选人和获奖者都邀请回来,大家做一个更加近距离的沟通。

在她看来,举办策展人奖需要一个持久性的观察、沟通与追踪。虽然Hyundai Blue Prize已经举办四年了,但依然是一个比较新的奖项,这些候选人也同样会带给徐静自己一些新的想法和灵感——“你怎么样纵身地去记录一些有意义的部分,让这个奖做得更厚重一些,更丰富一些。”

可以说,本次线上策展论坛分享了艺术与科技的新可能,是一次内容丰富、专业度颇高的策展论坛,也是展示青年策展人全新创意想法的良机。

往届Hyundai Blue Prizeh获奖人李杰也就本次活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在他看来,疫情年艺术国际互访的计划必然是停滞了,所以Hyundai Blue Prize策展人奖每年坚持做的国际走访学习计划改为线上论坛是很不错的选择。现代汽车文化中心让往届的策展人和今年的入围者一起与国际策展人交流也是很棒的策划。

而对于李杰个人而言,对其帮助很大的是能够看到参与论坛的策展人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策展经验展开未来策展的一些思考。其中印象较深的是美国纽约的艺术机构“Rhizome”艺术总监Michael Connor在分享如何进行数字艺术的历史梳理,系统存档、网络跨文化对话以及线上线下策展激活上的经验。而来自巴塞尔电子之家(HeK)的策展人与MMCA策展人关于电子媒介,网络互动项目的策划,教育项目以及历史研究与收藏也让他看到了国内巨大的研究空白。正因如此,最近今年Hyundai Blue Prize的主题与入围者方案也更多的投入了这一片领域。在论坛最后,本届的结尾候选人分享了他们的方案,这种预演式的分享交流,也应该会帮助他们看到彼此的优势和问题。

最后,他也向“凤凰艺术”表达了对于本届选手的看法:“相较我们第一届,更年轻的策展人国际视野与跨学科的整合能力更强,他们准备得很充分,从理论梳理到艺术家选择,空间设计与观众参与都事无巨细地考虑到,当然竞争也更白热化,期待今年各位策展人的最终方案。”


6组选手

新一届HBP大奖花落谁家?

大赛自5月公开招募以来,历经备受期待的提名、海选及长达一个多月的专业评审,8位初评评委和6位来自全球的资深专家评委通过选手提交的参赛材料及其以往的专业表现,从学术、实践、研究成果/方向三方面结合Hyundai Blue Prize的多领域实验理念对选手进行审核,最终选出6组选手入围决赛,他们分别为:陈抱阳 & 邵晓明、常兰 & 卢川、何竞飞 & 曹舒怡、李静怡、李思雨、王尤(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或许是受主题的影响,与往年相比,本届Hyundai Blue Prize的六组候选人背景多元,其中不只有艺术行业的专业策展人,还涉及到生物、建筑、城市规划、表演以及科技等多专业领域。徐静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表示,这其实打破了过往人们对于策展人的固有想法,更加实现了Hyundai Blue Prize最初的愿景——希望来自各个行业的青年人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阐述或展示自己的想法。

而随着这几年的宣传,人们慢慢开始接受了策展人的一种新状态或新概念。当然,艺术层面的学术、展示或视觉同样必不可少,因此本届的多样性组合搭配补足了互相缺失的部分。在徐静看来,或许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奖对当下中国青年策展领域进行反思。

随着来自更多领域的青年们加入Hyundai Blue Prize,相比于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学术研究,部分选手在展览的实施和沟通阶段相对薄弱。我们希望参与大奖的体验可以为选手们带来很多实践历练的机会,让他们在未来发展中可以产生更多可能。

——徐静

在今年,Hyundai Blue Prize改变了一个其重中之重的机制。以往大奖仅仅让专家评委作为导师,在三个月准备期做辅导;但是这一次将六个初评评委与选手进行配对,给自己相应的学生做展览方案的辅导,另外两位初评评委则作为展评导师给每一个方案去写方案评论,这些评论将被提交给专家评委进行参考,专家评委们同时将根据每一个人的方案分别给六组入围候选人做一个小时的辅导。

徐静表示,通过这样一环扣一环的安排,Hyundai Blue Prize将尽最大的可能让选手们享受到最好最专业的建议、辅导和交流的机会。


3大问题

对话候选人


在论坛结束后,“凤凰艺术”专访了这六组候选人,就他们参与本次活动以及对于本届大奖主题的思考进行了讨论。

陈抱阳&邵晓明


陈抱阳

科技、艺术创作者,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EMNLP的评审成员,历任MMEDIA 2020 AI+Art主席。

学术经历

2016 不可能的即兴(云图画廊,纽约)

2017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杨画廊,北京)

2017我们之后(纽约新美术馆 x K11艺术基金会)

2018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2.0(武汉K11,武汉)

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 (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

2020 非空约束失败(Cc艺术中心,上海)

邵晓明

艺术家、空间、照明设计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作品《痕》获得黎明雕塑奖学金、曾竹韶奖学金,同期被中国国家雕塑博物馆收藏。

麦塔赛维文化创始人、恒光显色科技创始人。他在2014年起任职长征空间展览经理,期间参与众多国内外展览设计,而后进修于上海复旦大学室内照明设计高级研修班,专注于展览照明设计与灯具研发以及高品质展览视觉输出。2017年创办恒光显色科技,连续担任2018、2019年华宇青年奖;2018、2019年任Hyundai Blue Prize获奖展展陈设计师;

他参与的展览包括:

2020 “AI:爱与人功智能”,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中国北京

“自动写作——自动阅读”,池社,中国上海

“游戏社会:狼、猞猁和蚁群”,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中国北京

2019 “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中国北京

《微观世界》,刘韡,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意大利威尼斯

“尘埃与琐事”,掩体实验空间,中国北京

2018 “熵”,林冠艺术基金会,中国北京

2017 “中空之地”,长征空间,中国北京‍


Q:你们对这次论坛交流的感受是怎么样? 

陈抱阳&邵晓明

很丰满,和欧洲,亚洲,美洲的策展人进行了交流,希望下次还可以有机会和非洲的策展人们交流。

Q:这次的主题为“谐振之城”,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通过今天的交流,你觉得大家对主题的理解共鸣居多还是差异居多?

陈抱阳&邵晓明

我们觉得城市是人们和世界交互的接口和界面。2020把这个接口推向了一种极限,让我们更加关注在极限中世界如何变化。时常我们认识世界通过激烈但片面的影像,但是城市是复杂脆弱的。大家的方案都很不同,期待和大家更多交流。

Q:Hyundai Blue Prize奖项已经举办了多届,你觉得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策展和讨论的独特性和价值在哪里?

陈抱阳&邵晓明

让我们注意到自己生活之外的世界,打破自己认识世界的壁垒。


常兰&卢川 

常兰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在读,近期参与的策展项目包括Inter-World-View 2019(杭州)、第八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本科阶段在浙江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建筑与城市规划,参与的建筑项目包括雅安地震灾后重建,上海迪士尼乐园,2017年开始在绍兴、湘西、成都等地开展乡村建设实践。

卢川

独立策展人,写作者,轴艺术项目小组发起人之一,现为广州顶上空间负责人。

学术经历

2016 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深圳)

2017 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村雨项目”(深圳)

2016 《厦门肉食公司》,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轴艺术项目,上海)

2018 《如果日光也是布景》,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轴艺术项目,厦门)

2018 《巫高计划》,三影堂摄影中心(轴艺术项目,厦门)

作品

《一座岛屿的可能性》沙坡尾22号,厦门,2015

《厦门肉食公司》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 2016

《巫高计划》厦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厦门,2017

《如果日光也是布景》2018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2018 

《宇宙尽头的餐厅》Hitel Space,厦门, 2018


Q:这次的主题为“谐振之城”,你们对此是如何理解的?通过今天的交流,你觉得大家对主题的理解共鸣居多还是差异居多?

卢川

看到展览主题“谐振之城”后,两人约在广州碰了一次面,除了在空间内的讨论,每天夜晚,我们都会出门,在周边漫无目的闲逛,去到一些可能之前都没有到过的街角和巷道。我们两个人,一个在广州和厦门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做机构和自我组织,另一个,由于建筑师的背景,在乡村中有大量的生活及实践经验。于是,在行走的过程中,她以城市规划者的视角引领着目光,她则细细讲述在城市缝隙中涌动的个体行踪。

在两者的交汇处,我们试图去呈现一种特质:“米提斯”,这个来自于斯科特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实践 的智慧、地方的智慧。它来自森林、村民,来自朋友、城市和街头。与此同时,我们希望以此展开讨论,正如我们曾在“广场”中听到的各种辩论的声音,关乎真理、关乎科学、关乎道德,人类也是从 这里获得了理性和秩序。所以我们的提案叫做:重返:柏拉图的广场,或米提斯的森林,就是希望在城市的建造依赖的理性智慧和穿越森林所需要的实践智慧里面,找到在危机中重启的动力。

Q:你们对于Hyundai Blue Prize的期待是什么?

卢川

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米提斯”进入我们的森林和广场。


何竞飞&曹舒怡 

何竞飞 

策展人,撰稿人,设计师。东京大学工学学士,耶鲁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在读,堺工作室联合创始人。曾任日本建筑期刊“建筑杂志”专栏作者。

学术经历

2015 建筑新人战(梅田蓝天大厦,日本大阪)

2017大学建筑系毕业设计国际特展(罗东文化广场,台湾宜兰)

2019 比特纪:空间链,公共性与技术批判(上海城市空间艺术节,上海)

2019 编码纪:加密货币与反乌托邦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作品“软禁之城”曾获日本毕业设计比赛“日本一决定战”的全国第一名

曹舒怡

艺术家、研究员。任教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拥有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纯艺术硕士学位,复旦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及法学学士学位。纽约新美术馆NEW INC项目成员,艺术团体DECOMPOSE创始人。曾是马萨诸塞当代艺术博物馆及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生物艺术实验室的驻地艺术家。

作品

作品曾展出于纽约490大西洋画廊、A.I.R.画廊、GRIDSPACE、SLEEPCENTER、Westbeth画廊、25 East画廊、天桥艺术空间、纽约BABZ艺术书展等地。


Q:你对这次论坛交流的感受是怎么样?

何竞飞

这次论坛是我们第一次公开汇报我们的策展方案,因为之前都是基于文本的工作,论坛则需要将文本以叙述的形式向公众阐述,要求更强的叙事性以及代入感,在这一点上经过这次论坛我们还是得到了锻炼。而且可以见到其他优秀的年轻策展人以及他们的报告,非常高兴。

Q:这次的主题为“谐振之城”,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通过今天的交流,你觉得大家对主题的理解共鸣居多还是差异居多?

何竞飞

疫情之下,“谐振之城”这个主题,可以理解一种摇摆于谐同与振荡之间的都市状态。暴发的疫情,以从未有过的沉寂与萧瑟,直观地呈现了人们日常赖以生存的组织结构,面对自然反噬的脆弱。正是这突如其来的寂静让我们审视近代都市结构的合理与高效之名下,经济、社会及生态上的排他性,并思考营造“谐振之城”的代价以及可持续性。我们希望从去人类中心的生态系统视角,反思都市与自然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试图构建一种超越纯粹服务人类的、超越功能性的组织与联结方式,想象更为灵性的万物共存的都市状态,一种人类与自然物、技术物及人工物的共生共存。

肯定还是差异居多的,大家对于“城市”以及“谐振”的介入角度非常地多样,从游戏,公民活动,野生,剧场到太空艺术,差异化更加体现了展览主题内涵的丰富,非常有意思。

Q:Hyundai Blue Prize奖项已经举办了多届,你觉得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策展和讨论的独特性和价值在哪里?

何竞飞

相较于文本类的撰写工作,策展可以视为是学术议论的抽象化,一种可以挖掘辐射范围更为广泛,更具有挑战性的议题的机会,并且通过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更为直观地展现,这是我们认为策展的独特魅力所在。


李静怡

现任职于“某集体”交互媒体工作室。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期间赴日交换留学。先后担任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文化部项目助手、艺术空间MERIDIAN SPACE策划人,策划发起“一个人的绘本”独立艺术绘本展,并参与其他近百场展览与艺术活动的策展与统筹工作、撰写艺术家专访与作品推荐专栏。2019年,作为策展助理参与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年度展览《冇限人类——人类的极限与局限》的策划与并统筹中国艺术家参展事宜。

其他展览经历包括:

“今时今日安仁”民国文化动态博物馆展览项目

熊亮当代水墨个展:寻暗集 · 昼夜花

Mattia Bellom 街头涂鸦摄影展:消失的艺术

黑眯铜版画个展:寻 · 常

Extrapolis:手绘“超城市”交互装置展

Angela Occhipinti个展:天地间的魔力

等等‍‍

 

Q:你对这次论坛交流的感受是怎么样?

李静怡

因为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工作,难得像这次从早到晚乖乖坐上一天“听课”,有一种回到学生时代的久违感哈哈。

很感激主办方忙前忙后,为大家请到4位国际上颇具经验的策展人做线上分享,并且贴心地邀请历届候选人聚在一起。来自不同国家的四位嘉宾,兼具策展身份,但却在不同类型的机构、从事不同场景下的策展,有商业空间、也有国立美术馆,因此即使面对同一件作品,也有着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和视角,很有启发。现场和候选人们见面、彼此了解和分享方案后,更能从每一位身上看到闪光的特质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对他们的喜欢和欣赏,甚至让我忘了自己也是来参赛的……无论是嘉宾还是入围者,他们就像是镜子,也帮助我映照出自己,对想做的事更坚持。

Q:这次的主题为“谐振之城”,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通过今天的交流,你觉得大家对主题的理解共鸣居多还是差异居多?

李静怡

比较意外的是,入围的每个人对主题理解都不大一样,但在方案的表达上又有一些殊途同归的地方。在我看来,谐振本来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在后疫情时代的城市中,它表面上指的是大家面对同一个问题,而背后的意义则是怎么去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几乎每每只有在面对共同困境时才会这样团结,所以这种共同体的概念我觉得是一个非常珍惜的状态,我也会好奇这样一个共同体生长和进化的本质是什么。病毒通过动物传到人体中,是人类与自然生态共享一套DNA系统的映射,那城市是否也可以被看作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它的DNA又是什么?在方案中,我把自己置于一个观察者的位置,让展览本身成为一台显微镜,并引入“野生”和“人造”两个概念去解读城市万物,试图在后疫情时代下,深入城市内部去窥探它得以生长和进化的基因。正因为人和非人的一切都共存于同一条城市DNA链中,谐振才会发生吧。

Q:你为什么会觉得在做策展时不能让自己的个人喜好占上风?

李静怡

我觉得跟主题和目的有关。每个展览多少都会带有策展人的个人喜好,对我来说只是说根据每次展览情况不同占比多少的问题。我之前多是在所工作的团队自己拥有的独立空间做偏地下性的展览,因此成本非常低,目的也主要是在主流之外发声,所以都是自己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很个人。但这次当你在后疫情下讨论“谐振之城”的主题,并且如果获胜,主办方就会拨给你一笔对独立策展人来说几乎是“巨款”的费用来支持自己落地这个展览的时候,我就觉得它应该富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更何况在这么严峻的一年,面对层层选拔、导师们的指导、以及主办方的付出下,我没办法只把它当作单纯的爱好来输出,会不自觉问自己:大家为什么要跑大老远来看它?它是否可以带来什么启发?我会从更多角度来思考自己的方案,试着用更客观的方式去审视它。其实这种想法也是狂妄的,虽然不一定真能做到对他人和时代“有用”,但这个思考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和锻炼。


李思雨

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机构工作经历包括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美术馆、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等 ,主要研究科技艺术与亚洲现当代艺术领域。策展方向主要探索肢体、剧场、社会参与等非物质形式在艺术展览中的呈现。

学术经历

2016副馆长计划:应许之地·兴庆宫 II (西安美术馆,西安)

2017新都市传奇:对空间的抵抗(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旧金山)

2018郭熙个展:大航海—朱利安和朱尔斯(卜石MOCABS新天地馆,上海)

2019 戏游2:无界之宴——参与式艺术实验现场 (民生码头·八百万吨筒仓,上海)

2019幻觉热——实验艺术展演 (三里屯CHAO艺术中心,北京 )

2019持续新生 (上生·新所,上海)

2019持续反YING(山水美术馆,北京)

Q:这次的主题为“谐振之城”,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通过今天的交流,你觉得大家对主题的理解共鸣居多还是差异居多?

李思雨

讲“谐振”的话就是会讲到我这个方案比较不一样的一个切入点——从展演的一个角度来介入美术馆空间。我会想要加入一些展演的成分、一些现场的演出、一些比较有仪式感的和比较涉及身体/肢体的元素。在我看来“谐振”这个词不仅仅是一个联通共振,也不只是由数字技术来达成的一种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它可能是更偏向于精神层面的,是真实的物理性接触,又或是真实的多感官的共鸣。“谐振之城”的主体词是“城”,这其实是一种集体的构造,人和人的关系可以构成“城”。比如说,疫情之下,当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被关闭,网络线上平台反而变成了一种公共空间。而这种网络平台的空间,又构成了一种新的“城”。

Q:你会怎么呈现这种精神或物理性的真实的接触?

李思雨

我会在展览李加入一些更身体性、肢体性的、仪式感的一些演出,可能会根据节气,或者是特殊的时间点,来达成一种谐振,有点像祭天祭地——它其实是为了激发一个生命力,在当下这种疫情隔离的悲观状态下,以及人与人之间更加不可触碰的趋势,我希望是以另外一种更物理性的方式去达成这种激发和谐振。


王尤  

国际新媒体艺术策展人,“万尤引力”创始人。近年来策划众多跨领域的艺术项目,建立艺术科技研究机构,极力推动艺术界与科学、科工领域的交流和跨学科项目合作。

她参与的展览包括:

2011“慢走”辛云鹏个展

2011“剔”宋建树个展

2011“降噪—徐小国—6.25”

2011“云游子”祝凯个展

2013汇流回流中国当代艺术与威尼斯双年展20年文献展

2015“人人生而平等”辛云鹏个展

2016“岛,国王和暴躁的情话”宋佳茵、孙大量双个展

2016“艺术家的电影”

2018桃花源·观唐美术馆开馆展之新媒体艺术

Q:你对这次论坛交流的感受是怎么样?

王尤

今年做事情太不容易了,过程十分艰辛,呈现的结果也不容易被大家给予积极评价。我在整个论坛交流的过程里,这个感觉非常强烈。尤其这个奖项非常注重国际化的交流,在国界阻断的情况下就需要做很多调整。但反过来看呢,这会迫使我们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包括交流方式和展示、呈现方式等等。这也给我的策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所以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Q:这次的主题为“谐振之城”,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通过今天的交流,你觉得大家对主题的理解共鸣居多还是差异居多?

王尤

对谐振之城的第一印象,它是一部科幻电影的片名,如果是《太空旅行·谐振之城》是不是还挺有感觉的。我的研究领域带给我的视角是比较宏观的。因为这两年重心在太空艺术方面,所以,我很自然的会将“谐振之城”的城字扩展到人类所有将要踏足的疆域——太空。在我的策展方案中,核心价值理念是:太空旅行是人类从远古就有的生物和精神需求,同时在人类重心偏移至赛博(虚拟)世界之时,我们要着力迈步向外空。所以太空旅行这样一种夙愿和迫切的需求,事实上是时空谐振下的必然结果。

我认为我们六组候选人由于所在领域不同,对主题理解的指向是非常具有独特价值的,然而在普遍的认知上还是有共鸣的。

Q:Hyundai Blue Prize奖项已经举办了多届,你觉得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策展和讨论的独特性和价值在哪里?

王尤

策展人的作用比较像电影导演,导演的作品直接影响影视风潮甚至大众审美。设想一下,如果全世界的电影导演都一个样儿,那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人类的灾难,宁可别有电影这玩意儿了。我认为策展人职业当然要专业化,并且我认为的专业化至少是你要把展览里所有的工作干过一遍才有机会讲专业。然而达到了职业化只是拥有了标准驾照,并不代表你车开得好。怎么开的好?策展人是个收网的人,已经在做着“收“的动作,这人本身就要“放”。我特别希望越来越多的策展人是野蛮路子里生长出来的,不要学院派。策展人的经验半径越长越有机率生出新的好的展览(项目)作品。这就需要筛选策展人的标准不要固化。


图片来源: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采访 撰文/dbk 责编/dbk)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HBP 2020线上策展论坛 新闻 数字化 李杰

1690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