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2
分享
-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上的博物馆、投影秀和机器人剧场
-
2020-10-15
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河南省洛阳市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作为2020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的主会场,逐渐被大众所熟知。而在这座文旅新地标的设计建设过程的背后,凝聚着多位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老师们的智慧与心血。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为隋唐洛阳城中保存最好的一处宫阙遗址,它作为隋唐都城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筑”之一,是紫微城正南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唐高宗俘获百济国王 、武则天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等仪式均在应天门城楼上举行。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的总体策划设计由张烈副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主持,包括遗址保护展示大厅、城门博物馆、美术馆、城市会客厅、国际报告厅等部分,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设计在原址保护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还原历史风貌,并开创性的采取了多种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演绎手段,一方面强化遗址的文化内涵阐释,突出应天门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以打造国风时尚的文旅目的地为目标,策划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尤其是分别与王之纲副教授团队、米海鹏副教授团队合作打造的大型建筑投影秀《寻梦黄河》、国风音乐机器人科技舞台剧《应天长歌》,将传统文化和时尚科技相结合,自10月1日正式开放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并迅速成为热门的网络打卡地。


序厅

序厅

遗址保护展示大厅

城门博物馆

城市会客厅

每当夜幕降临,应天门城楼的外墙将上演一场精彩的建筑投影秀。由王之纲担任总导演的这一场投影秀,让这一气势恢宏的大唐城楼,在投影画面的衬托下格外的炫美壮丽,演绎出恢弘大气的“隋唐建筑美学”。
投影秀《寻梦黄河》通过“起源”,“传承”和“展现”三个篇章,带观众走进应天门,诉说隋唐宫城背后的光影传说。影像内容以时空为主要脉络,串联起洛阳从古至今的辉煌发展历史,彰显出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的重要历史文化地位。整个设计采用现代设计语言、时尚设计元素演绎“古今传承,生生不息”的创作理念。影像内容基于隋唐建筑的结构特点,结合不断递进的音乐旋律和节奏,通过空间转换和光影变化,展现“建筑本体”丰富的文化底蕴。作品在尊重建筑美学的同时也自然融入大量洛阳古今文化元素,讲述了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代表具有多元化魅力。




夏-商-周-华夏圣城

岩画

编钟

小浪底

而位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内一隅的国际报告厅内,一场独特的演出—全球首创的国风音乐机器人科技舞台剧《应天长歌》— 也在今年十一期间进行了首演,受到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
这场演出由米海鹏、窦辉、叶枫、张烈联合导演,讲述了墨家传人继承先祖技艺并发扬光大,游历大唐盛世有感,并在穿越的机器人的帮助下打造全新机甲偶人,机甲偶人们为武则天合奏一曲《应天长歌》的故事。本次演出中共有六台机器人和三位真人演员共同配合演出。除了曾经在清华大学校庆演出中亮相的墨甲机器人乐队成员之外,米海鹏团队特地为此次演出研发了三个全新的机器人角色,并在演出中首次亮相。这些机器人角色都具有浓郁的中国风特点,在演出中分别演奏竹笛、箜篌和击鼓,还会“说相声”。相比之前的演出,这一版机器人具备了更加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更加细腻的肢体动作,也能够和真人演员进行了更加默契的配合。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保护展示及文旅文创项目,是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师生们面向文化遗产展示传播的一次重要的集体创作实践。在这里,既有严谨的学术考证,又有天马行空的艺术创意。将艺术与科技相融汇,以丰富的数字媒体及科技手段强化遗址的文化内涵,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

机器人剧场主创人员合影
统筹
洛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
总策划
张烈
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保护展示设计
联合主设计
张烈、姚奇军、肖金亮、魏泽远
专项设计
庞马丽、袁田、高添恺、
罗连伟、汪春源、李泽明等;
应天门城墙建筑投影秀
策划
张烈、王之纲、李泽明
导演
王之纲
设计制作团队
王之纲、张文奇、杜今科、孙頔、陈芳、
李泽明、李俊龙、宋一弢等
应天门国风机器人剧场
策划
张烈、米海鹏
导演
米海鹏、窦辉、叶枫、张烈
机器人设计团队
曾强、谷伟民、柏向锟、陈应亚、
赵慧彬、苑晓飞、姚智皓、孙启瑞
舞台演出团队
窦辉视觉工作室、张航、姚远、
潘沪生、叶枫工作室、交互媒体研究所等
资料来源/信息艺术设计系
图文编辑/罗雪辉 冯佳琪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 投影秀 机器人剧场 中原文旅新地标 文旅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