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文物数字化的美妙前景
-
2020-08-19
本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展馆设计
近日,国家文物局向社会推介100项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其中,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的“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被列入推介项目。
作为这100个展览中唯一的文物与科技相融合的数字化展览。“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创造性运用科技手段,让海外流失文物以数字“虚拟”形式重现旧日盛颜,成为文物与数字科技融合的标杆性展览。
天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天龙山山腰,是中国十大佛教石窟之一,现存石窟25窟,造像500余尊。窟群开凿时间纵贯东魏、北齐、隋、唐等多个朝代,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
天龙山石窟以其精美的石刻造像闻名于世。但是20世纪20年代,在日本文物古董商山中商会等的驱动下,石窟遭到了大规模的盗凿,绝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到国外。
国内遗存的是残缺的石窟,难以再现曾经的辉煌。国外展出的是孤独的造像,无法还原其在洞窟和林泉山水中美的意境。自此,闻名于世的天龙山石窟造像身首异处、天各一方!
随着三维扫描、多媒体制作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数字复原天龙山石窟,让流失百年的造像魂归故里成为可能。
在太原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下,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通力合作,历时六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等9个国家的近30座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采集到100余件天龙山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实现11座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
展览分为“序”、“山”、“佛”、“人”、“尾声”五个板块,分别展示天龙山的人文自然景观及其与晋阳城(太原)在历史、人文上紧密相联的命运;王朝更迭下的石窟寺开凿;石窟寺与佛教造像艺术;飘摇动荡中天龙山佛教造像天各一方的命运;以及近一百年来对于天龙山石窟的保护、研究、展示、复原等多种人性光辉的一面。
展览充分利用沉浸式影院、幻影成像、3D投影、数字长卷、数字洞窟、VR石窟探险、全息影像、互动多媒体体验等表现形式,创造观众能够高度参与互动、沉浸体验、愉悦震撼的陈展方式,广角度、多层次、近距离展示天龙山石窟被盗凿前的原貌,重现美轮美奂的天龙山石窟艺术。
这是国际上分离文物实现数字复原的首例大型巡展,也是天龙山石窟科技保护成果回馈国内公众的首展。
半踟思惟菩萨像是天龙山第3窟中的浅浮雕造像,现藏于日本大版市立美术馆。
菩萨头束高发髻,坐于菩提树下,作思惟状,表现了释迦牟尼成佛前在菩提树下思索人生的情形。
展览通过有声动态投影,让思惟菩萨“活”起来,游客可以选择想问的问题,思惟菩萨就会答疑解惑。
其中一处开放式展区内,摆放有一组共10件复原造像。它们分别是东魏、北齐、隋、唐等不同时期的佛、菩萨、力士、天王、维摩、文殊、飞天浮雕、供养人造像。
仔细看来,这些造像雕刻精美、风格迥异。天龙山石窟何以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此可见一斑。
主办方希望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要成为一次让你我共同感受历史文脉、体验文化碰撞、感悟人生智慧、思考未来命运的仪式。
天道循环,巨龙苏醒。流落于天涯海角的天龙山文物,今天在信息上重归一体,在美学上得以再生,期待将来能在实物上合归一体。
天龙山石窟新旧对比
△ 来源: 南山供秀 整理
本微信图文资料来自官方网站、文博头条、南山供秀,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展馆设计 | 佳势展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