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1
  • 0
  • 1

分享

“互联·逆转”四届展院校版块序展—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17/18级本科汇报

原创 2020-08-06

本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史上最特别的毕业季随夏而至。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微信平台特别推出以“互联·逆转”为题的四届展院校版块序展——2020年毕业作品云联展系列线上活动,参展院校将在此集中展示优秀舞美专业毕业生的风华,拓宽青年设计师的自我展示之路。相信蛰伏已久的舞美人定将会在明年7月23日—26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舞台美术展”上大放异彩。

凡是过往,皆为序曲——祝愿每一位毕业生的才华与梦想都能顽强破茧、灿烂绽放。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介绍  

一、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介绍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于2013年底开始筹建,2014年6月正式成立。2017年正式招收本科生,201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数字媒体学院的发展以北京电影学院的电影艺术教育为基础,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研课题、艺术创作、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快速而有序发展。

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人才1人,外籍特聘教授1人。数字媒体学院师资团队的学科背景涵盖: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戏剧与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符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人才培养要求。其中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经历,是一支整体学术水平较高,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

二、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专业介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专业代码:130508;专业所属门类:艺术学;一级学科:设计学)是经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获批的艺术类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艺术家”的艺术观教育。以电影艺术教育为基础,遵循教育及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体现人文、艺术和科技的理念,符合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的需求。旨在培养面向未来,掌握艺术理论方法,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及交互技术手段,从事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影视艺术、交互媒体设计、游戏设计制作、实景与数字娱乐、数字演艺演出、广告设计、展览展示和数字媒体教育及文化旅游等领域从事有关数字媒体内容创意、设计和制作等工作。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    

2017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回顾

三年级第1学期

交互装置艺术

授课教师:叶风、邹玲

课程介绍:

本课程以交互装置艺术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及制作流程为教学核心内容。从选题策划、应用场景及用户分析、原型设计、技术方案制定、材料制作、测试、用户体验等多个步骤,全流程培养学生交互装置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力。

学生的期末作业以交互装置艺术作品的形式,在特定主题范围内,完成前期创意设计、技术框架与实施方案、基本软硬件组成和控制原理、交互影像制作方法、投影技术实现、装置搭建与调试等内容。将一、二年级学习艺术与技术类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融会贯通,并综合运用在项目实践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美术造型能力和数字化三维设计能力得到再一次的提升。在技术方面,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控制、图形编程技术等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本课程是一门创作的基础课程,使学生熟悉交互装置媒体艺术的创作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交互媒体艺术的独立制作能力。

学生作品展示(部分)

刘今

作品名称:合一

作品介绍:

作品尺寸:3*3米

关键词:知行合一 语音识别 动作捕捉 实时生成

技术实现

编程语言:Processing、Arduino、Java

软硬件平台:百度AI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API、Leap Motion、多台投影等。

技术难点: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局域网通信、实时动画、多投影协同、体感交互等。

材料及硬件组成:正反面人头雕塑*1、人脑雕塑*1、黑色遮光幕布*7、短焦投影仪*2、控制台*2、无线麦克风*1、Arduino触摸模块*1、Leap motion*1、音响*2

交互过程

两组体验者分别进入“行”空间和“知”空间。两组体验者和计算机进行时间线不同步的交互,且这两组体验者也在通过计算机和对方进行信息交互。

“行”空间:

在空间人面(正面)的双耳中延伸出话筒(立于地面上)作为语音输入口,体验者向话筒中说话产生一级反馈,墙面上另外设置外放音响用于广播二级反馈。

一级反馈:语音输入口收集语音并转化为分段(词汇)的文字,通过mapping投影在人面上,词汇在指定范围内随机漂浮。人面上设置“黑洞”,吸入随机漂浮到“黑洞”周围的词汇。例:语音输入“王阳明知行合一”,随机漂浮词汇为“王阳明”“知行”“合一”,黑洞吸入“王阳明”“合一”。

二级反馈:墙面上音响广播部分黑洞吸入的词汇(内容与背面“知”空间交互相关)。例:音响广播“合一”。

“知”空间:

空间人面(背面)的黑洞中吐出“行”空间黑洞吸入的词语,另外在人面外设置“脑子区”,体验者作出动作产生一级反馈,墙面上另外设置外放音响用于广播二级反馈。

一级反馈:黑洞及吐出的词汇通过mapping投影在人面上,并在人面上随机漂浮。体验者作出动作抓取漂浮的词语放到“脑子区”,“脑子区”吸入体验者放置的词语。例:黑洞吐出“王阳明”“合一”,体验者抓取“合一”拖拽放置到“脑子区”被吸入。

二级反馈:墙面上音响广播“脑子区”吸入的词汇。例:音响广播“合一”。

冯天仪

作品名称:琴曲

作品介绍:

昆曲以精致典雅为美,随着岁月的流逝,昆曲的精致典雅变成了令当代人惊奇的“古雅”,而这种古雅也与现代流行文化存在冲突,但它们也完全有可能实现相互融合,而“以古雅为时尚”正是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

根据前期调研与分析,最终挑选了四个腔系的代表曲目,江南的南昆、北京的北昆、温州的永(嘉)昆和湖南的湘昆,在一块墙面上分为四个部分进行作品展示。

观看者触碰四个代表不同腔系的琴弦,琴弦所对应的振动传感器将传输信号到Processing里,通过Prcessing开始播放该腔系代表剧目选段及所对应的腔系图案的画面。每个腔系画面都是简单的水墨动画画面,不同颜色及其氛围代表不同腔系特点。


刘行易

作品名称:离相


作品介绍:

本作品选择“王阳明”为主题,“离相”具有两层寓意,1、离子的相(形态),2、离语言文字相,不受外界的蒙蔽,听从内心的声音,即“心无外物”。

作品采用了王阳明思想与量子纠缠中的波粒二象性,写满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纸灯笼构成的DNA代表我们每个人的心,我们的心本身具有他的色“相”,而在映照着波动万千的宇宙实相时会变换成其他颜色。作品体现了在研究世界本原的命题上,不分时间、国界和学界。

主要交互硬件:色彩感知识别模块、灯光控制模块色彩感知识别模块感应环境中的颜色,并将识别到的颜色,通过灯光控制模块,控制LED灯带呈现相近的颜色。


张斯絮&张艺璇

作品名称:今日宜闲

作品介绍

本作品选择“二十四节气”为主题,“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斗柄法是古人最开始采用的测量节气的方式,以斗柄指向的位置确定当下的节气。交互过程中,参与者通过转动斗柄,斗柄转向不同位置将会触发不同节气场景,每个节气主题中会有一个“主角”,“主角”将在各个画面中穿梭出现,各个画面分别演绎此节气中人民生活景象。

主要交互硬件:光敏电阻

通过多个光敏电阻感应斗柄当前所停留的位置,传感器识别信号传入Processing,代码控制对应的画面转换。

张逸群

作品名称:智囊

作品介绍

本作品以“王阳明心学”中“心即是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为切入点。人通过内心的感受感知到了被感知物的状态,被感知物因为人而产生某种状态。在动作过程随机的情况下,不同观众对作品感知到的情绪也不同。

作品外观是白色立方体(底面为空内置装置),当观众走到作品附近时,触发感应器,射灯打亮立方体。观众通过“手势”(手指朝向),控制立方体内的舵机携带几何体随机、不规则的向四周延展或收缩,改变立方体的形态。观众离开后立方体回归原态,射灯关闭。

装置尺寸:30cm*30cm*30cm

材料:橡胶(或质地柔软、有韧性(不会轻易破损)、可塑性的其他材质)、超声波模块、舵机(电机)、Arduino UNO、射灯(或其他发光模块)、塑料几何体、倾斜传感器等。


2018本科“人机交互技术Ⅱ”课程汇报

授课教师:邹 玲


授课对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二年级第2学期

课程介绍: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基础、软件教学、项目实践三个教学模块。学习受众与空间、影像、装置的互动叙事体验设计与技术技能。其中理论基础主要讲授实时仿真、虚拟预演、投影原理、光路设计原理、投影机参数等内容;软件教学主要介绍Hecoo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与Processing、Arduino等软硬件平台的联动方式;项目实践过程中以唐代传统文化为主题,独立完成沉浸式互动体验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虚拟预演。


学生作品展示(部分)


侯策

作品名称:唐梦夜谈


作品介绍:

该作品以唐代室内一隅作为空间,以挂画、瓷瓶和桌子作为载体,通过投影的方式,表现唐代纹样的美妙变化以及与现代感图形的一种交替、融合的新鲜体验,以此形成一种古今对话的形式感。在立意方面,试图通过传统纹样元素与赛博朋克元素融合穿插的一种方式,让曾经以繁荣、融合著称的大唐文化,在现代的科技背景下以视听的方式展现出不一样的表达形式。当无人进行交互时,整个作品以一种音频可视化的形式在被投物体上进行变化,并循环播放。当有人在可交互时间段内进行操作时,被投物体上的投影内容将做出相应变化。

 

刘日铖

作品名称:宴

作品介绍:

该作品描述了一个唐三彩人俑与古画的故事。人俑是一个舞女,身材婀娜多姿。画是一幅描绘着宴席的古画。当音乐倾杯乐响起的时候,画中的宴席开始了。人俑也如同牵了线的木偶跳起了舞蹈。投影显示介质由画卷和乐器组成,卷中人弹奏着现实中的乐器。三维虚拟人佣的舞蹈动作来自真实舞者的动作捕捉。

 

李泓西

作品名称:琵琶行


作品介绍:

该作品选取了杜甫一行人邀请琵琶女演奏演奏《霓裳羽衣曲》的情节。进入沉浸式空间后,观众将穿越时空,来到公元816年的浔阳江头,身临其境地感受唐朝的艺术成就。场地中心设有六扇屏风,投影机将琵琶女的身影投在屏风上,同时设有一个单独的平台做为交互区域,观众需通过操作控制台向琵琶女下请帖,接受请帖后,屏风上出现她的身影,当观众书写请贴后,琵琶女将开始演奏乐曲。观众脚下模拟的是浔阳江的水面,随着观众的位置变化产生阵阵涟漪。一曲演奏完毕,屏风会再次熄灭,等待下一次观众将她唤醒。

李翌嘉

作品名称:花·月·夜


作品介绍:

该作品选择了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创作主体。以视觉、听觉相结合的方式,表达春,江,花,月,夜,每个字所蕴含的美的遐思。视觉上通过实体空间与虚拟影像来传达整首诗的意境;听觉上借用了同名名曲进行演绎。以仕女俑作为听觉与视觉连接的桥梁,配合唐代精致的服饰与女子优雅的体姿。在四个半透明被投纱幕上呈现和诗句意境有关的视觉效果,伴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投影内容出现月影和诗中景物。人物模型上投影唐代服饰和仕女面部动态。

王校璇

作品名称:足迹


作品介绍:

“丝绸之路”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对外交流的途径,以“唐代丝绸之路”为项目主题。本作品以展览和文化传播功能为主,娱乐性为辅。通过加入一些解谜元素,增强作品的趣味性。根据场景里的信息找出正确的浏览路线。作品中设计了三个房间,每个房间中摆放了不同的实体被投物,将根据每个房间主题,投射不同的影像内容。房间1:用单个折扇或多个折扇成组动态地展示唐代著名画作;房间2:将经典的中国纹样投影至唐代瓷器上;房间3:唐代丝绸之路的地图,唐代货币“开元通宝”及其他货币的介绍。

余滔韬

作品名称:诗仙

作品介绍:

该作品设计并制作了“诗仙”主题展馆。通过还原“诗仙”李白诗歌中的场景,让观众对诗歌内容产生沉浸式的体验效果,将对李白的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本作品试图呈现李白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经典诗句中描绘的画面。作品中间通过3D mapping的形式,再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画面。通过传感器控制,实现观众体验“月下独酌”的交互场景。

责编:卫荣

媒体合作平台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新闻 毕业作品展 北京电影学院 数字媒体 交互装置艺术

28063 举报
  1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