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体验经济:新消费时代的趋势
-
2020-07-10
本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深圳光子科技
在购物时,健康、精致、个性,“悦己”的情感诉求正在不断上升。全新消费观下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体验经济渐渐崛起。那么,体验经济是什么?和过去的经济形态有哪些不同?它们带来了什么全新价值?企业要抓住体验经济的潮流,要做些什么样的转变?
“体验经济”似乎听起来是一个很宽泛的理念,但是其实非常简单:如今,我们开始在体验上花费更多,而非购买实物。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幼儿园的扬扬和班里小朋友相约,跟爸爸妈妈们来到南汇草莓园,进行“采草莓”活动。摘完了草莓,小朋友们在隔壁的农家乐品尝草莓餐。下午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个个兴高彩烈;扬扬回家时还带了亲手摘的两筐草莓,一家人度过了一个十分快乐的周末。
草莓园的草莓50/斤,扬扬家门口的水果店,草莓只要16元/斤。
买那么贵的草莓值吗?
当然值!因为扬扬爸爸买的是“亲子、快乐、温馨“,以及扬扬的成就感满满的一天,而不是草莓本身。
这,就是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不是一个全新事物。在文娱产业,制造体验一直都是核心目的。
比如迪士尼,就是通过经典卡通形象、声、光、电、水雾、震动和故事,创造和售卖体验,深入人心。娱乐业如歌舞厅、球馆、赌博、洗浴,泛娱乐业如电影、音乐、文学、动漫,也都是以制造和售卖体验为本。
一些大型零售商已经感知到变化,例如宜家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人Steve Howard曾在《卫报》的一次会议上说,去年许多品类的消费已经达到了饱和点。《Stuffocation: Living More with Less》一书的作者James Wallman也认为,“20世纪唯物主义是支配性的价值观,我们信奉拥有得东西越多越快乐;如今,我们则从拥有转向体验,我们在体验中获得更多快乐。”
在体验潮中,年轻人或千禧一代们起到了关键作用。过去人们用车、手袋、钱包去展现我们的地位;而如今我们是通过Facebook po图告诉大家我在音乐节。在社交媒体上晒你买了啥很俗,但是晒了你在做什么就很ok。体验经济并非反消费或者反物质,钱还是要花的,只是花在了体验上。
研究还显示,80%的千禧一代被访者渴望体验,认为这些经历帮助他们塑造了自己的身份,创造了终身体验,并使他们感觉到了更多的联系。换言之,体验帮助年轻人完善和丰富了自己的人设。
体验经济的4个新鲜趋势
如今,体验经济也出现若干不容忽视的新趋势。
1、新型社交空间,提供随时随地社交
如今,消费者的社交生活正在变得愈发自发和灵活。当朝九晚五的常规被打破,微信等让人随时身处工作状态,那么社交娱乐生活的边界也应被重塑。例如,越来越多的共享空间就在打破社交和工作的边界。此外,社交与娱乐也不是固定在周五、周六晚上的活动,消费者需要更加灵活的社交位置和随时随地的娱乐体验,例如商场随处可见的抓娃娃机或迷你KTV。
例如尼日利亚的Eko嘉年华就举办丰富的活动,包括喜剧、喜剧和音乐。更多活动主办方也在适应时间稀缺的用户的变化,开始把以往持续一周的节庆压缩到一天或一个周末。
2、与科技一同制造娱乐
我们对于屏幕的爱已经动摇了娱乐产业如何分发内容和社交体验。如今,全球1/3的人都拥有智能手机,每天有无数内容通过Facebook、Instagram、微信和微博等分享。人们的社交生活变得愈发公开化,每一秒都被捕捉并分享到远方。这也意味着体验活动必须考虑与社交分享结合,“体验已不是一个房间里一群人的事情,而是一次无边界的社交表演。”
此外,VR、AR等技术的发展也在为体验带来更多想象力。
3、多感官社交
为了摆脱循规蹈矩的日常,消费者如今愈发希望在社交和体验时打破感官界限。他们正在“寻找实验性或独特难忘的沉浸式体验”,换言之,感官科学正在崛起。
例如,身处酒吧,可能不单单是为了品尝一杯苏格兰威士忌,而是在空间中感受气味、声音、装置等等;英国沉浸式戏剧天团Punchdrunk已经开到了上海,其推出的浸没式戏剧Sleep No More等,就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制造出奇妙体验。
4、渴望协作式参与
在体验的过程中,消费者表现出更多的参与欲,他们期待能够动手、测试、品味,从而展示自己的个性。看到北京周末爆满的花艺、陶艺课程就知道了。在尝试和创造新事物中,消费者找到更多乐趣,相对比闲逛、更像参与整个过程。
因此,如今的体验活动也逐渐将协作和沉浸式社交融合在一起,赋予参与者更多主人公感。
我们的世界正经历一场“体验化”,你我都在其中。
文章内容图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由 深圳光子科技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