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体验的放大器—用互动媒体进行文化赋能
-
2020-07-06
本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磁场计划
科技在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也不断的为人类揭示着物质世界的无限能量,
那么科技和艺术结合的数字新媒体
在艺术赋能上还会有哪些可能?
嘉宾:洪昀
题引人:蔡艺璇
✦ 从RISD数字媒体毕业之后,
你就回到北京做freelance designer,
现在作为数字媒体艺术团体The Volume主创从事相关设计工作,
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你都做什么样的项目?
技术媒体创造的互动环境,都有怎样的策略(或互动逻辑)?
你们想要共同这些手段来实现什么呢?
⊙ 回国之后,主要接触一些新媒体展览、儿童互动体验、商业品牌展示、公共文化艺术等类型项目,在这个过程里方向也逐渐明晰了,想主要发展新媒体设计在公共艺术方面的应用,比如18年在中国戏曲文化周期间做的《梦回·牡丹亭》沉浸式戏曲体验和今年还在进行中的北京地铁线上博物馆项目。我是体验型人格,哈哈,现在是工作的前期阶段,所以回国的这两年本着不拒绝、多学习、多接触的原则,想多经历去找到自己兴趣的点和擅长的方向。
关于新媒体策略,最近的实践一直建立在自己对Augmented Space(增强空间)的研究上。它主要在讨论perception(直觉感官)/ body extension(意识身体延展)/ body space(身体空间)/ digital environment(数字环境)/collective memory(集体记忆)之间的相互关系。
互动媒体就像喇叭一样,放在耳朵旁边起到的是放大的作用。我很喜欢讲新媒体比作“工具”,它不像传统艺术/设计,本身不是作品,是作为Input通过技术媒体的手段参与互动,延展拓宽了感知,对output环境,比如声音、图像、光源造成影响。在我看来,人使用“工具”后的那个东西才成为了作品。
一战中期到二战早期的喇叭,采用声学定位,通过声音的折射,
他们可以“看到”周围的角落和山丘。上图为德国的声音定位设备。
在《梦回·牡丹亭》的项目中,面对戏曲周期间三日入园八万的人流量,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用新媒体去增强传统文化的公共性,让昆曲这种“高门槛”的“小众”艺术形式通过数字的现代转译去抵达更多的受众,创造体验、营造氛围去制造新的文化印象。
在展览期间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中心舞台除了表演平常是件互动装置,是个互动剧场,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每个参与的人会被绑定一个音轨和图像,这样人们之前的游走就构成了一个剧场表演。由观众的行为控制声、光、影的变化,实现观众至演员的角色转变,陌生人之间合演出别具一格的游园惊梦;最多可支持7人同时进行互动。我们惊喜的发现,游客会有无数种超乎预料的方式参与互动,比如有个人好像有备而来的一样,穿好了服装在舞台中心打太极,他的太太在外面在台下用手机拍视频,或许之后会发抖音吧,哈哈。类似这种,每天都会上演远超预期的各种performance。这也是我们盯现场的时最开心的时候了。
我们在解构、重释《牡丹亭》这个传统文化作品的过程中,也加入了一些公共教育的成分,例如在最后一篇章"回声"当中,结合工尺谱的音律知识,将“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代表音阶的字样置于“回生树”装置的四周地面,用亮起的唱词汉字提示观众应站于对应的音阶之上,让观众用体会传统谱曲的方式帮助杜丽娘回生。
✦ 刚刚你提到技术媒体/
沉浸式环境在公共空间中有文化赋能的作用,
在进行这样的项目的时候,
都会有什么难点,
不同城市的不同特性和公共性都会带来
怎样不同的结果?
⊙ 难点肯定是有的,公共空间的最大困难在于受众和场域吧,面对的是最大众的大众,受众的身份(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验等)无法预知且不可控,公共场所在城市中的文化、性质、功能、空间结构等都需要慎重对待。
例如,北京地铁每日拥有千万的客载量,一号线作为在首都的中国的第一支地铁,拥有50年的历史,本身的运营空间可以说就是一座博物馆。针对这些特性我们确立了线上博物馆的方案,建立数字档案并通过AR的技术实现实体空间和线上内容的相互补充,乘坐北京地铁即游览北京文化。北京地铁像北京交通的血管,是这个城市最重要的运载方式。想想一个北京的普通白领每天可能会在这个地下十几到三十几米的地下空间里待上两个小时,真是件很魔幻现实主义的事情。地下空间很奇妙,如果不依靠导视系统会完全无法辨别方向,但又和地上的世界纵向对应,呈现出一种镜像的关系,跳出熟悉的视角,永远能观察、挖掘下去。
✦ 新媒体技术在社区构建、公共性营造、
以及和不同城市文化结合的过程中,
有没有什么很有价值的项目可以分享?
⊙ 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项目是Local Projects做的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Museum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创办人Jake Barton曾说“people come to museums for storytelling and engagement, and the technology needs to facilitate that”。在这个项目中,他们提出“museum of collective memory”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博物馆叙事,用“人”的故事贯穿、构建观众与遇难者及恐怖袭击事件的情感关系。比如,根据社会关系组建遇难者数据库,入口的投影装置通过417个来自世界各地人民同时口述这一恐怖袭击事件,形成记忆的“回声”回荡在世贸大楼的遗址中。使一个世界性的历史悲剧在观众中迅速扩散,达到共情、信息传播的作用。通过新媒体手段激发集体记忆,形成这一缅怀历史怀念故人的公共场域。在现场的那个瞬间,你真的会忘掉你在博物馆里看展,更像是怀念一个逝去的朋友、一个亲人,旁边的人不再是陌生人了,因为大家都处于同样的情绪和故事里。
此次专题将会以【案例分享+专题讨论】并重的形式进行
项目分享
洪昀带领的团队在《牡丹亭》及《北京地铁博物馆》等项目中的创作,公共环境带给艺术创作者的制约和启迪。
互动媒体在社区构建以及公共空间上的运用,以及它和城市特征、文化状态是如何契合的。
公共环境对作品提出了很多要求和限制,例如内容的不断迭代、和系统的维护,作为公共项目的设计者,不同于艺术家,你是怎样的态度?
由此我们发现一些问题期待与大家讨论!
新媒体由于“公众性”的特征,也出现了不断讨好观众的作品和展览,如何看待这类产品?
技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感知缺失(例如地铁中人的方位感的缺失、媒体环境中的眩晕感),但是媒体技术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感知缺失。如何看待这个进化与退化关系?
媒体技术对公共空间的革新作用。
除此之外,还会有很多有趣有价值的案例,期待与大家分享!
嘉宾
洪昀
洪昀,数码媒体设计师,
成长中的教育工作者和想要变得更专业的策展策划,
The Volume艺术团体主创,
专注于探索技术媒体对个人感知、公共空间的增强作用。
invitation to an art experience
We are an emerging initiative of curators, designers, and creators seeking to disrupt the way art is commonly accessed and experienced. We design thematic, immersive shows with artists to transport audiences into awe-inspired, new realities through story-telling, and multi-sensory experiences.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磁场计划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