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光·装置」用影像讲述哲学、自然、音乐的故事
-
2020-07-16
本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全球数字媒体艺术创新网络

克里斯·张汉谦(艺术家名字:h0nh1m)是一位以装置艺术和视听表演闻名的艺术家,其艺术表现形式多以新媒体中的电子,声音和图像技术为主。h0nh1m的艺术作品反映了他对中国哲学的信念,他最近的作品融合了古代和未来主义思想,创造了身临其境的音景和数据艺术。他一直在探索新的媒介并在技术支持中寻找美学。
封笔-墨池记( Mochiji)


h0nh1m收集了包括王羲之,董其昌,饶杰,苏轼,黄庭坚,王阳明在内的中国古代书法家的作品,作为深度学习的输入数据。

在向王羲之致敬的中国文学作品《 Mochiji》中融合了大师们的笔画,剧本和风格。王羲之因为在追求中国书法方面的努力而闻名,他在池塘附近练习书法,由于经常在池塘旁洗毛笔,最终使池塘变成了墨池(Mochiji)。该作品以此为灵感,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书写和记录其笔迹的平台。


在参与者完成从“ Mochiji”中随机分配的脚本的编写后,输入过程完成,深度学习过程将开始。新收集的脚本会像池塘中的浮动墨水一样显示在屏幕上,并与其他收集的数据缓慢合并以呈现新的脚本。墨池模仿了机器学习的过程,该过程通过图像呈现,形成现代版本的“ Mochiji”。


碳境(CarbonScape)

CarbonScape是h0nh1m创建的最新数据动力学音景装置。它由18条轨道的颗粒状合成声音样本组成。它们是从留下碳足迹的声源中收集的,例如,喷气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工厂发出的蒸汽和船的喇叭声等等。最后由混合到音景中的所有音轨组成的艺术装置。

根据NOAA(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 2017年,CO2浓度飙升至过去三百万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工业化和化石燃料的使用是主要因素之一。该装置布置在像风景一样的竹林中,周围环境的无人机噪声不断变化,模仿了发电厂和工厂中经常出现的烟囱,黑色球体指示了全球的二氧化碳水平。


CarbonScape将观看者沉浸在烟囱组成的环境中,思考地球人类的生存能力达到极限时我们作为人类的地位。
触觉(haptikos)


“触觉”起源于希腊语“ haptikos”:通过触摸接收的任何信息都是触觉的,如在此装置中出现的那样,它是基于动作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手的运动使视觉显示和声音变化,从而使听众可以收到熟悉的反馈。
富有创意的二人组COLLECTIVE和h0nh1m设计了Haptic Organ,旨在使音乐彼此之间切实可见,可共享,以鼓励集体互动时光来庆祝圣诞节。



它采用4米高的螺旋乐器的形式,带有可识别的琴弦元素。借助非接触式触觉界面提示音乐音符,该界面可检测手在空中的运动,而20条透明管中的每根管均缠绕螺旋,每根管都包裹有一个金属球,该金属球上升并向下,通过手动产生的空气运动在管内跳舞;使用者收到了跳舞球的视觉反馈,可以借助八个传感器在一个八度音阶上自由地即兴创作音乐,另外四个可以给弦乐,木管乐器,竖琴和雪橇铃铛等乐器带来音调,另外四个音量可通过手在触觉界面上的上升和下降运动来控制。
h0nh1m创造音乐是圣诞节期间欢乐与和平的祝福。借用约翰·列侬(John Lennon)和小野洋子(Yoko Ono)创作的“快乐圣诞节(战争结束)”的旋律,这是和平行动主义者的工作,致力于和平,平等,以及结束战争与歧视。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艺术家官网,“全球数字媒体艺术创新网络”整理编辑,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
全球数字媒体艺术创新网络
“光”艺术 /“光”装置 /“光”商业

关注我们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全球数字光影艺术创新网络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