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进击的“ 抄袭 ”
-
原创 2020-06-23
本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AssBook设计食堂
这是AssBook第934篇推文
作者 / 顾桑
AssBook设计食堂 / 聊聊设计的那些事
上周,我们转发了公号“流浪共和”的一篇文章《60岁流浪女用废料建起“城堡”,被拆除后她消失了,留下自由的灵魂》,引发了大家很多讨论。
有趣的是,昨天我们收到了微信后台的侵权通知,直接删除了我们的文章,原因是“涉嫌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内容”。
我们也很奇怪,怎么好好的按“流浪共和”的要求转载就变成了侵权了呢?
最后通过微信投诉方和原作者“极昼工作室”联系才发现,原来是“流浪共和”涉嫌侵权了……
所以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变成了受害者,连续2天没法发文,幸好今天又能回来了。
(真切感受到区块链技术的必要性……)
撇开是非不谈,结合近期清华学生作业copy和木心美术馆“被抄袭”一事,有一些地方还挺值得思考的。
01
记得4月份,设计kol韩锐发布了一个微博,是关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学生作业“合成”的事。
我们不难从上面的图中看到一些熟悉的影子。但后来作者也说了和原版作者有过交流,对方并没有反对。
具体的是非不去讨论,我反而挺关心清华的老师们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当信息无限扁平化,教学模式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在上学时,老师们总说:建筑学是一门经验的科学,需要长期的积累。
所谓的经验,无非是信息经验和技术经验两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见识和实操。而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有真正的深度认知。
那么,问题来了。
作为学校的老师,教学任务繁重,很多人一年中参与不了几个(或根本不参与)具体项目,这导致他们与学生在技术经验上没有明显的差距。
但在信息经验层面,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00后这样互联网的原住民,收集信息的能力都远超在校的大部分老师。
这是技能层面的差距。
更主要的是,这些后来者是从信息堆里走出来的人,他们对信息的敏感度和自洽度是70、80不敢想象的。
这是原生层面的差距。
这个层面的差距,导致老师们处在一个微妙的“无为”境地,而学生在这种境地上倒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发挥到淋漓尽致。
改用一下《三体》中的金句就是——
“ 忽悠你,与你无关。”
于是,他们可以很轻松通过理解、嫁接、转化,完成一个80分、很不错的概念作品。这正是学生作业最需要的。
也就意味着,在这里,原创不再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而是从1-100的优化。
乔布斯曾经说:Good artists copy,Great artist steal 优秀者抄袭,伟大者剽窃。
他巧妙地篡改了毕加索的原话:Bad artists copy, Good artists steal 垃圾艺术家抄袭,伟大艺术家剽窃。
但无轮是乔布斯还是毕加索的话,我想抄袭和剽窃的最终差别,就在这0-1的过程中。
从0到1,是Steal的精髓所在,也是抄袭者永远抄不到的东西。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的”剽窃“呢?
02
先抛开设计圈的抄袭,我们来看看互联网圈。
几年之前,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抄袭时代!整个中国互联网都是抄袭来的。
淘宝抄袭一eBay,
支付宝抄袭Paypal,
京东抄袭Amazon,
百度抄袭Google,
微博抄袭Twitter,
优酷抄袭Youtube,
人人抄袭Facebook,
美团抄袭Groupon,
滴滴抄袭Uber,
小猪短租抄袭Airbnb
……
这只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典型案例,从电商到社交,从搜索到O2O,可以说几乎所有项目都能看到美国互联网的影子。
如果从创意角度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抄袭,简直无耻至极。从创业概念到UI设计,都是赤裸裸的抄袭。
但现在似乎没有人说了,大家该用什么用什么,一点关系都没有。
是什么让我们忽略了这些抄袭?
我想,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得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整体与局部的认知差。
互联网是个商业模式异常重要的领域,有实力的创业家们,其实真正担心的不是概念的抄袭,而是模式的复制。
什么意思?
大家知道一个App,只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前端,它只是一个概念闭环。商业模式真正的核心,是隐藏在App后的企业核心能力。
比如淘宝,做一个中国的eBay或者亚马逊就能成功吗?显然不是。
淘宝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也就是曾鸣讲的S2B。这种核心能力,是基于中国独特的体制,也是基于对这个14亿人口大国的深入洞察。
在这个层面上,概念和设计的抄袭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大家拼的硬实力不是在这里。
我把它叫做整体与局部的认知差。
第二,商业与艺术的认知差。
我们常说的抄袭,基本都是设计师和艺术家在喊打。
设计师和艺术家所有的劳动成果,都汇聚在这一幅画或一张设计图纸上,当然比谁都急。
而商业领域很少有人喊打,有问题就直接打官司解决了。
艺术和设计是一个不可量化的变量,而在商业领域,变量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只有把变量减小,才有可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和模式。
所以你在商业领域看到的场景,经常和艺术领域是相反的。
肯德基今天出了一个新款“绝地吃鸡”,麦当劳一定在10天以内出一款“麦地吃鸡”;星巴克新年推出一款“红包杯”,Costa一定在初一前上架一款个“摇一摇杯”。
你说他抄了吗?没人关心,大家只关心好不好吃,杯子好不好看能不能送人。
所以,这不是抄不抄袭的问题,这是交付产品的问题。
商业交付的是最终的统一品牌,而设计师、艺术家交付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作品。
第三,系统与灵感的认知差。
系统是一个闭环成为模式的基础,它是可架构可理解的。
灵感不同,大部分灵感没有模式可言,不可复制不可理解。
但我们观察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会发现他们的作品都是强风格化、极具辨识度的。这就是他们为自己建立的系统。
比如安藤忠雄,他的语汇经过自己独特的提炼,形成了异常强烈的个人特质,这种以至于别人谁都不敢用。
这种个人印记,表面看是灵感,实则是背后超级强大的系统在起作用。
——————
所以,当我们在想形式上的创新的时候,某种意义上就已经走入岔道了。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时代的转变。
信息已经全面占领这个世界,而且以越来越快速和扁平的方式成为一切的基础。
这是不可逆的趋势,也是实际的现实。
所以无论设计上怎么努力,技术上怎么创新,都很难避免被抄袭的命运。
我们常说,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不了战略上的懒惰,就是这个道理。
新一代设计师要做的,是在系统上和整体模式上的创新。
不仅仅是不局限在设计,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到对时代和产品的理解上,是设计师要做的关键跨越。
只有在系统和模式上的创新,设计才不会被抄袭,也不怕被抄袭,设计才真的有出路。
03
最后来讲讲木心美术馆被抄袭的事。
从照片给出的角度来看,材质和形式上确实非常雷同,我认为很难逃脱“抄袭”的名头。
无论设计方辩解再多,都是很难挽回。
也许只是负责人的失误,一个小小的失误——没看过木心美术馆,所以被实际操作的设计师忽悠了——这和清华大学的老师本质上没有区别。
但木已成舟,建筑圈的道歉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但建筑圈的原谅也几乎从未见过。
陈丹青表态了,分量很重,我没啥再多说的了。
但我想来聊聊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设计。
现在各地建的美术馆和博物馆越来越多,国家的私人的都有。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觉,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博物馆,外表用什么样的材质,体量如何构架,设计出来的风格调性总感觉还是出奇的相似。
都是低调、谦和、大气、文质彬彬,没有记忆点。
其实可以理解,这些关键词都是甲方和乙方共谋的结果。因为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在中国做一个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怎么能没有中国气质呢?
但要表现这些关键词,真的只能做成这样了吗?
难道是国籍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文化历史与建筑语汇的结合,按理说是排列组合无限可能的,因为历史文化本身就是差异性极大的东西。
加上设计师独特的个人化的认知体系,做出来东西的可能应该是用乘积作用来算的吧。
国际上那些大师的美术馆博物馆作品,很难去评价好或者不好,但一定是看一眼就忘不掉的。
这一眼忘不掉,某种意义上不就避免了“抄袭”的恶果吗?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不被抄袭,就得明白创新是什么。
当你拥有——
1、深刻的背景解读
2、超洞察的切入点
3、体系化的强输出
就再也不担心被抄袭了,也再也不会去抄袭了。
因为你就是创新本人。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AssBook设计食堂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