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数字时代与公共艺术(二)Digital Era and Public Art:Part II

2020-06-22

本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雕塑与公共艺术理论研究所

雕塑与公共艺术的理论研究,除却背靠历史、借鉴西方,亦担负整合二者,直面当下之责。同时,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要求,已立于时代变迁之途。故此,敝所除既有“独乐·众乐”系列学术讲座与[理论译介]专栏,更增设[理论研究]版块。旨在拓宽理论视野,照鉴学术思想,为国内雕塑与公共艺术理论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理论研究]版块将收录与发布整合中西、照见当下的专业性学术研究。


『 数字时代与公共艺术(二):数字现实 』


我们的既有认知,影响着我们对现实和公共艺术的理解。更恰当地理解现实层面的变化,又是我们判断公共艺术在此情况下能扮演何种角色的前提之一。这同时决定了我们如何在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中,理解艺术的更新。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已如前述,影响了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的形态。公共艺术所倚重的公共空间的物理边界,正变得越发弱化,这可能导致公共艺术越发囿于特定群体的关切。看起来,这与西方过去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某些新型公共艺术类似。譬如偏重社会行动,且注重过程性的公共艺术,往往围绕特定的社会群体或议题展开。即便在中国,一些注重介入社会的公共艺术实践,也分为或以区域论(如乡村与城市),或按群体分(以某个街道或社区居民为主)的不同关注。这不同于经典的纪念碑式,或代表城市符号的公共艺术,它们历史悠久,在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它们往往也因为能跨越时空背景而自立——也就是公共艺术的“永恒性”。

Mark Dion and The Chicago Urban Ecology Action Group · 1992年

x马锟&刘家俊&猪脚饭老板《民以食为天》成都庆云北街 · 2019年

数字公共空间中正在上演的特定关切(比如保护流浪动物)、特定群体(饭圈、亚文化群)与特定空间(专属APP),似乎与特定场域的公共艺术有类似的社会基础(因而也有别于经典模式),但它们的不同也很明显:即,公/私边界的模糊化。更准确说,是二者的相互渗透:数字公共空间变得越发个体化和私人化,而私人空间也更加社会化(社交化)和公开化(继而公共化)。就此而言,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两种理解数字公共空间的角度,它们都涉及数字时代的公共性。(讨论“公共性”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不仅因为它是公共艺术研究中位居核心且争议颇多的论题,还因为它牵连甚广。它既有哲学、社会学和法学视角,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内涵,因此,本文仅在最一般的意义上使用它。)我们姑且以态度论调来区分这两种视角:一是偏悲观的论调;二是较乐观的论调。

BLACKPINK world tour 曼谷 · 2019年

关注亚文化的杂志Collection of Documentaries, Michael Salerno ·摄

概括而言,悲观论调认为,数字时代的公共性越发弱化,甚或被吞噬。这大致可归为两个原因:第一,个体用户透过便捷的信息通讯工具,在数字平台(也是数字公共空间/领域的主要构成)不断发布个人的关切、偏好和私人事务。即便以相对广义的群体而论,个体用户也更容易集中在具有“同温层”效应的小群体中(如亚群体或亚文化群)。数字公共空间中的内容生产,几乎源自个人数据,因而公共性被小群体的局部性,甚至个体性和私人性所蚕食。

杂志COSPLAY


第二,就所有权而言,奠定数字公共空间的“基础设施”,几乎全数属于私人互联网公司,众多私人数据,最终都汇聚到私人互联网公司手上。这意味着,源自个体的诸多公开展示和公共讨论,最终都成为私人生产的一个环节,公共性也就很容易被私人生产所诱导(对此,笔者另有专文讨论),并受制于权力监管。

搭建数字公共空间的互联网公司

此外,个体在不同的群体中游弋(或者说,同时囿于多个公共领域,譬如某个用户可以既是二次元文化的爱好者,又是动物保护主义者,并参与相关事务等),因此,任何共同体或任一公共领域,对他/她而言都不是唯一的:个体与相关公众(以及数字公共空间)之间是一种弱联系、乃至弱合作的关系。哪怕早有社会学家在大众媒体高速发展时,就警示过公共空间的个体化和私人化趋向,如广播和电视上大量讨论公共人物的私生活和私人道德问题。但数字时代发生的不仅是量级变化,而且是质的改变:每个人的私人空间都可能被公开化、社交化,乃至卷进公共讨论的范围。相应地,个体用户参与数字公共空间,或与之发生的关系,也表现出弱化且临时的特征。由此可见,尽管数字公共空间中的内容更丰富,参与人数也更多,却暗含了公共性正被削弱的趋势。

动物保护主义者,素食主义者

不同于此,乐观论调认为,数字技术所构造的是无法逆转的现实。它必定不同于先前的社会状况,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视、理解并适应它。即便如悲观论所言,数字技术提供的基础设施,是私人空间和私人生活之私人性的潜在威胁,但它同时也是实现私人生活领域之社会沟通的一个条件。至于传统公共领域/公共空间的衰落,更预示着我们可能发现完全不同的公共空间:那种被假定的统一性或单一性特征,正转变为诸多特定公共领域的叠加。尤其是,这种特定关切、特定范围、特定公众的结合意味着,大家都是出于自己的目的而做事,没有预先设定的共同目标。概而言之,个体与公共空间/领域的结合是高度弹性的。

马克·迪·苏维罗《瑜伽》(Yoga) 威尼斯 · 1991年

乐观论调提醒我们,身处数字时代,我们至少要从两个层面来认识所谓的“数字现实”:其一,是虚实难分的现实;其二,这种虚实难分,已成为后代不可更改的现实。就第一点而言,即所谓的“虚拟”空间,其实早已跟现实—真实的空间相融合。不久以前,数字空间还是一个我们偶然访问的异于日常生活的地方。但现在,数字空间发生了反转,乃至控制着我们日常生活的物理世界。乐观论调不断告诉我们,数字生活正在变成现实生活;数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强化,或增强了现实环境。照此逻辑,数字公共空间中上演的一切,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强化或增强了原先那种“现实”的公共空间/领域?其二,虚-实空间的结合,对于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成长的孩子来说,是不可更改的现实。在他们生长的环境中,数字技术、数字公共空间,以及前述公/私领域的变迁,已经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之事。研究者甚至直言:“这个充满数字技术的世界可能是他们所知道的唯一世界”。

Valerio Dewalt Train Associates and Obscura Digital《商场上的艺术》(Art on the Mart) 芝加哥 · 2018年


因此,对于在数字技术、数字公共空间和数字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与“公共性”相关的诸多特征正在改变,他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真实/现实。乐观论调之所以乐观,是因为他们认为,下一代人会发现,这些数字现实本身既不令人生畏,也不会让人困惑。他们有自己的优势,譬如更能适应这种数字现实,并身处其中成功地展开实践,在“虚实”之间灵活转换,甚至默认数字空间中出现的事物就是“真实”的,乃至于用自己的方法来应对公/私之变。

远程在线课堂

面对这些变迁和数字现实,与其说公共艺术要保有或捍卫它曾经,且在目前仍占主导的“公共性”艺术形式,不如说,如何身在其中去认识、适应,乃至推导出它更合时宜的新角色和新形式。这是公共艺术在数字时代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一个事关艺术的问题,更是关乎如何处理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不过,本文无意成为公共艺术的实践指导手册;毋宁说,理论研究更多是为艺术实践提供理解,继而提供有助于感知现实的某些视角。倘若把既有理论,当做指导实践的大旗,结果便是当代艺术中大量以理论为旗,更准确说,以抽象的“学术术语”来武装自己空洞的“若有所思”。本节仅提供少许理解现实的视角,至于如何在现实变迁的背景下进行艺术实践,身为公共艺术重要源头的雕塑,早已做出绝佳的表率。何以至此?且看下回分析。

纽约现代博物馆(MoMA)举办的线上雕塑展 Virtual Views:Sculpture Garden · 2020年


「作者简介」

张钟萄

哲学博士,关注艺术哲学、伦理学和城市研究,并从事艺术和艺术展相关研究工作。

延伸阅读:

数字时代与公共艺术(一)

图文编辑|李 梦 婕

内容审核|张 润


理论研究所志愿者招募

雕塑与公共艺术理论研究所长期招募志愿者

协助理论研究所各项工作

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备注“志愿者”联系研究所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数艺网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公共艺术 数字文化 数字公共空间 雕塑 观点洞察

2643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