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2019最具影响力与启发性展: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搭建的艺术通道

原创 2019-12-24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艺术新闻中文版

在即将告别2019的年末,回顾过去一年全球展览,哪些展览在雄心勃勃的重新书写艺术史,关注不仅仅是艺术的核心地带,也让边缘群体与另类声音重回历史与艺术的叙事?哪些展览以创新性的艺术思路和策展方式试图为白盒子空间带来新的美学和表达方式?哪些展览给视觉艺术注入了新的能量,让声音、戏剧重新参与到艺术的总体表达中?哪些展览启发了社会文化议题,通过艺术启发了新的争论与想象?哪些展览为我们开启了进入未来的艺术通道,在技术和社会变革中,带来人性的反思?我们发现,那些最具影响力与启发性的展览往往能同时具备以上多种因素。

 

从文艺复兴到现当代艺术史的书写中,这些展览的“回溯”带来的是新的认知深度、思考维度与研究角度。“十年磨一剑”的卢浮宫达·芬奇大展,通过前所未有的艺术史与科学双轨并行的开创性研究,一些世纪“谎言”被揭穿,其中不乏关于达芬奇的著名论述。10月底扩建后重开的MoMA,其常设展摒弃了单一线性的“时间轴”展示模式,并将大量的关注给予了曾不为艺术史所展现或是记录的艺术家和作品上。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展览“觉醒:1960至1990年代亚洲社会中的艺术”则以全景式的调查方式,将亚洲的现代艺术史置于全球语境中,进行了转换视角的研究与关照。

 

在创新艺术传达和展览方式方面,荷兰国立博物馆为伦勃朗逝世350周年策划的“伦勃朗之年”展览、修复项目,不仅让全球693位创作者的作品与伦勃朗名作共同展出,同时也向全球直播伦勃朗《夜巡》的研究和修复工作,重建了21世纪的观众与伦勃朗的联系。


添加图片备注,不超过140字(可选)


今年全球重要展览中浮现出愈发明晰的趋势,是视觉艺术与表演、戏剧更加灵活的跨界与延伸。今年威尼斯双年展最佳国家馆立陶宛馆,通过同度假海滩一般的场景与“歌剧表演”为人类生态危机提出警示;纽约全新的跨界艺术中心“棚屋”艺术中心(TheShed)4月开幕即启动了4个融合了艺术、影像、音乐、戏剧等的项目,打破视觉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隔阂,该机构也旨在成为最具灵活性的文化机构。

 

2019年,艺术界对全球各地不断的社会纷争做出回应。威尼斯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男女性别比例首次趋于平衡;在纪念包豪斯诞生100周年的多个展览中,湮没在历史中的包豪斯女性被重新发现。2019年正逢石墙运动50周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坎普:时尚札记”探讨“坎普”如何从酷儿群体的另类美学转化为时尚流行的矛盾历程。引发社会议题讨论的不仅限于当代艺术,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览引发“国宝”外借的动机和文物的运输保护等问题的巨大争议。

 

在对于技术变革的追问中,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的大型调查展“人工智能:超人类”展示了艺术对技术应用的前沿成果,也对技术带来的变化进行了人性的反思。展览通过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及其中最著名最前沿的案例,探索人类与技术之间关系的演变。


添加图片备注,不超过140字(可选)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常设展 2019年10月21日起

随着4.5亿美元的扩建完工和对博物馆模式的彻底重新思考,10月21日重开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最令人瞩目的新面貌,是MoMA的策展团队对于这一机构超过20万件的现当代艺术永久收藏以及最新收藏的全新策展。

重开后的MoMA常设展抛弃了线性的时间线展示模式,引入更加立体的“时间轴”概念,让来自同一时期的不同类别、形式的艺术作品“松散地”环绕在“时间轴”的周围。来自其它时期的艺术作品也不时加入其中,以此回应、补充,甚至起到作为“闯入者”的刺激作用。同时,展览变成了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新模式,每6至9个月就会更换展陈,改变了以往以线性和静态阐释艺术的方式。

MoMA的一些列开幕展览中,非裔美籍艺术家、非洲和亚洲艺术家都得以呈现。 MoMA如今正引领着全球博物馆呈现更具全球代表性的艺术史,带来更具多样性的艺术家。


莱奥纳多·达·芬奇    卢浮宫 2019年10月24日至2020年2月24日

卢浮宫为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而举办的秋季大展,注定将在“最热门”研究型展览中独树一帜。展览呈现了约160件来自最负盛名的欧美艺术机构的达·芬奇油画、素描、手稿、雕塑及其他艺术品,勾勒出达·芬奇作为画家的整个职业生涯。策展人表示本次展览在10年前规划之初,并没计划朝着“热门大展”的方向发展,只是希望更加精确,更接近历史和事实。以大量的档案和文献研究为基础的同时,卢浮宫对达·芬奇的存世作品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开创性科学研究。以往人们认为达·芬奇的存世作品如此之少,是因为他被层出不穷的新想法不断影响着。而研究结果发现,恰恰相反,“行动胜于观念”,达·芬奇在创作时花大量时间煞费苦改进作品,一层层运用晕涂法(sfumato),这也是其作品如此神秘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原因。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   

2019年5月11日至2019年11月24日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最佳国家馆由立陶宛馆获得。立陶宛馆展览“日与海”位于威尼斯圣殇教堂一座仍属于军械库军事区的建筑内。自5月开展至10月底,在每周六上午10点至下午6点,该馆呈现出如同度假海滩一般的场景与“歌剧表演”。观者作为偷窥者,可以从沙滩舞台上方凝视这片虚拟的度假地。表演者身着泳衣——周围随意摆放着午餐盒、着色书——在躺椅上晒着日光浴,他们意识流的剧本,在独唱歌曲和团体合唱之间交替出现,呈现或平淡,或诗意,或超现实的氛围。这个人造的迷人微观世界为人类生态危机提出警示,直到最后,你会意识到世界末日的来临。


坎普: 时尚札记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19年5月9日至2019年9月8日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于1964年发表的“‘坎普’札记”(Notes on Camp),令“坎普”这一原本“专属男同性恋亚文化的圈内词汇”进入主流视野。根据桑塔格的解释,坎普是一种审美,是对非自然事物、技巧和夸张事物的热衷。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坎普: 时尚札记”呈现了从17世纪至今来自古驰(Gucci)、莫斯奇诺(Moschino)、巴黎世家(Balenciaga)、范思哲(Versace)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时装品牌设计的250余件服饰作品,并与当下搭建起强烈的关联:不仅是在时尚领域,更是社会文化的各个角落。

在策展人安德鲁·博尔顿看来,2019年正是举办探讨坎普展览的最好时机。这一年正逢1969年石墙运动五十周年。石墙运动是在美国由LGBT群体成员主动发起的反抗政府与公权骚扰和不平等对待的历史事件,它也标志着现代同志解放运动的开始。

 

觉醒:1960至1990年代亚洲社会中的艺术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2019年6月14日至2019年9月15日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展览“觉醒:1960至1990年代亚洲社会中的艺术” 历经4年研究调查,全景式地汇集了来自亚洲十多个地区和国家的140件重要作品,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与政治抗争的语境之下,不同的介入手段,串联起1960至1990年代亚洲在社会、政治、文化与当代艺术等层面所经历的变革。在现实的当代艺术语境下,关于“亚洲”的主体性与多义性叙事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依赖西方与非西方二分法编码互译,或许,对“在地”的可经验性切入与探讨,正是这场展览最大的意义所在。


“棚屋“艺术中心启动项目

The Shed,纽约

2019年4月至2019年6月

在纽约哈德逊码头上,全新的跨界艺术中心、实行委托、开发并呈现表演艺术、视觉艺术以及大众文化的非营利机构“棚屋”艺术中心(The Shed)于4月5日正式启动。

今年4月至6月启动首批项目,体现了其艺术总监和首席执行人亚历克斯·波茨的构想——它既是博物馆,也是表演艺术中心,同时还是快闪活动的场所,为各领域的艺术家提供创作展示空间,为各行业的观众提供参观的场所,旨在成立世界上最具灵活性的文化机构。
首批项目包括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帕特(Arvo Pärt)以及美国音乐家史蒂夫·莱奇(Steve Reich)合作项目“Reich Richter Pärt”;概念艺术家特丽莎·唐纳利(Trisha Donnelly)的全新影像作品《无题》;英国艺术家兼电影制片人史蒂夫·麦昆(Steve McQueen)出现在“Soundtrack of America”项目的音乐世界中;Kenneth C. Griffin剧院内呈现了诗人、散文家和学者安妮·卡森(Anne Carson)创作的戏剧作品《Norma Jeane Baker of Troy》。


伦勃朗万岁

荷兰国立博物馆

2019年7月15日至2019年9月15日

对每年到访荷兰国立博物馆的200多万观众而言,伦勃朗是博物馆的核心。而今年博物馆为伦勃朗逝世350周年策划的一系列“伦勃朗之年”项目也将观众放到了最中心的位置。

在全球各地举行伦勃朗名作大展之时,拥有伦勃朗最多绘画作品的荷兰国立博物馆选择向全球创作者征集受伦勃朗艺术启发而创作的作品,在7月开幕的新展“伦勃朗万岁”(Long Live Rembrandt)中呈现了全球693位创作者的成果,策划了一场给所有人的关于伦勃朗的展览。
如今慕名前往荷兰国立博物馆“荣誉画廊”欣赏伦勃朗名作《夜巡》的观众会发现,这幅作品在展厅中被置于巨大且封闭的玻璃室内进行修复。荷兰国立博物馆在7月启动的“夜巡行动”是至今针对《夜巡》最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和修复计划。所有经处理的数据都将免费向公众开放,全球的艺术爱好者还可以通过数字接口全程在线观看《夜巡》的修复过程。


原创包豪斯——世纪展览

柏林现代画廊

2019年9月6日至2020年1月27日

1919年,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和艺术学院包豪斯创立于德国魏玛。在一战与二战间的大历史洪流中,包豪斯在德国存在了14年。2019年正值包豪斯创立100周年纪念,包豪斯设计博物馆在柏林现代画廊推出“原创包豪斯——世纪展览”呈现了约1000件包豪斯设计原作,是全球各地纪念包豪斯诞辰百年中最为全面的回顾展。展览通过14个设计案例研究,讲述设计和器物背后的历史,重新审视包豪斯遗产的艺术地位。与展览同时进行的还有舞蹈、纸质艺术、摄影、建筑领域的国际专家带来的包豪斯“初级课程”,观众犹如回到百年前的包豪斯学校。


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2019年1月16日至2019年2月24日

2019年年初,177件中国和日本的书画珍品汇聚在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展览“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 中。颜真卿早、中、晚期的书法代表作27件、宋四家“苏黄米蔡”、八十年来以为早已毁于战火的北宋《五马图》、因真伪辩论了大半个世纪的“天下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齐聚一堂。但从开幕之初,因台北故宫借出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引发多方在网络上就“国宝”外借的动机和文物的运输保护等问题的巨大争议。


人工智能:超人类

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

2019年5月16日至2019年8月26日

从日本神道教、爱达·勒芙蕾丝伯爵夫人、查尔斯·巴贝奇等早期的人工智能源头,到1940年代至今飞跃发展的计算机实验, 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的大型调查展“人工智能:超人类”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探索人类与技术之间关系的演变。展览从“人工智能之梦”“思维机器”“数据世界”“无限变革”等多个全球视角审视主题,呈现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及其中最著名最前沿的案例,包括 DeepMind、Jigsaw、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Google Arts and Culture、Affectiva、Wake Forest再生医学研究所等。TANC年度策划)




*本文图片由各美术馆提供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艺术新闻中文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展览资讯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趋势创新

2133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