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谁是影像界的“全能魔术师”?
-
2019-11-29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CTlab数字展示设计

▲Insert Coin,里昂灯光节,图自Mr. Beam官网
人们怎么也难以想象,平时毫不起眼的建筑窗户,居然也可以是吃豆人的闯关通道。
在庞大的“天然屏幕“下,虚实的融合无疑有着巨大的感染力,让观者路人皆以为自己走进了一个无边界的游戏世界。
在当今时代,多样的呈现形式、适应于多种场合的技术和惊人的视觉效果,无疑让Mapping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全能影像魔术师”。
3D Mapping又叫Video Mapping(视频投影),或Spatial Augmented Reality(空间增强现实),从大型建筑到室内场景,甚至到人体的每一寸,都可以成为影像的投射平台。Mapping技术通过观察被投影物体并设置相应的参照坐标后,完善投影机投射的位置和角度,影像便可以精确地在上面呈现。这种严谨的结合,使得超现实的景象可以打破物理空间,出现在任何生活场合而不突兀。
当前,Mapping投影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呈现形式,以适应不同的内容内核,实现最佳的艺术效果。
01流动影像
流畅的影像播放,利用建筑等物体作为舞台
Mapping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将一个完整流畅的视频投射在建筑或物品上,向观者讲述设定好的故事。通常,故事情节和投射物的特性会有一定联系,能更让人身临其境。
以建筑呈现童话幻想:
米菲的家 《HERE LIVES MIFFY》

在乌德勒支的米菲博物馆,Mr. beam团队创作了一个引人入胜的mapping装置,将象征米菲的家的一栋建筑化作动画的舞台。在日夜更替中,米菲和她的朋友们在专属的栖息地,为大家上演着浪漫可爱的小剧场。


▲图自Mr. Beam官网
荧幕内的动画已使人习以为常,但当动画人物的生活场景通过现实的建筑呈现在眼前时,人们心灵与艺术作品的连接才被真正加深。在这里,Mapping技术是一种距离感的跨越,使动画人物为城市中那些原本平凡的去处创造了一方乌托邦。
▲点击观看视频
用餐盘一隅解救烦闷生活:
《Le petit chef》
来自Skullmapping团队的“小厨师美食秀”系列,相信已经家喻户晓了。这个系列作品,让普通的餐厅也化身成艺术展览。饕餮不仅来自味蕾,更要来自视听多感。


▲图自Skullmapping官网
在顾客等待上菜的过程中,想象力十足的影像在面前的餐桌上呈现。小厨师们为了做好自己负责的那道菜,在“巧克力田”中开挖掘机,在“抹茶池塘”中误尝芥末…故事结束时,与动画一致的真正餐点便会摆至顾客面前。意犹未尽的视觉体验后,是味觉的延续。这种结合,让顾客对美食、对餐厅文化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点击观看视频
02交互
让环境和观者产生交互,使感受与体验更直观
对于较为虚幻的概念,让观众体会到其中的内涵并非易事。由此,我们使用交互形式的Mapping,便可以让观众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不同媒介之间的共通性。同时,Mapping本身的视觉力量,也可以将概念很直观地最大化。
当房屋成为琴键,城市成为音乐厅:
光之键 《Keys Of Light》

Mr. Beam的《光之键》是一款尺寸可变、可移动的交互式钢琴装置,只需要一台钢琴,钢琴家或观众弹奏出的音调就会转化成视觉元素,投射到周围的建筑中。

▲图自Mr. Beam官网
由此,音乐本身的能量被延伸了。音乐本是难以概括和形容的,但它将音乐的虚幻气质可视化,带动了演奏者、音乐与视觉投影之间更直接的联系。同时,也将驻足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参与这场沉浸式体验。
模块化的装置形式使《光之键》得以适应任何环境和位置。迄今,装置已经在十余个不同国家、地区的灯光节展出过,它融合了不同地区的本地音乐和艺术,不断呈现出崭新的视觉冲击和文化意义。
▲点击观看视频
03表演
作为舞蹈、戏剧等的场景辅助,与表演者互动
交互形式如果总结为“人创造情境”,那么Mapping作为表演辅助形式的意义便是“情境带动人”。
技术上,可以选择提前设定的情景顺序去与表演者结合,或是运用动作跟踪系统实时渲染,适应表演动作。通过超现实的投影动画去配合表演者,它呈现的跨越维度的感知,使得舞台效果更有张力与想象力。
虚与实的视觉冲击:
当代舞表演《Levitation》

Sila Sveta团队为莫斯科芭蕾舞团设计的跨界视觉盛宴《Levitation》,就展现了表演和投影技术结合的崭新可能性。在表演中,特殊的图形、非常规的拍摄角度无不呈现出一个超现实的“悬浮”舞台,让舞者的表现力在虚与实的碰撞中增强了。这体现了Mapping在数字化舞台设计上的妙处。


▲图自Sila Sveta官网
除了舞台布景外,脸部Mapping也是一种新锐的“舞美”形式,只不过人在表演时会高速移动,由于需要设立参照坐标在脸部,会更挑战投影的精确性。
但WOW团队的作品《Inori(prayer)》几近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舞蹈组合Ayabambi在酷炫的精美影像中表演,仿佛拥有了第二层绚丽皮肤,使舞蹈展现的情绪极有放射性和感染力。


▲图自WOW官网
多样化的3D Mapping就像生活中新奇的比喻句,它通过虚与实的结合,将平凡日常化身成精妙的幻想。且因为能基于现实场景,产生出更巨大的感知力量。
而它在当今新媒体时代的价值已经不限于科技艺术的表演。作为新晋的广告形式,其商业价值也在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广告宣传市场最新锐的黑马。
-
对于树立品牌形象、展示企业文化而言,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进入沉浸式的视觉环境是第一要义。其后,如果视觉体验是通过互动环节实现的,震撼感和参与感更会带动观众对品牌的理解。
在影像装置风靡的时代,技术永远在更新,加深人与物的情感与链接,才是技术发展的最终诉求。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由 数艺网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