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贝律铭设计中的“光”

2018-09-21

卢浮宫金字塔常常被认为是贝聿铭先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因为它是一个清楚地表达了文化的典型建筑,但是贝聿铭早期的博物馆常常被归为有着黑暗阴影的粗野主义(Brutalism)作品。一个接一个的项目让这位华裔美国大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复杂且开放的建筑语言。

贝聿铭有一套整体的设计体系去迎接博物馆的游客,其中包括了最大限度地在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并且在夜晚使用曼妙的人工光照系统,这一特点也成为了他设计体系中最强有力的代表。

卢浮宫金字塔

对于卢浮宫的评价,大多数都在称赞这个明亮的金字塔地面以上的成就,但是真正的设计挑战则是在地下:如何给予参观者一个设计成功的地下展览空间。后来,贝聿铭将其建筑语言运用到了其他博物馆项目,在那些项目中,光永远是定义博物馆体验的关键点。

在由哈佛大学设计系研究生院举办的“重思贝聿铭:百年诞辰研讨会(Rethinking Pei:A Centenary Symposium)”中,他们讨论了贝聿铭如何在博物馆中利用光以此让其成为重要的文化象征。

Brutalist Boxes Brought Together in Light

光将粗野主义方块融合在了一起

添加图片备注,不超过140字(可选)

这张博物馆的照片很生动地展现了贝聿铭的想象如何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发展:从利用方形体块中制造强烈的阴影,到用充满光的空间创造出复杂的光泽反射。这一点并不只是限制在外部立面,但是也同样在内部入口区域中体验到。

他的伊弗森美术馆(Everson Musuem)(雪城,1968)则早就预知了这一场围绕博物馆建筑展开的讨论,博物馆作为一个巨大的雕塑,打破了人们对博物馆经典造型的想象,这也成为了弗兰克·盖里在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的原型。

伊弗森美术馆

在雪城,悬臂方块利用强烈阴影将建筑从地面分离。贝聿铭十分喜爱早期的立体派(Cubist)艺术家的雕塑,以及如何利用光去感受雕塑的形态。在与作家Gero von Boehm的对话中,贝聿铭说:“如果没有光,建筑的形状和空间就会变得静态。我更愿意把光放在我设计建筑的优先位置”。

方块与方块之间的空隙让自然光照可以进入艾弗森博物馆位于中心的入口。厚重的网格板由荔枝面混凝土制成,坐落在中庭上,制造了一种暗淡的气氛。许多优雅的细节也被包含在了严肃的混凝土设计:中央有一体的旋转楼梯,在卢浮宫中也有一样优雅的楼梯。

Against Museum Fatigue: Windowless Boxes Encounter Daylight

拒绝博物馆审美疲劳:没有窗户的方块和自然光

赫伯特·F·约翰森艺术博物馆

对比起横向的艾弗森博物馆,康奈尔大学校园有坡度的地形则让贝聿铭决定设计一个纵向的混凝土博物馆。赫伯特·F·约翰森艺术博物馆( Herbert F. Johnson Museum of Art)(伊萨卡,1973)有着聚集在一起的体块,和更进一步的窗户设计。塔楼包含了更长远的视野,并且让阳光在各个方向涌入了户外雕塑庭院。贝聿铭着重注意了这一点,以此避免了由单调的展示空间排列所带来的博物馆的审美疲劳。他利用有着自然光照的空间,让其成为休息处,以此丰富了在各种无窗艺术画廊之间的动线,也激活了博物馆的空间体验。但是,这个博物馆设计要求参观者穿过有着强烈阴影的方块下方走到入口,才能看到被照亮的艺术作品,这一对比手法也在贝聿铭设计的艾弗森博物馆中有所体现。

Introducing Glass and Pyramids

引用光和金字塔

国家美术馆东翼

国家美术馆东翼( East Building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华盛顿,1978)的设计则体现了贝聿铭博物馆设计语言的重要转折。这‪一时‬期则是他开始运用玻璃金字塔的时候。

七个小的、分散的透明天窗坐落在广场上,收集着自然光照以此为地下连接着东西两翼的大厅提供照明。一开始贝聿铭设计了粗野主义的混凝土天花板以让这一中庭与其之前的作品相似,但是研究表示这一设计会让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空间产生很沉重的氛围。最后结果,天花板有了三角框架的天窗系统横跨整个中庭,其中的管状物用以减少强光直射。这一崭新的设计图案与阳光交融,在不变的中庭表面带来了曼妙的对比。

Transforming the Egyptian Archetype into a High-Tech Modern Pyramid

将古埃及建筑原型转换为高科技现代金字塔

在卢浮宫设计的大突破前,贝聿铭也在两座商业大厦中利用了玻璃金字塔设计。在IBM萨摩办公室建筑群(1984)中,两栋三角形状的大楼之间的入口设计了大型悬空的玻璃金字塔,以此来欢迎工作的公司客户们。因为其玻璃涂层映照出的天空盖过了它原有的透明效果,并且模糊了内部景致,留下了纪念性的印象。

卢浮宫金字塔

贝聿铭利用了吉萨大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 at Giza)的51度角,以此创造出标志性的代表建筑,表达卢浮宫对于上流文化的追求。与此同时,他利用透明玻璃现代化了这一古典建筑代表。贝聿铭利用这一代表性的金字塔和周边环境产生了反差,他也加了一个倒转的金字塔,并在周围设计了景观草坪和水池,以加强古埃及人对生与死的比喻。

但是,从实用性的角度而言,贝聿铭追求一个可以让他在主庭院中创造出视觉上极简主义的体块的入口设计,并以此对已有建筑表达敬意。在白天,中央金字塔的表面会反射天空。周围的水则创造出一个反射的水池,强调了贝聿铭想要创造出明亮氛围和将这个古埃及象征去材料化的理念。甚至从地下的入口,参观者们也可以享受到周边卢浮宫历史建筑的立面。精致的底部建造让这一建筑代表成为高科技元素的一部分,让其在夜晚看起来像巴黎城市的一块闪亮的城市珠宝。

Converting an Opaque Archetype into a Sparkling Diamond

将不透明的建筑原型转变为闪烁的钻石

卢浮宫金字塔内部

为了让其在夜晚有着突出的形象,贝聿铭与美国照明设计师 Claude R. Engle共同创造出一个不会让金字塔的反射光占据人们大部分视线的设计,以此避免与庭院或者地下的周围立面景色有冲突。金字塔并没有占据整个庭院,设计师则寻找了一个可以让白天光照进入离金字塔很远的地下部分的策略。

Claude Engle意识到了人的视线决定了他们对空间的印象:这一过程并不是基于准确衡量光照程度,而是基于对一个空间明度的感知,而这一点让墙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简单的原则让光照设计师照亮了周围空间的纵向表面。另外,我们的视线已经习惯了从天空高明度到地面的较暗的渐渐转变。因此,Engle重点突出了金字塔作为主要吸人眼球的部分,以明亮的天花板和纵向照明创造出明亮的地下室。对于入口处的屋顶,贝聿铭重新创造了许多小小的金字塔。通过照亮这些混凝土金字塔的两边,参观者可以感受到明亮天空延伸到了室内。统一的泛光照明则完成了地下入口的整体设计。

Transferring the Pyramid into a Contemporary Context

将金字塔融入现代背景

摇滚乐名人堂博物馆

在成功设计了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并让其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立面形成强烈对比后,贝聿铭利用他新的象征和光照设计手法设计了两个项目。在这些博物馆里他将入口的玻璃结构融入了现代背景,而不是像在巴黎皇家宫殿一样的历史背景。

摇滚乐名人堂博物馆(the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and Museum)(克莱夫兰,1995)的入口处的玻璃立面阐述了与卢浮宫金字塔令人惊艳的相似度。当从前面靠近建筑主体时,略微交错的帐篷状四面玻璃看起来像两个玻璃金字塔,形成一个整体的截棱锥。玻璃图案的大小和网格继续在另一实体体积上延伸,让整个建筑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描述着音乐文化的代表建筑。但是,这一建筑和受约束的立体主义有着更加紧密的关系,而不是和摇滚中咆哮的节奏有着密切联系。

贺滋县秀美美术馆

在后期,日本的贺滋县秀美美术馆(MIHO MUSEUM)(1996),贝聿铭选择了一个与周边景观和地方建筑有着微妙对话的设计方式。他利用玻璃结构,十分精致地过滤了日光,并且创造出空间的明亮感,尤其是在主厅。“一开始,阴影让我觉得困扰”,贝聿铭在他与Gero von Boehm的采访中提到,“但是我现在并没有担心这一点了,因为阴影的形态随着时间会渐渐变化。事实上,我发现这一渐渐变化的阴影图案是个很曼妙的事情。”在夜晚,这栋建筑则像灯笼一样散发出温暖的光线,这一设计比起在巴黎那一个光亮的金字塔而言显得更加分散。

Adapting Skylights to Local Culture

将天窗设计融入地方文化

德国历史博物馆

在2000年设计卢浮宫入口之后,贝聿铭设计的博物馆开始展现了他对金字塔、玻璃和石头三样材料特性的不一样的重新诠释。比如,在德国历史博物馆(the German History Musuem)(2003)的加建部分,他利用暴露在外的玻璃旋转楼梯以吸人眼球。这条著名的“柏林菩提树大道(Unter den Linden)”没有任何历史化元素,但有着玻璃入口欢迎游客。甚至入口通往地下部分的方式是一条隧道,并从紧靠的建筑获取日光。在最上层,四面的屋顶凹窗的顶端有着特殊的光照,以此说明了其与卢浮宫金字塔屋顶网格的明显联系。

让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

让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Musée d'Art Moderne Grand-Duc Jean)(MUDAM)(卢森堡,2006)则在堡垒废墟的基础上,利用着历史符号:玻璃灯笼坐落在半透明金字塔,和不透光的埃及金字塔以堡垒塔楼的图案连接在一起。这些图案以玻璃材料化,从这片基地的文化背景升起走到了现代化中,将过去黑暗的堡垒抛在后面。当博物馆在夜晚被照亮,人们看到山坡上的一点光,成为夜晚吸引人的力量。

苏州博物馆

与之对比的是,苏州博物馆(2006)作为贝聿铭在中国第一个博物馆,避免了这一大型标志性建筑元素。取而代之的是被分割的建筑构成,包括了许许多多升起的屋顶形成的建筑的律动,以较小的玻璃窗户,让日光和景色进入建筑,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链接。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最后一个重要的博物馆项目就是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多哈,2008),它应用了许多传统伊斯兰设计手法,让其在博物馆的天窗光下变得显眼起来。贝聿铭对于中东强烈的光照有着格外关注,他避免了大的窗户,并且让游览者有着一个较为阴凉的入口通向艺术世界。在中庭被分割成许多小面的圆屋顶天窗制造了许多不一样的光影关系,最后证明了贝聿铭已经完全脱离了他早期立体主义和粗野主义的设计风格。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云南骏宇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博物馆 贝聿铭

2125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